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557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docx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太湖流域管理局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0年3月

1工程内容与必要性

1.1工程建设必要性

太浦闸是环太湖大堤重要口门控制建筑物,也是太湖流域骨干泄洪河道太浦河的泄洪及输水建筑物。

其工程任务为防洪、泄洪,和向下游地区供水。

现状太浦闸于1958年兴建,现状太浦闸工程严重老化安全类别较低,其规模与现状河道规模不相适应,与规划河道规模更不相匹配。

本工程任务是使得太浦闸除险加固规模与河道规模相适应,工程实施能够消除现状太浦闸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加太浦闸行洪能力,同时工程实施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太湖流域尤其是太浦河下游河网水环境质量,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1.2工程建设内容

太浦闸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境内的太浦河进口,西距东太湖约2km,北距苏州市约50km。

本次除险加固在太浦闸原轴线位置拆除重建,并在太浦河闸北侧管理区原址拆除重建管理区用房,工程地理位置见图1。

现状太浦闸于1958年兴建,目前已严重老化安全类别较低,其规模与现状河道规模不相适应,与规划河道规模更不相匹配。

本工程任务是实施除险加固使得太浦闸规模与河道规模相适应,以满足《若干意见》和《太湖流域防洪规划》要求。

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

改建的太浦闸闸室、上游翼墙、上游侧大堤、消力池及相应翼墙等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其它永久性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

设计洪水标准按一百年一遇,相应水位为4.80m,校核洪水水位为5.50m。

太浦闸建在新建的太浦河泵站的北岸,太浦闸公路桥与太浦河泵站公路桥成一直线布置,改建的太浦闸闸址在原闸址。

工程采取“近期规模”与“规划规模”相结合的方案,水闸设计“近期规模”净宽120m,底部设宽顶堰,闸底槛高程0.0m,底板高程-1.50m。

远期采取工程措施拆除宽顶堰,并对底板进行改造,拆除闸槛降低闸槛至至底板面高程-1.50m,闸总净宽保持120m以达到“规划规模”要求。

太浦闸主要由闸室、上游护坦、下游消力池、海漫、上下游抛石防冲槽、上下游连接段、上下游翼墙、交通桥等部分组成。

水闸顺水流方向布置的总长度为113.00m,垂直水流方向闸室布置的长度为136.50m。

闸室采用开敞式,10孔单孔净宽12m,两孔一联布置的整体结构。

目前设计“近期规模”工况为10孔,单孔净宽12m,口门总净宽120m,,底板顺水流方向为18m,闸底槛高程为0.00m,闸槛高度1.5m。

水闸边墩厚度为1.00m,中墩厚度为1.30m,缝墩厚度为1.00m。

水闸的工作闸门采用平面直升门,配卷扬式启闭设备。

启闭机房平台高程为16.0m,宽度为6.0m,通过排架柱支撑于闸墙上,闸墙顶面高程为12.70m。

闸室上游设护坦总长33m,抛石防冲槽宽5m。

由闸室往上游依次为8.00m长钢筋混凝土水平护坦、10.00m长浆砌块石水平护坦、10m长干砌块石护坦,再接5.00m宽抛石防冲槽。

闸室下游侧设消力池、海漫、抛石防冲槽。

由闸室往下游依次为20.00m长、深1.00m、厚度为0.80m的消力池,15.00m长浆砌块石水平海漫、16.00m长干砌块石水平海漫及10.00m宽抛石防冲槽。

上、下游连接段护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厚度为0.35m。

上游翼墙墙顶高程6.00m,墙后填土高程6.00m,墙前护坦顶面高程为-1.50m;下游翼墙墙顶高程为5.00m,墙后填土高程5.00m,墙前护坦(或消力池)顶面高程为-2.50m。

根据挡土高度不同翼墙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扶臂式和悬臂式结构。

为沟通太浦河两岸交通,在闸室靠下游侧顶部布设总宽为9m的交通桥,桥总长136.50m,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空心板梁桥。

