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286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

《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docx

采煤工作面规程分析

《1124

(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四节通风系统

一、通风方式及路线

1、通风方式:

1124

(1)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通风方式,即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1124

(1)运顺作为工作面进风巷,1124

(1)轨顺作为工作面回风巷。

2、进、回风路线

(1)进风路线:

副井→-780m北翼11-2轨道大巷→北一11-2轨道下山→1124

(1)运顺车场→1124

(1)运顺→工作面

(2)回风路线:

工作面→1124

(1)轨顺→1123

(1)运顺外段→

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一)

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二)

北一11-2下山采区排矸斜巷-766m岩石回风大巷

1121

(1)运顺提料斜巷→-780m~-766m回风斜巷

北一11-2采区回风斜巷→-780m北翼(13-1)11-2岩石回风大巷

→中央回风井

二、风量计算

1、按人员计算:

Q=4N=4×100=400m³/min

Q—工作面采煤期间所需风量

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取100人

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VS=60×2.2×15=1980m³/min

V—根据温度应具备的风速,取2.2m/s

S—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断面m²,取15m²

3、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qk/c=100×11×1.6/0.8=2200m³/min

q—工作面风排瓦斯量为11m³/min

k—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综采面取1.6

c—工作面正常生产时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允许的最大瓦斯浓度,c取0.8%

4、按风速进行验算:

Q取上述三者的最大值,回采时工作面配风量取Q采=2200m³/min,则:

Q采≥15×S=15×15=225m³/min

Q采≤240×S=240×15=3600m³/min

根据以上计算及验算,取该工作面配风量不小于2200m³/min。

并根据回采期间实际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抽采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节安全监控设施

一、安全监控设施的安装及断、复电值规定

1、传感器的安设位置:

(见工作面监控布置图)

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中部(在轨顺长度大于1000m时),分别安设一个甲烷传感器T0、T1、T2、T3、T中,打钻时根据打钻措施安装甲烷传感器;在1124

(1)工作面回风巷分别安设一个温度传感器t、一氧化碳传感器CO;在1124

(1)轨顺安装一个风速传感器V;在1124

(1)运顺安装一个风向/风速传感器X;在1124

(1)轨顺车场风门上安装风门开关传感器。

断电器分别安装在控制1124

(1)轨顺、运顺和工作面的电气设备的控制开关或设备上。

T0:

位于1124

(1)工作面轨道顺槽上隅角,其位置距巷帮及老塘侧充填袋均不大于8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

T1:

位于1124

(1)轨道顺槽内,距工作面上出口≤10m,并随回采保持≤10m处。

T2:

位于1124

(1)轨道顺槽内,距1124

(1)工作面第一回风交叉点以里10~15m。

T3:

位于1124

(1)运输顺槽内,距工作面下出口≤10m,并随回采保持≤10m。

T中:

位于工作面回风巷中部。

t、CO:

位于1124

(1)工作面第一回风交叉点以里10~15m;;V:

安装在1124

(1)轨顺测风站;X:

安装在运顺测风站,距进风交叉点10~15m。

2、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

报警浓度:

T0≥0.6%CH4,T1≥0.6%CH4,T2≥0.6%CH4,T3≥0.5%CH4,T中≥0.6%CH4;

断电浓度:

T0≥1.0%CH4,T1≥1.0%CH4,T2≥0.8%CH4,T3≥0.5%CH4,T中≥0.8%CH4;

复电浓度:

T0<1.0%CH4,T1<1.0%CH4,T2<0.8%CH4,T3<0.5%CH4,T中<0.8%CH4;

断电范围:

T0: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和回风流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1: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和回风流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2: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和回风流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3: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中: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和回风流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24ppm,风速传感器的报警值为≥4m/s。

二、工作面监控布置图(见附图)

第六节防尘系统及防尘方法

一、防尘系统

1、1124

(1)轨顺防尘系统:

地面水泵房Φ325mm供水管→副井井筒Φ325mm供水管→-780m排矸通道Φ219mm供水管→北一11-2下山采区轨道下山Φ219mm供水管→1124

(1)轨顺提料斜巷Φ159mm供水管→1124

(1)轨顺Φ159mm供水管

2、1124

(1)运顺防尘系统:

