峡山中学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docx
《峡山中学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峡山中学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峡山中学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
《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
实施方案
峡山中学
2016年9月
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实施方案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度过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和向往。
职业就像生命的台阶,我们须站在不同的阶层、位置和高度,开阔眼界、丰富自己。
中国未来十年的主导职业:
精算师、计算机、软件设计、环保、健康与保健医学、三维打印技术、保险、法律、老年医学、休闲服务、公关与服务、市场营销、生命科学、咨询与社会工作、旅游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等。
有了职业之后,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是行走职场、走向成功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以上职业的选择、职业能力、职业素质。
简单的讲,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希望做出什么样的成就,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学习与工作实习自己的人生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认识自己把握现实,目的是做自己愿意做和有能力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
在中学阶段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是必须,会使大学生活更加有意义有目的,学习和工作有效率。
先准备一步,多一些计划,会获得多一些,成功早一点。
职业与中学生并不遥远。
本课程包括职业、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含义、职业生涯规划特征、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如今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现状、当今经济形势与求职现状等内容。
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依据和前提
(一)课程依据
1.发展心理学的依据
高中阶段属于青年早期,处于青年早期的学生将开始发现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并且感知他们适合哪一种工作②。
美国的职业学家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高中阶段(15-17岁)属于职业发展的试验期,这个时期是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最近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高中阶段人的个性基本形成,基本的人格类型接近成年,在人格类型刚刚稳定的时候发掘自己的职业潜质,并在这个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一套长远、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2.存在专业选择失误和职业困惑的现实依据
很多学生因为当年填错志愿,大学四年一直不满意自己的专业,导致四年后还要通过考研来转换专业方向;或是“所学非所做”,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
曾经有一个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认为目前这个专业不是他所喜欢的;85%的学生认为,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他不会选择现在这个专业。
曾经参加过一次学校组织的清华北大学生的座谈中了解到:
有好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敢兴趣,或存在学完不知道做什么的困惑,希望学校能给在校的学生提供相关帮助,以免在走他们的老路。
所以,当时就觉得如果能有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报考专业和相关职业那是相当的必要和重要的。
3.高考填报志愿的客观需要
在中学阶段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必要的,高考填写志愿可以被看作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
据调查,现在学生和家长更多的只是根据一本高考报名手册来进行简单的分析,只是考虑到自己的分数和这个学校的专业能否匹配,没有考虑到自己报考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否匹配。
有的时候家长和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拿不定主意,学生的志愿或者由家长拍板或者由老师定夺,有的学生甚至自己一厢情愿就“私定终身”干脆自己决定选什么专业,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等到进入大学开始正式学生生活后就觉得没兴趣,对毕业后的工作问题更是摇摆不定。
因此说,应该在高中时代开始做职业生涯规划是最适合的时间,因为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职业定位,高中阶段的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有很大关系。
(二)课程前提
1.正确的生涯理想,明确的生涯目标。
生涯理想在人们生涯规划设计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作用。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涯,以及为什么选择某种生涯,通常都是以其生涯理想为出发点的。
任何人的生涯理想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现实的制约。
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生涯理想的客观依据,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生涯理想都是高尚的、正确的,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中学生的生涯理想就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2.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生涯分析。
首先,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生涯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
其次,现代生涯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点。
要对该生涯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行业的非正式团体规范等;还要了解生涯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积累是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单纯的知识数量并不足以表明一个人真正的知识水平,人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发挥其创造的功能。
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指宝塔型和网络型两种。
4.培养生涯需要的实践能力。
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依据。
一般来说,进入岗位的新人,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5.参加有益的生涯训练。
生涯训练包括生涯技能的培训,对自我生涯的适应性考核、生涯意向的科学测定等。
如中学生就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创业及从事社会兼职、模拟性生涯实践、生涯意向测评等进行生涯训练。
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与原则
(一)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是人生职业规划的起点,它对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乃至人生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高职业规划意识。
2.初步了解各行各业的行业分析,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比较准确地定位未来职业方向。
3.通过个性心理和职业倾向测试进行自我评估,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二)生涯规划八条原则
