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docx
《中考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
考点九文言文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训练分段训练
第一段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长,指身高
②朝服衣冠。
朝:
早晨
③窥镜视之。
窥:
察看,照
④吾与徐公孰美孰:
谁
2、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服:
穿戴名作动
②谓其妻曰。
谓:
对,……说使动用法
③吾妻之美我者。
美:
认为……美意动用法
3、古今异义
①旦日:
第二天②明日:
旦日的第二天 ③私我也私:
偏爱
4、通假字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有:
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②孰视之孰:
通熟,仔细
5、其也词语
①我孰与我城北徐关美?
孰与……与……比较,与…….相比谁……..固定结构
②徐公向能及君也?
及:
比得上,赶得上
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
如.比得上
④自以为不如以为:
认为如:
比得上
⑤形貌昳丽昳丽:
光艳美丽
⑥又弗如远甚弗:
不
⑦欲有求于我也欲:
想
二、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翻译: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外表容貌光艳美丽。
2、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翻译:
对他的妻子说:
“我跟城北徐公相比谁美?
”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翻译: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对我有所求。
(“有求于我”,状语(于我)后置即“于我有求”)
第二段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朝:
朝庭
②皆以美于徐公以:
认为于:
比,介词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
确实
2、古今异义
①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土地方圆
②左右莫不私王左右:
近臣亲信
3、词类活用
王之蔽甚矣蔽:
受蒙蔽介词短语作状语
二、翻译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
从这一点来看,大王受蒙蔽(的情况)太严重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生,朝庭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翻译:
宫里有的妃嫔和你身边的侍臣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廷上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的人)没有谁不对大王有所求。
第三、四段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受上赏上:
上等
②上书谏寡人地得上:
送上书:
奏章谏:
劝谏
③受下赏下:
下等
④令初下下:
下达,颁布
⑤时时间进间:
间或,偶尔
⑥群臣进谏谏:
意见建议
⑦门庭若市若:
像,如同
⑧皆朝于齐朝:
朝见于:
到
⑨此所谓战胜于朝庭所谓:
所说的
⑩谤讥于市朝市朝:
公共场合
2、词类活用
①面刺寡人者面:
当面介词短语作状语
②闻寡人之耳者闻:
使……听到使动用法
③令初下下:
下达,分页名作动
3、古今异义
①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指责
②谤讥于市朝谤讥:
批评议论
③期年之后期年:
满一年
④时时而间进时时:
不时,有时候间:
间或、偶尔
二、翻译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全体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受到上等奖赏。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
能够在公共场合议论(君王的缺点),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受到下等奖赏。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翻译:
命令刚刚下达群臣(纷纷)进言规劝(齐威王),宫门院子里好像集市一样。
4、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翻译: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全文整合演练
一、全文常考词语整合
1、一词多义
⑴邹忌修八尺又余修:
长,指身高
⑵窥镜视之窥:
察看,照
⑶吾与徐公孰美孰:
谁
⑷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
比得上
⑸门庭若市若:
像,如同
⑹徐公向能及君也及:
比得上
⑺自以为不如如:
比得上
⑻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
确实
⑼形貌昳丽昳丽:
光艳美丽
⑽时时间进间:
间或,偶尔
⑾美于徐公于:
比
⑿皆朝于齐于:
到
⒀此所谓战胜于朝庭于:
在
⒁上书谏寡人者上:
送上
⒂群臣进谏为谏:
意见,建议
2、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服:
穿戴名作动
②臣之妻私臣私:
偏爱形作动
③谓其妻曰谓:
对……说,使动用法
④吾妻之美我者美:
以……为美意动用法
⑤王之蔽甚矣蔽:
受蒙蔽,介词短语做状语
⑥能面刺寡人者面:
当面,介词短语作状语
⑦闻寡人之耳者闻:
使……听到,使动用法
3、古今异义
①旦日:
第二天
②明日:
旦日的第二天
③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土地方圆
④左右莫不私壬左右:
近臣亲信
⑤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指责
⑥谤讥于市朝谤讥:
批评议论
⑦期年之后期:
满
⑧邹忌讽齐王纳谏讽:
用比喻,暗示的方法委婉规劝
⑨吾孰与徐公美孰与:
……与……比较,与......相比谁…..固定结构
4、通假字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有:
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
②徐公来,孰视之孰:
通熟,仔细
二、常考翻译整合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翻译: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外表容貌光艳美丽。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
对他的妻子说:
“我跟城北徐公相比谁美?
