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587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河北正定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Cl-35.5S-32Cu-64

Ⅰ卷(共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H3、O4、C60、N5+等已被发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与H3属于同素异形体B.O2与O4属于同位素

C.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g/molD.N5+中含有36个电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H2与H3是由氢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两者是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而O2与O4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两者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故C错误;

D.N5+中的电子数为7×5-1=34,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Cl2、Br2、I2熔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

B.由于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HCl>HBr>HI

C.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属于长周期的副族元素

D.金属Cs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Cs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F2、Cl2、Br2、I2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熔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故A错误;

B.非金属性和氢化物酸性无因果关系,故B错误;

C.原子序数为24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ⅥB族,故C正确;

D.金属钠、钾的燃烧产物分别是过氧化钠、超氧化钾等,Cs比钠钾都要活泼,所以C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一定不是Cs2O,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电子式:

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

O—C—O

C.S2-的结构示意图: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

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故B错误;

C.S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S2-,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中子数为8,则该C原子的质量数为8+6=14,所以原子符号为C,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2gS8(分子结构:

)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A

B.2g由H2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C.8gCuO与足量H2充分反应生成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2.3g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分子结构可知一个S8分子含有8个共价键,32gS8的物质的量为mol,共价键数目为NA,故A正确;

B.H218O和2H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故2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且两者中均含10个质子,故0.1mol此混合物中含质子为NA个,故B正确;

C.8gCuO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CuO和氢气反应时,铜元素由+2价变为0价,故0.1molCuO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故C正确;

D.2.3g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钠与氧气反应时无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均变为Na+,所以0.1mol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5.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②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液态水汽化是吸热过程,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失去结晶水发生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符合题意;③浓硫酸稀释过程放热,不符合题意;④在加热条件下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制氧气,是吸热反应,符合题意;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据此回答;

答案选D。

【点睛】这个题容易错的地方就是把吸热过程和吸热反应混淆了。

吸热过程包含吸热反应。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固态熔化、液态气化都属于要吸收热量的物理变化。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B.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种元素形成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而不同种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如HCl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故A错误;

B.H原子中没有中子,故B错误;

C.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Na2O2,故C正确;

D.H2O和HF质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X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A.(m+n+2)W/mmolB.(m-n+2)W/mmol

C.(m+n-2)W/mmolD.(m-n-2)W/m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离子中含有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m-n,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m-n-2;在数值上,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质量数,所以WgX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答案选D。

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BeCl2B.CH4C.BF3D.PCl3

【答案】D

【解析】

【详解】A.BeCl2中Be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

B.CH4中H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不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B不符合题意;

C.BF3中B最外层有6个电子,不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C不符合题意;

D.PCl3中P和Cl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详解】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涉及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熟记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

10.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A.3和17B.1和8C.11和8D.7和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组元素分别是Li和Cl元素,则二者形成LiCl的化合物,符合题意,A正确;

B.该组元素是H与O元素,形成的H2O2是原子数比为1:

1的化合物,B正确;

C.该组元素是Na与O,形成的化合物是Na2O2是原子数比为1:

1的化合物,C正确;

D.该组元素是N与Mg元素,二者形成Mg3N2的化合物,不是原子数比为1:

1的化合物,D错误。

答案选D。

11.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会使测得的∆H偏小的是()

A.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B.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硝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

D.用1gNaOH固体代替50mL0.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盖会导致热量的散失,测得的∆H偏大,故A错误;

B.铜丝的导热性比玻璃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导致热量的散失,测得的∆H偏大,故B错误;

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硝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仍为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对∆H的测定无影响,C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因此测得的∆H偏小,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H<0,∆H越小说明放出的热量越多。

12.已知X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该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需要的电子数小于其次外层和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B.X元素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一定为H2X

C.X的单质一定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X元素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烧碱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第三周期元素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最内层有2个电子,二者之差为6。

因为该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数小于6,则需要的电子数为2或4。

若为2,则X为S;若为4,则X为Si,据此解答。

【详解】A.硅酸为弱酸,A错误;

B.硅的氢化物为SiH4,B错误;

C.S单质不能作半导体材料,C错误;

D.SO2、SO3和SiO2都能与烧碱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13.将1L0.1mol•L-1BaCl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akJ热量;将1L0.5mol•L-1HCl溶液与足量NaOH稀溶液充分反应放出bkJ热量;将500mL1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Ba(OH)2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A.(5a-2b)kJB.(2b-5a)kJ

C.(5a+2b)kJD.(10a+4b)kJ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L0.1mol•L-1Ba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将1L0.1mol•L-1BaCl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aq)+SO42-(aq)=BaSO4(s),放出akJ热量,生成0.1molBaSO4,则生成0.5molBaSO4,放出5akJ热量;1L0.5mol•L-1HCl溶液的物质的量为0.5mol,将1L0.5mol•L-1HCl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H+(aq)+OH-(aq)=H2O(l),放出bkJ热量,生成0.5mol水,则生成1mol水放出2bkJ热量。

500mL1mol•L-1H2S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将500mL1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0.5molBaSO4,1mol水,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Ba2+(aq)+2H+(aq)+2OH-(aq)+SO42-(aq)=2H2O(l)+BaSO4(s),因此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a+2b)kJ,故选C。

考点: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的计算

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B.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Y

C.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Z单质

D.元素Q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W的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