此外,为满足水闸调度管理要求,在水闸管理区原地建办公室、会议室等,管理区重建建筑面积1400m²,并在原配电所旁边增加96m²配变电、柴油发电机房。

2工程分析

2.1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工程是对2001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加强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的“进一步扩大望虞河、太浦河的行洪能力…实施太浦闸除险加固规模与河道规模相适应”等具体要求的落实。

工程内容是2005年太湖流域管理局组织编制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规划重要治湖工程-太浦河后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工程实施也对使得太浦河成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规划的“清水通道”的有利保障。

工程实施与流域相关规划要求相符。

本工程涉及《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报告》和《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的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工程实施对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的供水水质和水量都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与水功能区划要求相符。

工程能促进太湖水体流动,保证向下游供水的水量是进一步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把太浦河建成清水走廊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也与《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中“太浦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保护太浦河水资源主导生态功能要求相符。

2.2施工期污染源

施工期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施工噪声、施工振动、施工弃土(渣)等固体废弃物。

其中施工废水主要为泥浆废水、清洗废水等,排放总量约0.26万m³,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最大排放量约为36m³/d;主要施工设施噪声源强在73~105dB(A)之间,施工振动源强在94dB左右;施工弃土(渣)量为10.27万m³,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约90t。

2.3运行期环境影响

本工程实施后水闸规模等的变化会对太浦河局部水文情势产生一定影响,造成局部水域的水流和太浦河下泄流量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并可能对河道的冲淤情况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水文情势的改变可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河道水环境质量。

太浦闸由太湖向下游地区供水能力的提高也能为改善下游的水质状况起到积极的作用。

工程实施有能加大太浦河排泄太湖洪水能力,从而有利于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的完善和洪涝矛盾在流域层面的统筹考虑,工程同时为构建太浦河“清水走廊”创造有利条件。

工程整体能提高区域整体和城市防洪除涝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增加社会稳定以及保障人民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工程运行期污染源主要来自水闸管理所,管理所生活污水排放量约2.52m³/d,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kg/d。

闸门启闭机噪声源强约为噪声约为80~90dB(A)。

3环境现状主要评价结论

3.1水环境现状

2009年全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太浦河水质总体较好,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标准,基本上可达到该水域水功能区划的要求。

各项监测指标中,东太湖口、太浦河闸下、平望大桥和东蔡大桥4个监测断面的氟化物、挥发酚、铜、铅、锌、镉、六价铬、硒、砷、氰化物、汞、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13项指标均可达到Ⅰ类标准,其中东太湖口和太浦河闸下断面除上述13项指标达到Ⅰ类标准外,另外DO、CODCr和BOD5也达到Ⅰ类标准;4个断面总磷均可达到Ⅱ类标准,平望大桥和东蔡大桥DO可达到Ⅱ类标准;CODCr、NH3-N、CODMn和BOD54项指标达到Ⅲ类标准,仅平望大桥断面粪大肠杆菌超标。

从水质分布分析,太浦河上游的东太湖口和太浦河闸下断面水质明显好于下游平望大桥和东蔡大桥2个断面。

3.2生态环境现状

太浦河挺水植物主要为茭白和少量的芦苇;沉水植物主要种类为菹草;漂浮水生植物共3种,优势种为水花生。

太浦河水生态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29种,分属4个门,硅藻和绿藻占绝对优势;浮游动物共调查到13种,挠足类占优势,其次为轮虫纲和枝角类;底栖动物共调查到19种,其中双壳类的河蚬和淡水壳菜占优势,沙蚕数目也相对较多。

太浦河主要渔业资源种类有鲤鱼、鲫鱼、花鳍、麦穗鱼、棒花鱼、青鱼、银飘鱼、鲶鱼。

工程区地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的南部,20世纪80年代中期区域的两栖类、爬行类及小型哺乳类动物和鸟类资源相当丰富。

