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殖列传苏教版教案设计.docx
《货殖列传苏教版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殖列传苏教版教案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殖列传苏教版教案设计
货殖列传(苏教版教案设计)
货殖列传(节选)
司马迁
一题解
这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
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
1.“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而言。
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
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
翦伯赞曾高度评价司马迁“以锐利的眼光,注视着社会经济方面,而写成其有名的《货殖列传》”。
2.《太史公自序》曰: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之于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
作《货殖列传》”。
这十分明确而简要地道出了写作本篇的动机与主旨。
3.全文主要是为春秋末期至秦汉以来的大货殖家,如范蠡、子贡、白圭、猗顿、卓氏、程郑、孔氏、师氏、任氏等作传。
通过介绍他们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经济地区的特产商品、有名的商业城市和商业活动、各地的生产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叙述他们的致富之道,表述自己的经济思想,以便“后世得以观择”。
太史公认为,自然界的物产是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商业发展和经济都市的出现是自然趋势,人们没有不追求富足的。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所以,他主张应根据实际情况,任商人自由发展,引导他们积极进行生产与交换,国家不必强行干涉,更不要同他们争利。
这集中反映了他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农工商虞并重,强调工商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肯定工商业者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突出物质财富的占有量最终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而经济的发展则关乎到国家盛衰等经济思想和物质观。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司马迁就能注意社会的经济生活,并认识到生产交易和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此传记天时、地理、人物、风情,历历如画。
虽属说理文章,读来却颇有兴味。
方家学者对此有口皆碑。
潘吟阁赞曰:
“《货殖传》一篇,讲的是种种社会的情形,且一一说明它的原理。
所写的人物,又是上起春秋,下至汉代。
所写的地理,又是北至燕、代,南至儋耳。
而且各人有各人的脚色,各地有各地的环境。
可当游侠读,可当小说读。
读中国书而未读《史记》,可算未曾读书;读《史记》而未读《货殖传》,可算未读《史记》。
美哉《货殖传》!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编者弁言》)李景星评本传为:
“举生财之法,图利之人,无贵无贱,无大无小,无远无近,无男无女,都纳之一篇之中,使上下数百年之贩夫竖子,伧父财奴,皆赖以传,几令人莫名其用意所在。
……盖财货者,天地之精华,生民之命脉,困迫豪杰,颠倒众生,胥是物也。
”(《史记评议》卷四)这些赞语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史公之识,卓绝千古;史公之笔,精妙绝伦。
总揽全文可见,传中人物各具特色,各怀其才;篇中叙事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文中说理鞭辟入里,无懈可击;全篇辞章奇传雄浑,波澜壮阔。
可谓博大精深,浑然一体,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璀璨夺目的光辉篇章。
二、文字疏通
老子说:
“太平盛世到了极盛时期,虽然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之声互相听得到,而各国人民却都以自家的饮食最甘美,自己的服装最漂亮,习惯于本地的习俗,喜爱自己所事行业,以至于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到了近世,如果还要按这一套去办事,那就等于堵塞人民的耳目,几乎是无法行得通。
(这段引文见于今通行本《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为便于讨论,录于下:
小国寡人,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餉,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老子“小国寡人”的理想社会,司马迁认为,世俗是生活的、物质的、享受的、逸乐的,慕荣华而愿富贵,如此已经很久很久了,“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虞夏以来”,就是这样的了。
在太史公看来,"至治之极"的社会是美妙的。
《货殖列传》引录这段话置于卷首,当有深意。
在引用这段话之后,太史公紧接着说"必用此为务!
"意思是说,必须致力于此。
因此,这句话当属上谈,绝句。
这样才符合太史公之意,文气也才顺适。
至于"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一句,则是对晚近时期为奇说谬论,淆乱人民视听者的斥责。
那么,至治与货殖有何关系
"至治之极"那段话里,没有一句说到货殖。
乍一看来,至治与货殖殊无关系。
实则,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内在联系是什么?
