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3158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docx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

遵义四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第Ⅰ卷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证券quàn      饕餮tāo        荫庇yǐn        怙恶不悛quān

B.酗酒xù        戌时wù         踟躇chī        恣意妄为zǐ

C.毗邻pí        纰漏pī         囊括láng       畏葸不前xǐ

D.发轫rèn       窖藏gào       应卯mǎo        卖官鬻爵y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络   里程碑     顶顶大名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   百叶窗     戳力同心   疾风知劲草

C.词藻   实名制     仗义直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   众生相     融会贯通   口惠而实不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与美国都面对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冻,危如累卵;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B.当祖国60华诞庆典仪式开始时,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庄严的国歌响起时,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

C.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被网友认为是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D.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们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流感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B.中法两国政府为了加强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近日,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两国政府承诺共同致力于公平、公正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中国科协日前公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其中一项对最希望子女从事职业的看法调查显示:

教师、科学家、医生分别以53.6%.51.2%和38.4%的比例排在职业声望较高的前三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的起源可以很容易地用必要性来解释。

技术、科学甚至艺术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防卫性措施,用以改善自己存活、或是增加舒适的机会。

鲨鱼发展了更尖利的牙齿,羚羊发展了跑得更快的腿,我们则制造了武器和汽车。

有些鸟用鲜艳的羽毛或精致的鸟巢来进行竞争,吸引异性;我们则通过时髦的衣服、昂贵的房子和优雅的举止来展示我们的愿望。

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需要是发明之母。

文化的这种基本原因仍然起作用。

我们要学习,要成为专家,要革新,要开辟新道路,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样做能使我们获得物质上的优势。

我们再也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主要依据体力或简单的技巧来进行竞争。

跑得快、会杀死狼、打死一头雄鹿的能力已经非常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能在文化的领域里表现出色,在这些领域中,相关的技巧是由复杂的专业规定的。

在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中获得成功——获得诺贝尔奖或写出一本畅销书——会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创造性的文化的其他原因,至少对于某些人在某些时期来说,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比古代基于竞争和获得物质财富优势的原因更为重要。

在某个专业内的工作可以因其自身而使人具有成就感。

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找到一种细胞活动的秘密,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好的微型集成电路块的方法,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

许多成功的创造发明者都滔滔不绝地讲到这种内在的奖励。

如果他们感觉不到这种快乐,外部奖励决不足以鼓动他们把自己的努力扩展到前人未探索过的领域。

如果说,学科中的专家通常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学生或年轻的操作者却一般不会具有这种情绪。

尤其在科学领域,初学者只看到这种工作的艰苦之处。

老师很少花时间去试图揭示搞数学或科学的乐趣和美;学生们只知道这些学科受到严格的决定论统治而不是专家们体验的自由和冒险。

毫不奇怪,很难鼓动年轻人去掌握文化中那些看起来冷冰冰,令人敬而远之的部分。

结果,这些领域的知识可能会受到消蚀,而创造性则越来越罕见。

因此,强化创造性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涌流的体验带进各种专业。

建造文化——做一个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工作者——是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事。

然而,发现的喜悦却常常没法传到年轻人身上,于是他们就转向了消极的娱乐。

但消费的文化根本不能与创造的文化相比。

如果我们能把所有成功的创造发明者感受到兴奋体验传给下一代,创造性无疑就会繁荣兴旺。

(节选自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著的《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5.根据文意,下面对“涌流的体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文化领域的出色表现         B.获得物质奖励的体验

C.因工作而获得的成就感         D.娱乐消费带来的兴奋

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类制造武器和汽车的原因与鲨鱼发展更尖利的牙齿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B.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像我们的祖先那样具有跑得快、会杀死狼等能力了。

C.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这样的活动能使人着迷,却不能使人得到奖励。

D.在科学领域,初学者一般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美。

7.在作者看来,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类创造文化的原因(3分)  (      )

A.人类用以改善自己的存活或是增加舒适机会的需要。

B.娱乐、消费带来兴奋感。

C.能够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等物质上的优势。

D.人们在工作中因自身而具有成就感。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

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

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

“绾长者,善遇之。

”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①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

“君知所以得参乘乎?