地面水泵房Φ325mm供水管→副井井筒Φ325mm供水管→-780m排矸通道Φ219mm供水管→北一11-2下山采区轨道下山Φ219mm供水管→1124

(1)运顺提料斜巷Φ159mm供水管→1124

(1)运顺Φ159mm供水管

两巷管路布置如图4.2。

2、防尘方法

工作面主要采用上、下风巷及工作面洒水灭尘,各转载点喷雾灭尘、净化喷雾、防尘帘、煤机喷雾、移架喷雾等防尘方法。

需要注水时采用煤壁长孔静压注水工艺进行煤层注水。

第七节防灭火系统

工作面内的11-2煤层为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煤层,一般发火期为3~6个月。

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回风流CO监测、抽采管内CO监测、工作面采空区和上隅角CO及温度检测来预测预报发火危险性,任何地点CO浓度达到24ppm或有明显自然发火征兆时采用采空区埋管灌浆、顶板走向钻孔注浆、运顺采空区注氮灭火等措施。

一、灌浆防灭火

1、灌浆系统

地面灌浆站→灌浆钻孔(Φ273mm)→-780m北翼11-2岩石回风大巷(Φ133mm)→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一)(Φ133mm)→回风三联巷(Φ133mm)→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二)(Φ133mm)→1124

(1)轨顺(Φ108mm)(灌浆管路敷设至上隅角)。

图4.2两巷管路布置示意图

2、灌浆工艺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根据需要,采用工作面回风隅角埋管、顶板施工钻孔等方法进行灌黄泥浆。

灌浆管路沿轨顺上帮安设,并要做到可以与供水管路进行切换。

当工作面采空区CO浓度达到24ppm时,立即将灌浆管埋入采空区内15~20m进行灌浆,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交替拆接灌浆管路。

3、灌浆量:

Q=K·m·L·H·C=0.03×2.7×8.0×284.6×93%=171.5m³/d

式中:

Q,日灌浆所需土量,m³/d;

K,灌浆系数,K取0.03;

m,煤层采高,取2.7m;

L,工作面推进度,取8.0m/d;

H,灌浆区的倾斜长度,取284.6m;

C,采煤回收率,取93%;

(4)灌浆材质为黄土,灌浆浆液浓度土水比1:

4~1:

5。

二、注氮防灭火

1、注氮系统

制氮设备采用地面固定式变压吸附制氮设备,设在地面注氮车间。

注氮车间安设2台PSA-1000型制氮机。

每台制氮机的产氮量为1000m³/h(必要时,两台制氮机可以同时开启向井下注氮),制成的氮气(氮气浓度不小于97%)通过注氮钻孔与井下注氮管路系统输送到工作面采空区。

注氮管路:

地面制氮站→-780m钻孔巷(Φ219mm)→-780m北翼11-2岩石回风大巷(Φ159mm)→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一)(Φ133mm)→回风三联巷Φ(133mm)→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二)(Φ133mm)→1124

(1)运顺(Φ108mm)(注氮管路敷设至下隅角)。

2、注氮工艺

注氮管沿运顺下帮安设,并要做到可以与压风管路进行切换。

当工作面采空区CO浓度达到24ppm时,立即将注氮管埋入采空区内30m后进行注氮。

氮气释放口水平放置,其位置应高于煤层底板20~30cm,并罩以金属网,用木垛加以保护,以防砸坏或孔口堵塞影响注氮。

3、注氮方式:

开放式注氮。

工作面发现自然发火预兆时,进行连续注氮。

4、注氮量

根据国内外经验:

防火注氮量一般为5m³/min(氮气);灭火注氮,回风敞口时,单位时间注氮量不小于9.2m³/min。

1124

(1)工作面采用24小时连续注氮,氮气浓度不小于97%,流量为500~600m³/h。

三、工作面防灭火系统图(见附图)

第八节抽采系统

一、抽采方式

根据地质勘探钻孔的测定资料、地质精查报告和顾桥矿11-2煤层瓦斯地质图分析,1124

(1)工作面预计回采期间相对瓦斯涌出量:

-830m以上9.07m³/t,-830m及以下10.50m³/t。

日产10000t时,绝对瓦斯涌出量:

-830m以上63m³/min,-830m及以下73m³/min。

工作面瓦斯治理采用抽采、风排相结合的方式,预计风排11m³/min,瓦斯抽采率:

-830m以上82.5%,-830m及以下86.9%。

2、抽采系统

1、采空区埋管抽采管路

1124

(1)轨顺采空区埋管抽采管(Φ325mm)→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二)(Φ325mm)→四联巷(Φ426mm)→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一)(Φ426mm)→-766m北一回风大巷(DN630mm)→北一采区瓦斯抽采泵站(2BE1403泵)→中央回风井下口→地面

