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735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docx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

(一)

——以湖北省长阳县为例

张淑媛

摘要:

为了解湖北省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情况,揭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我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展开研究。

通过对387名样本的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双变量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资源不充足,真正来自社会的支持参与还比较低。

即使来自家庭、邻里朋友等的非正式支持也不太乐观。

但是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所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笔者认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生活满意度可以从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倡导新的社会养老方式;引导农村社区老年人工作、提高社区管理者对老人的支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展农村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事业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研究

一、研究背景

200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大于1.4亿,占总人口的10.98%。

我国成为典型的老龄化国家,全国老年人口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老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当前,面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资源不充足的情况,研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并就此提出合理的建议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分析以往的研究成果,关于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的研究不多。

目前,国内关于社会支持的测量大致有方法:

一种是对社会支持网成员人数规模的测量(张文宏,1999;贺寨平,2002),另一种是对支持网关系规模的测量(张友琴,1),这一方法直接用关系数量作为测量网络规模的指标。

本研究是采用的后一种方法测量。

人们在考察老年人社会支持网方面往往结合生活满意度指标,关注社会支持网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影响。

对中国老年人生活状况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末期,有关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专项研究还见张文娟、李树茁(2005),崔丽娟、李虹(1997)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城市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1]。

但是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关于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主要集中于城市老年人。

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经济状况、生理因素、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2],很少从社会支持现状这个角度研究。

关于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研究屈指可数。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研究其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结构

本文采用的是实证研究,重点在于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的测量和分析。

本部分主要探讨社会支持的研究方法与样本结构[3]两个部分。

(一)研究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阳县8个自然村。

在样本的抽样上,我们遵循便利性和科学性原则。

我们选取湖北省作为我们总体样本的区域。

湖北省作为我国的一个中部大省,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在我国的各项指标中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的西部,是我国的“老、少、边、穷、库”地区。

那里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老人人口多。

对偏远地区农村老年人的调查对我们的研究结果有更大的推广意义。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获得来自他人(家庭、亲属、朋友、同事等)和社会各方面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援助。

对“社会支持”在性质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客观上的可见的实际支持。

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4]。

“生活满意度”是一个良好的衡量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指标[5],表示个体主观生活质量。

本研究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操作化为:

配偶、子女、邻里朋友、社区管理者、国家政府五个部分。

在调查期间,我们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387份,回收率达96.75%。

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3.0版本完成。

(二)样本结构

有效抽取农村老年人387人,其中男性165人,女性222人。

60岁及60岁以下老人占32.3%,61-70岁老人占28.4%,71-80岁老人占28.1%,81-90岁老人占10.1%,90岁以上老人占1%。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操作化为配偶、子女、邻里朋友、社区管理者、国家政府五个部分。

以下调查和分析就是按这五个部分展开。

(一)配偶的社会支持

在387个老人中,64.3%的老人与配偶居住在一起,20.7%的老人丧偶独居,分居、离异或未婚的也只有3.3%。

在农村存在老年人“零消费”现象[6],配偶对老人的客观的实际支持更多的体现在替老人出医药费和对老人身或照顾上。

表2-1子女看望老人时,老人希望子女的作为情况表(N=387)

子女看望老人时,老人希望子女的作为情况

陪自己聊聊天,享受天伦之乐

64.2%

35.8%

做些家务

42.6%

57.4%

给养老费

34%

66%

子女看望老人时,老人希望子女的作为情况

陪自己聊聊天,享受天伦之乐

64.2%

35.8%

做些家务

42.6%

57.4%

给养老费

34%

66%

查发现73.4%的老人靠自己的收入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387个老人中,占40.1%的老人与子女住在一起,65.1%老人希望、非常希望与子女住在一起。

老人希望与子女住在一起并不是要子女养活,更多的是希望与子女在一块尽享天伦之乐,希望得到精神、情感上的满足。

说明对农村老人而言,子女对他们的精神情感支持更为重要。

当然笔者调查的数据也显示61.7%的子女给父母生活费,很少给、不给的仅占38.3%。

这说明子女对父母也有一定的实际支持。

表2-2子女的赡养行为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子女的赡养行为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测量类型数值

