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585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docx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5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一篇: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

摘要:

网络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通过分析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表现形式,从技术层面提出有效保护网络安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网络;信息安全;防范

1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和特征

网络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不遭受破坏、更改、泄露、系统可靠正常地运行,在运行过程中硬件、软件及数据受到保护。

网络信息安全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机密保护性。

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和过程,或供其使用的特性。

②信息完整性。

是指信息XX不能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

③可实用操作性。

是指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信息的特性,即保证合法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到信息及相关资料。

④可安全监控性。

是指对网络上的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做到能够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传播及行为方式,控制网络资源的使用及使用网络资源的人或实体的使用方式。

⑤可审查性。

是为了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使系统内所有发生的与安全有关的动作均有说明性记录可查。

2计算机网络威胁的主要表现形式

计算机网络具有组成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广泛性、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性等特征,这使得网络容易受到来自黑客、恶意软件、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等攻击和窃听。

攻击者通过监视网络数据获得敏感信息,导致信息泄密。

其表现为网络上的信息被窃听,这种仅窃听而不破坏网络中传输信息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消极侵犯者。

恶意攻击者往往以此为基础,再利用其它工具进行更具破坏性的攻击。

(1)信息篡改。

攻击者对合法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插入,再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这就是纯粹的信息破坏,这样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积极侵犯者。

积极侵犯者截取网上的信息包,并对之进行更改导致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起到信息误导的作用。

(2)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者通过某种方法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阻止用户获得服务。

(3)电子欺骗。

通过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来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达到掩盖攻击者真实身份,嫁祸他人的目的。

(4)非授权访问。

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5)病毒传播。

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非常高,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大家众所周知的CIH病毒、爱虫病毒、红色代码、求职信、欢乐时光病毒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严重的可使整个网络陷入瘫痪。

3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互连性和共享性等特征使网上信息安全存在着先天不足,再加上系统软件中的安全漏洞以及所欠缺的严格管理,致使网络易受攻击,因此网络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可使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保障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现有网络系统和协议还是不健全、不完善、不安全的。

具体地说,网络安全研究了安全的存储、处理或传输信息资源的技术、体制和服务的发展、实现和应用。

网络安全不仅依赖于技术上的措施,也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

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下的网络安全研究领域,一是OSI安全结构定义的安全服务:

鉴别服务、数据机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访问控制服务等。

二是OSI安全结构定义的安全机制:

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鉴别交换、通信填充等机制以及检测、安全审查跟踪、安全恢复。

三是访问控制服务:

访问控制服务中的安全技术有静态分组过滤、动态分组过滤、链路层网关、应用层网关。

四是通信安全服务:

OSI结构通信安全服务包括鉴别、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服务。

五是网络存活性:

目前对Internet存活性的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能保护网络和分布式系统免遭拒绝服务攻击的技术和机制。

4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途径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经济、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

防火墙是指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硬件或软件,也可以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比如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网络之间的所有数据流都经过防火墙。

通过防火墙可以对网络之间的通讯进行扫描,关闭不安全的端口,阻止外来的目标攻击,封锁特洛伊木马等,以保证网络和计算机的安全。

一般的防火墙有以下作用:

一是可以限制他人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二是可以防止入侵者接近你的防御设施;三是限定用户访问特殊站点;四是为监视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

(2)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

访问控制决定了谁能够访问系统,能访问系统的何种资源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资源。

适当的访问控制能够阻止未经允许的用户有意或无意地获取数据。

访问控制的手段包括用户识别代码、口令、登录控制、资源授权、授权核查、日志和审计。

它是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主要手段,也是对付黑客的重要手段。

(3)防御病毒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

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

单机防病毒软件一般安装在单台PC机上,即对本地和本地工作站连接的远程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

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他资源传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

病毒的侵入必将对系统资源构成威胁,因此用户要做到“先防后除”。

很多病毒是通过传输介质传播的,因此用户一定要注意病毒的介质传播。

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养成定期查杀病毒的习惯。

用户要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随时升级为最新版本。

还要及时更新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补丁,做到不登录不明网站等等。

(4)安全扫描技术。

这是又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通过对网络的扫描可以了解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等级。

