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578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docx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解析doc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练习题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菠菜叶肉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图中的()

A.

①②③⑷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

2•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成熟番茄细胞液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做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

观察RNA和D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使用

D・

制备细胞膜时可用人成熟的红细胞

 

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

同一视野中,低倍镜看到的细胞比高倍镜的多

C.

用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叶表皮上的保卫细胞

D・

用光学显微镜高倍镜能观察到细菌的DNA双链

4•如图为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②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③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下列有关物质的检测实验中,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有关物眞

斫用试刑

A

炭白负

蓝色

B

奴缩竦试刑

紫色

C

淀粉

班氏试剂

砖红色

D

苏丹III染液

幡黄色

6•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7•以下实验必须用到光学显微镜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D•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8•如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

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

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移动;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

 

位于

时针方I可流动()

•)

一鞄邸

——‘小

CE液他细

 

 

A.右、右下、逆

B.右、右下、顺

C.左、左下、逆

D.左、左下、顺

9•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

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蛋白酶去除细胞壁

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

D.可以用高倍镜直接进行观察

10.下列与“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用幼根作实验材料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C.

利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时可以观察到红色区域较大,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D・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

"•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斐林试剂一还原糖一砖红色

B.苏丹in染液一脂肪一橘黄色

c.双缩服试剂一蛋白质一蓝色

D.甲基绿一DNA—绿色

12•观察蘇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形态、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鉴定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颗粒的实验中,共同点是()

A.实验对象均需保持活性

B.适当提高温度均会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C.均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D.均需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13•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14•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懈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在使用苏丹in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15•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蒸憎水处理,可观察到细胞吸水涨破

B.

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线粒体

C.

经甲基绿毗罗红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红色的细胞质

D.

经苏丹皿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代・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四位同学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描述,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

鉴定油脂的实验中,不借助显微镜也可观察到橙黄色的液滴

B.

在高倍镜下可看到,黑藻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C.

将花生子叶直接做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中存在多个橙黄色油脂颗粒

D・

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

17•下列有关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清晰可见

B.

观察叶绿体时,应保证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保持有水状态

C.

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

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18•把叶绿体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

 

A.

叶绿体在不同强度的光下会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

B.

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察觉

C.

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

D・

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

B.

健那绿具有专一性

C.

健那绿可以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健那绿无法通过生物膜

A.

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

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

C・

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

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20•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21•下列关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B.

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I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C.

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D・

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2层膜

 

22•某同学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

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

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

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23•在电子显微镜下,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

细胞核

B.

核糖体

C.

叶绿体

D・

溶酶体

24•如图为在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一个细胞,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则在观察的材料中,细胞核的实际位置及细胞质流动方向分别是()

A.

位于左侧;

顺时针

B.

位于右侧;

顺时针

C.

位于左侧;

逆时针

D・

位于右侧;

逆时针

2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26.

W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27•若要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下列四组材料或用具中全部需要用到的是

 

28•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线粒体需要

(染液名称)染色,使线粒体呈现

色。

(1)在低倍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在视野右上方发现一个要观察的细胞,要

 

(2)由于还原糖与

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可以用此试剂来鉴定还原糖

的存在。

脂肪可以被苏丹皿染液染成色。

(3)根据甲基绿和毗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不同,利用该染液对细胞染色,可

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绿色明显集中且接近细胞中央,说明主要分布

在细胞核中,绿色周围的色范围较大,说明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9•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⑴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却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组的实验材料若用来提取细胞

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好处是

(3)C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点?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①为线粒体,染色后可在光镜下观察到,

正确;③为内质网,需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④错误;⑤为中心体,需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①正确;②为叶绿体,可在光镜下观察到,②

③错误;④为高尔基体,需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⑤错误。

 

2.【答案】A

【解析】番茄的果肉是红色的,会有颜色干扰,不可用做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A错误;洋葱鳞

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适于作为观察RNA和D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材料,B正确;用斐林

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使用,C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

胞器,可作为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D正确。

3.

【解析】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A正确;同一视野中,低倍镜看到的细胞比高倍

【答案】D

镜的多,B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叶表皮上的保卫细胞,C正确;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到

DNA分子的双链,D错误。

4.【答案】A

【解析】此细胞中有众多的细胞器,属于真核细胞,不是原核细胞,故①错误;由于存在2中心

体,因此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或者是低等的植物细胞,故②错误;结构2中心体中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含磷脂,它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在有丝分裂间期发生复制,故③正确;线粒体和细胞

核中存在DNA,该DNA可以发生复制和转录,核糖体上可以进行翻译过程,在遗传信息的传递

过程中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④正确。

5.【答案】D

6.【答案】C

【解析】当标本颜色较深时,可调亮视野,这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A正确;由于显微镜

呈像是呈的上下倒置的物像,因此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

本,B正确;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不能提升镜筒,应直接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C错误;高

倍镜是将低倍镜视野下中央细胞进行放大,因此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

到视野正中央,D正确。

7.【答案】C

【解析】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不需要使用显微镜,A错

误;蛋白质与双缩服呈现紫色,不需要显微镜,B错误;脂肪需要使用苏丹111(苏丹IV)染色,使

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C正确;验证活细胞

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和验证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时,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D错误。

&【答案】A

【解析】甲图3细胞群的特点是近正方形,属于分生区细胞,位于右侧,由于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

倒像,所以向右移动装片,3会移到视野的中央。

由于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像,在图乙中标记的

叶绿体位于视野左上角,故实际处在右下角,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的,成倒像之后,还是逆时针的(可以拿一张纸,画一个逆时针的圆,上下颠倒,左右颠倒之后,可发现仍旧是逆时针的)o