是人民的美好生活。
《老子》这段话的中心内容是"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一句话,就是人人都享有美好生活。
《货殖列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它一开始就指出,山西、山东、江南、北方各有特产,"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即生活必需品。
但人民无法自致,须"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即有待于社会分工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这就是"货殖"一词的基本含义。
太史公强调说: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富饶则生活美好)
太史公说:
神农氏以前的情况,我不了解。
至于像《诗》、《书》所述虞舜、夏朝以来的情况则是人们耳目总要听到最好听,看到最好看的,口胃总想尝遍各种肉类的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的环境,心中又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
统治者让这种风气浸染百姓,已经很久了,即使用老子的这些妙论挨门逐户地去劝说开导,终不能感化谁。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随势引导,其次是加以教诲,再次是制定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司马迁认为,世俗是生活的、物质的、享受的、逸乐的,慕荣华而愿富贵,如此已经很久很久了,“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虞夏以来”,就是这样的了。
)
针对如此世俗,为政者的应对政策,最好的是“因之”而已。
司马迁上承其父司马谈,推崇道家思想,这“因之”,该就是无为的意思。
所以这篇《货殖列传》第一句话摆出的就是道家的社会理想,并且明确主张这种政策)
太行山以西盛产木材、竹子、楮木、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多有鱼、盐、漆、丝、美女;江南出产楠木、梓树、生姜、桂花、金、锡、铅、朱砂、犀牛、玳瑁、珠子、象牙兽皮;龙门、碣石山以北地区盛产马、牛、羊、毡裘、兽筋兽角;铜和铁则分布在周围千里远近,山中到处都是,有如棋子满布。
这是关于各地物产分布的大致情况。
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所喜好的,习用的穿着、饮食、养生、送死之物。
所以,人们要靠农民耕种,取得食物,要靠虞人进山开采、渔夫下水捕捉,获得物品,要靠工匠制造,取得器具,要靠商人贸易,流通货物。
这难道还需要官府发布政令,征发百姓,限期会集吗?
人们都凭自己的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所以,低价的货物能够高价出售,高价的货物能够低价购进。
人们各自努力经营自己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就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那样,日日夜夜没有休止的时候,不用招唤便会自动前来,不用请求便会生产出来。
这难道不是符合规律而得以自然发展的证明吗?
{天下养天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家种地,地不同而作物不同,山泽有矿产林渔之利,工匠成器,商贾往来,南方有丹沙珠玑,北方多马牛羊铁,一切皆是自然形成,物价也有它或贵或贱的自然的节奏。
司马迁认为对待社会经济活动,首要一条是顺其自然。
这一“自然经济观”,其积极的意义是尊重地理、分工这些自然规律,进一步地从中也能引出“看不见的手”即完全市场经济的主张}
《周书》里说:
“农民不种田,粮食就会缺乏;工匠不做工生产,器具就会缺少;商人不做买卖,吃的、用的和钱财这三种宝物就会断绝来路;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短缺,资源匮乏了,山泽就不能进一步开发。
”农、工、商、虞这四个方面,是人民衣食的来源。
来源大则富裕,来源小则贫困;来源大了,上可以富国,下可以富家。
或贫或富,没有谁能剥夺或施予,但机敏的人总是财富有余,而愚笨的人却往往衣食不足。
所以,姜太公被封在营丘时,那里本来多是盐碱地,人烟稀少,于是姜太公便鼓励妇女致力于纺织刺绣,极力提倡工艺技巧,又让人们把鱼类、海盐返运到其他地区去,结果别国的人和财物纷纷流归于齐国,就像钱串那样,络绎不绝,就像车辐那样,聚集于此。
所以,齐国因能制造冠带衣履供应天下所用,东海、泰山之间的诸侯们便都整理衣袖去朝拜齐国。
后来,齐国中途衰落,管仲重新修治姜太公的事业,设立管理财政的九个官府,使齐桓公得以称霸,多次以霸主身份会合诸侯,使天下政治得到匡正;而管仲本人也有了三归台,官位虽只是陪臣,却比各国的君主还要富有。
从此,齐国富强,一直延续到威王、宣王之时。
(贫与富,若排除社会因素,仅从自然形成的角度看,则不存在予夺,关键在于巧与拙,“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
什么是巧者呢?
就是能因地制宜,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
他举出姜太公为例,说,姜太公的封地在营丘一带,是海边盐碱地,人口少,较穷,姜太公的措施,一是“劝其女功,极技巧”,大约是种植棉花或养蚕,并且加工出好的纺织品。
二是“通鱼盐”,大约是发展海洋捕捞业,还有就是盐业,即海晒盐或煮盐。
看来姜太公算是盐文化的老祖。
姜太公这样把经济发展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齐国成了“冠带衣履”天下闻名的地方。
)
所以说:
“粮仓充实了,百姓就会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就会知道荣辱。
”礼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
因此,君子富有了,就喜好去做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会随心所欲地做他能做的事。
江河深,鱼就在那里生存;山林深,野兽就在那里藏身;人富有了,仁义就会依附于他。
富有者得了势越发显赫,失了势,依附于他的宾客也便无处容身,因而心情不快。
夷狄那里,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谚语说:
“家有千金的人,不会犯法受刑死于闹事。
”这不是空话。
所以说:
“天下之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
”那些拥有千辆兵车的天子,享有万户封地的诸侯,占有百室封邑的大夫。
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入户口册内的普通老百姓呢!