”绾曰:

“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

”上问:

“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

”对曰:

“死罪,实病。

”上赐之剑。

绾曰:

“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

”上曰:

“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

”绾曰:

“具在”。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

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

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

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

久之,迁为御史大夫。

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

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

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

①噍呵:

申斥。

噍,通“谯”。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功次迁为中郎将                  次:

依次

B.属孝景曰:

“绾长者,善遇之。

”    属:

通“嘱”

C.常让他将                        让:

责备

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          相:

辅佐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   )(3分)

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有功,常让他将

③将河间兵击楚,有功

④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⑥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10.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

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孝景召请文帝左右近臣饮,卫绾借口生病推辞。

B.景帝即位后,一年多的时间对卫绾不闻不问,卫绾却一天比一天谨慎。

景帝曾想赐给卫绾一把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不与人争功。

景帝认为他廉洁忠诚,后因平叛有功而得以提升,后来因为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业代替挑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迁上奏事,但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不别有所议论,自从他开始做官以至于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D.景帝逝世前卫绾曾做了三年的丞相,武帝即位后,因为他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所以被免去了官职。

第Ⅱ卷(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3分)

译文:

(2)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4分)

(3分)

译文:

(3)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4分)

答: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

,。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李白《蜀道难》)

(2)①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

③盘飨市远无兼味,。

杜甫《客至》

④焉有仁人在位,?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青山行

季宇

①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

车窗外,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

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

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

③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

据考证,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

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情怀和灵感。

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

④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

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

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

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消磨他在人生的最后岁月。

⑤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

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

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四周一片宁静。

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带着些许梦幻。

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

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

那时的诗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

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

⑦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

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饱受打击。

离开长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

⑧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苦闷!

他不理解为什么“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而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更使他忧心如焚。

天宝六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夜。

李白很想为国家出力,可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诗酒,并从中得到些许慰藉,以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

⑨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

就在这一年,隐居于庐山的李白不幸卷入了永王李璘事件。

他原本抱着一片救国热忱,没想到却卷入了一场宫廷之争,流放夜郎。

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

“夜郎万里道,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⑩晚年的李白再次滞留于当涂。

此时的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

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寓所离开了人世。

⑾雨果在巴尔扎克追悼会上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死会给我们带来宗教上的震撼。

“那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那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我想李白的死也是如此。

在青山凭吊时,我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

李白一生以诗名,他的诗登峰造极,不可逾越。

所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有人说,有诗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

从这一点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

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

李白的不幸就在于时运不济,报国无门。

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悲痛。

在这大悲痛的深处,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人民的伟大忠诚,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的伟大精神。

(选自2020年第6期《散文选刊》)

14.为什么说李白与当涂有着“不解之缘”?

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然后分条作答。

(6分)

15.第五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16.作者为什么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

请概括作答。

(4分)

17.本文在运用艺术手法方面特点鲜明,请指出两种,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

(8分)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4分)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

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

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

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从这段文字看,网络对青少年的主危害是什么?

(2分,不超过15字)

答: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不超过10字)

答:

19.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模仿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3句,要求

(1)内容围绕“崇高”,句式类似,使用同样的修辞手法。

(6分)

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你身边:

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觉到巍峨; ,  ; ,

; , 。

心中有了这种感受,也许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答:

20.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

(5分)

橘子洲         浔阳江         天姥山            洞庭湖        长亭          兰亭

上联:

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

七.(60分)

21.请以“借我一双慧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60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B,戌xù,C,囊括náng,D,窖藏jiào。

2.D(A、鼎鼎大名;B、戮力同心;C、仗义执言。

3.B(“感同身受”意为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致谢。

A:

危如累卵:

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可能。

C:

墨守成规:

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D:

焚琴煮鹤:

做杀风景的事,糟蹋美好事物。

4.D(A.“公布了”改为“公布的”B.“秩序”不能用“承诺”。

可改为“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中法两国承诺加强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共同致力于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国际贸易秩序”。

C项后一分句暗换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残缺。

可在“耗时”前加“需要”,并去掉“不可或缺”。

二、(9分,每小题3分)

5.C(第三段中有“在某个专业内的工作可以因其自身而使人具有成就感”。

6.D(A、原因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必要性B“我们再也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主要依据体力或简单的技巧来进行竞争。

跑得快、会杀死狼、打死一头雄鹿的能力已经非常不重要。

”“跑得快”“杀死狼”等能力不是需要,只是不如祖先时代那样重要了。

C“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找到一种细胞活动的秘密,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好的微型集成电路块的方法,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

”文本中只是作了一个假设,而不是强调“不能”得到奖励。

7.B(参阅第五段)

三.(9分,每小题3分)

8.C(让:

推让)

9.A(③有战功;⑤因功而升迁;⑥被免官的原因)

10.D(“滥杀无辜”错,见译文)

第Ⅱ卷

四.(23分)

11.(10分)

(1)皇上派人去取那六把剑,剑都还在剑鞘之中,不曾佩带过。

(3分)

(2)天子认为他敦厚老成,可以辅佐少主,对他很尊重和宠信,赏赐很多。

(4分)

(3)后来卫绾去世,他的儿子卫信继承侯爵,因犯酬金(不足)的罪失去侯位。

(3分)

12.(8分)

(1)“悠悠”,写出了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

以景衬情,暗透出游子羁旅的孤独(孤寂)。

(4分)

(2)正当旅人心境孤寂时,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凭栏眺望,于是联想到家人盼望自己归来,从而更增添了思乡之情。

(或:

红袖的悠闲与客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越发衬托出游子的凄凉,进而触发诗人的思家之情。

)(4分)

13.