如果说放火墙和网络监控系统是被动的防御手段,那么安全扫描就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仕斌.网络安全技术[N].: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陈爱民.计算机的安全与保密[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葛秀慧.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二篇:

网络信息安全新型防护技术研究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知,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信息的冲击力。

在互联网时代,几乎人人都离不开网络,但是,互联网在日益普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互联网安全问题,如何让网络更加安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让新型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满足网络不同安全需求,同时保证信息的安全交换,使内部网络空间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

笔者主要分析现阶段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现存的网络风险,简要叙述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以及使用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

网络安全;信息交换;新型防护技术;安全隔离

步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我国面对第三次世界工业技术的机遇就是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想实现强国目标就必须走科技发展的道路。

信息化程度对把握信息资源的程度有着直接影响。

总的来说,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化程度越高,掌握的信息资源越丰富,就越有可能握未来经济发展动向。

因此,提高信息综合能力是我国21世纪初期发展国民经济主要策略部署,也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面对这种局势要想快速推进这一战略,首先要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积极开发新型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1我国目前面临的网络威胁与现状

网络科技的出现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讨论,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自身安全和信息保密这两项。

而网络攻击存在原因就是因为在设计网络之初存在的自身缺陷和管理漏洞,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网络信息安全性。

人们通常认为完整的网络,是存在于可识别的网络协议基础之上的各种形式的网络应用组合,包括协议本身的内容和应用实现都有可能导致自身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排除人为因素以及系统管理失误等,网络安全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1关于协议方面的问题

在协议设计之初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周全,就可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首先,在协议制定之初很多设计者主要关注协议功能是否完善健全,而对安全问题考虑很少,这是一个主要方面。

其次是网络的安全架构是否牢固,这个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因为架构关乎整个网络,即使有一点考虑不周全、不仔细,就有可能在发生突发时,系统不能选择恰当处理方式。

最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系统服务会因为协议设计的错误或漏洞而导致失效,从而易受黑客攻击。

1.2关于软件操作方面的问题

即使设计出没有漏洞或者疏忽的协议,在软件操作方面也有可能会产生问题,如果在进行协议操作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或者操作人员并没有明确认知协议内容,往往会引发安全漏洞。

除此之外,还存在程序错误引发漏洞的可能性,这主要是不良的程序撰写习惯引起的,例如输入资料容错能力较差、未检查资料长度和内容等都会引发漏洞,造成安全隐患。

关于人为操作错误引发的问题,如果操作人员自身业务能力较弱,或者没有接受良好职业培训,或者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等,这些都会导致安全漏洞出现。

1.3关于系统维护方面的问题

在运用网络时,刚刚安装完成的操作系统或其他软件,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不安全状态,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方便使用,采取默认态度不安装维护系统。

虽然这样的操作很方便,但对网络安全会有很大威胁,为各种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诸如特洛伊木马、蠕虫等。

实际上在安装软件的过程中,虽然漏洞和疏忽在所难免,但是只要在日常操作中多修补就能让系统免遭破坏。

2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技术简述

2.1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

自互联网进入我国市场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互联网逐渐走向商业化,互联网产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同时,互联网的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网络安全市场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才能够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001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的主要内容是防病毒、加密以及防火墙。

就目前来讲,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鉴别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内容检查技术已日益成熟。

其中防火墙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这些传统的网络防护技术针对特定攻击或漏洞会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并不能全面防护整个网络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整套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不是仅仅解决个别漏洞问题,而是能帮助更好防护整个网络安全。

2.2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

要想真正解决网络攻击和漏洞问题,保护网络安全运行,内外网络的安全隔离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内部网络安全性能。

为了满足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的需求,要发展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同时这也是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的必然要求。

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经了几个阶段,衍生出许多产品,其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

空间隔离方法和时间隔离方法。

空间隔离方法通常情况下采用两套设备分别连接内部和外部网络,在内外部网络中设置中间存储设备实现信息转换。

时间隔离方法通常情况下是指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网络,一台计算机定义两种状态,分别对应内外部网络,目的是为了使用户在某些特定时刻只能处于一种状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时间隔离法和空间隔离法一定程度上会有交叉内容,要想完善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就要充分结合这两种隔离方法,这样才能促进互联网往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信息的安全存储才能保证信息不被窃用。