关系强度

Eta0.417

显著度水平检验

方差检验0.000(P※)

(P※为对虚无假设(即两者关系不成立)的概率,下同。

在本文中我们把显著度定为0.05,只要虚无假设的概率小于0.05,我们即视为两者关系不成立,下同)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子女的赡养行为与老人生活满意度之间确实存在着关系(因为两者的虚无假设之间的关系是0.000<0.05),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强度为0.417.这说明子女的赡养行为会影响到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因此笔者认为社会倡导并发扬中国传统孝道,大力弘扬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提高子女赡养父母的自觉性是提高老人生活满意度、促使社会和谐的有力举措。

表2-3子女与老人的关系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表2-3子女与老人的关系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子女与老人的关系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测量类型数值

关系强度

Eta0.361

显著度水平检验

方差检验0.000(P)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

结合表2-2的分析,提高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自觉性,改善子女与老人的关系。

和睦的家庭关系是提高老人生活满意度的保证。

(三)邻里朋友对老人的社会支持

表3-1老人生病时有邻里朋友照顾的情况表(N=387)老人生病时有邻里朋友照顾

%

0.9%

99.1%

表3-1显示老人生病时只有0.9%的老人受到邻里朋友的照顾,这说明在农村邻里朋友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很小。

表3-2老年人闲暇时间与邻里朋友聊天的情况表(N=387)

老年人闲暇时间与邻里朋友聊天

经常

很少

从不

%

69.4%

28.2%

2.4%

表3-2显示闲暇时间有69.4%的老人经常与邻里朋友聊天。

笔者调查发现,农村几乎没有老年活动设施、活动场所。

老年人自发组织的娱乐组织很少,且一般只是过节时才组织起来娱乐一下。

平日大多数老人通过与他人聊天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比较表3-1、表3-2我们可以发现,邻里朋友给与老人的情感精神支持要大于实际支持。

表3-3老人与邻里朋友的关系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老人与邻里朋友的关系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测量类型数值

关系强度

Eta0.336

显著度水平检验

方差检验0.000(P)

表3-3显示邻里朋友与老人的关系与老人生活满意度存在关系,而且两者之间呈较强正相关。

说明鼓励老年人多与人互动,乐于交友,扩大老年人的生活圈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四)社区管理者对老人的社会支持

表4-1老人有困难时找社区管理者帮忙的情况表(N=387)

老人有困难时找社区管理者帮忙情况

经常

很少

从不

%

19.9%

49.9%

30.2%

表4-1显示老人有困难时80.1%的老人很少甚至不会向村干部寻求帮助。

表4-2显示仅有26.1%的村干部能及时合理的给予老人帮助。

比较表4-1、表4-2可以看出社区管理者低效的帮助也许是老人一般不愿意向社区管理者寻求帮助的原因,采访中许多老人表示一般有困难他们会寻求子女特别是儿子帮忙,除非是解决不了的“大事”,这说明农村老人的来自家庭以外的社会实际支持比较微软弱。

表4-3老人和社区管理者的关系与老人的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老人和社区管理者的关系与老人的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测量类型数值

关系强度

Eta0.339

显著度水平检验

方差检验0.000(P)

表4-3显示老人与社区管理者的关系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程度,这说明社区管理者与老人的关系与老人生活满意度有很大的正相关。

结合上边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社区管理者对老年人的支持现状不乐观,但社区管理者对老人的社会支持对老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却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健全农村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

给老年人提供更加广阔的社会支持网络。

(五)国家政府对农村老人的社会支持

笔者调查发现在农村老人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态度是:

19.2%很满意,52.1%比较满意,18.5%一般,10.2%不满意。

且19.8%的老人认为医保的作用很大,62%的老人认为医保的作用较大,24.2%的老人认为作用一般,4%的老人认为没有作用。

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还要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

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态度是:

24.2%认为很满意,46%比较满意,17.4%认为一般,12.4%认为不满意。

以上数据可以反映出国家政府对农村老人有一定的实际支持.