(1)(5分)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5分)① 别有幽愁暗恨生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③樽酒家贫只旧醅④罔民而可为也

五、(22分)

14.①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于此,这里布满了他的足迹;②当涂的山水激发了李白的诗情,使李白因诗而名;③正是因为李白的存在,当涂的山水才显得不同寻常。

(答对一条给2分,全对给6分。

15.过渡或承上启下。

(1分)第四段描写青山,第五段接着写青山上的“墓园”,这是承上;(1分)由对青山墓园的描写引出了下文对李白多次来到当涂生活、创作情况的叙述,这是启下。

(1分)(语句通顺给1分)

16.李白的诗歌成就登峰造极不可逾越,他的一生是与诗歌相伴的一生,所以他是幸福的;(2分)李白虽才高出众,但时运不济,没有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又是不幸的。

(2分)

17.答案示例:

(1)虚实结合(1分)本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青山墓园”,也写到了由现实的景物触发的联想(李白在当涂的经历以及这里昔日的景物等)。

(2分)这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李白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

(1分)

(2)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1分)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文中既有对当涂秋景的生动描绘,也有对李白一生的概括和评价,还抒发了对李白的缅怀、仰慕、叹息之情。

(2分)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使文章感情充沛、自然,内涵丰富,感染力强。

(1分)

(评分标准:

指明手法1分、具体描述手法2分、表达效果1分,两点共8分)

六.(15分)

18.(4分)(负面信息的侵袭难以防范;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19.(示例:

它可能是一片大海,让你感觉到壮阔;它可能是一片天空,让你感觉到博大;它可能是一片森林,让你感觉到敬畏。

(每句2分,共6分)

20.(5分)示例:

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

(符合所写内容特点1分,符合对联要求2分,有文采2分)

七.(60分)

21.(60分)按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评分

附:

参考译文

建陵侯卫绾是代国大陵人。

他因为擅长戏车超乘,被任命为宿卫侍从的郎官,用侍汉文帝,积功依次升迁为中郎将,他情性醇厚谨慎,没有其他的才能。

孝景帝在做皇太子的时候,召请皇上的左右近臣饮宴,卫绾却装病不去。

文帝在临死的时候,嘱咐孝景帝说:

“卫绾是位年辈尊而有德行的人,你要好好对待他。

”到了文帝崩逝,景帝即位,有一年多,对于卫绾不加闻问,而卫绾一天比一天谨慎。

景帝驾幸上林苑,命令中朗将卫绾共乘一辆马车,随身护卫,景帝回去后问卫绾说:

“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和我同乘一辆马车吗?

”卫绾说:

“微臣从一个戏车的士卒,侥幸得以因功依次升迁为中郎将,我自己不知是什么缘故。

”皇上问道:

“我做皇太子的时候召你来饮宴,你不肯来,为什么呢?

”卫绾回答说;“真是罪该万死,不过那时实在是有病。

”皇上赐他一把剑,他说:

“先皇帝赐给臣的剑已有六把,臣不敢再接受陛下的赏赐。

”皇上说:

“剑是人往往拿来送人或交易他物,难道惟独你保存至今吗?

”卫绾说:

“都还在。

”皇上派人去取那六把剑,剑都还在剑鞘之中,不曾佩带过。

中郎将所属的郎宫犯了过错,卫绾常常隐瞒他们的罪责;他又不和其他的中郎将争执。

有了功劳,也往往让给其他中郎将。

皇上认为他廉洁忠诚,其实没有害人的歹心肠,于是任命他为河间王的太傅。

吴楚七国造反的时候,皇上任命卫绾为将军,率领河间的军队去讨伐叛军,他颇有功劳。

被任命为中尉。

过了三年,卫绾又因军功,在孝景前六年中,被封为建陵侯。

次年,即孝景前七年,皇上废太子荣为临江王,诛杀太子之舅栗卿等外家亲属。

皇上因为卫绾是位年高有德的长者,不忍命他按治这桩大狱,于是赐他告假返乡,而命郅都搜捕治理栗氏之狱。

后来,皇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回卫绾,任命他为太子太傅。

过了许久,升任他为御史大夫。

过了五年,代替桃侯刘舍为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但举职分内例行之事上奏,不别有所议论。

但是自从他开始做官以至于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天子认为他敦厚老成,可以辅佐少主,对他很尊重和宠信,赏赐甚多。

他做了三年的丞相,景帝逝世,武帝即位。

却因在景帝卧病时,官府中的囚犯大多是无罪受冤屈的,而他官居丞相未能负起责任,所以免去他的官职。

后来卫绾去世,他的儿子卫信继承侯爵,因犯酬金(不足)的罪失去侯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