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是通过信息的有效隔离限制他人访问,通过访问拦截过滤掉不合理访问请求,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网络空间安全性和合法性访问,同时又能有效防止篡存储信息现象的发生。

该技术也保证了信息的安全传输,使信息传输过程中不会遭到非法病毒侵袭,避免文件被损毁与破坏。

新型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会对未来网络空间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结语

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实际上包括很多安全防护功能。

从隔离机制的角度来讲,通过充分结合专用传输协议和专用安全协议栈,从而实现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的安全隔离,这对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通过目前互联网现状可以知道,现在的网络还存在很大漏洞,关于网络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主要问题,单纯的网络病毒防护已不能满足现在的网络市场要求。

需要对现存的协议、操作、维护方面的漏洞设计出更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网络防护系统,从而保证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孔斌,杜虹,马朝斌.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发展及应用[J].计算机安全,2013(7).

[2]王诗琦.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的系统分析[J].信息通信,2012(3).

[3]张庆.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的系统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4):

77-78.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三篇:

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

摘要: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在我们经济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企业也纷纷打造自身的网络信息平台。

信息技术正逐渐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在信息技术带给我们巨大便利的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各类问题也在不断攀升。

面对众多网络攻击行为,安全风险面临重要的挑战。

因此,探讨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强化安全防护管理措施,保障企业业务安全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在我们经济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企业也纷纷打造自身的网络信息平台。

信息技术正逐渐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在信息技术带给我们巨大便利的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各类问题也在不断攀升。

面对众多网络攻击行为,安全风险面临重要的挑战。

因此,探讨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强化安全防护管理措施,保障企业业务安全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面对日益增加,不断涌现的网络攻击行为,企业在巩固和加强基本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仍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物理安全风险

物理安全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

物理安全风险主要包括雷击、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导致大部分或整个系统的瘫痪;供配电系统故障导致设备断电而造成的业务服务中断;机房环控及系统缺失造成设备被盗、被损;电磁辐射可能造成重要数据的信息泄露或非法截获;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造成的系统宕机或数据库信息丢失等。

1.2网络安全风险

企业在网络平台建设的初期,安全意识不高,没有从整体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规划,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存在网络结构风险、网络边界风险、入侵检测风险、流量管理风险、远程安全接入风险5个方面。

网络结构风险方面,企业网络结构中缺少冗余设计,网络中关键设备易形成单点故障,影响了整体网络系统故障恢复的能力。

网络边界风险方面,企业网络系统中不同网络区域间通信管控能力不足,数据的安全访问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存在非法访问的风险。

入侵检测风险方面,在企业局域网内缺少入侵检测手段,无法对局域网内引发的网络安全攻击进行有效检测与。

入侵者通过渗透以获取用户系统控制权,并传播木马病毒形成僵尸网络,甚至发起拒绝服务攻击,使企业的业务服务面临中断风险。

流量管理风险方面,企业用户在网络带宽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度资源滥用情况,业务流量带宽受到挤压,带宽使用效率大幅降低。

远程接入风险方面,企业网络系统没有采取可信认证与加密远程接入的访问机制,造成非可信身份访问企业内部网络,导致信息泄露风险。

1.3系统安全风险

系统安全风险一般指主机或终端自身系统防护能力不足导致容易发生病毒和恶意代码攻击、非法使用、数据截取等安全。

系统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身份认证风险、系统安全配置风险、系统漏洞风险、病毒和恶意代码风险这4个方面。

身份认证风险方面,企业在网络系统中由于采用单一身份鉴别技术,导致攻击者易假冒合法用户获得资源的访问权限,对系统和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系统漏洞与安全配置风险方面,由于系统补丁未得到及时更新,安全配置未能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署,导致企业网络与信息系统存在大量的安全盲点。

病毒和恶意代码风险方面,企业网络中主机及终端系统中防病毒软件升级滞后,导致防护软件存在查杀能力不足,系统易受病毒和恶意代码的攻击。

1.4应用安全风险

应用安全风险涉及很多方面,并且与具体的应用有关。

应用系统的安全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应用进行安全漏洞的检测,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应用的安全风险。