(司马迁看出世有贫富,人皆逐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千乘之主,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何况是普通编户之民呢?
他赞成老子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经济,是秩序、道德、文化的前提、基础。
)
从前,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
计然说:
“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
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
所以,岁在金时,就丰收;岁在水时,就歉收;岁在木时,就饥馑;岁在火时,就干旱。
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一般说来,六年一丰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
出售粮食,每斗价格二十钱,农民会受损害;每斗价格九十钱,商人要受损失。
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田地就要荒芜。
粮价每斗价格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和商人都能得利。
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
至于积贮货物,应当务求完好牢靠,没有滞留的货币资金。
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
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
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
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
”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买兵士,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求得饮水那样,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继而耀武扬威于中原,号称“五霸”之一。
(司马迁说,越王勾践能使越国富强,与一个叫“计然”的人的经济主张有关。
计然看出了当时的一些生产的和经济的规律,比如,天象与农业水旱丰歉的关系,要早作预测,比如,农业有“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的现象,也要早备措施,还要有“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策略。
谷贱伤农,谷贵病商,都不好,要调节在适当水平,比如价格“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这样达到农商俱利,令货币“行如流水”,经济自当繁荣。
总之,要有一系列经济措施。
司马迁没有说用这些智力,就不符合他的“自然经济观”,他并不排斥依据规律对生产和经济有所掌控,这也可算是古代的“科学发展观”)。
范蠡既已协助越王洗雪了会稽被困之耻,便长叹道:
“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的愿望。
既然施用于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
”于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换姓,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到了陶邑改名叫朱公。
朱公认为陶邑居于天下中心,与各地诸侯国四通八达,交流货物十分便利。
于是就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而不责求他人。
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要能择用贤人并把握时机。
十九年期间,他三次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
这就是所谓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
范蠡后来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终致有了巨万家财。
所以,后世谈论富翁时,都称颂陶朱公。
•你这样看待范蠡的弃官从商?
•范蠡的致富经对你有什么启迪?
子贡曾在孔子那里学习,离开后到卫国做官,又利用卖贵买贱的方法在曹国和鲁国之间经商,孔门七十多个高徒之中,端木赐(即子贡)最为富有。
孔子的另一位高徒原宪穷得连糟糠都吃不饱,隐居在简陋的小巷子里。
而子贡却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携带束帛厚礼去访问、馈赠诸侯,所到之处,国君与他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
使孔子得以名扬天下的原因,是由于有子贡在人前人后辅助他。
这就是所谓得到形势之助而使名声更加显著吧?
(子贡——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商旧时,商人们流行在自己的店铺店堂内悬挂”陶朱事业,端木生涯”八个大字。
这陶朱指的是春秋时的范蠡,吴越争霸时,范蠡为越国大将军。
吴国被灭后,范蠡功成身退,经商致富,被称为陶朱公。