”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译: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
从这一点来看,大王受蒙蔽(的情况)太严重了。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翻译:
全体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受到上等奖赏。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莫不畏王。
翻译:
宫里有的妃嫔和你身边的侍臣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廷上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
能够在公共场合议论(君王的缺点),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受到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翻译:
命令刚刚下达群臣(纷纷)进言规劝(齐威王),宫门院子里好像集市一样。
9、燕、赵、韩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翻译: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三、常考理解题
1、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长于思考反省,勇于并善于进谏的贤士。
2、邹忌进谏采用什么方法?
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邹忌采用讽喻的方法。
好处在于委婉规劝,让人容易明白接受,道理深刻,有极强的说服力。
3、齐威王纳谏后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效果?
广开言路,广泛听取、采纳各方面批评建议,政治清明而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诸国臣服,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或战胜于朝庭)。
三、送东阳马生序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益慕圣贤之道道:
学说
②余故道为学谁以告之道:
说
③色愈恭.礼愈至至:
周到
④援疑质理质:
询问
2、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笔:
用笔名作状
②砚冰坚冰:
结冰名作动
③主人日再食日:
每天名作状食:
提供伙食名作动
④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宝:
用朱缨珠宝名作状
⑤腰白玉之环腰:
挂在腰间名作动
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敝衣:
穿着缊袍敝衣名作动
⑦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
每天名作状
3、古今异议
①无从致书以观致:
得到
②每假借藏书之家假:
借(同义词连用)
③走送之走:
跑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
担心
⑤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
奔向,跑到叩:
问
⑥或遇其叱咄或:
有时
⑦不敢出言以复复:
辩解
⑧卒获有所闻卒:
终于
⑨媵人持汤沃灌汤:
热水
⑩右备容臭臭:
香袋
⑾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
给予,赠送
4、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5、其他词语
余幼时即嗜学嗜:
特别爱好
二、关键句翻译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文:
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三、理解题
(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答:
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人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答:
用反衬的手法。
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也表明了他求师的艰难。
(3)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答:
①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通过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②文章由自己有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4)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
客观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客观条件好,却不一定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得好。
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
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的切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第二编
一、小石潭记
1.词语理解
2.一词多义
以其境过清(介词,因为)
以
全石以为底(介词,把)
卷石底以出(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为
全石以为底(动词,做)
为坻,为屿(动词,成为)
清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冷清清)
水尤清洌(形容词,清澈)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表不确定)
明灭可见(副词,可以,能够)
3.词类活用
认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名词作状语,向西)
下见小潭(下:
名词作状语,往下)
犬牙差互(犬牙: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潭西南而望(西南: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方向)
斗折蛇行(斗、蛇: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心乐之(乐:
意动用法,以……为乐)
凄神寒骨(凄、寒: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使……寒)
4.特殊句式
日光下彻(水底)(省略旬,“彻”后省略宾语“水底”)
(我)坐潭上(省略旬,旬首省略了主语“我”)
(溪水)斗折蛇行(省略句,句首省略了主语“溪水”)
2.关键句子翻译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潭中的鱼大约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无所依靠。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幽深极了。
(3)其岸势犬牙差互。
译文: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4)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3.内容理解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案:
游览的先后顺序。
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
作者游览小霍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
用了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答案:
清、澄。
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
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二、马说
分段训练
