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熟语总汇成语篇.docx
《高考常见熟语总汇成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常见熟语总汇成语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常见熟语总汇成语篇
高考常见熟语总汇
◆成语篇
◇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知识
曾几何时:
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不学无术:
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不可理喻:
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不以为然:
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守株待兔:
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耳提面命:
褒义,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
不忍卒读:
“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鼎力相助:
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蹉跎岁月:
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
名噪一时:
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始作俑者:
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不胜其烦:
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脑无城府:
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
身无长物:
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目无全牛:
指人的技艺高超;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求全责备:
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瓜田李下:
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卓尔不群:
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如坐春风:
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对簿公堂:
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相敬如宾:
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走马观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师心自用:
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安土重迁:
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罪不容诛:
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无所不至:
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安之若泰:
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侃侃而谈: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期期艾艾:
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首鼠两端:
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盘算,贬义。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
侧目而视:
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不知所云:
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易混淆的成语
不三不四: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鱼目混珠:
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洋洋大观:
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
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春风化雨: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
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蹉跎岁月:
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
不平凡的岁月。
侃侃而谈: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
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学富五车:
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不动声色: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望其项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息息相关:
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
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扬汤止沸: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发而不可收:
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
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近义成语辨析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吃惊害怕”。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养痈遗患、养虎遗患:
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无所不能、无所不为:
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
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披肝沥胆、肝胆相照:
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二者都有“特别看待:
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色厉内茬、外强中干:
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
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