9.【答案】C

【解析】家鸡的红细胞为正常细胞,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不能用家鸡的红细胞做实验材

料,A错误;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错误;哺乳动物红细胞放在清水

中吸水涨破,再离心时将血红蛋白和细胞膜分离,C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时,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

要观察的目标,然后再用高倍镜观察,D错误。

10.【答案】B

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B正确;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中不能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

实验材料,因为该细胞含有色素,存在颜色干扰,c错误;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

11.【答案】C

【解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A正确;

苏丹HI染液可用于鉴定脂肪,呈橘黄色,B正确;双缩腺试剂可用于鉴定蛋白质,溶液的颜色变化

为紫色,C错误;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毗罗红能使RNA呈红色,D正确。

12.【答案】C

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形态需要保证细胞呼吸,

A错误;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脂肪

【解析】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脂肪鉴定实验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观察蘇类

 

鉴定实验吋细胞为死细胞,提高温度对其无影响,B错误;三个实验都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C正

确;观察薛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不需要染色,D错误。

13.【答案】A

【解析】蛋白质可与双缩服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脂肪用苏丹HI染液鉴定,呈橘黄色;用苏

丹IV染液鉴定,呈红色,B错误;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甲基绿和毗罗红两种染色剂,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毗罗红使RNA呈现红色,D错误。

14.【答案】C

【解析】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可鉴定葡萄糖,用蒸镭水稀释斐林试剂乙液,并不与甲液

b止确;在使用苏丹hi鉴

混合,在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并振荡后再加入稀释后的乙液,可鉴定尿液中的蛋白质,A正确、C错

误;用苏丹HI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滴,定脂肪的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以便于观察,D正确。

15.【答案】C

染成蓝色,B错误;甲基绿和毗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将DNA

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红色的细胞质,C正确;

经苏丹in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脂肪,d错误。

16.

A错误;光学显微镜不能观

【答案】D

【解析】油脂鉴定实验需要借助显微镜的观察,观察到橘黄色的液滴,

C错误;如

察到细胞膜的结构,B错误;花生子叶需要进行切片处理并染色才能进行显微镜观察,

果样品是透明的则需减少进光量,增大观察的反差,D正确。

17.【答案】A

【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错误;观察叶

绿体吋,应保证临吋装片中的叶片保持有水状态,保持细胞的活性,B正确;健那绿染液可将活细

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正确;高倍镜下看到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正

确。

18.【答案】B

【解析】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是不断流动的,悬浮在基质中的细胞器也会随之运动,所以叶绿体等颗粒位置的改变,证明了细胞质是流动的。

由于细胞质流动的速度慢,无标志物难以察觉,而选择体积较大的细胞器如叶绿体等作为标志物有利于观察。

19.【答案】D

【解析】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会失去活性,A正确;健那绿染色具

有专一性,只能使线粒体染色,B正确;健那绿能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正确;健那绿能通过细

胞膜进而对线粒体进行染色,D错误。

20.【答案】C

【解析】因为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因此叶绿体是会移动的,A错误;在叶片内,叶绿体分布是不

粒体是动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叶肉细胞也含有线粒体,只不过线粒体是无色透明的,无法

21.【答案】D

【解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对牙签消毒的意义之一是除去牙签上可能含有的微生

物,防止微生物进入装片中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漱口是除去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碎屑等,以免

到,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D错误。

 

22.【答案】B

【解析】线粒体、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A正确;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

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内质网内与核膜相连,外与细胞膜相连,C正确;液泡是最大的

细胞器,D正确。

23.【答案】B

【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

细胞器是核糖体,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其

细胞中没有溶酶体,D错误。

24.【答案】B

【解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物像在视野的左方,实物在视野的右方,所

B项正确,

以,若在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细胞的细胞核位于左侧、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观察的材料中,细胞核的实际位置在右侧,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仍然是顺时针。

综上所述,

A、C、D三项均错误。

25.【答案】C

【解析】叶绿体在细胞内可以运动改变位置,集中分布在向阳的一侧,有利于光合作用,AB错。

叶绿体含叶绿素呈绿色,故叶片呈绿色,C正确。

叶肉细胞含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

26.【答案】A

【解析】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取得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生理盐水后,再进行盐酸解离,之后用蒸憎水洗去解离液盐酸,后用染色剂染色观察。

故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制片f水解f冲洗f染色—观察。

27.

【解析】观察DNA和RNA

【答案】A

在细胞中的分布需要借助显微镜,该实验中需要用盐酸来改变细胞膜

 

胞染料),D错误。

 

【解析】

(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右上方发现一个要观察的细胞,应将装片移向右上方。

(2)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下形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

染液染成橘黄

线粒体本身没有颜色,因此低倍镜下不能观察到线粒体。

观察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染成蓝绿色。

色。

(3)甲基绿和毗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DNA与甲基绿变绿色,RNA与毗罗红变红色,绿色明显集中且接近细胞中央,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在细胞质中。

29.【答案】

(1)洗去浮色

(2)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蔗糖是非还原糖(3)双缩服试剂先加A液1

mL,再加B液4滴(4)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容易得到较纯的细胞膜(5)B

【解析】

(1)A组实验用来检验脂肪的存在,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n(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

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2)B组实验用来检测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甘蔗的成分主要是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用来检测还原糖的存在。

(3)C组检测蛋白质,需要使用双缩廉试剂,先加A液形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产生紫色反应。

(4)D组的实验材料若用来提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好处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

核,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容易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5)需要水浴加热的是B组实验,还原糖与斐林试剂需要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