第一段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骈死于槽枥之间骈:
两马并驾间:
里
2、词类活用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辱:
受屈辱,形作动
3、古今异义
①故虽有名马虽:
即使
②只辱于奴隶人之后奴隶:
仆役,马夫
二、翻译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翻译: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
2、只辱于奴隶人之后,骈死于槽枥之间。
翻译:
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第二段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一食或尽栗一石食:
顿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喂养
③食不饱食:
吃
④虽有千里之能能:
能力、才能
⑤安求其能千里也能:
能够
2、古今异义
①一食或尽栗一石或:
有时
②是马也是:
这样
③旦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一样,等同常:
普通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怎么
3、词类活用
①一食或尽栗一石尽:
吃尽,形作动。
②才美不外见才:
卓越的才能,形作名。
美:
美好的素质,形作名。
外:
在外面积名作状。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千里:
日行千里,数作动。
3、通假字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同饲,喂养
②才美不外见见:
同现,显现。
二、翻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翻译: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翻译:
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卓越、才能和良好的素质不能在外面显现出来。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
想要跟平常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办到(还)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第三段,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策之不以其道策:
鞭打,驱使
②执策而临之策:
马鞭
③其真无马邪,其:
难道
④其真不知马也其:
恐怕
2、古今异义
策之不以其道道:
方法
3、词类活用
①策之不以其道策:
鞭打,驱使名作动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尽:
使……尽使动用法
③执策而临之临:
到(它)跟前,动词作状语。
4、通假字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②其真无马邪邪:
同耶吗
二、翻译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
翻译:
驱使它而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食量)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难道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全文训练
一、全文常考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骈:
两马并驾
②一食或尽栗一石食:
顿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常:
普通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
鞭打驱使
2、词类活用
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辱:
受屈辱形作动
②一食或尽栗一石尽:
吃尽形作动
③食之不尽其材尽:
使……尽使动用法
④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
数作动
⑤才美不外见才:
卓越的才能美:
美好的素质形作名
⑥策之不以其道策:
鞭打,驱使名作动
⑦执策而临之临:
到(它)跟前动词作补语
3、古今异义
①一食或尽栗一石或:
有时
②是马也是:
这,这样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一样、等同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怎么
⑤策之不以其道道:
方法
4、通假字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同饲,喂养
②才美不外见见:
同现,显现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
同才,才能
④其真无马邪邪:
同耶吗
二、常考翻译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翻译:
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翻译: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
想要跟平常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办到(还)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翻译:
驱使它而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食量)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5、鸣呼!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唉!
难道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翻译: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
三、常考理解题
1、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和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伯乐:
识别人才,善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
虽有才能,但被埋没,摧残,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
食马者和策马者:
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2、文中作者提出什么观点?
通过这一观点,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味和昏庸,表达自己对人才的同情和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如果今天你感到不受重用应怎么办?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统治阶级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
反映了当时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使用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我如遇到类似情况,一要有良好心理素质,要坚强,二要继续丰富知识,完善自己,最后不要被动等待,应主动出击,毛遂自荐,要有自信,勇气等。
三、出师表分段训练
第一部分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
这是,代词
②然待卫之迎臣不懈于内于:
在,代词
③欲报之于陛下也于:
向,介词
④以光先帝遗德遗:
遗留
⑤以塞忠谏之路谏:
直言规劝,使改正
2、词类活用
①以光先帝遗德光:
发扬光大形作动
②恢弘志士之气恢弘:
扩大,发扬,形作动
3、古今异义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
实在,确实秋:
时,时刻
②盖追先帝之殊遇盖:
大概推测原因,副词
③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开放扩大
④引喻失义义:
适当,恰当
4、其他词语
①益州疲弊疲弊:
军力疲惫,财力不足
