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必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876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题必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答题必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答题必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答题必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答题必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答题必背.docx

《答题必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题必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答题必背.docx

答题必背

1.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王位世袭制确立。

2.前十一世纪。

周实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

奴隶社会进入全盛。

3.公元前594年鲁国税亩,土地私有。

4.公元前221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

5.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确立儒家正统地位。

6.220年孙权称帝,进入长期分裂时期。

民族融合。

7.589年隋朝统一,封建强盛时期。

三省六部、科举制。

8.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新儒家思想。

9.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内阁、军机处。

10.明末清初,李黄顾否定君主专制。

工商皆本。

1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

12.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产生。

13.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近代化开始。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4.1894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15.1898年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6.1905年,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7.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彻底反封建儒家思想。

近代科学产生。

18.1919年 五四运动。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20.1935年 遵义会议。

中共成熟。

21.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振兴。

  

22.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

农村到城市。

23.1949年,新中国成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24.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5.1954年 一届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6.1955年万隆会议

27.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八大召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8.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左倾冒进。

29.1971年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30.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序幕。

31.1982年十二大,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1992年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深化。

邓小平理论成熟。

33.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34.十四世纪 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运动

35.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6.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37.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高潮在法国。

38.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39。

1787年 美国制订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政府

40.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41.1870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垄断时期。

42.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十月革命胜利

43.1921-1927年苏共新经济政策 

44.1933年 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开创国家干预。

45.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46.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多极化开始。

47.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一超多强局面。

48.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出现。

信息时代。

全球化加速。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贵族等级序列。

2.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大宗可以命令与约束小宗,小宗必须绝对服从大宗。

形成以后的男性家长制。

3.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4.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5.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6.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

7.汉武帝时形成“中朝”,是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

地方上,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9.宋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10.元代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1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个大阶段:

隋唐以前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以门第族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其方式有世袭和任命两种;隋唐至明清时期是以才学为选官依据,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由皇帝任命。

12.明朝:

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13.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经济

1.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推广铁农具和牛耕。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古代中国的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铁犁牛耕为基本耕作方式,精耕细作为其基本特征;小农经济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5.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其影响有:

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6.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7.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8.民营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

明清时期超过官营手工业。

9.中国古代商业处于“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同时受政府商业政策的制约,发展缓慢。

两宋时期商业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但始终未突破农耕文明的限制,延迟了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步伐。

10.秦汉时期,对外贸易的路线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唐代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以海路贸易为主;明清时期,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对外贸易逐步走向衰落。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1.“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

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12.“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中国的落后。

13.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夜郎自大。

1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而是封建专制制度。

正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经济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第三部分中国古代思想

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要互相爱护,缓和社会矛盾。

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遵守规则,恢复社会秩序。

3.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4.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5.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6.“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

7.“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

但其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

8.汉武帝时代,董仲舒吸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改造儒学,儒家思想适应了政治统一和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9.“存天理灭人欲”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体系——理学。

10.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确立于明朝)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11.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即是“理”。

12.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1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影响。

14.李贽:

反对尊孔。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15.黄宗羲: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张“工商皆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16.顾炎武:

经世致用。

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17.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8.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反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第四部分

1.中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构成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主体,数学、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科技成就非凡;古代科技以实用性科技为主,长期领先世界,影响深远,对世界文明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

2.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医药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3.明清时期,随着封建政治统治的腐败、重农抑商政策及闭关锁国政策等因素,中国的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4.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出工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5.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6.诗歌的繁荣反映了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也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诗歌创作繁荣的鲜明特征。

7.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数量的增加,是促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物质基础。

8.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9.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春秋《诗经》、战国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流派纷呈;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0.诞生于清朝的京剧逐渐从官方走向民间,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

第五部分西方民主制度

1.雅典民主经历了梭伦改革的奠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终确立、伯利克里改革的鼎盛时期。

2.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人民主权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

3.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创造了辉煌的希腊文明。

4.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适合成年男性公民。

5.《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其制定,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这是共和国内部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6.广义的罗马法指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

7.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8.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9.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10.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1.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

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12.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六部分西方思想

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3.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4.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5.宗教改革的背景包括:

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兜售“赎罪券”成为导火索。

6.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是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7.宗教改革中新兴的教派包括:

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和英国国教。

8.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即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9.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10.宗教改革实质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11.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的欧洲,开始于英国,高潮在法国。

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主张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2.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康德提出人权、自由、平等。

13.启蒙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道路提供蓝图。

14.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也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如鼓励了中国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

第七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的开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2.新航路开辟的三个条件: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

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荷兰利用商业垄断公司这个向外扩张的强有力的组织形式,建立起自己的殖民霸权,即由大商人组建公司,政府给予其建立武装、管理殖民地、贸易垄断权等很多特权。

5.荷兰向海外殖民扩张,在17世纪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英国也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并与西班牙、荷兰、法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6.西欧早期的殖民扩张主要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通过野蛮掠夺、贩卖黑奴、种族屠杀、欺诈性贸易等活动,给被占领地区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虽然客观上改变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方式,但掩盖不了殖民扩张的本质。

7.新航路的开辟以及伴随而来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8.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包括: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9.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0.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1.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12.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生产与技术的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技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14.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取得了统治地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

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第八部分资本主义制度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

2.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而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4.英国责任制内阁下:

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

5.美国的总统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其政治制度被称为总统共和制。

美国总统的权力由宪法赋予。

6.“分权与制衡”: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平衡。

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

7.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8.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9.两党对峙交替执政,在国会中激烈角逐,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但它们的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10.法国共和制确立历程所呈现的特点:

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帝制、共和制几次反复;共和国确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反复,呈波浪式前进。

11.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2.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13.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4.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15.《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两大制度,即联邦制度和较为保守的君主立宪制度,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色彩。

16.在德意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17.法国共和制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德国君主立宪制下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18.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而法国共和制的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第九部分共产主义运动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2.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思想来源。

3.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4.巴黎公社是在特殊条件下的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起义,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5.从巴黎公社产生的情况来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通过普选建立起来的新型政权。

6.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一种尝试。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第十部分近代世界科技

1.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引起人类认识上的巨大飞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科学时代。

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4.牛顿经典力学有如下三大特征:

①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②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

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③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

5.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分歧是:

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6.生物进化论对生物学是一次伟大综合,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并在方法上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7.生物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8.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发电机和其他电气技术发明的出现,是“科”与“技”结合的典范,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9.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0.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11.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12.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13.“电气时代”的发明要依靠精密的实验,且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科技含量高。

第十一部分近代中国政治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程度加深;两次鸦片战争客观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2.第二次鸦片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