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例8》说课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525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例8》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例8》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例8》说课稿.doc

《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例8》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例8》说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例8》说课稿.doc

小学4下册《乘法分配律-例8》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科书P29-30例8《乘法分配律》。

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内容地位作用与学习基础分析)

教学内容以购买羽毛球拍的乘法和除法计算问题情景,让学生体会和感悟解答策略的多样化。

培养发展学生灵活思维、运用运算定律优化问题解决策略思想意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加法、乘法各部分关系与运算定律等知识,对整数四则简算具有初步感性认识。

这些都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基础。

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多样化思考,自主操作尝试与交流,合理选择简便算法,明确算理。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加法、乘法各部分关系与运算定律等知识,对整数四则简算具有初步感性认识。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多样化思考,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引导比较交流,明确算理,培养学生灵活思维与优化策略思想方法。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拟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除法运算性质与字母表示;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数转化为一个数与两个数的连乘和运用乘法分配律转化为一个数分别乘以两个数再相加,以及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转化成除以两个数的积(除法运算性质)等进行简便运算的算理。

发展学生观察比较、灵活思维能力与策略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观察获取数学信息、发现提出问题、比较、分析,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过程,体验感悟灵活思维与策略优化思想。

3.情感态度:

通过灵活思维与简便运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

理解掌握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及算理。

教学难点是:

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理的简便运算。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达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温故奠基,以旧引新,激活知识能力的附着点、生长点;2.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和问题,激发兴趣动力;3.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4.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恰当设问引路,观察案例,启发问题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合作交流、比较分析、质疑解惑、归纳概括性质(或方法),实现新旧知识、能力的转化迁移和实践应用,巩固深化,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四大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一)复习引新,初步感知,创设情景问题,激发探索兴趣。

1.课件展示复习加法、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与运算定律。

…………

2.口算练习,感悟简算思想

1)课件出示:

①25×4×7;②4×9×25;③125×7×8;你是怎样算的?

怎样计算更简便?

学生口算汇报,教师小结:

几个数相乘,有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转化为“凑整十、整百、整千”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2)课件出示:

④24×25;⑤56×125。

联系上面的思想,你能快速口算得到结果吗?

学生口算汇报,教师小结:

可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和相乘凑整思想方法,将一个因数拆分几个因数,进行更为简便的运算。

3.创设情景,发现提出问题。

课件展示教材“例8购买羽毛球拍的并主题情景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获取有用数学信息,发现提出问题:

1)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2)一共买了多少羽毛球?

3)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

(二)锁定问题,引导自主探索,汇报交流,发现感知策略多样化,明确简算算理。

1.例8

(1)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8

(1)问题〗

1)教师启发引导:

要求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如何列式?

学生:

12×25

2)教师:

不列竖式,你能计算吗?

方法有哪些?

请同学们尝试一下,把你的算法步骤写在练习本上,看谁的方法多。

完成后和小组(同排)同学交流一下,然后补充完整。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算法步骤,引导说出想法和算理。

4)教师小结并板书:

乘法简便运算。

几个数相乘,常常可根据算中因(乘)特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和相乘凑整的思想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2.例8

(2)计算法〖课件出示例8

(2)问题〗

1)学生同排共同合作讨论交流尝试不列竖式的不同计算解答方法。

2)学生汇报展示计算解答方法,板书算法步骤,引导说出简算算理。

3)引导观察对比、分析抽象概括除法运算性质

启发思考:

两种算法分别先求什么?

再算什么?

从纯算式角度,他们的计算顺序怎样?

而结果怎样?

你发现什么规律?

4)小结并补充完善板书:

连除简便算法(即除法运算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a÷(b×c)。

(三)分层变式练习,深化巩固提高。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做一做”与课后习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判断”、“说”、“填”、“连”、“简算”等生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巩固,掌握新知。

(四)反思感悟,总结评价。

通过设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趋于完善和系统化。

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

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板书:

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运算

几个数相乘,常常可根据算中因(乘)特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和相乘凑整的思想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a÷(b×c)。

八.教学理论依据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