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577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氨基酸B.肝糖元C.生长激素D.K+

【答案】B

【解析】人体内环境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激素(如生长激素)、无机盐(如K+、Na+)等,故A、C、D项均不符合题意;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中,肌糖原存在于肌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项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地球温度升高对中国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永冻土将融化B.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

C.农业生产能力上升D.北方干燥地区将更干

【答案】C

【解析】地球温度升高将导致永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北方干燥地区将更干燥,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下降,故C项错误,A、B、D项正确。

3.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B.年龄结构

C.性比率D.种群密度

【答案】A

【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对决定种群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A项正确;年龄结构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动,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项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C项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反应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情况,不决定种群数量变化,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不同特征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对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丧失全能性

B.有些病毒也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异常分化为癌细胞

C.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等代谢过程变慢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过程

【答案】A

【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所以高度分化的细胞虽然不能分裂,但并没有丧失全能性,A项错误;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B项正确;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等代谢过程变慢,C项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D项正确。

5.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是所有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

B.Fe2+和I-分别参与构成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

C.属于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脂质分子量以百万计

D.梨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是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良好材料

【答案】C

【解析】碳原子可以形成长链或环状结构,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碳是所有生命系统的核心元素,A项正确;Fe2+和I-分别参与构成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B项正确;生物大分子是指相对分子质量数以万记、甚至百万计的有机化合物,脂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较小,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项错误;梨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是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良好材料,D项正确。

6.如图所示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切去尖端的幼苗基部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

下列对甲、乙、丙的生长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向左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右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B

【解析】甲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左侧,所以左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右弯曲生长,A项错误;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正中央,所以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均匀,因而直立生长,B项正确;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右侧,所以右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左侧弯曲生长,C项错误;由于单侧光在左侧,而甲、乙、丙中只有丙弯向左侧生长,故D项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幼苗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由于题图中幼苗的尖端被切除,所以单侧光不起作用。

7.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外层脂类膜掺有病毒蛋白质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只感染人类辅助性T淋巴细胞

D.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

【答案】A

【解析】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外面有一层起保护作用的蛋白质衣壳,衣壳外面有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包膜,即HIV外层脂类膜掺有病毒蛋白质,A项正确;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B项错误;HIV主要感染人类辅助性T淋巴细胞,C项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D项错误。

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易化扩散比扩散转运速率大

B.温度降低不影响甘油和脂肪酸进出细胞的速率

C.主动转运通常使被转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加大

D.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答案】B

【解析】易化扩散需要膜蛋白的帮助,比简单扩散的速率要快几个数量级,A项正确;甘油和脂肪酸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甘油和脂肪酸进出细胞的速率,B项错误;主动转运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所以通常可使被转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加大,C项正确;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例如神经递质,D项正确。

9.下列关于性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雌激素具有促进乳腺生长的作用B.雌激素具有促进卵泡生长的作用

C.雄激素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D.雄激素具有减弱代谢率的作用

【答案】D

【解析】雌激素能促进雌性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所以雌激素也能促进乳腺生长发育,还具有促进卵泡生长的作用,A、B项正确;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增加,生长发育加快,故雄激素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C项正确;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加强,故雄激素具有促进代谢率的作用,D项错误。

10.下列关于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血管舒张

B.骨骼肌不自主地反射性收缩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脂肪被大量分解、氧化

【答案】A

【点睛】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理解并掌握体温调节的机理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11.药物A能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

用不同浓度的药物A处理海拉细胞,得到结果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药物A浓度增加,G1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

B.药物A可使海拉细胞停留在G2/M期

C.药物A可抑制海拉细胞的DNA复制

D.药物A抑制海拉细胞的最适浓度是50μg/mL

【答案】B

【解析】随药物A浓度增加,G1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在期的比例增加,A项错误;据图可知,当药物A的浓度逐渐升高至150μg/mL时,G1期的海拉细胞数目逐渐减少,G2/M期的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当药物A的浓度超过150μg/mL时,G2/M期的细胞数目开始减少,由此可知药物A可使海拉细胞停留在G2/M期,且最适浓度是150μg/mL,此时抑癌作用最佳,故B项正确,D项错误;DNA复制是在S期,若药物A抑制海拉细胞的DNA复制,则应该出现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的情况,与题图不符,C项错误。

12.下列关于化合物在细胞中存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不存在多糖、核酸和蛋白质形成的物质

B.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转运葡萄糖和蔗糖的载体蛋白

C.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存在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结构

D.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多糖、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结构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不存在多糖、核酸和蛋白质形成的物质,A项正确;蔗糖属于植物二糖,动物体内不存在蔗糖,所以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转运蔗糖的载体蛋白,B项错误;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核糖体,而核糖体由rRNA(属于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故C项错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5染色体,但不存在由多糖、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结构,D项错误。

13.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趋向于大,有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高效的物质交换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而与磷脂分子无关

C.细胞器膜把细胞分隔成多个区室,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也多,细胞核也相应增大

【答案】C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越不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高效的物质交换,A项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性既与膜上的膜蛋白有关,也与磷脂分子有关,B项错误;细胞器膜把细胞分隔成多个区室,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项正确;同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核中DNA分子和基因的数量都相同(来自同一个受精卵),只不过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不同体细胞中的蛋白质和RNA有所不同,进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合成蛋白质旺盛与否和基因的数量、细胞核大小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相关知识。

易错点是A选项,一定要明确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表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越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利于细胞的生长。

14.核酶能特异地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且可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

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核酶滴加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可发生紫色反应

B.核酸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通常不受温度的影响

C.核酶与特异性底物结合时,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C

【解析】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滴加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的是蛋白质,而且该反应的发生不需水浴加热,故A项错误;与蛋白质相比,核酸虽然具有热稳定性,但温度过高或过低也能影响其性质或结构,因此核酶的活性也受温度的影响,B项错误;核酶与特异性底物(mRNA)结合时,能切断特定的mRNA,说明在该过程中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C项正确;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表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要证明酶具有高效性,最好与无机催化剂做对比,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是D选项,一定要明确酶具有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做对比而言的。

15.下列关于苯丙酮尿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性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

B.近亲结婚不影响该病的发生率

C.该病的发病风险在青春期会增加

D.在双亲之一为患者的后代中的发病率可高达1/2

【答案】D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A项错误;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近亲结婚会导致隐性纯合概率增加,提高该病的发生率,B项错误;所有的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都很低,C项错误;双亲之一为患者(设基因型为aa),如果另一双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Aa),则他们的后代中的发病率可高达1/2,D项正确。

16.下列关于孟德尔单因子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二次套纸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B.F1体细胞中各种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并表现出相应的表现型

C.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体现了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D.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参与交配的亲本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