据说范蠡离开越国时还带走了那位传奇美女西施,二人一起在五湖逍遥快活。
端木指的是端木赐,也是春秋时期人。
端木赐是他的名字,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字——子贡。
子贡不但是孔子的杰出弟子,而且经商有成,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商。
司马迁说,孔子的七十子之徒当中,最会致富的,是子贡,他的商队“结驷连骑”,往来天下,诸侯国君无不隆重接待。
“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就是说,孔子的扬名天下,得益于子贡的支持。
从事于政治、文化、教育这些事情,经济实力的支持是一个必要条件)。
白圭是西周人。
当魏文侯在位时,李克正致力于开发土地资源,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
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
他了解,太岁在卯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不好。
太岁在午宫时,会发生旱灾;转年年景会很好。
太岁在酉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变坏。
太岁在子位时,天下会大旱;转年年景会很好,有雨水。
太岁复至卯位时,他囤积的货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
要增长钱财收入,他便收购质次的谷物;要增长谷子石斗的容量,他便去买上等的谷物。
他能不讲究吃喝,控制嗜好,节省穿戴,与雇用的奴仆同甘共苦,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猛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
因此他说:
“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不能够正确取舍,强健不能够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
”因而,天下人谈论经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
白圭大概是有所尝试,尝试而能有所成就,这不是马虎随便行事就能成的。
三、由《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1、司马迁认为货利对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文化素来重农轻商,但历史上,汉代的司马迁曾经就“货利”的问题,正式提出来谈经济思想。
当时别人都不大注重经济问题,只有他特别注意,而在《史记》中写了《货殖列传》,成为中国经济学上的第一篇传记。
司马迁看法与众不同,在当时大家看不起货利的时候,他却认为货利非常重要。
他提出来的第一位经济专家是姜太公,第二位是范蠡,第三位是孔子的天才学生子贡。
接下来还有很多,现在我们择要摘录下他这篇文章,来作个研究。
《史记》作者司马迁及其父司马谈,都是比较偏爱黄老道家的学术思想,尤其是推崇老子的思想。
他写的《货殖列传》,首先就引用老子的话,描写社会到了富强康乐,民主自由的极点,才能真正进入大同的理想境界,也才能达到老子所说的无为之治,法乎自然的境界。
老子前面的一段话,意思是说,比邻的国家,国界相接,或隔一条路,或隔一条小溪,彼此都可以一望而见,连鸡鸣狗吠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而各国的老百姓,都能够吃得好,营养足;穿得好,没有穿打补钉的衣眼;社会风气安定,没有不良分子的骚扰;对自己的事业、职业,都很满意,各人安守本分。
生活在这样安定快乐的社会中,人人都很满足,终此一生,都不会去羡慕别人,更不会为了生存,而离乡背井去外地谋生。
曾经听一位青年人说,现在日子过得好,有了钱,退了休,就该环游世界一番,“到老死不相往来”,不出国门,活着有什么意思。
出国走走,这是一种很时髦的观念,而且也可增广见闻,但对于老子这句话的反驳,则似有断章取义之嫌。
先从近处说起,就在台湾的山区或农林中,还是有一些人,不但没有到过台北,甚至连他居处的县治所在地也没有去过,一生没有离开家乡一步,但因生活过得安定快乐,临终之时,心中了无遗憾。
而现代许多曾经环游过世界的人,在他临终之际,或对后代子孙,或对国家社会,或对他自己的一些事情,还是很不放心,带着满腔的无奈而去。
也还有人说,至美国、或到欧洲,去求学深造,或发展事业又有什么不好?
为什么要“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也是忘记了这句话前面的“至治之极”,以及接下去的描写。
我们要反过来问一句,假如我们今天成为世界上经济力量最雄厚,教育文化水准最高,科技最发达,军事力量最强大,社会也最安定的国家,那么你还会想到外国去求深造,求发展吗?
再进一步说,全世界,全人类,每个社会都达到了这个水准,那么又有谁不愿安安稳稳在自己家乡努力,反而到处奔波劳苦,替别人洗碟子、擦地板呢?
现代的澳洲人,位于南半球,一般人过着太平日子,就很少往外国跑了。
不过,在现代也有一种反面的“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
那是南北韩之间的三十八度线;东西德的围墙;我们与大陆之间的一衣带水。
由此可见,想要达到“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是不容易的,除非全世界、全人类,都富强康乐了,才能达到这个美好的境界。
2.司马迁对于物资利用的观点。
“待农而食之”,在当时的农业社会,许多资源技术还没发掘,社会经济的必然趋势,当然是要依赖农业生产,才有饭吃。
“虞而出之”,还要开发山林和畜牧的资源。
