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模拟试题.docx
《马哲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模拟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哲模拟试题
题目内容:
答案请用小写字母
一、单项选择题1题1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 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3、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大发现是( )。
A辩证法和唯物论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剩余价值学说和暴力革命
4、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 )。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B康德和黑格尔
C康德和费尔巴哈
D谢林和费希特
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6、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 )。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 )。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C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8、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9、我国宋朝的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10、中国古代佛家惠能认为,“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
”这是属于……的观点。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辩证法
11、.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一观点属于( )。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机械唯物论 D朴素唯物论
12、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
”这体现了……的关系( )。
A人和自然界 B动物和自然界
C有声与无声 D运动和静止
13、“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4、“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观点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辩证法
1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错误及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世界普遍联系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和体系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18、“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
A不可知论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1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说法体现了矛盾的( )。
A对立性 B偶然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21、古人所讲的“防微杜渐”的道理,今天从哲学上看,其理论根据就是( )。
A对立统一 B质量互变 C否定之否定 D因果轮回
22、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2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24、“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
25、列宁提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27、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28、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
A唯理论和经验论 B诡辩论和宿命论 C反映论和实践论
D先验论和实践论
2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C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D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30由实践到认识是( )。
A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 B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C认识过程的结束 D仅手指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
31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肯定( )。
A人类的精神作用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C人们对理想的信仰与追求
D社会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2、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条件
C生产方式
D科学技术
33、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个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B英雄史观
C二元论历史观
D不可知论的观点
34、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
35、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 )。
A暴力的产物
B人们相互订立契约而形成的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37、社会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8、阶级斗争是( )。
A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D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39、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
A推翻原有的社会制度
B就是推翻旧统治阶级的政权
C不改变社会制度,只对社会的某些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D推翻原社会的一切成果
4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
C活动总是合理的
D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4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4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西方古典哲学
4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唯物主义
44、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物是感觉的集合 B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理在事先 D心外无物
4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
A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静止中包含运动
D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E两者绝对对立
46、下列命题中,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 )。
A森林覆盖面的减少引起气候的恶化
B汽车尾气排量的增加引起大气环境污染
C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将要爆发战争
D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交通拥堵
E纸币发行量过大引起通货膨胀
47、在社会生活中,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
A新事物在时间上是新出现的 B新事物具有新的形式和特点
C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D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E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48、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49、下列选项中,比喻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0、辩证的否定是(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E以上都对
5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因为( )。
A没有脱离理性的纯粹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和飞跃
C没有脱离感性的纯粹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E认识的真正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5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这说明( )。
A真理包含着谬误,谬误包含着真理
B割裂真理体系把其中的某个论断绝对化就会变成谬误
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D总结失败的教训克服谬误就会得到真理
E某些谬误随实践的发展也能转化为真理
5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因为( )。
A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B它是一切历史观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C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D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E它是对社会历史现象不同的解释和认识的根据
54、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在于( )。
A他们能够揭示所处的时代的发展趋势
B他们是革命事业的倡导者
C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决定者
D他们能够决定历史发展的规律
E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发动者
55、“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们的思想发展史
E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三、(56-85)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共30分,每题1分。
1、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 )
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和活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
3、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
( )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具体实践中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 )
5、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就是不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 )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7、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人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 )
8、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 )
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 )
10、“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 )
11、矛盾双方的同一就是指双方没有任何差异或区别。
( )
12、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把握住事物的质。
( )
1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 )
14、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 )
15、.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 )
16、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的二元论。
( )
1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
18、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
19、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
20、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 )
2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者的素质。
( )
22、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
( )
23、人民群众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内容都完全一致。
( )
24、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 )
25、政治法律思想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 )
26、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 )
2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
28、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 )
29、在生产关系诸内容中,最主要的、居支配地位的是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 )
30、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 )
客观题答案分数:
1:
b(1分)
2:
d(1分)
3:
c(1分)
4:
d(1分)
5:
b(1分)
6:
c(1分)
7:
a(1分)
8:
b(1分)
9:
b(1分)
10:
b(1分)
11:
d(1分)
12:
d(1分)
13:
d(1分)
14:
c(1分)
15:
c(1分)
16:
b(1分)
17:
b(1分)
18:
d(1分)
19:
d(1分)
20:
d(1分)
21:
b(1分)
22:
c(1分)
23:
c(1分)
24:
c(1分)
25:
a(1分)
26:
b(1分)
27:
b(1分)
28:
a(1分)
29:
b(1分)
30:
a(1分)
31:
d(1分)
32:
c(1分)
33:
a(1分)
34:
a(1分)
35:
c(1分)
36:
c(1分)
37:
d(1分)
38:
b(1分)
39:
c(1分)
40:
d(1分)
41:
bcd(2分)
42:
abc(2分)
43:
cd(2分)
44:
ad(2分)
45:
bcd(2分)
46:
abde(2分)
47:
bcde(2分)
48:
abce(2分)
49:
bcd(2分)
50:
abcd(2分)
51:
abcde(2分)
52:
bcde(2分)
53:
bcde(2分)
54:
abe(2分)
55:
abe(2分)
56:
a(1分)
57:
b(1分)
58:
a(1分)
59:
b(1分)
60:
b(1分)
61:
a(1分)
62:
b(1分)
63:
b(1分)
64:
a(1分)
65:
b(1分)
66:
b(1分)
67:
b(1分)
68:
a(1分)
69:
b(1分)
70:
b(1分)
71:
b(1分)
72:
a(1分)
73:
b(1分)
74:
b(1分)
75:
b(1分)
76:
b(1分)
77:
b(1分)
78:
b(1分)
79:
a(1分)
80:
b(1分)
81:
b(1分)
82:
b(1分)
83:
b(1分)
84:
b(1分)
85:
a(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