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
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
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都可指“行走十分困难”。
前者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二者都可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
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都有“彼此相反”之意。
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
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信口雌黄、信口开河:
二者都指随口乱说。
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大海捞针、海底捞月:
二者都指白花力气。
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成语分类词典
夫妻类:
白头偕老:
夫妻和睦生活一直到老(偕:
共同)。
别鹤孤鸾:
别:
离别;鸾:
凤凰。
失偶的鹤,孤单的鸾。
后来就用此比喻夫妻离散。
对泣牛衣:
牛衣:
也称牛被,给牛御寒的覆盖物,用蔴编成。
比喻夫妻共守穷困。
恩断义绝:
多指夫妻间感情破裂,而致离异。
夫倡妇随:
丈夫说什么,妻子都附和。
形容夫妻和睦。
覆水难收:
倒在地上的水难收回来。
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
后来也用此表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
举案齐眉:
端饭时要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多形容夫妻相敬相爱,感情深厚。
鸾飘凤泊:
鸾:
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男耕女织:
男的耕种,女的纺织。
形容夫妻辛勤劳动。
牛郎织女:
牛郎和织女均为神话人物。
传说织女为天帝孙女,织造云绵。
嫁给牛郎后,中断织绵,天帝大怒,责令分离,只准每年七夕相聚一次。
因此“牛郎织女”喻指夫妻分离。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将要灭亡时,驸马徐德言将铜镜破开两半,跟妻子乐昌公主各藏一半,作为信物。
后来果然由这个线索而得以夫妻团聚。
现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天伦之乐:
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天伦:
父子、兄弟、夫妻等家庭关系)。
挈妇将雏:
带着妻子,领着儿女(挈、将:
带领;雏:
幼小的鸟,喻指儿女)。
书法类:
笔酣墨饱:
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
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
黄庭:
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
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
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
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
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力透纸背:
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
如龙飞腾,似凤飞舞。
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
鸾飘凤泊:
鸾:
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鸾翔凤翥:
翥:
高高地飞起。
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
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
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铁画银钩:
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信笔(手)涂鸦:
信笔:
随便书写。
涂鸦:
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
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文章类:
按部就班:
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
形容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
现在指有时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百读不厌:
厌:
厌烦,厌倦。
形容文章或书籍写得非常好,再读多少遍也不厌倦。
鞭辟入里:
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
表面文章:
应付的、虚伪的表面上一套。
波澜老成:
波澜:
比喻文章多起伏;老成:
形容文章很老练。
形容诗文气势雄壮,功力深厚。
补苴罅漏:
弥补儒学的缺漏。
泛指用来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漏或漏洞。
不落窠臼:
(文章、绘画等)不落俗套,有所创新。
不能赞一词:
赞一词:
说一句话。
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不枝不蔓:
没有分枝,没有藤蔓。
多形容说话、文章简洁、连贯,不庞杂、赘烦。
惨淡经营:
原指动笔之前的精心构思;现多形容苦心筹划、营谋某事。
长歌当哭: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长篇大论:
篇幅很长的文章,滔滔不绝的言论。
承上启下:
承接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
多用于写文章。
出口成章:
说出口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辞不达意:
指语句不能够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
粗服乱头:
粗服:
粗劣的衣服;乱头:
蓬头。
原来形容不修边幅,后也比喻文章本色。
大处落墨:
指绘画或写文章要从主要的地方着笔。
比喻做事要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
大含细入:
原指文章内容精搏,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
后来用以称赞文章的博大精深。
大块文章:
原指大地景物给人提供写作的题材。
现多指篇幅较大的文章。
大有文章:
有不少可以探究的奥妙。
指言谈、文学或表露的现象之中有很令人揣摸不透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大做文章:
为了某种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题发挥或横生枝节,以扩大事态。
等因奉此:
旧时公文承上启下的套语(“等因”用以结束上文,“奉此”用以引起下文)。
现多指只知照转照办而不联系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也指官样文章。
点铁成金:
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跌宕起伏:
指文章的抑扬顿挫而富于变化。
断简残编:
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废话连篇:
形容文章或话语中废话太多。
官样文章:
本指向皇帝进呈的文字典雅堂皇的文章。
后指官场上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公文,也喻指徒具形式没有实际内容,装腔作势的文章或空话。
海阔天空:
大海辽阔,天宇空旷。
形容境界开阔,也比喻说话、写文章漫无边际。
闳中肆外:
闳:
内部宽大的样子;肆:
放纵,不受拘束。
形容文章的内容丰富,文字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挥洒自如:
指写字作画时笔墨的运用毫不拘束,酣畅自然。
也指写文章流畅洒脱。
借题发挥:
借某个题目大做文章。
比喻假借谈论一个题目,大发议论,来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
金相玉质: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完美。
开宗明义:
表示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把主要意思点明。
空洞无物:
空空洞洞,没有什么东西。
多形容文章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充实。
夸夸其词:
指说话、写文章时用语夸张超过事实。
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写文章话说得浮夸,不切合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老妪能解:
妪:
年老的女人。
形容文章浅显易懂。
良金美玉:
比喻人品德很好。
也比喻文章写得完美。
淋漓尽致:
形容把某一事物表现得非常充分、详尽、透彻,十分痛快。
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或痛快到了极点。
琳琅满目:
眼前充满了美玉。
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才。
漏洞百出:
比喻说话、文章内容没有充足的理由,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很多。
驴鸣狗吠:
如同驴叫狗咬一般。
形容文字言语拙劣。
漫无边际:
大水广阔,没有边际(漫:
水涨貌)。
比喻说话、写文章脱离中心,非常散漫。
旁征博引:
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
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平铺直叙:
形容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平平淡淡,没有起伏变化,没有突出重点。
平易近人:
指态度谦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章、讲话)浅近易懂,使人喜欢看,喜欢听。
奇文共赏: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千锤百炼:
千百次地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比喻文章、作品经过多次过细的修改。
千篇一律:
很多篇文章都是一个样。
比喻作品、言谈内容重复,老一套。
也比喻机械地按一个模式办事。
遣词造句:
指写文章或说话过程中的用词成句的构思。
曲终奏雅:
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雅正的乐音。
原来是说不够完美,后转形容文章或艺术表现在结尾时显得特别精彩。
顺理成章:
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够做好。
比喻合乎情理不悖常例,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索然寡味:
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
提要钩玄:
记事的史书一定要作出纲要,说理的文章一定要探索它的深奥道理。
天下文宗:
指受天下众人宗仰的文章大家。
图文并茂:
图画、文字都很丰富的书籍或文章。
汪洋恣肆:
气势宏大磅礴。
多形容气度或文章。
味同嚼腊:
味道像嚼蜡一样。
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文不对题:
文章内容跟题目不相配合。
也指谈话、对答脱离中心。
文不加点:
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呵成。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点:
涂改。
文如其人:
文章和作者本人一样。
形容不同的人所写的文章各有其不同的风格。
文山会海:
形容人整天到晚忙于写作文章与会议,精力不能集中。
文以载道:
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理表达思想的。
嬉笑怒骂:
指由各种感情产生的不同的活动。
后来就用此形容不拘守规格,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下笔成章:
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
形容写文章很快。
弦外有音:
比喻话里(或文章里)另有间接透露而不明说出来的意思。
小题大做:
拿小题目做大文章。
比喻把小事情当大事情办(含有不值得、不恰当、不必要的意思)。
兴高采烈:
原指文章旨趣高超,言词犀利;现多形容人兴致很高情绪愉快,或形容气氛欢乐。
洋洋洒洒:
形容文章篇幅很大。
要言不烦:
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
要:
简要。
一笔不苟:
连一笔也不随便、不马虎(苟:
草率、马虎)。
形容写字或写文章非常认真。
一气呵成:
一口气做成。
多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紧凑连贯,也比喻做工作不停顿,不放松,迅速完成。
倚马可待:
原形容文思敏捷,很快就能写好文章。
现泛指很快就能完成。
有头有尾:
有开头也有结尾。
形容文章结构完整,也形容做事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字里行间:
指文章的字句中间所表达、流露或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声音类
哀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不绝如缕:
如将断未断的细线。
原形容形势危急,后亦比喻声音(或事物)微细,或某一方面承继乏人。
穿云裂石:
冲上云霄,震开石头。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咄咄逼人:
气势汹汹,使人感到似乎有一种力量在胁逼自己(咄咄:
使人惊恐的声音)。
耳听八方:
耳朵同时审听多方面的声音。
形容机警灵敏。
常跟“眼观六路”配合运用。
振聋发聩:
声音大得连聋子都听得见。
比喻言论惊人,影响深远。
吠形吠声:
一只狗看见人就叫,许多狗听到声音也跟着叫。
比喻不察真伪,随声附和。
沸反盈天:
声音像烧开的水那样翻滚,充满空间。
改弦更张:
换了琴弦,重新安上(使声音和谐)。
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
孤掌难鸣:
一个巴掌拍不出声音来。
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鬼哭狼嚎:
形容声音十分凄厉的哭叫。
戛然而止:
形容突然停止。
剑头一吷:
剑头:
指剑环头小孔。
吷:
很小的声音。
比喻不足轻重的言论。
吷读“xuè”。
惊天动地:
使人十分震动。
多形容声势盛大,变动剧烈,也形容声音巨大。
聚蚊成雷:
比喻众口喧嚣,谗言纷起。
铿锵有力:
声音响亮有力。
空谷传声:
人在山谷里发出声音,立可听到回声。
口碑载道:
称颂的声音充满了道路。
口口声声:
每一次张开口,每一次发出声音,说的都是同样的话。
形容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
龙吟虎啸:
形容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锣鼓喧天:
锣鼓的声音震天响。
默默无闻:
不声不响,不为人所知。
形容不出名或不为人们所注意。
气喘吁吁:
吁吁:
指张口呼吸的声音。
形容呼吸短促。
泣不成声:
抽泣哽噎发不出声音来,形容十分悲痛。
巧舌如簧:
灵巧的舌头好像簧片,能发出动听的声音。
形容能说会道。
轻手蹑脚:
手脚动作声音很轻,尽量少出声音。
绕梁三日:
形容(美妙的声音)在屋梁上回旋不绝。
人声鼎沸:
人群声音嘈杂,就像锅子里的水在沸腾一样;原比喻局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
如簧之舌:
好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声音的舌头。
形容能说会道。
如泣如诉:
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哀诉。
形容悲切婉转的声音。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像听到他的声音,像看到他本人一样。
比喻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山鸣谷应:
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
多比喻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余音绕梁:
留下的声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
形容歌音美妙动听,久久留在记忆中。
声色俱厉:
(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声嘶力竭:
声音嘶哑,气力用尽。
形容拼命地呼号、叫喊。
声应气求:
应:
应和,共鸣;求:
寻找。
形容朋友之间意气相投,像相同的声音互相共鸣、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一样。
石破天惊:
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
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铁中铮铮:
铮铮:
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
金属敲起来当当响的材料。
比喻出色人物。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相近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呼应,自然结合。
万籁俱寂:
一点声响也没有。
多形容自然环境的安静、幽静或冷静。
万籁无声:
一点声音都没有。
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静。
瓮声瓮气:
形容声音粗重。
无病呻吟:
没有病痛而故意发出表示痛苦的声音。
比喻没有真情实感而强作感慨。
无声无臭: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
比喻默默无闻,也比喻对外界没有什么影响。
无声无息:
没有声音,没有信息。
比喻人的默默无闻或对事情不发生影响。
弦外之音:
弦乐器的线上发出的声音以外的声音。
比喻在说话中间接透露而不是直接说明的意思。
响彻云霄:
形容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
响遏行云:
声音响彻云霄,阻挡飘动的云彩。
形容歌声嘹亮。
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比喻非常静。
鸦默雀静:
非常静。
形容人们的安静或人群聚集、活动的场所的安静。
牙牙学语:
咿咿呀呀地学说话。
音容宛在:
声音和容貌如在眼前。
多用于对死者的怀念,吊唁。
音容笑貌:
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态。
有声有色:
有声音,有色彩。
形容说话、作文生动精彩,表现出色。
余音袅袅:
留下来的声音悠扬婉转,延绵不绝。
怨声载道: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振聋发聩:
声音大得连聋子都听得见。
比喻言论惊人,影响深远。
震耳欲聋:
几乎要震聋耳朵,形容声音极大。
震天动地:
震动了天地。
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掷地作金石声:
掷:
投,扔;金石:
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
扔在地上发出钟磬的声音。
比喻文辞优美,声调铿锵。
椎心泣血:
椎心:
捶胸脯;泣血:
悲切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中要流血一样。
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情感类
大惊小怪:
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感到惊讶。
哀而不伤:
哀:
悲哀;伤:
伤害,妨害。
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感顽艳:
顽:
愚笨;艳:
慧美。
原来形容一个歌童唱的歌悲恻动人,使愚笨和慧美的人都为所感动。
后来转用以评述某些抒情的文艺作品,意义也转为哀怨、感伤、古拙、绮丽同时具备。
爱莫能助:
原意是因为隐而不见,所以谁也不能帮助他。
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暗送秋波:
指女以目传情,喻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黯然神伤:
情绪低落,精神沮丧,心情忧伤。
黯然失色:
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白头如新:
白头:
老年,这里形容时间很长;新:
新近。
相识已久,还同才认得的一样。
形容交情不深。
百无聊赖:
(感情)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有意思。
百爪挠心:
一百只鸟兽的爪子在心里抓。
喻指痛心,担心,伤心,心情不安。
班荆道故:
班:
铺开;荆:
黄荆,一种落叶灌木;道:
谈说;故:
过去的事情。
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
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不动声色:
话音和表情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有所变动。
多形容冷静、镇定。
不分彼此:
彼:
那,对方;此:
这,我方。
不分你我。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不露声色:
思想感情不从语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
不能自已:
自己无法停止。
多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情之请:
不近人情的请求。
常用作向人求助的客气话。
不上不下:
上不去,下不来。
形容进退无着落,事情不好办。
不省人事:
昏迷,失去了知觉。
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不为已甚:
指不做过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