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784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docx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

XXXX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

  *篇一:

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到刘禹锡,我们就会马上背出他的《乌衣巷》;马上背出他的《竹枝词》;马上背出他的《陋室铭词》。

而他也以那一首首隽永的诗歌,在大唐的天空里,留下了千年不朽的诗情,镌刻上千古流放的英名。

刘禹锡,字梦得,号乐天,汉族,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其文章在中唐异彩纷呈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可与韩愈、柳宗元媲。

他的诗歌与自居易齐名,并称“刘白”;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

他的诗现存700余首,大致可分为讽喻诗、感遇诗、咏史诗和民歌体诗。

刘禹锡的诗词有一种恢宏的气度,骨力豪劲,抒发了他虽屡遭贬谪,但仍傲岸不屈、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以及奋发自励的乐观精神,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想到刘禹锡,马上出现在脑海的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乌衣巷》,桥边的乌衣巷,野草野花映照着夕阳,燕子在普通百姓家里飞出飞近,这是人人都能看到眼前实景,说不上有什么新奇的,但第三句诗突然一跌,运实入。

睁开幻想的,看到了几百看到了几百年前显赫赫一时的王谢两大家话的烟消云散。

其实也是提醒当时那些炙手可热的官不要得意忘形:

历史无情,何必那么不可一世!

是啊,当年疯狂地弹劾刘禹锡的那些官僚,都像枯叶一样凋落了。

然而,“人间要好诗”,一千多年来刘禹锡的诗却永远滋润着后人的审美快感。

想到刘禹锡,马上就会想到他别具风格的《竹枝词》,这青山碧水一样婉转流畅的诗歌,这巴蜀儿女的情思也被他细致描摹。

人心的缺憾被他放大。

那转瞬即逝的情意,反复无常的人心,有情无情的扰,都在曲词之间了。

其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更是别出心裁的名句,“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天晴的“晴”与多情的“情”正好同音,由于借用这种双关隐语,使这首诗显得特别有情致。

想到刘禹锡,就会想到与他的官场沉浮,有着密切关系的桃花诗。

那是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在那里过了十年谪居生活后,在元和十年二月被召回长安。

初回京师,游玄都观,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来表现了他的傲岸不屈: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用桃花比喻朝中新得势力的权贵,用看花人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奔走权门之徒。

于戏谑之中,暗藏讽意。

一句“尽是刘郎去后栽”更是令他的政敌难以忍受,句中之意很明显:

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们,你们哪一个不是我刘禹锡被排挤后才爬上去的!

此诗一传出,他马上得罪了权贵,执政者当即以“语涉讥讽”再贬刘禹锡等为远州刺史,实际是靠镇压永贞革新起家的宪宗不愿起用他们,刘禹锡以诗获罪,三月又远去连州。

如果说,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十年,初回京师,能写下这样富有战斗性的篇章,是很可贵的话,那么更为可贵的是,他因写《戏赠看花诸君子》被贬十四年后,重回京城,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锋芒不减当年: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时的玄都观,已是无人游赏,那百亩庭院已半是青苔,往日那灿若红霞的千树桃花已荡然无存,代替它的是不足以观赏的菜花,那种桃的道士也不知所终,而上次因看花题诗被贬的刘禹锡却又重返长安,旧地重游!

作者还是用桃花比新贵,用种桃道士比喻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

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就连皇帝也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现在有的只是“菜花”。

刘禹锡作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表示丝毫不为十四年前因诗得祸而悔恨,不会因屡遭贬谪而屈服,而为再题笔赋诗而欣喜,又一次显示了他的傲骨。

但是,这个“再游”又引起执政者的“不悦”。

他又被派出长安,到东都洛阳做“太子宾客”这一闲散的官。

但从游玄都观这两首诗来看,刘禹锡则与众不同,时间上贯联诗人二十三年的被贬生活,可谓时间之长,但从诗中看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进步的政治思想,从未在逆境中向当权者屈服,并且一直以笔作为战斗的武器,显示了他百折不回、傲岸不屈的杰出的品格。

想到刘禹锡,就会想他的怀古诗诗,其中最出名的当是那首《西塞山怀古》。

整首诗写当时身为西晋的龙骧将军的王濬,奉司马炎之命在益州造战船,船造好后的第二年(公元280年),王濬带兵从益州出

  发,沿江东下,很快攻破金陵,同年三月吴主孙皓在金陵城上竖起降帆,从此东吴灭亡。

诗人把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纷纭复杂的历史过程全部删去,只截取了王濬发兵和吴国灭亡这两个开始与结束的场面,更写出了孙皓因不修内政,荒淫误国,致使“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所以必然要导致“铁锁沉”“降幡出”的下场。