2、轨顺顺层抽采管路

1124

(1)轨顺抽采管(Φ325mm干管及Φ159mm支管)→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二)(Φ325mm)→四联巷(Φ426mm)→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一)(Φ560mm)→-780m北翼11-2回风大巷(Φ560mm)→地面1#瓦斯孔(Φ560mm)→地面老瓦斯泵站(2BE4720/2BE3720/2BEF72)

3、运顺顺层抽采管路

1124

(1)运顺抽采管(Φ325mm干管及Φ159mm支管)→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

(一)(Φ325mm、Φ560mm)→-780m北翼11-2回风大巷(Φ560mm)→地面1#瓦斯孔(Φ560mm)→地面老瓦斯泵站2BE4720(2BE3720/2BEF72)

4、底抽巷抽采管路

1124(3)底抽巷(两路Φ630mm)→北一13-1下山采区岩石回风下山(Φ820mm)→-766m北一回风大巷(Φ820mm)→回风联巷(Φ820mm)→地面4#、5#瓦斯孔(Φ630mm)→地面新瓦斯泵站(2BE4720)

三、瓦斯抽采参数监测

本工作面抽采计量选用自动和人工两种计量方式对瓦斯流量和抽采效果进行考察。

1、自动计量

在1124(3)底抽巷密闭墙外的两路Φ630mm管路上分别安设一套自动计量装置。

在1124

(1)运顺-830m及以下区域4个评价单元、-830m以上区域1个单元Φ159mm瓦斯管上分别安装一套自动计量装置。

在1124

(1)轨顺-830m及以下区域2个评价单元、-830m以上区域1个单元Φ159mm瓦斯管上分别安装一套自动计量装置。

自动计量装置连续测定抽放管路中负压、浓度、温度、流量等参数。

2、人工计量

在1124(3)底抽巷密闭墙外的两路Φ630mm管路上分别安设一套孔板计量装置。

在1124

(1)运顺-830m及以下区域4个评价单元、-830m以上区域1个单元Φ159mm瓦斯管上分别安装一套孔板计量装置。

在1124

(1)轨顺-830m及以下区域2个评价单元、-830m以上区域1个单元Φ159mm瓦斯管上分别安装一套孔板计量装置。

在1124

(1)轨顺外段采空区埋管Φ325mm瓦斯管上安装一套孔板计量装置。

四、工作面抽采系统图(见附图)

第九节排水系统

1124

(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水害类型有老空水及顶板砂岩裂隙水,为保证工作面回采期间的防治水安全,另行编制专项防治水措施,见附件。

《1114(3)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四节通风系统

一、通风方式及路线

1、通风方式:

1114(3)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通风方式,即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1114(3)运顺作为工作面进风巷,1114(3)轨顺作为工作面回风巷。

2、进、回风路线

(1)进风路线:

副井→-780m北一13-1轨道大巷→北一13-1轨道上山→1114(3)运顺车场→1114(3)运顺→工作面

(2)回风路线:

工作面→1114(3)轨顺→1114(3)轨顺回风联巷→北一13-1上山采区岩石回风上山→

-766m岩石回风大巷

北一13-1上山采区煤层回风上山→-750m~-720m回风斜巷→中央回风井

-780m~-750m北翼13-1岩石回风大巷

二、风量计算

1、按人员计算:

Q=4N=4×100=400m3/min

Q—工作面采煤期间所需风量

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取100人

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VS=60×2.0×14=1680m3/min

V—根据温度应具备的风速,取2.0m/s

S—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断面m2,取14m2

3、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qk/c=100×9×1.6/0.8=1800m3/min

q—工作面风排瓦斯量为9m3/min

k—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综采面取1.6

c—工作面正常生产时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允许的最大瓦斯浓度,c取0.8%

4、按风速进行验算:

Q取上述三者的最大值,回采时工作面配风量取Q采=1800m3/min,则:

Q采≥15×S=15×14=210m3/min

Q采≤240×S=240×14=3360m3/min

根据以上计算及验算,取该工作面配风量不小于1800m3/min。

并根据回采期间实际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抽采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节安全监控设施

一、安全监控设施的安装及断、复电值规定

1、传感器的安设位置:

(见工作面监控布置图)

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中部(在轨顺长度大于1000m时),分别安设一个甲烷传感器T0、T1、T2、T3、T中,打钻时根据打钻措施安装甲烷传感器;在1114(3)工作面回风巷分别安设一个温度传感器t、一氧化碳传感器CO和风速传感器V;在1114(3)运顺安装一个风向/风速传感器X;1114(3)轨顺车场风门安装风门开关传感器。