应用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文件及数据库安全风险、病毒侵害风险、XX的访问、数据信息篡改,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等。

1.5管理安全风险

安全管理是网络与信息安全得到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管理层面分析,管理安全风险主要包括:

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关键活动的审批流程未建立或不够明确,导致责权不明;工作人员的操作权限缺乏合理的划分与分配,操作混乱;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教育的培训;安全管理体系有待健全和完善,在主动防范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手段有所不足,安全控制措施有待进一步有效发挥。

从上述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由此所引发的安全,一般情况下将会导致网络与信息系统在可用性、可靠性、可恢复性方面大幅下降。

因此,针对安全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整体防护能力和水平,是保障企业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2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的主要措施

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结合企业自身实际需求,逐步建设形成多层保护、重点突出、持续运行的安全保障体系,将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到建设、防护、管理等的各个环节,保障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整体性。

因此,根据此主要思路提出保障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总体原则与主要措施意见。

2.1总体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建立健全完善企业网络与信息整体安全防护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到各层面、各系统的安全问题要在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框架内,根据对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的综合考虑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统一、完整、动态,可控的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实施。

2)以用促建,合理投入。

为保障企业网络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依据企业网络不同时期所面临威胁的严重程度,在考虑安全防护经费投入与数据及其应用系统防护价值的性价比基础上实施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

安全设备在性能功能的选择上,要安全适度,不盲目超前,既要满足业务应用当前安全防护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安全防护的调整升级。

3)主动预防为主,应急恢复为辅。

考虑到现代网络安全防护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应以主动预防为主,尽量将安全隐患消除在安全发生之前。

要提前制定好安全处理的应急预案,熟悉并掌握应对各种发生的安全措施及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的损失程度。

4)动态管理,持续改进。

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要对安全风险实施动态管理,针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安全威胁与漏洞持续改进完善企业网络安全措施,始终将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2.2主要措施意见

1)合理划分网络安全区域。

企业从整体网络与信息安全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采取结构化网络设计思想,结合网络安全域划分原则,对企业网络系统进行合理的安全区域划分。

依据安全域划分,建议采取相应的网络边界安全防护措施,实现网络安全隔离,边界间联合防御,对病毒进行有效拦截及区域管控。

在应对渗透攻击方面也能积极起到纵深防御效果,完善企业网络系统抗攻击,抗风险的能力。

2)规范网络资源的有效使用。

规范企业网络资源的有效使用,增强局域网终端用户的安全审计,有效对网络中的各种行为采取更加细粒度的安全识别和控制的措施。

同时,可对网络流量、终端上网行为进行实时分析和审计,做到有据可查。

从而,有效优化网络资源使用效率,帮助企业管理层全面了解网络应用状况与趋势,增强网络资源对企业业务服务提供强支撑能力。

3)增强终端用户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增强企业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终端用户安全防护措施,采取网络防病毒、终端安全核心配置等措施,通过安全策略的统一分发及部署,企业管理人员可全面直观掌握网络中的安全状况,如终端漏洞、终端病毒、终端升级等情况一目了然。

有助于管理人员提高企业安全风险分析的能力及快速解除安全威胁的响应能力。

4)创新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运维管理服务新模式。

面对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在增强自身网络安全意识的同时,应不断学习新的防范技术,丰富防范手段;不断借鉴成熟的技术成果,对照自身网络特点,研究符合自身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不断深入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把技术理论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创新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运维管理服务新模式。

总之,我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是企业决策者和信息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持续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将网络安全问题最小化,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具备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四篇: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对策

摘要:

从现实来看,因共享资源的管理存在不足,涉及网络中一些信息保密,数据资源常常被所盗窃,从而对网络客户造成影响。

加之网络极易遭受恶意软件、病毒的侵害,给信息安全带来一些隐患。

本文阐述做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从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现状中分析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0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信息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对网络时代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可以说网络推动着社会发展及经济的飞跃。

但是从现实来看,计算机网络中存在各种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平常的技术手段是无法杜绝与防止这些问题的蔓延。

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