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560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3.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docx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真题整理及参考答案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真题整理及参考答案

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西方经济学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

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需求与供给基本理论

1.需求理论

(2003年简述)需求变动、需求量变动,用什么办法使其发生变动。

P29

需求量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变动:

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2006年判断4’)需求量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理论

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2005年名词解释8’)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P27

均衡产量: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补充:

均衡状态也叫市场出清的状态。

(2006年论述20’)用图示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均衡价格的变动。

P27,P31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1、定义:

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

注意:

☐均衡:

指相反的两种力量形成的均势,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均衡价格(市场出清价格):

需求量=供给量时的价格;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2、形成:

它是市场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和供给变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

1、供给不变,需求变化

如图S曲线不变,D曲线右移,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反之则反。

结论:

S不变,D增加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案例:

牛肉价格上升引起对猪肉的需求增加,从而猪肉的价格和交易量上升。

2、需求不变,供给变化

如图D曲线不变,S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从P0上升至P1,均衡数量减少至Q1;反之,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结论:

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案例:

夏季台风摧毁了部分甘蔗田,使糖的价格上涨。

(2009年计算)需求供给曲线分别是Q=24000-500P,Q=6000+1000P

(1)计算均衡价格和数量

(2)如果旅游者对于T衫的偏好减弱,下面哪个需求函数可能是?

Q=21000-500P,Q=6000-500P,计算此时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3)假设有两个新开的T衫店,供给曲线可能是Q=3000+1000P,Q=6000+1000P,计算均衡价格和数量。

4.研究方法

(2006年名词解释8’)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研究有限资源在某一经济中是如何配置、使用的,试图如实地描述经济活动并揭示其客观规律,它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一类问题。

规范分析则是倡导稀缺资源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如何被分配,与实证分析相比,规范分析必然带有经济学家的主观价值判断,规范分析是对经济现象“应当”或“不应当”的评价。

(如郎咸平、张维迎之争)

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如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比如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

动态分析:

引入时间。

5.弹性理论

(2004年名词解释8)Ed与Es

需求的价格弹性: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的价格弹性: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006年名词解释8’)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P38,P50

(2004判断4)某种物品越易被替代,其需求越缺乏弹性P49

错。

一般可替代性越多,Ed越富有弹性。

如苹果比食盐更有弹性;甜馅面包比一般面包更有弹性。

(2005年判断4)石油价格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需求会越来越缺乏弹性

错。

石油价格上升,消费者短期不会大幅减少需求量。

但设想在长期内,消费者可能找到替代品,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需求会越来越富有弹性。

(2010论述16分)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分别举例说明。

P46

(1)厂商的销售收入=P·Q,当P变动时,Q也变动,但P·Q的变动取决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2)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反方向的变动。

如图,当Ed>1时,价格为P1时,销售收入P·Q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当价格为P2时,销售收入P·Q相当于矩形OP2aQ2的面积,显然前者面积小于后者面积,因此降价销售收入增加,升价则销售收入减少;

(2)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同方向的变动。

如图,当Ed<1时,价格为P1时,销售收入P·Q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当价格为P2时,销售收入P·Q相当于矩形OP2aQ2的面积,显然前者面积大于后者面积,因此降价销售收入减少,升价则销售收入增加;

(2)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商品价格的升降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如图,当Ed=1时,价格为P1时销售收入即矩形OP1aQ1的面积等于价格为P2时的销售收入即矩形OP2aQ2的面积。

精简答法:

总收益(TR)=价格(P)*销售量(Q)

ed>1:

P↓→Q↑↑→P↓*Q↑↑=TR↑(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可以增加收益)

ed<1:

P↑→Q减少得很少→TR↑(缺乏弹性的商品提价可以增加收益)

(2011保研简答)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P49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可替代性越多,Ed越大,如苹果的Ed比食盐的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越广Ed越大;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必需品Ed小,非必需品Ed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一般比重越大Ed越大,如食盐的Ed比较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一般调节时间越长,Ed越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互为替代品:

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其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大于0;

互为互补品:

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其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小于0。

6.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2011简答10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

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

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1)总收益(TR)=价格(P)*销售量(Q)

(2)由于农产品的Ed<1,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量不会随价格波动发生大的变化。

气候不好时,农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后消费者的消费量变化不大,致使农民收入增加。

农业丰收,农民收入反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谷贱伤农。

由于农产品的Ed<1,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量不会随价格波动发生大的变化。

在风调雨顺年间,农产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后消费者的消费量不变,致使农民收入锐减。

这会影响农民的下一年的生产积极性。

(2011保研案例分析)旅店在旺季和淡季分别提价和降价是否有利于资源配置,还是剥削消费者?

如果政府划定一个价格,是否有利于资源配置?

(1)如图,正常情况下旅店在D0和S交点处达到均衡,有均衡价格P0,均衡数量Q0

(2)旅店在旺季和淡季可看做:

供给不变,需求变化。

如图S曲线不变,在旺季时,D0曲线右移到D1,引起均衡价格上升、旅店的供给增加;在淡季时,D0曲线左移到D2,引起均衡价格下降、旅店的供给减少。

所以旅店在旺季和淡季分别提价和降价是有利于资源配置。

(3)若政府划定一个价格,设价格为P0,这样在旺季会造成短缺,在淡季会造成供给过多,从而不利于资源配置。

(4)同时,政府限制价格还会是得旅店的所有者降低服务质量,造成变相涨价。

(2012保研材料题)用经济学的理论说说十二五新建3600万保障房的可行性和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随着这几年房价的快速上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投机需求。

如图,假设不存在投机需求的房地产市场在a点达到均衡,这时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但存在投机需求时,需求曲线由D0右移到D1,使得均衡价格上升为P1,由于P1大于P0,即投机需求推高了房价;

(3)由于住房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过高的房价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保障房的建设是有必要的;

(4)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能为十二五新建3600万保障房提供了资金支持;

(5)十二五新建3600万保障房后,房子的供给由S0右移到S1,使得均衡价格由P1下降到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到Q2,即房价下降了;

(6)同时,保障房的建设使房价下降后,会造成投机需求的减少,从而使房价渐渐回归合理的水平。

其它知识:

价格控制

1、最高限价:

也称限制价格。

人为地使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将导致短缺,伴随而来的是排队抢购、黑市交易盛行、配给等。

此外,生产者会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2、最低限价:

也称支持价格。

任何人为地使实际价格高于均衡的做法将导致供过于求、过剩。

(案例)

Q0–Q1:

价高,少消费的部分;Q2–Q0:

价高,多生产的部分;Q2–Q1:

过剩

薄利多销:

降低价格以增加利润的做法称为薄利多销。

但只有Ed>1的商品才可以做到薄利多销。

超纲考点(2009年简答)用图说明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1)收敛型蛛网:

供给弹性<需求弹性;

(2)发散型蛛网:

供给弹性>需求弹性;

(3)稳定型蛛网:

供给弹性=需求弹性。

 

二效用论

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2002名词解释)消费者剩余

(2003简述)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用途分别表示什么

(2006年名词解释8’)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用图分别表示什么?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

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注:

●消费者剩余是一种心理感受;

●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就越大;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来解释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它通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2008年简述9’)说明石油价格上涨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减少

(2008年计算15’)关于最优效用数的计算。

效用(Utility):

消费者从消费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基数效用论(可以给出具体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