但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受人为干扰严重,以农业为基础,结合工业发展的模式造成自然系统的原始性荡然无存,区域生态系统目前基本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区域植物主要由人工栽培的果树及绿化树木构成。

区域生态环境目前受人类活动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生境破碎度较大,国家及地方保护级的动物不再常见,地区常见鸟类主要为鹭科和雀形目中的小白鹭、池鹭、麻雀、家燕等,两栖爬行及小型哺乳类的动物有大蟾蜍、青蛙、壁虎、小家鼠、田鼠、褐家鼠等常见种。

3.3水文情势

太湖多年平均水位3.11m,太浦河闸上、闸下多年平均年最高水位分别为3.88m及3.56m,闸下历史最低水位为2.24m。

检修期(11月~4月)20年一遇最高水位,闸上4.02m,闸下3.54m。

另外枯水年,太浦河泵站引水时,太浦河泵站出水池(闸下)设计水位3.29m,最高运行水位3.34m,泵站进水池(闸上)设计水位1.90m,最低运行水位1.70m。

3.4土壤环境

工程区域附近土壤环境除Pb和Ni外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余指标均满足一级标准要求,可见调查范围内土壤环境较好。

3.5大气环境

根据吴江市环境监测站2009年11月在本工程周围开展的5大气环境监测成果,工程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SO2、NO2和PM10三项指标全部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可以达到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标准的要求。

4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评价结论

4.1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产生的生产、生活污废水如直接排放河道,将会污染河道水质,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本工程围堰拆除水下施工开挖点周边20~50m范围内的悬浮物浓度会有所增加,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沉淀后,悬浮物在工区范围内会沉落水底,对工区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

本工程生产废水经处理达标后主要回用于场地浇洒、设备冲洗、绿化、灌溉等,回用剩余污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后排放不会影响工程区域水体质量。

4.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2.1陆生生态影响

工程直接影响范围内的陆生植物主要为柑桔、树林及人工绿化植被,植被破坏面积为90.8亩,生物量损失224.10t。

从受影响区域植被生长情况看,主要为人工栽培植被及次生灌草丛,均为当地常见种,对区域植被的原生性及完整性没有影响,同时可以通过植草、植树造林等措施进行人工重建和恢复。

施工扰动会影响工程区域两栖、爬行类动物生存和繁殖,同时会对工程区域鸟类的栖息、觅食及日常迁飞的造成改变,伴随人类生活的啮齿类如褐家鼠等种类和数量会增加。

4.2.2水生态影响

本工程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

①修建拦断河道的围堰和围堰拆除;②基坑排水;围堰的修建和拆除以及基坑排水会使施工区域河道附近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增加,降低水体能见度,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河道施工段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并对周围水生生物正常生理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此影响会在施工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随着悬浮物的沉降而减轻并最终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4.3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昼间距离施工机械、车辆及船舶70m,夜间距离300m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噪声限值要求。

本工程施工期声环境敏感点主要为水闸管理所北侧及施工临时道路南侧的太浦闸村居民区,施工期噪声对施工道路旁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大,可能造成各敏感目标声环境不同程度超标,必须采取施工期降噪措施。

4.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工程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工程开挖、填筑,建筑材料运输、堆放,混凝土拌和、浇筑等及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燃油施工机械和车辆等将产生的废气。

施工工地扬尘对大气影响的范围主要在扬尘点下风向300m内,运输土方的道路扬尘影响的范围为道路两侧60m的区域;工区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废气的稀释、扩散,因此,施工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4.5振动影响分析

本工程主体工程(水闸)建筑物和管理所建筑物等将进行桩基础施工点距离周围环境敏感目标最近为50m,在振动影响范围外。

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振动影响,因此只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落实振动防控措施,桩基础施工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振动影响。

