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858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docx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

课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共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能结合实际分析学前儿童心理现象

3.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

学前儿童心理现象和心理的实质

教学后记

本学期、本课程、第一次课,教学准备比较充分,教学内容熟悉安排比较合理,教学形式比较灵活。

多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听课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

第一次课主要让大家了解学前心理学,了解学前教育专业。

大家对心理学都很感兴趣,整体效果较好。

 

 

教学任务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重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

学前儿童心理现象和心理的实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

多媒体

授课日期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心理现象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2.个性

二、心理的实质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学前儿童生活小电影】

—片段一:

发明遥控厕所

—片段二:

“我要把你打成照片”

—片段三:

我见过一种鱼叫“葡萄鱼”

—片段四:

“我..我…我摆了一个…额…大楼房。

—片段五:

“明明,你的手脏,不能弹琴。

”“妈妈,我只谈黑键”

—片段六:

儿子:

蜗牛能从唐山爬到美国吗?

我正在考虑要不要跟他说说愚公移山坚持不懈的精神时,儿子自言自语说:

不能,蜗牛也不认识路啊,也不认识红绿灯,肯定还没到美国就被踩死了。

【新授】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心理现象与心理

(一)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独立学科标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说一说】看着我、听着课,你在想什么?

1.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个性(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情境练习:

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

1.把自己当成学前儿童,猜他会想什么、做什么?

2.尝试分析这种情境下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

二、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问题】心理从何而来?

灵魂说心脏说人脑说

Ø心理活动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

Ø学前儿童正处于大脑发育阶段。

(要保护、提供营养,

为心理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Ø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和源泉

客观现实:

大自然、各种社会生活条件、人的各种活动

【思考】离开客观现实能产生心理吗?

所有的心理都来源于客观现实吗?

Ø良好的客观环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重要条件

3.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物质反映)镜子--被动、原本

(心理反映)人脑--主动(主观色彩+调节改造)

Ø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因人施教;促进发展

举例:

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

心理的实质: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三、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

研究学前儿童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Ø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期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Ø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

(1)婴儿期——0~1岁

(2)幼儿前期——1~3岁

(3)幼儿期——3~6、7岁

四、学前儿童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三)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举例:

分析学前儿童绘画作品

房、树、人绘画心理分析

(四)实验法:

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总结】

1.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2.心理的实质: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练习,学以致用

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巩固

加深印象

课题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共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能运用所学分析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难点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教学后记

本次可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

通过学习,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所学内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能够较好的运用所学内容。

 

第课时

教学任务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重点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难点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

多媒体

授课日期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

1.遗传2.生理成熟

二、环境和教育因素

1.环境2.教育→具体环境

三、主观因素

1.幼儿自身心理:

2.幼儿活动:

对物的操作活动–摆弄物体,发展认知等心理

对人的交往活动--发展社会性,形成个性

【导入】

1.结合实例思考:

每个孩子的心理都相同吗?

2.哪些因素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遗传、生理成熟

影响因素环境和教育

幼儿自身心理和活动

【新授】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

(一)遗传

1.含义:

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2.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Ø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Ø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分析图1.1)双生子对比

(二)生理成熟

1.含义: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2.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Ø生理成熟顺序性为儿童心理顺序提供基本前提

(顺序、速度)

Ø生理成熟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心理发展

(爬楼梯实验)

总之:

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基础

关键期:

在个体成长的某一段时期,其成熟程度恰好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如果失去或错过发展的机会,以后将很难学会该种行为,有的甚至一生难以弥补。

也称为“敏感期”。

举例:

狼孩的故事。

二、环境和教育因素

1.环境:

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阳光、空气、花草树木等

—保证幼儿身心健康

社会环境:

社会、生活水平方式、家庭状况等

—影响心理

2.教育,社会环境中最重要因素,

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父母教育、教师教育、社会教育)

3.具体环境:

主要包括:

家庭、幼儿园和托幼机构、电视等各种媒体

【材料】看电视对儿童的四大不良影响

1.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受限。

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行为,会阻碍孩子体会真实的世界,限制其想象力。

3岁前,大脑发育应完成约80%。

经常看电视会延缓大脑发育,且这一影响是不可逆的。

2.睡不好、不长个。

众所周知,婴幼儿是在睡眠中长个。

研究发现,长时间看电视,会抑制褪黑素分泌。

如果连续1周不看,孩子体内的褪黑素水平能上升30%。

3.更易患心血管病。

在受访的290名15岁男孩中,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超过两小时的孩子,其血液中反映罹患冠心病危险程度的标志物水平,会大大升高。

4.性格急躁、难交友。

研究人员长期观察发现,经常看电视的孩子,性格更急躁,容易神经质。

看电视对其社会交往、为人处世都非常不利。

三、幼儿自身心理和幼儿活动

1.幼儿自身心理:

主要包括:

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

【观察实验】发放糖果和玩具

(儿童年龄越大,其主观因素对心理作用越大)

2.幼儿活动:

对物的操作活动–摆弄物体,发展认知等心理

对人的交往活动--发展社会性,形成个性

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重视活动(游戏)

 

【总结】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和生理成熟

环境和教育因素

幼儿自身心理和幼儿活动

Ø比较复杂,相互影响,因人而异

Ø认真看待,仔细分析,因人施教

【作业】

简述: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举例分析

 

实验介绍

 

材料补充,调动学习积极性

 

图片感知

 

作业巩固

课题

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共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掌握各个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能力目标:

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理论的内涵

情感目标:

理解理论的重要意义

重点

各个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难点

各个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教学后记

这部分内容属于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而且流派很多,理论也很繁杂。

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果不接本只需要理解理论代表人,和理论观点即可;接本的同学要进一步深入学习。

大家可以结合云课堂上面的课程视频深入学习。

云课堂为大家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机会。

教学任务

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重点

认知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难点

皮亚杰儿童发展的理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

多媒体

授课日期

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成熟势力说(成熟论)

2、行为主义的观点

(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3)班杜拉的社会认知

3、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动力学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4、认知发展理论(重点)

5、文化历史理论

【考点聚焦】

儿童发展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新授】

(教资格考试)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

1、成熟势力说(成熟论)

代表人: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证据:

双生子爬梯实验

观点:

成熟——内环境(主要动力)

学习——外环境

教育启示:

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

学会欣赏孩子成长

让孩子一道体验成长的乐趣

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耐心等待

二、行为主义的观点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代表人:

美国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提出学习学说)

观点:

突出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S(刺激)-R(反应)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代表人:

美国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观点:

斯金纳认为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行为

正强化

负强化

举例:

小明上学经常迟到,老师为了让小明今后不迟到,就在小明每次迟到的时候让小明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

小明讨厌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为了不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小明以后就不迟到了。

(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

代表人:

美国班杜拉

观点:

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1.观察学习及其分类

定义: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或示范者

分类:

直接的、抽象性、创造性

2.观察学习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3.强化的种类

(1)直接强化

(2)替代性强化

(3)自我强化

三、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动力学

代表人:

奥地利的西蒙.弗洛伊德

观点:

本我——本能冲动——快乐原则

自我——本我与现实的冲突——现实原则

超我——形成规则自觉遵守——道德原则

(人格的社会部分)

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潜伏期(6-11岁)

生殖器(12岁以后)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代表人:

德国埃里克森

观点:

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8个月)

2.自主对羞怯或疑虑(18个月-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2、3-6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岁-青少年时期)

6.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

7.创造对停滞(成年中期)

8.完善对失望(成年晚期)

四、认知发展理论(重点)

代表人:

瑞典让.皮亚杰(图式)

(一)发展的影响因素

1.成熟

2.自然经验

3.社会经验

4.平衡化:

同化、顺应

(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觉和动作

前运算阶段(2-7岁):

表象和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

(1)自我为中心——三山实验

(2)不可逆性:

举例:

小男孩想要把凳子反搭在其他的凳子上,搭了好久都不知道要将凳子翻转过来再搭上去。

老师给了他提示,他依然还是不知道把凳子翻过来。

(3)相对具体性

5、文化历史理论

代表人:

维果茨基

代表观点:

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即将达到发展水平

【作业】

简述: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明确教学目标

 

用实验解释理论

 

用实验解释理论

 

举例说明

 

用实验解释理论

 

图示分析

 

教师简单介绍

 

实验解释

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