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375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本节内容在世界史上地位比较重要,是资产主义发展史上重要阶段,它使列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工业革命已知道一些基础知识,(初中:

“蒸汽时代的到来”)所以在教学中应重点注意原因,影响的分析。

三、设计理念:

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突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在教学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注意“诱思探究”,“以诱达思”,以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将书本知识内化到学生头脑中,教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知识与能力

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工业革命过程等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五、教学重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

1.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和影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必修一、二、三的相关联系

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3)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更加开放。

六、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从现实生活入手,和学生一起进行办袜子厂的课堂活动,列举办厂所需的条件,然后指出,18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上没有工厂只有工场(明确其区别),怎样才能工场到工厂,这就需要一场改变世界的革命来完成,这次革命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环节:

探源工业革命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显示革命的含义(我们把改变人们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质的巨变的过程称为革命。

提问:

什么是工业革命?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

资产阶级取代封建统治是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它也是革命,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生突飞猛进,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就是用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提问: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国?

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条件:

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师生一起总结)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1)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政局较稳定;

(2)劳动力条件:

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合作探究】如何认识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道德标准、生产力标准)

(3)市场条件:

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4)技术条件: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5)资本条件: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英国开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工厂只缺少了一个条件,这一条件又至关重要:

那就是机器。

展示材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共产党宣言》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重要性(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

学生回答后,用表格的形式,课件显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主要成就。

(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分析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使用——工业革命的关键

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

(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瓦特的图片,简介瓦特。

学习瓦特善于思考、坚持不懈以及他的创新思维。

(附:

英国人瓦特从小酷爱学习,数学成绩优异,但因为体弱多病中途退学。

但他从没放弃学习,坚持自学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21岁时进入了一所大学当修造教学仪器的工人。

一次,学校委托他修理一台蒸汽机,从此,瓦特便与蒸汽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在17世纪,人类就发明了蒸汽机。

但因为效率太低,无法带动机器运转。

为了对蒸汽机进行彻底的改造,瓦特租了间地下室,四处借贷,夜以继日的工作。

通过近20年的努力,经他改造的蒸汽机可以带动一切工业部门机器的运转。

以前的人们改造蒸汽机时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是凭生产经验反复改造。

瓦特的成功,还在于他在改造蒸汽机前,运用力学、数学、化学原理对蒸汽机进行过系统研究,有了这些理论依据作指导,他最终完成了对蒸汽机脱胎换骨的改造。

工业革命的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第二环节:

感受工业革命

(第一部分)从工场到工厂

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生产手段和形式的演进角度阐述)

1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度的兴起(再次回顾工场和工厂的区别,然后提问:

随着机器大生产的普及和工厂制度的兴起,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学生看书,概括,老师点拨。

3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4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出现城市化浪潮

5思想观念变化:

自由主义兴起;近代意识形成

(工业革命又是一场近代化运动,它使人们逐渐形成了近代意识。

近代意识包括:

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时间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变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

(第二部分)工业革命的扩展

1.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地图显示)

2.工业革命进一步的影响(从经济运行范围的扩展角度分析):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解释世界市场的含义引导学生回忆发展历程)

世界市场: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市场。

发展历程: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条件(指导学生从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角度思考)

1.动力(必要性):

机器大生产对市场的需求

2.可能性:

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社会条件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改变;文化方面,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标志:

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影响:

(其实也是评价,教师指出评价历史事件主要有两个标准:

生产力标准;道德标准。

请学生总结。

1)对国家关系来说,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2)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来说,一方面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第三环节:

反思工业革命

(展示两张工业革命污染的图片),向学生说明,工业革命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早期西方国家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国家今天也存在环保问题,但决不能重蹈覆辙,)然后展示

〖时空连线〗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

现在已经是21世纪的中国。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神6升空、青藏铁路通车、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昨天11时37分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顺利完成第一次“太空刹车”动作。

卫星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面对祖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无比自豪。

今天,我们高兴地邀请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接受我们的访问。

请问温总理1、我们取得今天的成就,政府执行了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呢?

2、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环境正在受到严重的破坏,比如松花江水污染、太湖蓝藻事件等,请问我们将采取什么对策呢?

(学生自由讨论)。

3.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的其他负面影响。

如工业革命结束后,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外侵略扩张,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等等。

 

本课小结

思维训练

1.经典选择题

2.课堂(或课后)讨论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提问:

为什么我国没能够进行这样一场生产力的大变革呢?

(展示鲁迅先生的话及中国当时的状况,得出结论:

科学技术能否发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说明:

课件系本人原创,2008年3月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较多,理论性强,现实意义重大。

本人力求创设相关的历史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历史真相,以便学习流畅,推进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