基础拆除爆破施工采取小当量控制爆破,爆破振动影响程度较小,影响范围较有限。

工程区域周围无文物古迹及含有精密仪器设备的建筑及企业,在采取设置缓冲垫层、选择合理的爆破器材、改进药包结构等措施后,爆破施工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4.6固体废弃物影响

本工程产生弃土、渣量约2.3万m³,另产生生活垃圾约90t。

上述固体废弃物如随意倾倒、堆放,不及时清运,可能会污染局部区域的土壤,影响环境卫生,造成水土流失,影污染水环境。

本工程弃土主要来自围堰土方,施工结束后回弃至取土场、弃渣弃入鱼塘内作为弃渣场,对弃土(渣)场采取覆土复耕、复植等措施后不会对弃土(渣)场的土壤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也不会对今后区域开发造成限制。

另外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及时清运,并进行专门处理。

5运行期水环境影响主要评价结论

5.1对水文情势影响

5.1.1对河网水位影响

在1971年型汛期,太浦闸按照近期规模除险加固后,太浦河沿线及两岸区域水位变化不大,闸上断面略有降低,平均水位均降低1cm,最高水位维持不变;闸下游及太浦河沿线水位略有抬高,其中闸下游最低水位升幅为1~4cm,平均水位升高1cm,最高水位不变,南岸区域水位略有抬升,最低水位升高1~2cm,平均水位均升高1cm。

1971年型汛期,远期工程实施后,闸上断面水位最低、最高水位和平均水位均降低1cm;太浦闸下游及太浦河沿线水位略有升高,最低水位升幅为3~4cm,平均水位升高1~3cm,最高水位基本不变;太浦河北岸区域最低水位略有降低,平均水位升高1cm;太浦河南岸区域最低水位分别降低1~3cm,平均水位升高1~2cm。

1971年型非汛期,近期方案闸上断面最高水位降低1cm,最低水位和平均水位均维持不变;太浦闸下游及太浦河沿线水位略有升高,最低水位升幅为1~4cm,最高水位升幅为1~2cm,平均水位升高1cm;太浦河北岸区域水位略有抬升,变幅1cm左右;太浦河南岸区域水位略有抬升,其中断面9和断面10最低水位分别升高2cm和1cm,平均水位均升高1cm。

1971年型非汛期,远期方案后闸上断面最低和平均水位均降低1cm,最高水位降低3cm;太浦闸下游及太浦河沿线水位略有升高,最低水位升幅为3~7cm,最高水位升幅为2~3cm,平均水位升高2~4cm;太浦河北岸区域水位略有升高,平均升幅2cm左右;太浦河南岸区域水位也略有抬升,平均水位升高1~3cm。

在2000年型下,工程实施后汛期和非汛期间太浦河沿线及两岸区域水位变化规律与1971年基本一致,即太浦闸闸上水位略有下降,闸下游区域水位有所抬升,

总的来说本工程实施后以及闸上下游河道的疏浚,对太浦河沿线及两岸区域水位略有影响,太浦闸上水位略有降低,闸下游区域水位有所抬升,但幅度较小,对区域防洪排涝以及供水影响不大。

5.1.2对沿线流量影响

1971年型下,近期工程实施后,汛期闸下下泄平均流量由现状119.8m³/s增加到131.4m³/s,增幅达9.68%;非汛期下泄平均流量由现状107.7m³/s增加到123.4m³/s,增幅达14.58%。

远期工程实施后,下泄流量将大幅增加,汛期闸下下泄流量由现状119.8m³/s增加到171.9m³/s,增幅达43.49%;非汛期下泄流量由现状107.7m³/s增加到166.1m³/s,增幅达54.22%。

2000年型下,流量变化趋势与1971年型基本一致。

近期闸下流量汛期由现状108.1m³/s增加到118.8m³/s,增幅达9.98%;非汛期由现状的140.6m³/s增加到154.0m³/s,增幅达9.53%。

远期工程实施后,下泄流量继续加大,汛期闸下流量由现状规模的108.1m³/s增加到154.2m³/s,增幅达42.65%;非汛期闸下流量由现状的140.6m³/s增加到198.9m³/s,增幅达41.47%。