1.利益整合原则。
利益整合是指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整合。
这种整合不是牺牲个人的利益,而是处理好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关系,寻找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结合点。
每个个体都是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学习发展的,因此,个体必须认可组织的目的和价值观,并把他的价值观、知识和努力集中于组织的需要和机会上。
2.公平、公开原则。
在生涯规划方面,学校在提供有关生涯发展的各种信息、教育培训机会、任职机会时,都应当公开其条件标准,保持高度的透明度。
这是学生人格受到尊重的体现,是维护学生整体积极性的保证。
3.协作进行原则。
协作进行原则,即生涯规划的各项活动,都要由组织与个人双方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共同参与完成。
生涯规划本是好事,应当有利于组织与个人双方。
但如果缺乏沟通,就可能造成双方的不理解、不配合以至造成风险,因此必须在生涯规划开发管理战略开始前和进行中,建立相互信任的上下级关系。
建立互信关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始终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共同实施生涯规划。
4.动态目标原则。
一般来说,组织是变动的,组织的职位是动态的,因此组织对于个人的生涯规划也应当是动态的。
在“未来职位”的供给方面,学校除了要用自身的良好成长加以保证外,还要注重学生在成长中所能开拓和创造的新的岗位。
5.时间梯度原则。
由于生涯具有发展阶段和生涯规划周期发展的任务,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就必须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
每一时间阶段又有“起点”和“终点”,即“开始执行”和“完成目标”两个时间坐标。
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会使生涯规划陷于空谈和失败。
6.发展创新原则。
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这一点,在确定生涯规划目标时就应得到体现。
生涯规划和管理工作,并不是指制定一套规章程序,让个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让个人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创造社会效益的目的。
还应当看到,一个人生涯规划的成功,不仅仅是职务上的提升,还包括工作内容的转换或增加、责任范围的扩大、创造性的增强等内在质量的变化。
7.全程推动原则。
在实施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上,对个人进行全过程的观察、设计、实施和调整,以保证生涯规划与管理活动的持续性,使其效果得到保证。
8.全面评价原则。
为了对个人的生涯规划发展状况和组织的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状况有正确的了解,要由组织、个人、管理者、家庭成员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对生涯规划进行全面的评价。
在评价中,要特别注意下级对上级的评价。
三、课程目标
通过专门课程教学,高中学生应当在职业态度、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均实现发展。
(一)态度层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高中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知识层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高中学生应当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高中学生应当掌握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教学计划
高一年级:
以生涯觉察为主,涉及认识学校的环境和资源,确定学习目标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等
高二年级:
以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为主,内容涉及情绪辅导、人际关系辅导、异性交往辅导、生涯规划与抉择辅导等
高三年级:
以生涯决策为主,以志愿填报辅导为主要内容,高三设计三个生涯专题辅导活动:
考前心理辅导、志愿填报辅导和求职辅导。
高中生生涯辅导体系
年级
内容体系
目标
高
一
年
级
(一)学校适应
1、了解学校资源,知道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位置和功能
2、认识生涯辅导课程,了解这门课程对自己的意义
3、觉察自己当前的生涯状态,确立为自己生涯发展负责任的信念。
(二)认识自我
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人格特质类型
2、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肯定自己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
3、协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形态,作为未来专业和职业选择的思考
(三)学习与未来生涯
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价值观,确立大学习观的概念,了解学习对个人生涯发展的意义
2、探索自己的学习风格
3、协助学生分享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四)生涯规划
1、学生能了解什么是生涯,发展对自己生涯负责的态度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涯期待,订立自己的三年内学习等各方面的暂定目标
3、学生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分析,将高考新形势与未来生涯发展做联结
高
二
年
级
(五)情绪辅导
1、了解情绪的产生源于自己的想法
2、探索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学习埃利斯的ABC理论调节自己的情绪
(六)人际辅导
1、学生能认识到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对未来生涯发展的意义
2、了解处理人际沟通的技巧,并学习使用几个最基本的技巧
3、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学习合作的技巧
(七)异性交往
1、让学生意识到异性交往的程度对其目前的生涯发展状况的影响。
2、确立异性交往的原则
3、学会一般性异性交往的技巧
(八)职业了解与生涯规划
1、了解生涯规划对以后人生的意义
2、协助学生探索职业世界,了解各种职业
3、能认识到面临生涯困扰时可以获取帮助的资源和途径
4、对5年内的学习和生涯做出生涯规划
高
三
年
级
(九)考前心理辅导
1、学习调整面对考试的心态
2、学习复习和应考的策略
3、学会“放松训练”
(十)专业选择辅导
1、了解高校的情况和专业的具体内涵
2、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具体要求、培养目标、发展前景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
3、认识到个人兴趣、专业选择与自己今后从事职业的相关和专业选择的重要性
4、注意处理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专业优势与家庭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理性选择学校和专业
(十一)求职辅导
1、认识到就业对自己生涯发展的影响
2、探索自己未来可能从事职业,体验求职模拟情境
五、教学模式
1.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此,它的经验课程属性更为重要。
2.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可以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5.教学时间,主要通过既有的班会和团队活动课进行,建议高一第一学期每周一节,必修;而第二学期,则针对有兴趣的同学继续开设选修课,每周两节。
6.教学形式,主要采取生涯规划案例解析、自主测试与教师个性化点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规划与实践、师生互动修正规划等。
六、教学评估
1、在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
职业发展规划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需要评价的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包括对个人和工作世界的了解程度、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2、在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
提倡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
3、在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