“工而成之”,然后将农林、畜牧的产品加工制造。
“商而通之”,最后,再由商业的经营,来流通农林畜牧和工业的产品,于是才能达到有无相济,各获所需,不虞匮乏的地步。
接着他又说,这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是顺着人类社会的需要,而自然演变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由法律或命令规定而来的,也不是由某一人提倡或教育而成的。
而是大家为了生活上的需求方便,很自然地发展出来的。
所以每个人都是各尽自己的能力,换取自己的需要。
3司马迁对于商业的经营上的观点。
在商业的经营上,是“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
也就是中国商业一句传统的成语——“贱物不可丢,贵物不可收。
”一样货品,价钱跌了,不要赔本卖掉。
储存在那里,将来一定回涨,甚至还可以加工制造,再卖出去,很可能还会赚大钱。
一样东西涨价了,贵了许多,千万不要一窝风地跟着去买,因为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跌价。
所以,“贱价不卖,贵不买”。
“各劝其业,乐其事”。
各人安于本分,敬业乐群。
4强调农工商虞的同等重要性。
这些来自农林、畜牧,以及工商业的产品,是富国富家的基础。
虽然各地的气候、土壤、人力不同,资源的储藏与开发也不一样,但经营得好就富足,经营不好就贫穷。
上天是不会厚此薄彼的。
像齐国的姜太公初被封到营丘时,那里靠海边,土里的盐份很重,老百姓很少。
当地的土质根本就无法耕种,简直无饭可吃。
可是姜太公不为地理环境所困,他教导妇女发展手工业。
直到现代,山东烟台一带的刺绣、抽丝等工业还是很有名的。
除此之外,他又设法开发盐业和渔业,外销他国。
齐国就此繁荣富庶起来,“冠带衣履天下”,各国闻风相望,连服饰都以模仿齐国为时尚。
不论是靠山或临海的国家,都希望能到齐国去见识见识,一如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一窝风
地往美国跑一样。
后来齐国到了中叶,国力曾经一度衰落,直到齐桓公的时代,用了现在大家都知道的,以经济政治为主,并以经商出名的管仲为辅相,把齐国的国势再度复兴起来。
他设立了九个有关财经的行政机构,设置掌财务的官员,行“轻重法”,而使齐桓公完成他的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而管仲个人亦有富埒王侯的“三归”建筑,爱好豪华,也相当奢侈。
政治地位到了陪臣——和国君近于朋友的关系,财富可和其他诸国的国君相比拟。
可是他使得齐国的富强,一直延续到威王、宣王的时代。
5经济、文化、道德的连锁关系
司马迁引《周书》的话,并举出齐国姜太公和管仲的例子,说明经济财富对政治功业的重要以后,又引用“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两句名言,讨论财富和德业的关系,提出“礼生于有而废于无”的主张。
因为礼节、仁义这些德性,是以安定的生活与财富为基础的。
一个君子富有了,就更乐于行善积德;而普通的人有了财富,也就安守本分,不会作奸犯科。
接着他又把财富比作高山大泽,把品德比作山泽间的生物。
水深了,自然有鱼,山高了,各种兽类自然繁殖其中。
沟里水浅是养不活鱼的;小山也隐藏保护不了大的兽类。
换句话说,贫穷就难有高超的道德修养,也难做出对人有益的善行。
所以,有了财富,才能发挥出仁心义行。
一个人有了钱,如果再得权势,就更容易彰显善举。
反之,既无势力,又无钱财的他乡游子,自身难保,更何况其他。
这是对有文化根基的中国而言,在文化低落的边疆来说,财富对德性的影响就更严重了。
所以普天之下,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不论千乘之国,或者万户之侯,或者百室之君,他们都一个个唯恐受到贫穷的困扰,更何况一般老百姓!
接着,他又继续举出范蠡、子贡、猗顿、卓氏、程郑、宛孔氏、师史、任氏等十几位历史上名人的致富之道,以及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来强调财富和德业事功的关系。
同时他强调说,所举的这些人,还只是少数的例子,而且都不是继承祖业,或世袭俸禄而来,都是靠自己的努力,用心经营,把握了时机,去规规矩矩地发展,以最平实的方法来赚钱,而以最高明的原则来守成。
至于其他,以发展农林工商而富可倾城的,或者富甲一县,或者称富乡里的,这些就多得数不清了。
结论说,靠自己的劳力,从小生意做起,一点点积蓄起来,这是谋生发财的正道。
但是小富由勤,大富由命,发大财也要靠机运。
同时司马迁又强调,发大财,还要有头脑,譬如用兵,要出奇制胜。
于是他陈列出一些历史资料说,像秦扬这个人,以种田起家,他的财富居然盖过了一州,等于现在富过一省。
照理说,挖人家的坟墓,偷盗葬物,这是犯法的,可是田叔就这样起来的;赌博说起来也是坏事情,但桓发却因此致富;至于行贾,类似我们现在所说跑单帮的,在古代也是大家不在意的行业,而雍乐成由此起家;卖油脂,当然也是低贱的行业,一身油垢,不受人尊重,而雍伯就在这个行业中,聚积了上千金的财产;叫卖浆汤、油条,是小生意,但张氏以此赚了千万的资财;磨刀,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技术,但郅氏以磨刀闻名,人人找他磨,到后来发了大财,养了一大家的人,吃起饭来都是鼎食,气派大得很;卖猪肉干、牛肉干,也只是小本生意,浊氏却因此发财,养了几十匹马。
在现代说,就是拥有几十辆汽车了。
还有马医,古代医生的社会地位不像现在这么高,兽医更是如此。
可是有一个兽医张里,家里开饭的时候还要敲钟,可见其富庶的程度。
以上这些都是因为专精一业,勤奋努力而来的。
最后他的结论说:
从这些事实看来,致富并没有什么一定的行业,财富也不是说一定永远属于谁的。
有能力的人自然会发财,懒惰的人就是站不起来。
富有了自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