太浦闸下游太浦河沿线其余断面两种计算年型全年期流量均有所增加,无论汛期还是非非汛期,离太浦闸闸口越远,随着太浦河水量向两岸区域的扩散,太浦河沿线流量的增加幅度逐渐变小。

总的来说本工程实施后,太浦闸的下泄流量有所增加,太浦河沿线各断面全年期流量均有所增加,但离太浦闸闸口越远,随着太浦河水量向两岸区域的扩散,太浦河沿线流量的增加幅度逐渐变小。

5.2对沿线水质影响

5.2.1汛期对河网水质影响

在1971年型汛期,近期工程实施后,太浦河沿线及两岸区域河网水质基本不变,太浦河上部分断面的CODcr浓度略有增加,NH3-N浓度有所减小,但变幅较小,均不超过2%;太浦河北部水质略有下降,但幅度很小;太浦河南部水质总体上变好。

远期工程实施后,除闸前断面CODcr浓度略有升高外,其他断面的水质浓度均有所降低;太浦河北部水质浓度略有升高,但幅度很小;太浦河南部水质总体上变好。

在2000年型汛期,近期工程实施后,太浦河沿线及两岸区域河网水质基本不变,太浦河上部分断面的CODcr浓度略有增加,NH3-N浓度有所减小,但变幅较小,均不超过1.5%;太浦河北部水质略有下降,但幅度很小;太浦河南部水质总体上变好。

远期工程实施后,太浦河沿线除断面1的CODcr浓度略有升高外,其他断面的水质浓度均有所降低;太浦河北部水质浓度略有升高,但幅度很小;太浦河南部水质总体上变好。

综上所述,在汛期,当太浦闸除险加固规划工程实施后,对太浦河沿线的水质有所改善,对区域河网水质影响较小。

5.2.2非汛期对河网水质影响

在1971年型非汛期,近期工程实施后,太浦河沿线及两岸区域河网水质基本不变,太浦河上部分断面的CODcr浓度略有增加,NH3-N浓度有所减小,但变幅较小,均不超过3%;太浦河北部水质略有下降,但幅度很小;太浦河南部水质总体上变好。

远期工程实施后,太浦河沿线断面的水质浓度均有所降低;太浦河北部水质浓度略有升高,但幅度很小;太浦河南部水质总体上变好。

2000年型非汛期,近期工程实施后,太浦河沿线及两岸区域河网水质略有改善,太浦河上部分断面的CODcr浓度略有增加,NH3-N浓度有所减小,但变幅较小,均不超过3%;太浦河北部水质浓度略有下降,但幅度很小;太浦河南部水质总体上变好。

远期工程实施后,太浦河沿线断面的水质浓度均有所降低;太浦河北部和太浦河南部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工程实施后,在汛期,对太浦河沿线和南岸区域河网的水质有所改善,对太浦河北岸区域河网水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幅度较小。

在非汛期,太浦河附近区域水质总体上变好。

6运行期其他环境影响主要评价结论

6.1声环境影响评价

太浦闸北侧闸门起闭机距离最近的敏感目标118m,在距离和前排建筑遮挡的共同作用下,启闭机噪声对其最大影响约32dB(A),南侧闸门起闭机距离最近的敏感目标在200m以上,运行期噪声亦不会对其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太浦闸闸门启闭机运行时,厂界噪声能满足相关标准,对周边声环境及噪声敏感点基本无影响。

6.2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成投产后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管理人员的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产生量约14kg/d。

生活垃圾放入指定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餐余垃圾委托相关单位收集后再利用,一般不会影响环境卫生,污染土壤和水体。

