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587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8页.docx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8页

关于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8页)

缺碘对动物也有与人类同样的损害,缺碘地区的牛、羊等大小牲畜的流产率增高,新生犊死亡率比不缺碘地区高,肉、毛、奶、蛋的产量及牲畜的生殖能力也明显降低。

碘缺乏的危害已不单纯是人类的一种疾病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是关系民族人口素质提高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大问题。

16.自然环境为什么会缺碘?

答:

自然环境缺碘是指土壤和水含碘不足。

自然环境缺碘主要有三种原因:

第一,大约在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川溶化,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

而由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这就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碘缺乏,也是自然环境碘缺乏的主要原因。

第二,洪水泛滥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碘缺乏。

第三,生态因素。

由于植被破坏,土壤表面被风、沙、雨水、河流带走,致使土壤表面裸露,造成碘被淋滤并大量丢失,这种现象在山区更加明显。

17.碘缺乏病是否只发生在农村?

城市人群也缺碘吗?

答:

碘缺乏病不仅发生在农村,也发生在城市。

1995年,我国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济南、郑州、合肥、福州、西安(已供应碘盐)、武汉(已供应碘盐)等10大城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5个城市儿童尿碘中位数低于100微克/升,最低仅为57.0微克/升,处于碘营养不足水平;7个城市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在5%以上。

2009年,辽宁、福建、浙江、上海等4个沿海省份开展了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上海地区孕妇尿碘水平低于150微克/升人群的比例占55.4%,表明生活水平较好的城市同样存在人群碘营养不足的问题。

18.人群补碘的措施有哪些?

答:

补碘的措施主要有碘盐、碘制剂和富碘食品等。

我国预防控制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是普及加碘食盐。

此外,在交通不便、居住分散、非碘盐冲击严重、食盐加碘措施尚未有效实施的地区可采用碘油或碘片作为替代或辅助措施。

应用的主要对象是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儿童。

也可以通过服用含碘保健品和食用海带、紫菜、贝类等富碘食物补碘。

19.为什么说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答:

碘缺乏病预防控制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

正常成人每日需要的供碘量约为150微克,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

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原则。

食盐是人体的每日所需,符合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

人类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食用的优势,成为补碘的最佳途径。

20.不同人群碘的推荐摄入量是多少?

答:

0-3岁为每人每日50微克;

4-10岁为每人每日90微克;

11-13岁为每人每日120微克;

14岁以上为每人每日150微克;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每人每日250微克。

21.沿海地区人们食用海产品较多,为什么也要食用碘盐?

答:

2009年,卫生部在福建、上海、浙江、辽宁等4省(市)开展的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显示,海带、紫菜、海鱼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区居民中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很低,居民膳食碘摄入来源于这类食物所占的比例相应很低。

沿海地区在未考虑烹调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的碘84.2%来自于加碘食盐,来自于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共占2.1%),来自于饮用水的碘占2.7%。

如果食用不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风险很大。

因此,沿海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普及加碘食盐,以保证居民的碘摄入,进一步降低碘缺乏的风险。

22.今后碘缺乏病的防治策略是什么?

答:

《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标,继续坚持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原则,在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地区,持续供应合格碘盐,巩固防治成果;在尚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地区,进一步加强碘盐普及力度,提高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在碘缺乏病仍然严重流行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通过监测预警,及时对高危人群采取应急强化补碘措施,防止地方性克汀病新发病例。

在普及碘盐的同时,合理布设不加碘食盐的销售网点,方便不宜食用碘盐的居民购买不加碘食盐。

23.居民如何正确购买和使用碘盐?

答:

(1)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购买时要辨认清楚。

(2)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

居民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做到随吃随买。

(3)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24.哪些人不宜吃碘盐?

答: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中的少数人,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生活在高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较高剂量的碘,这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碘盐。

各地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合理增设不加碘食盐专柜,方便甲状腺疾病患者购买不加碘食盐。

(摘自卫生部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