这个历史教训是深刻的,不能不令人感慨深思。

而其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是最为令人感叹的两句,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慨叹。

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耸立,其下的长江在寒秋中滚滚东流。

可是当年在金陵的帝王都不见了,回首处,轻舟已过万重山。

想到刘禹锡,就会想到他的《秋词二首》的其中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

其中“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此句更是道出了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此外,提到刘禹锡,还有一篇传诵千古的《陋室铭》,其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⑵。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早已是人尽皆知的名句,而整篇短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诗人以君子自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此刻,当我再次翻开那本古朴的诗集,去品读他的诗句,去品味他的诗情,透过那满纸经典隽永的文字,我依稀看到那一代诗豪,那”便引诗情到碧霄”豪情与才华;看那一代诗人,咏叹桃花,傲岸不屈的性格;看到他不畏“衰节”,唱出意气豪迈的秋歌;不畏“播迁”,唱出正气凛然的壮歌;不服“老迈”,唱出朝气蓬勃的暮歌。

而我也随着他那首首华彩不朽的诗篇,在“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气度里,凝望着他那他的傲岸不屈、逆境不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节操的自我捍卫,那样一位大唐时代伟大光辉的诗豪形象。

  *篇二:

前度刘郎今又来

  前度刘郎今又来

  ——浅议逆境中的刘禹锡

  摘要: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其实,究竟如不如意,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看。

刘禹锡一生大多是在被谪贬中度过,然而绝对不是一个会让人觉得很悲伤的人。

这一点,在他的文章里有明显的体现。

  刘禹锡之所以能在逆境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豪迈,关键取决于他独特的个性。

其次,他在南楚蛮乡有意地学习了屈原的精神传统。

第三是刘禹锡心理调节能力强,能主动地应付逆境适应新环境。

所有的这些,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刘禹锡。

.

  关键词:

刘禹锡逆境个性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其实,究竟如不如意,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看.今天看古诗词的时候,忍不住又想到刘禹锡,翻出他的一些诗文来读。

有时候真的觉得他是个比李白更加浪漫做派的人。

刘禹锡一生大多是在被谪贬中度过,然而绝对不是一个会让人觉得很悲伤的人.805年,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被贬。

815年,过了十年,被召回洛阳,去拜玄都观,写下《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语涉讥讽,得罪了当朝权贵,闹出玄都观诗案,又被贬。

828年,又过了十几年,终于又回来了,居然还跑去玄都观,写下《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大意是我老刘又回来啦!

每次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总是忍不住会心地笑。

其实被贬二十多年,对于刘禹锡来说应该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吧。

曾经桃花盛开的玄都观对于刘禹锡来说,可能就是那人生中不如意的十之八九,难得他很豁达和开朗的面对,甚至还写下千百年流传的名句。

  同样的遭遇,有些人的表现就大不一样了。

屈原遭谗被逐后抱穷守志,忠君爱国,为后来的迁谪诗人树立了理想的人格范式。

他那凄恻的怨愁、沉痛的忧惧和极度的愤忿,为后世的迁谪文学奠定了传统的基调。

从现存的二十余篇赋看,篇篇充满着恐、悲、伤、哀、怨、愤、等字眼,可以说忧思与怨愤是屈原迁谪之作围绕的核心与主题。

  特别是到了大唐,生产力发展迅猛,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很快拉大,边鄙蛮荒还停留在刀耕火种、茹毛吮血的原始时代,而中原的富庶,尤其是京都长安的经济文化却出现了高度的繁荣,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又由于唐代的文人们把仕宦当成人生的唯一追求,成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唯一取向,因而相当畏怕遭贬流放的打击。

据说当过宰相的韦执谊害怕南谪,连岭南的地图也不敢看。

著名文人上官仪、李峤、苏味道、宋之问、柳宗元、李德裕等都是经不起生活和心灵的双重磨难,死在了南方。

连平日里傲骨铮铮、豪气万丈的李白,一旦长流夜郎也变成了“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的低徊。

至于韩愈,更是一贬而准备就死,嘱侄孙“好收吾骨瘴江边”,只是一片凄楚。

早年抨击权豪最切,“惟歌生民病”的白

  居易,一经贬谪,便已“面上消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躲到庐山与僧人结社唱和,诗酒度日去了。