变配电所内主变压器和柴油发电机组在突发事故或机组检修时将产生的少量油渣(HW08)、油垢(HW08)、废油(HW08)等危险废弃物,若处置不当,将对土壤环境及水环境造成影响。

6.3生活污水影响分析

本工程运行期的污水主要为管理区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日排放污水量约2.5m³/d。

生活污水中CODCr、BOD5、NH3-N和动植物油等污染物的浓度较高,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水体水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6.4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变配电设备电压等级较低,设备容量小,产生的工频电磁场经设备外壳、墙体屏蔽以及距离衰减后,可满足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大于8m的要求,对工程周围电磁环境基本无影响。

7水土保持

工程区域土壤侵蚀形式主要表现为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以及由于人类开发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形式为面蚀、沟蚀等。

施工过程中,受工程扰动影响损坏原地貌面积共13.92hm²。

项目区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1723t,新增水土流失量1640t,占总流失量的95.18%。

本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18.50hm²,其中项目建设区13.92hm²,直接影响区4.58hm²。

在水闸(主体)工程区,以工程措施(拦挡工程、护坡工程、排水沉沙工程)为先导,土地整治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通过建立综合的防治体系,使主体工程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在施工营地区、施工道路建设区等“线”状位置,布设临时工程防护措施,对堆放在该区内的砂石料设临时挡护和遮盖;在临时便道两侧布设临时排水沉沙设施,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单项与综合、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

在弃土、弃渣场四周布设临时排水沉沙设施,对堆放在该区内的周转料设临时挡护遮盖,工程结束后对弃土、弃渣场尽快采取复耕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共170.06万元。

8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本工程环境风险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包括施工船舶溢油风险和施工废水事故排放事故。

这些风险事故发生后均会对水环境、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危害。

但各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均很小,可通过采取相应对策进行防范。

9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本工程实施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建议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见表1。

表1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汇总表

项目

具体措施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水污染控制

设置沉砂池收集各类施工泥浆废水,必要时进行混凝处理,设置隔油池、油水分离器处理含油废水,污水处理达一级标准后由管道送至吴江水厂二级保护区以外河道排放

船舶含油污水定期排至岸上交由有资质的部门处理

施工人员租用当地民房居住,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或与生产污水一同由管道送至吴江水厂二级保护区以外河道排放

噪声污染控制

选择低噪声作业机械,在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临时简易声屏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高噪声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居民点的区域

严加控制夜间施工,夜间连续施工必须获得批准

合理安排施工车辆及船舶行驶线路和时间,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

空气污染控制

工区周围设立简易隔离围屏,工区内定期撒水、简易覆盖

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采用密闭式车辆运输砂土、垃圾

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保护

固废污染防治

施工弃土方集中堆放在指定弃土场,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覆土、复耕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放入统一的垃圾集中点,委托环卫部门及时处理

振动、飞石控制措施

采用预裂爆破、微差起爆、减小单段药量,降低爆破振动和飞石数量

在爆破前将进行现场试验和监测,以确定允许的爆破药量和其他爆破参数

在临近爆破施工位置建筑外墙加装防护网或覆盖草包,防止飞石撞击

生态环境保护

防止污水、污物由地表径流入河,防止对工程范围外土壤、植被的破坏

施工结束后,修复施工临时占地范围内植被,对取弃土场实施复耕、复植

加强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防止对生态的人为破坏

人群健康保护

施工前人员需进行健康检查,患病的人员治愈后方可进入工区

加强工区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卫生防疫宣传教育

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水环境保护

加强运行期生活污水排放管理,配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处理达到一级标准后经管道送至工程区域下游吴江水厂二级保护区以外河道排放。

远期如具备纳管条件纳管排放

声环境保护

对设备基础采取相应的减振降噪处理,选用振动小,噪声低的设备

闸门启闭机房等进行隔声处理

加强对闸门等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大气环境保护

发电机燃烧柴油需选用含硫量小于0.2%的轻质柴油作燃料以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