调查也显示在农村仅有12.5%的老人享受国家福利保障。

61.5%的老人收入来自劳动收入所得。

这些老人一旦他们失去劳动能力、离开土地,他们就或多或少地依靠子女养活。

老人的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肯定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解决中国广大农村的养老问题,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鼓励各农村地区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的逐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保障是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必须解决的问题。

(六)以下是农村老人家庭年收投入及身体状况分别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表6-1老人的家庭年收入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老人的家庭年收入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测量类型数值

关系强度

Eta0.267

显著度水平检验

方差检验0.000(P)

表6-2老人的身体状况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老人的身体状况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测量类型数值

关系强度

Eta0.383

显著度水平检验

方差检验0.000(P)

表6-2显示老人的身体状况与老人生活满意度有较强正相关,这说明老人的身体状况越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就相应越高。

这给我们一个明示,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是政府和社会的一大重任。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分析

(二)

——以湖北省长阳县为例

张淑媛

 

 

 

四、小结与讨论

(一)小结

通过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五个方面(配偶、子女、邻里朋友、社区管理者、国家政府)的分析,运用单变量的描述分析,双变量的相关分析,我们了解到外界对老人的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都呈正相关关系。

外界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越高,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越高。

但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老人的社会支持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目前社会支持的资源来看,真正来自社会的支持参与还比较低(特别是正式的制度性支持),社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即使来自家庭、邻里朋友的非正式支持也不太乐观。

(1)随着年龄的增长,配偶也“自身难保”,对老人的支持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都有所减少。

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邻里朋友对老人的社会支持也因为非正式而显得有限、多变。

(2)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农村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厂又进城,离开居住在农村的老父母。

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8]。

子女对老人的家庭赡养、生活照料等社会支持受到削弱。

一方面劳动者外出打工,家里的子女照顾、农活等重任都落在老人手中。

老人生活负担反而加重,这样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必然会下降。

(3)在农村,社区老人工作的开展还一片空白。

老人一生都在为家庭、国家、社会做贡献,年老时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却远远不够。

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更多的来自子女、配偶、邻里朋友等非正式社会支持。

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并不乐观,但这也许就是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解决养老问题需要经济的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龄问题逐渐提上日程,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会引起国家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最终得以解决。

(二)讨论

(1)配偶给老人的实际支持要大于子女的实际支持,结合上表6-1家庭收入对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很大影响,笔者认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提高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必要措施。

(2)子女的赡养行为、子女与老人的关系与老人生活满意度有很大的正相关,子女的社会支持特别是对老人的情感精神上的支持很是重要。

笔者认为农村子女应正确理解“孝道”观念,对老人的支持、孝顺不能只停留在经济上的支持。

要重视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

(3)朋友邻里、社区管理者与老人的关系与老人的生活满意度都有很大的正相关。

这说明建构农村社区的和谐关系对提高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很重要意义。

笔者了解到目前农村社区老年人工作的开展基本上是空白,所以引导农村社区老年工作、提高社区管理者对老人的支持方面有待很大的提高和完善。

(4)在农村农民很少实行养老保险。

随着老人劳动能力的下降,老年人绝大多数依靠子女提供生活来源。

这种情况导致部分老年人经济上没有保障、生活水平下降,因而引起老人生活满意度的下降。

笔者认为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应倡导并支持农村地区“因地制宜”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倡导新的社会养老方式,增加农村地区村集体对老人的社会支持,特别是制度性的经济支持。

(5)社会的变革最终会引起家庭结构的变革。

目前农村政治经济的变革、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家庭“四、二、一”人口结构所形成的小型化家庭[5]都冲击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社会养老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农村老年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将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农村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事业不能只靠国家、集体,应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参考文献

[1].韦璞.2007,贫困少数民族山区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J],南方人口,第22卷

[2].杨彦春,1988,老年幸福与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

何种人提供何种支持[J].河海大学学报,2006.8(3):

9-12

[5].催丽娟,李虹,1997,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心理科学[J],第20卷

[6].张岭泉,邬沧萍,段世江.解读农村老年人的“零消费”现象[J].甘肃社会科学,2008

(1):

211-214

[7]张友琴,2001,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城乡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第四期

[8].成海军,2000,中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J],广东社会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