可见,迁谪之于唐代文人,无异于灭顶之灾。

要在如此巨大的生活落差中经受住生命和心灵的磨难,保持平衡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绝大多数的唐代迁谪文学作品,仍然是以“怨愤”为基调的。

大体上是凄怨的倾诉或激愤的抗争。

这两个路数仍然没有突破屈原骚怨范围。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屈原至中唐的千年之中,中国的迁谪诗歌大体在“怨愤”格局中发展。

直到出现了一个刘禹锡。

  迁谪文学历经千年之后,到刘禹锡手里,有了较大的突破,他不仅以巴山楚水二十三年的时间,刷新了中国文人遭贬期限的最高记录,而且以豪迈乐观的精神,创造了迁谪诗歌豪壮劲健的崭新风貌,打破了迁谪文学沉湎于幽怨、孤愤的套数,开辟了迁谪诗歌写作的新路径。

永贞遭贬对于刘禹锡的打击可谓是致命的,他有一百条理由怨恨、沉沦或遁世。

因为他从小在皎然灵澈等名诗人“孺子可教”的赞扬声中长大。

早年又科场得意,却遭到谪贬。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刘禹锡内心的伤痛是如何的刻骨铭心,自然可以想见。

但是诗人没有被击倒。

他没有以泪洗面,灰心丧志,也没有隐逸江湖,傲啸林泉,更没有留连诗酒,嘲风弄月,甚至也没有停留于呼冤叫屈,倾泄激愤,而是以豪迈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在贬谪的诗文里,他寄情的山水是明丽清新的。

他纵目洞庭,看到的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湖光月色,一派明净,绿水青山,相映成趣。

这与张说贬在岳州时“日见孤峰水上游”(《送梁六自洞庭山》)的一片愁人秋色有着显然的不同。

  他心中的前途是光明可期的。

在迁谪远州的漫长的二十三年里,他虽然也难免有过感伤和悒郁,但往往能在思索中积极振起,始终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满希望与信心。

他赞美经过砥砺,重为利刃的佩刀,“故志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瞪视。

”(《砥石赋》)借此表达他百折不挠的劲节与待时而起的雄心。

谪居朗州五年后,他曾收到元稹赠送的一根壁州竹鞭,便写诗酬赠说: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借咏赞竹鞭,表达自己坚贞、正直的耿介个性,寄托重返长安的迫切愿望。

直至晚年,诗人依旧保持着积极进取的锐气和坚贞不渝的志节:

“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罢郡归洛阳闲居》)、“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赠乐天》)的自强不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的通脱识度;“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始闻秋风》)的豪迈壮烈,无不表现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九首》之八)

  诗人自比真金,是建立在自知无罪的心理基础上的。

他相信历史终究会吹去“狂沙”般的谗言,还我真金的面貌。

这种坚定信念倒是与屈原很相近。

屈原也是不认为自己有罪的,“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本无罪于是才敢怨、才敢愤,才能心里坦荡,豪迈爽朗。

刘禹锡就是用这样的情感格调开拓了迁谪文学的新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刘禹锡的豪放又与李白的豪放不同,李白的“豪”更多的是一种疏狂,多带一种浪漫的乐观,刘禹锡则不同,他的“豪”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理性

  认知基础上,有着严缜的社会生活逻辑,经得起哲理和生活的同时考问。

比如,刚遭贬谪,他就在《桃源行》中借渔人的形象揭示了“桃花溪满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的污浊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尖锐矛盾,否定了桃花源避世、遁世的文化传统。

总结了“直道由来黜”(《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予同迁见赠》)和“主张其时”(《何卜赋》)的历史规律,对政治斗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表现了清醒的理性认识。

有了这种理论认识和思想准备,他才能“蹈道之心一,而俟时之心坚”(《何卜赋》),才能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外贬中“于铁尚铮铮”(《历阳书事七十韵》),自觉地坚持美好的理想和正义的事业。

他的人生态度最少偏执,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气、又保持着相对开朗豁达的心态。

这种心理态势和人格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

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使得刘禹锡能以豪健风格打破迁谪的怨愤传统呢?