断电器分别安装在控制1114(3)轨顺、运顺和工作面的电气设备的控制开关或设备上。

T0:

位于1114(3)工作面轨道顺槽上隅角,其位置距巷帮及老塘侧充填袋均不大于8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

T1:

位于1114(3)轨道顺槽内,距工作面上出口≤10m,并随回采保持≤10m处。

T2:

位于1114(3)轨道顺槽内,距1124

(1)工作面第一回风交叉点以里10~15m。

T3:

位于1114(3)运输顺槽内,距工作面下出口≤10m,并随回采保持≤10m。

T中:

位于工作面回风巷中部。

t、CO:

位于1114(3)工作面第一回风交叉点以里10~15m;;V:

安装在1124

(1)轨顺顺测风站;X:

安装在运顺距进风交叉点10~15m。

2、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

报警浓度:

T0≥0.6%CH4,T1≥0.6%CH4,T2≥0.6%CH4,T3≥0.5%CH4,T中≥0.6%CH4;

断电浓度:

T0≥1.5%CH4,T1≥1.5%CH4,T2≥0.8%CH4,T3≥0.5%CH4,T中≥0.8%CH4;

复电浓度:

T0<1.0%CH4,T1<1.0%CH4,T2<0.8%CH4,T3<0.5%CH4,T中<0.8%CH4;

断电范围:

T0: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1: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2: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和回风流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3: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中: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24ppm,风速传感器的报警值为≥4m/s。

二、安全监控装置的使用、管理

1、传感器的安装、拆除必须经矿通风管理部门书面同意,紧急安装、拆除的须经矿调度录音电话通知。

2、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风速传感器要固定在能正确反映巷道风速的地点。

传感器的安装地点必须支护完好、无淋水。

3、T2和T3为高低浓甲烷传感器。

4、安装配电系统时,机电动运输管理一科电管组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由断电控制开关管理单位的电工负责接通电源及连接断电器的断电控制线(高防开关的管理单位负责提供并连接高防开关的触点作为回馈信号),在连接时必须有监控人员现场监护,断电器接好后由监控人员现场进行断电试验,以确保断电可靠。

5、1114(3)工作面使用的分站、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及监控电缆由综采三队的队长、班组长负责使用和管理,作业人员不得损坏传感器和影响传感器的正常监测,洒水灭尘时,严禁将水洒在探头和接线盒上,工作面套棚等不得损坏监控线路。

6、信息中心监控班负责监控装置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传感器每10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现场调校一次,且同时进行断电试验,每次调校都要有记录。

7、综采三队负责T0、T1、T3传感器的挪移和巷道监控线的吊挂、整理,测气员要现场督查T0、T1、T3传感器的位置到位,发现不到位的要及时督促综采三队跟班干部负责把传感器放到位。

8、信息中心每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1次,并做好试断电记录,综采三队予以配合,确保断电功能灵敏可靠。

9、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

10、拆除或改变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及控制线、检修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需要安全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必须提前一个圆班提出申请经矿调度平衡会批准后,方可按计划时间实施,并在实施前后汇报调度所和信息中心。

11、测气员每班必须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光学瓦斯机,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汇报调度所及监控值班人员。

当两者读数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监控人员和通风一队必须在8h内将两种仪器调准。

12、安全监控中心站值班人员必须注意监视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

对瓦斯超限或假值超限时,监控机房必须立即汇报矿调度所、矿总工程师、通风副总、通风调度、监控值班人员和本单位领导;对监控故障,监控人员要立即到现场进行故障处理,在处理故障期间采取人工监测安全措施,由通风一队通知测气员加强现场瓦斯检测;处理完毕要汇报故障原因。

当瓦斯超限或假值超限时,由矿调度所向上级和有关职能部门汇报。

13、因瓦斯超限断电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复电值以下时,经矿调度所同意后,方可人工复电。

14、监控临时处理故障和维护传感器时,采煤工作面停止割煤,受控钻机停止打钻。

15、综采三队在装设变频设备和大功率电磁设备时,要及时通知信息中心。

三、附工作面监控布置图(附图3)

第六节防尘系统及防尘方法

一、防尘系统

1114(3)轨顺:

地面水泵房Φ325mm供水管→副井井筒Φ325mm供水管→北一13-1轨道上山Φ219mm供水管→北一13-1轨道上山Φ159mm供水管→北一13-1第四中部车场Φ108mm供水管→1114(3)轨顺Φ108mm供水管

