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447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 15.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练习题15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中考模拟)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根据下列图片所代表的时期和地点,指出黄河流域

A.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

B.一直是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C.长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D.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2.(2019·江苏中考模拟)《晋书·江统传》记载:

“关中(主要是今陕西一带)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

”“戎狄”最可能是

①鲜卑族

②氐族

③女真族

④蒙古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7·河南初一期末)下列各项,与西晋无关的是

A.八王之乱B.中原人口南迁C.少数民族内迁D.与十六国并立

4.(2019·北京初三期末)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接受了他们的服装和食物等。

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交融

B.农业发展

C.畜牧养殖

D.饮食习俗

5.(2019·广西初一期末)小华编制了下列三张学习卡片,从他的学习卡上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6.(2018·扶沟县城郊乡联合中学中考模拟)有人讲故事说:

“三国尽归司马懿。

这话不正确,因为最终使国家归于统一的是另一个人。

这“另一个人”是指()

A.司马炎B.司马迁C.司马睿D.司马昭

7.(2019·河北初一期末)《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事包括(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八王之乱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2018·云南初一期末)由于晋惠帝的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史称

A.安史之乱

B.八王之乱

C.诸侯混战

D.七国之乱

9.(2019·云南初一期末)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体的文明古国,虽然出现过多次分裂的局面,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下列选项中,都曾实现统一的王朝是(  )

A.西周、东汉、南朝B.东周、东汉、东晋

C.秦朝、西汉、西晋D.秦朝、前秦、东晋

10.如下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史前时期B.夏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1.(2018·安徽初一期末)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

A.匈奴、汉

B.氐族、前秦

C.鲜卑、燕

D.羯族、前秦

12.(2018·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学校初一期末)司马炎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是: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实行残暴的统治D.修筑了万里长城

13.(2018·内蒙古初一期末)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鲜卑B.匈奴C.蒙古D.羌

二、综合题

14.(2019·四川初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末年,住在我国北部和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内迁。

三国后期至西晋初年,内迁的规模增大,总数达数百万人。

关中地区的百多万人口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差不多各占一半。

从西晋后期起,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南迁。

在持续一百多年的移民潮中,流亡江南的人口约有百万之多,他们定居下来后,成为开发南方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末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及影响?

材料二

措施

鲜卑旧俗被发左衽,妇女冠帽,着夹领小袖短袄,孝文帝下令禁止穿鲜卑服。

鲜卑姓氏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孝文帝下令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共改变了118个复姓。

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卢、崔、郑、王、李之女为后宫嫔妃,又下令五个皇弟分别娶李、郑、卢姓汉人之女为王妃。

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黜官。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

材料三在中原大地上,一些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

汉族则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畜产品制造技术。

在生活上,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影响。

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汉族吃少数民族饮食成为时尚。

北朝结束后,留居中原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已无大的区别,“匈奴”“鲜卑”逐渐成为历史名词。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地区出现怎样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15.(2019·江苏初一期末)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

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吕氏春秋》指出: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地则速,无所迟也。

”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

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

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材料四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

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的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一带。

属于黄河流域。

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迁到黄河流域。

五代十国也是分布在黄河流域一带。

这说明黄河流域长期以来是我国政治中心。

故A正确。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了我国的经济中心,故排除B项。

CD项本身说法错误,故排除CD项。

故选A。

2.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羌族和氐族,由西向东迁到陕西关中,②符合题意;鲜卑族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①符合题意;东汉、魏、晋时期女真族没有内迁,③不符合题意;蒙古族没有内迁,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胡十六国时期在西晋灭亡之后,D符合题意,ABC项都与西晋有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4.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接受了他们的服装和食物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魏晋以来,各民族之间逐渐的民族隔阂趋于缓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我国北方出现各民族大交融的历史现象,所以A项符合题意;农业发展,畜牧养殖,饮食习俗等都不能全面反映题干这种历史现象。

由此分析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5.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所给提示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北方民族的融合。

由此可知这一主题是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故C项正确。

材料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的发展,故A项错误。

张骞出使西域是发展同西域的关系,不是国家统一,故排除B项。

材料涉及的是民族关系,与经济无关,故排除D项。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曹丕死后,大臣司马睿控制了魏国的大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西晋,故“另一个人”是指司马炎,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7.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事有①②,故A符合题意。

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事不包括③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④八王之乱(西晋),据此可排除BCD三个选项。

故选A。

8.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爆发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B符合题干;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时期,A不符合题干;诸侯混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C不符合题干,七国之乱爆发于汉景帝时期,D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B。

9.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灭掉了六国,建立实现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西汉时期,汉武帝在政治上、经济、思想、军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大一统;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秦朝、西汉、西晋都曾实现全国的统一。

C项符合题意;南朝、东晋主要统治区域在南方,前秦实现了北方统一,它们都仅实现了局部统一,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0.D

【解析】

【详解】

由图示可以看出,三国鼎立之后,西晋统一。

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东晋偏安江南。

东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北朝、南方进入南朝时期。

因此图示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76年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故正确答案为B。

匈奴族建立的政权没有统一黄河流域,鲜卑族建立的是北魏,故ACD均不符合史实,故选B。

【点睛】

本题应识记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知道376年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12.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故司马炎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是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故A符合题意;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和修筑了万里长城的是秦始皇,故BD不符合题意;实行残暴的统治和司马炎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地区,主要的内迁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不包括蒙古族,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少数民族都是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包括”,结合魏晋时期的历史解答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此时期的少数民族的内迁的情况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否定式选择题的解题的方法。

二、综合题

14.

(1)北方民族内迁,中原人口南迁。

改变民族分布格局,促进南方开发

(2)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讲汉语

(3)现象:

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影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4)中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我国北部和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内迁”、“中原人口纷纷南迁”等信息,再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末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是北方民族内迁,中原人口南迁,人口迁移改变了民族分布格局,也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根据材料二,再结合所学可知,①指的是穿汉服;②指改汉姓;③指与汉人贵族联姻;④指讲汉语。

(3)根据材料三可知,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少他们之间已无大的区别,概括起来就是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15.

(1)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2)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

(3)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牛耕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

(4)人口南迁;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是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是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的当时的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

”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

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了牛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是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

(4)依据材料四“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西晋末年,出现了人口南迁的历史现象,该现象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