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469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教师教的活动

B、学生学的活动

C、认识活动

D、学习活动

【答案】C

【解析】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它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既有区别有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

活动,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

故选C。

2、()是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B

【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

要的质量指标。

此题旨在考查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故选B。

3、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学手段

B、教学方法

C、课程

D、管理体制

【答案】C

【解析】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我国现在教育改革的核心。

故选C。

4、我国唐代“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A、教育的主导权

B、受教育权的分配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性质

【答案】B

【解析】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

配,也说明了教育具有阶级性。

故选B。

5、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

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A、道德动机

B、道德评价

C、道德行为习惯

D、积极的道德情感

【答案】D

【解析】情感体验是学习道德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

道德情感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是人们产

生道德行为的一种内部力量,是道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故选D。

6、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的课程称为

()。

A、研究型课程

B、基础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答案】C

【解析】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

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

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

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故选C。

7、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

这种现象是()。

A、同化

B、条件反射

C、顺应

D、无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故选B。

8、一些单亲家庭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母)爱很可怜”之类的话,这属于()类型的教育误区。

A、情感暗示过多

B、离异后一味排斥对方

C、不正确看待自己

D、过分溺爱孩子

【答案】A

【解析】怎样才能正确教育单亲孩子,误区之一:

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

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

不正常的。

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

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

9、侮辱学生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人身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答案】C

【解析】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

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故选C。

10、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政策()。

A、教育体制政策

B、教育经费政策

C、课程与教学政策

D、教师教育政策

【答案】D

【解析】在教育政策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政策有教育体制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教育经费政策、

教育人事政策、课程与教学政策、学制政策。

故选D。

11、班级管理中指定的班干部轮换制度属于()模式。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C

【解析】实行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即在班级管

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

(2)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

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值周生制度、民主教育活动制度等。

故选C。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这条规

定属于()。

A、禁止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权利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答案】A

【解析】禁止性规范通常称为禁止性规定,是“命令当事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属于“禁止当事人采

用特定模式的强行性规范”。

它禁止或严禁人们做出某种行为,要求人们抑制一定行为。

禁止性规范一般使用

“禁止”“严禁”“不得”“不准”“不允许”“不能”“无权”等加以明确。

故选A。

13、教师尊重家长的正确方式方法是()。

A、学生犯了错误,让家长来学校惩罚学生

B、主动联系,及时沟通

C、将“调皮捣蛋”的学生交给家长,管教好了再送回来

D、让家长到学校和家长共同商量怎样体罚学生

【答案】B

【解析】A、C选项都有明显地责怪家长,D选项违背了教师不能体罚学生的法律规定,只有B选项才是尊

重家长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教育需要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

故选B。

14、在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与类型中,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教师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答案】D

【解析】集体促成的纪律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

故选D。

15、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是学习策略中的()。

A、检查

B、提问

C、监控

D、矫正

【答案】C

【解析】尼斯比特在依据功能的不同划分的六种学习策略中,"监控"的功能是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

比。

故选C。

16、李老师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授课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李老师的处于

()。

A、关注情景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生涯关注理论的阶段不包括关注自我感受阶段,故排除D。

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

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把关注的焦点投向

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题干描述的情况

符合关注情景阶段的特征。

故选A。

17、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

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爱岗敬业

【答案】A

【解析】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不竭动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故选A。

18、关于班集体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不算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答案】A

【解析】班群体并不等于班集体。

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

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故选A。

19、关于班集体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不算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答案】A

【解析】班群体并不等于班集体。

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

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故选A。

20、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答案】C

【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故选C。

21、为我国教育目的的确认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科学发展观

C、有祖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

了理论依据。

故选A。

22、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A、机器大工业生产

B、社会主义制度

C、旧式分工

D、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全面

发展的社会条件。

故选B。

23、严格的等级性是()教育的显著特征。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社会

【答案】C

【解析】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对农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广大的农民过着饥寒交迫

的穷困生活,学校教育被地主阶级所垄断。

在我国分拣社会里,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官学具有鲜明的

等级性。

故选C。

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

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

A、学会关心

B、学会生存

C、学会创造

D、学会交往

【答案】C

【解析】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未及实行。

1903

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

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

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

25、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答案】B

【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选B。

26、以课程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可以把课程分为()。

A、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C、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D、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成正规课程,指学校所开设的所有课

程,或者说在课程表上应该体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

故选D。

27、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且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是()。

A、环境

B、遗传素质

C、个体实践活动

D、学校教育

【答案】B

【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且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

外部因素;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决定性因素。

故选B。

28、现场教学是教学的()。

A、主要组织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