②不宜妄自菲薄妄自菲薄:
轻率地小看自己,否定自己
③引喻失义引喻:
称引,譬喻
二、翻译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
现在天下分裂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汉困顿衰弱,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存亡的时刻呀。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
大概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把先帝的恩情报答在陛下身上吧。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译文:
(陛下)实在应该广开言路听取臣下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之人的士气。
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尽忠进谏的道路。
第二段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俱为一体为:
是,判断动词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为:
做,动词
2、词类活用
①陟罚藏否藏否:
奖善,惩恶,形作动
②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刑:
处罚名作动
③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
治理,名作动
3、古今异义
①不宜异同异:
不一样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
坏事,邪恶事科:
法令,条律
及:
或者,以及
③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论:
评定
4、其他词语
①陟罚藏否陟:
提升,进用
②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
显示
③悉以咨之咨:
询问,商议
二、翻译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译文:
皇宫和承相府上,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史,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第三段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此皆良实此:
这是,代词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
因此,连问遗(wèi):
给予,动词
③愚以为宫中之事以为:
认为,动词
④悉以咨之以:
向,介词
⑤必能裨阙漏裨:
补益,动词
2、词类活用
①此皆良实良实:
善良,诚实,形作名
②有所广益广益:
扩大,增加,形作动
3、古今异义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愚:
我②然后施行然:
这样
4、通假字
①必能裨补阙漏阙:
通缺,缺点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通拣,挑选
二、翻译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译文:
这些人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思想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出
来留给陛下。
第四段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性行淑均行:
品行,名词
②必能行陈和睦行:
行列,名词
③试用于昔日于:
在,介词
④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为:
做,当,动词
2、词类活用
①先帝称之曰能能:
有才能,形作动
②优劣得所优劣:
才能高的人与才能低的人,形作名
3、其他词语
①性行淑均淑均:
善良公正
②晓畅军事晓畅:
精通,明白
二、翻译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译文:
将军向宠,性格品德善良公正,精通军事。
第五段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
……的原因,意动用法
2、词类活用
①亲贤臣,远小人亲:
亲近远:
疏远,形作动
3、古今异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痛心和遗憾
二、翻译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译文:
亲近贤良的臣子,疏远奸佞的小人,这是西汉兴盛昌隆的原因。
2、亲小人,先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文: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第一部分整合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
这是
②以塞忠谏之路也谏:
直言规劝,使改正
③以光先帝遗德遗:
遗留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
给予
⑤宜付司论其刑赏论:
评定
⑥必能裨补阙漏裨:
补益
⑦性行淑均行:
品行
⑧必能使行阵和睦行:
行列
2、虚词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为:
当,做,动词
②俱为一体为:
是,判断动词
③愚以为宫中之事以为:
认为,动词
④悉以咨之以:
向,介词
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
因此,连词
⑥欲报之于陛下也于:
向,介词
⑦然待卫之近臣不懈于内于:
在,介词
⑧试用于昔日于:
在,介词
3、词类适用
①陟罚藏否藏否:
奖善,惩恶,形作动
②以光先帝遗德光:
发扬光大,形作动
③恢弘志士之气恢弘:
扩大,发扬,形作动
④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刑:
处罚,名作动
⑤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
评定,名作动
⑥此皆良实良实:
善良,诚实,形作名
⑦有所广益广益:
扩大,增加,形作动
⑧先帝称之曰能能:
有才能,形作动
⑨优劣得所优劣:
才能高的人,才能低的人,形作名
⑩亲贤臣,远小人亲:
亲近远:
疏远,形作动
4、古今异义
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
实在,确实秋:
时,时刻
⑵盖追先帝之殊遇盖:
大概,推测原因,副词
⑶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开放,扩大
⑷引喻失义义:
适当,恰当
⑸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
坏事,邪恶事科:
法令,条律及:
或者
⑹不宜异同异:
不一样
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论:
评定
⑻愚以为宫中之事愚:
我
⑼然后施行然:
这样
⑽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
……的原因,意动用法
⑾未赏不痛恨于恒灵也痛恨:
痛心、遗憾
5、通假字
①必能裨补阙漏阙:
通缺,缺点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通拣,挑选
6、其他词语
①益州疲弊疲弊:
军力疲惫,财力不足
②不宜忘自菲薄忘自菲薄:
轻率地小看自己,否定自己
③引喻失义引喻:
称引,譬喻
④陟罚藏否陟:
提拔,进用
⑤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
显示
⑥悉以咨之咨:
询问,商议
二、翻译
1、今天下三分,益州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
现在天下分裂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汉困顿衰弱,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存亡的时刻呀。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
大概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把先帝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