1114(3)运顺:

地面水泵房Φ325mm供水管→副井井筒Φ325mm供水管→北一13-1轨道上山Φ219mm供水管→北一13-1轨道上山Φ159mm供水管→北一13-1第五中部车场Φ108mm供水管→1114(3)运顺Φ108mm供水管

两巷管路布置如图4.2。

3、防尘方法

工作面主要采用上、下风巷及工作面洒水灭尘,各转载点喷雾灭尘、净化喷雾、防尘帘、煤机喷雾、移架喷雾、煤层注水等防尘方法。

注水时采用两巷顺层孔注水、工作面煤壁浅孔注水。

见附六。

第七节防灭火系统

13-1煤层有自然发火危险,自然发火期为3~6个月。

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回风流CO监测、抽采管内CO监测、工作面和上隅角CO及温度检测预测预报发火危险性,发现自然发火隐患采用采空区,埋管灌浆、顶板走向钻孔灌浆、运顺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措施。

2、防灭火设计

为防止自燃发火事故的发生,1125

(1)工作面建立灌浆和注氮防灭火系统。

当工作面遇断层或异常带,工作面推进缓慢,工作面回风流发现C0或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内CO浓度持续上升达到24PPm有自然发火危险时,需对工作面后方采空区进行灌浆和注氮防灭火。

一、灌浆防灭火

1、灌浆系统

地面灌浆站Φ273mm管路→Φ273mm灌浆钻孔→北一11-2岩石回风大巷Φ133mm灌浆管→-780m~-750m配风巷Φ133mm灌浆管→-780m~-750m13-1岩石回风大巷Φ133mm灌浆管→北一13-1上山采区岩石回风上山Φ133mm灌浆管→1115(3)运顺回风联巷Φ108mm灌浆管→1114(3)轨顺Φ108mm灌浆管(灌浆管路敷设至上隅角)。

2、灌浆工艺

用采空区埋管灌浆、顶板走向钻孔灌浆、采后采空区灌浆。

图4.2两巷管路布置示意图

灌浆量:

Q=K·m·L·H·C

=0.03×3.1×6.4×285×95%=162m3/d

Q——日灌浆所需土量,m3/d;

K——灌浆系数,K取0.03;

m——煤层采高,取3.1m;

L——工作面推进度,取6.4m/d;

H——灌浆区的倾斜长度,取285m;

C——采煤回收率,取95%;

灌浆材质:

黄土,灌浆浆液浓度土水比1∶4~1∶5。

二、注氮防灭火

制氮设备采用地面固定式变压吸附制氮设备,注氮车间安设2台PSA-1000型制氮机。

每台制氮机的产氮量为1000m3/h,制成的氮气(氮气浓度不小于97%)通过注氮钻孔与井下注氮管路系统输送到井下计划注氮地点。

1、注氮系统

地面制氮站→-780m钻孔巷(Φ219mm)→-780m~-750m北翼13-1岩石回风大巷(Φ159mm)→-750m~-720m回风斜巷(Φ133mm)→北一13-1上山采区煤层回风上山(Φ133mm)→北一13-1上山采区轨回联巷(Φ108mm)→北一13-1上山采区轨道上山(Φ108mm)→1114(3)运顺外段(Φ108mm)→1114(3)运顺(Φ108mm)(注氮管路敷设至下隅角)。

2、注氮工艺

埋管注氮。

需注氮时在1114(3)运输顺槽下帮埋设一趟注氮管路。

当工作面采空区CO浓度达到24ppm时,立即将注氮管埋入采空区内30m后进行注氮。

氮气释放口水平放置,其位置应高于煤层底板200~300mm,并罩以金属网,用木垛加以保护,以防砸坏或孔口堵塞,影响注氮。

3、注氮方式:

开放式注氮。

4、注氮防灭火方法:

连续注氮。

工作面发现发火预兆时,进行连续注氮

5、注氮量:

防火注氮量5m3/min(氮气)。

三、附工作面防灭火系统图(附图4)

第八节抽采系统

一、抽采方式

1114(3)工作面前期采用采空区埋管、顶板走向钻孔抽采瓦斯,后期采用采空区埋管、顶板走向钻孔及底抽巷抽采瓦斯。

工作面位于无突出危险区,执行区域验证。

工作面应力集中区,采取顺层钻孔卸压抽采措施,钻孔走向控制范围为1114(3)切眼对应的13-1煤南北各70m,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