  个性:

刘禹锡打破怨愤传统的原因

  从战国至中唐,上下千余年,为什么刘禹锡独能以豪健之风打破以怨愤为核心的迁谪文学传统,与其说这是中唐时代的赋予,倒不如说是刘禹锡独特个性的产物。

  首先,饱经磨难的少年生活锻炼了刘禹锡的意志和毅力。

刘禹锡小时候身子虚弱,家里的人常常要抱着他四处求医问巫,服石吞药。

而稍值年长,便能自读医书,琢磨处方、磨炼体质,并经过多年积累,编成《传信方》一书。

这种特殊的经历,不但没有养成他的娇气,相反成为了他战胜宿命和软弱的契机,培养了他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性格。

  其次,他在南楚蛮乡有意地学习了屈原的精神传统,“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刚强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

刘禹锡贬来朗州,卜居招屈亭畔,与千年前在这里行吟的伟大诗人屈原成为近邻。

同样的地理风物,同样的流贬遭遇,使得他自觉不自觉地把屈原当成了仰慕、步武的对象。

他后来在《刘氏集略说》里作了如此的自叙:

“及谪沅湘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歌;或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

穷愁著书,古儒者之大同,非高冠长剑之比耳。

”“高冠长剑”即指屈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诗句。

他来到这“风巫气窳”,“华言罕闻”、沅澧横流、兰芷丛生的蛮乡瘴地,自不能不想起曾经在此仗长剑戴高冠披发行吟的屈原。

在《竹枝词九首引》里他说得更为明了:

“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至于今,荆楚鼓舞之。

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扬之。

”实际上,屈原对他的影响远不只是民歌的采风与改写,如托物比兴的方法,哀怨悲愤的情绪等都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是,刘禹锡继承更多的是屈原坚持正道直行、满怀美好理想的执着精神。

  第三是刘禹锡心理调节能力强,能主动地应付逆境适应新环境。

的确中国古代的谪臣都面临这种生活环境的巨变。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自然很难把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状态调整过来,不是忧郁生病就是愤懑而死。

一般用来调节心理和生活的方法多是寄情山水,傲啸林泉;或流连诗酒,倚红偎翠;或折节读书,红袖添香;或吃斋念佛,访僧问道……这些方法,刘禹锡在遭贬乃至贬后的整个人生中都试用过,但他不偏执一端。

而且这些都不是他最根本的调节方法。

他有一个重要的与众不同的调节方法是,他能尽可能地把自己融进当地的百姓与民俗中去,努力地去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去体验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

他在朗州写《武陵观火诗》,在连州写《插田歌》,在朗、夔写《畲田行》等都表现出他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关心。

《采菱行》、《竞渡曲》、《踏歌词》、《竹枝词》等尽管以描写异地风

  俗为主,但同样表现出作者对百姓生活的热爱与关注。

这些诗的共同特点是作者能以极高的热情、极好的兴致参与其中,尽管很多时候他只是“马上郎”的旁观者,但他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入其中了。

他感受了当地百姓的欢乐与苦楚,这样他内心的孤独感就被减弱或消释了。

于是他在贬地尽管有屈原一样的坚贞,但很少有屈原一样“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所以没有去投江沉沙。

他成功地调节了自己在异境与逆境中的心态与生活,所以他总比屈原、柳宗元等人显得开朗、豁达、豪健。

  第四,刘禹锡能在贬谪中保持较为平衡的心理状态,还与韩愈的理解和鼓励有着密切的关系。

韩愈在文学家中素以正儒著称,他的心性修养算是正统而且深厚的。

在当时已经文名籍籍,而且又先有遭贬的类似经历。

所以他的话,刘禹锡已视为不易之论了。

在初经贬谪,十分沮丧的时候,朋友的理解鼓励无疑给了他极大的勇气去正面以后的生活。

而且这次谈话使他想通了许多人生穷达的道理。

通达的思想和执著精神在后来的《秋词》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乃至在以后被贬的漫长的二十多年里,这种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一直占据着他思想感情的主导方面,成为他诗文的主旋律。

  和韩愈的会面交谈也许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人生道路上关键时刻的某一偶然因素常常会改变一生的性格或生活也是不争的事实。

“江陵见韩”于刘禹锡之成为“诗豪”或许就有如此的作用。

  第五,“天与人交相胜”的哲学认知是刘禹锡思想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他豪壮诗风的思想基础。

认识是一切思想行为的根源,刘禹锡性格和诗风的形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他的世界观。

在唐代的文学家中,刘禹锡是少有的思想深刻的诗人。

唐代的诗人多,思想家少。

而刘禹锡恰能二者得兼。

且其理论水平之高,历代公认。

他自己也曾在祭韩退之文中说:

“子长在笔,予长在论。

”(《祭韩吏部文》),他思想之深邃似有过于韩愈。

事实上也是如此。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往往能从消极不利的现实中找到积极有利的因素来慰勉激励自己,以此淡化他对困厄穷愁的伤感,开阔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在诗中表现出一种通脱达观的态度: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莫道恩情无重来,人间荣谢递相催”、“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人生不失意,焉能暴知己”等都是例证。

能作如此辩证的思考,所以他不至于象柳宗元、白居易等人那样因贬谪迁播而惆怅叹息,也不至于象杜牧那样完全放纵自己、游戏人生。

在天人关系中,他特别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动物之尤者也。

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人能胜于天者,法也”。

这种思想认识给他的人生启示大概是不屈于环境的压力,强调人的主观战斗精神的重要性。

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的诗句中皆凸现着诗人不同流俗的倔强的性格。

他的不悔少志,不改初衷的精神,除了他正确的是非标准外,其实也是他强调主观战斗精神的结果。

  今天,如果我们遭遇同样的逆境,是否也能笑着说一句“前度刘郎今又来!

”参考文献:

  1.《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盛世狂人》刘意编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

  3.《刘禹锡诗文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4.《刘禹锡传》刘墨著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

  *篇三:

古诗词中的“刘郎”都指谁?

  古诗词中的“刘郎”都指谁?

  我们现代人所写的古诗词,经常出现“刘郎”一词。

这种用典,究竟在古诗词中特指什么?

众说不一。

现特从网上收集相关资料,整理介绍如下,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带有“刘郎”的诗词的含义。

  一、刘禹锡诗中的“刘郎”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很明显,这里的两个“刘郎”均指诗人自己。

结合历史,表现了诗人世事沧桑、人生落寞的感慨和对某些人事很为不屑的态度。

  成语:

前度刘郎

  解释——度:

次,回。

上次离去的刘郎又回来了。

现在泛指去了又回来的人。

《赠刘景擢第》

  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

  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光。

  这首诗中的“刘郎”即指进士刘景。

从诗中看得出,弟子及第,老先生是很兴奋的。

刘景——连州(现属广东)出的第一个进士,貌似刘禹锡的学生。

桂阳,现在的湖南彬州桂阳县。

  二、李贺诗中的“刘郎”

  李贺(790—816),汉族,河南福昌人。

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

有鬼才、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里的“刘郎”指的是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当年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

结果还是象秋风中的落叶一样,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

  三、李商隐诗中的“刘郎”

  李商隐(812—858),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

荥阳人。

晚唐著名诗人。

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久为后人传诵。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诗里的“刘郎”可以解释为两个说法:

一个说法是指刘晨重入天台寻仙侣不遇的故事;一个说法是指汉武帝刘彻派使者寻海上仙方而使者未归的故事。

一般更倾向于后者。

  前一说的典故:

东汉永平5年(公元62年),剡(shan)人刘晨、阮肇到天姥山采药。

遇两位仙女,十分漂亮。

留半年。

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即晋太元八年388年)。

后刘、阮只得返回采药处寻仙妻,结果是怎么也找不到了。

就在那溪边踱来又踱去,徘徊不定。

后来这里就有了惆怅溪、溪上的惆怅桥的说法。

后一说的典故:

汉武帝刘彻晚年为求长生不老,派使者寻访海上仙方而使者多年未归。

  还有两首诗是咏唱前一种传说中的“刘郎”的:

  ⑴《酬白乐天杏花园》唐元稹(779年—831年)

  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

  算得贞元旧朝士,几人同见太和春。

  ⑵《仙子洞中有怀刘阮》唐曹唐

  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

  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

  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

  四、周邦彦词中的“刘郎”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杭州)人。

  《瑞龙吟》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这里的“刘郎”应该指的是情郎。

作者用刘禹锡的“前度刘郎”一句,应该理解为引典自比。

  这首词是作者的代表作,也一向被认为是周词的压轴之作。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春,周邦彦回到京师,旧地重游,追怀往事,思念并寻找当年恋过的一个歌妓,由此引发了无限的感触。

这首词融抒情、写景、怀人、叙事为一体,层层脱换,回环婉转,妙笔迭出。

全词分三叠,首叠“章台路”写今日,次叠“黯凝伫”写昔日,三叠“前度刘郎重到”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