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读书笔记.docx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众舆论读书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
《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本书的阅读其实是一件奇妙而心绪复杂的事情。
这种经历就像是在水上泛舟漂流,在水流平缓之处,闪光的思想和绝妙的思辨如两岸风景,缓缓映入眼帘,可以被平和地接受和欣赏,并令人不禁在心里暗叹其妙。
然而到了水流湍急,谷狭岸窄之处,流速陡然加快,暗礁碰撞,令人胸闷紧张,思维磕磕碰碰,抓头挠腮,直叹语句艰涩,角度转换突变,作者的思维实在不易跟上。
必须承认的是,笔者的确能力有限,阅读此书时多感吃力,只能对自己努力阅读之后所得的浅薄的、最主要的、宏观的认识加以介绍。
一、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为了取得胜利,利用宣传机器在国际国内大造舆论,进行大规模而强有力的战争宣传。
大量的战争报道虚假而带有偏见,对受众认知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刺激了李普曼对于“拟态环境”的构思。
在战前战后的参战和分赃中,出现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问题,却被媒体和当局巧妙地遮蔽了。
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的虚拟环境中,一方面,普通公众由于信息和资源的匮乏,无力认清事实真相,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对整个局势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一强一弱的对比在这个历史阶段被突出表现出来。
本书即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因而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政治评论色彩。
二、本书脉络及作者主要观点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
导论----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对外部世界的研究、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民主的形象、报纸和有机化情报。
对于本书的脉络作者已在导论部分为我们讲解清楚。
他认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众的舆论。
前五章先首先探讨的是这种内心的图像何以能够诱使人们在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频频误入歧途。
经过作者分析,妨碍的原因不外乎这些:
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
这些因素构成了外部限制。
除此之外还有内在的原因。
这些残缺不全的外来消息还会受到日积月累的想象、偏见和成见的影响,形成一些门户之见,并认为这符合他所感到和构想的自身利益。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随后介绍这些受到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纷纭的众说如何结晶为舆论,公众舆论是如何形成
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
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
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
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
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
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关键词二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
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
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
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
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成见会给我们的认识造成错觉,由于一开始就受到这种错觉的污染,公众舆论会更加令人困扰而丧失理性,因为所有的一切,包括“前景、背景以及行动的尺度,统统被成见所省略和冻结。
”
李普曼的成见理论引发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传媒在进行报道时的立场问题、记者个人情感与客观报道问题、先入为主的报道方式问题,同时,也与话语霸权问问题、沉默的螺旋等理论相关联。
关键词三公众舆论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不可能的,无法通过公众舆论实现民主政治。
他把公众舆论定义为: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
”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公众自身发出声音的消极失望,以及对领导者控制舆论的判断。
他从公众本身的认识局限和意见领袖的强势两个方面对此做出了阐述。
公众舆论本身的局限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
外部的阻碍有:
人为的审查制度和保密,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对公共事务时关注间的匮乏,由压缩而成的消息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和清晰度的下降等。
除此之外,想象、偏见和成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观念,从而导致公众舆论的非理性和不可统一性。
而另一方面,作为意见领袖的领导者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强有力地整合起来,并对公众舆论进行疏导和利用。
李普曼认为,民主的实现事实上是由政治家运用模糊、有多种解读方式的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来操纵的。
对于决策而言,重要的不是公众是否透彻理解这些话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而是公众是否能够用是与否的方式来达到政治家的目的。
但是仅从表面来看,这种征得公众同意的做法,是对民主的尊重。
简单来说,公众认识的局限源于虚拟环境,而意见领袖对公众舆论的控制和操纵则源于其能够在不同的意见中制造同意。
公众在虚拟环境中受到刺激,却在现实环境中作出反应;意见领袖通过对于不同意见的整合,让公众认为最终作出的决定确实是延续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意见,自己的利益最终得到了实现和保留。
因此,在以上这样一个“弱势”一个“强势”,一个“有能力”一个“无能力”的对比中,意见领袖的地位无形中占据了上风,所谓技术精英通过自己所具有的技术和智慧,能做出比普通公众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决策,因此将公众的地位踩在了脚下,建构出了一幅“精英引导群氓”的图景。
从这种程度上说,公众的确不能独立思考、思辨,其着眼点的局限性也就决定了其落脚点不可能顾全整个局面,最终必然被一种统一的、影响力巨大、包容性极强的公众舆论所吸收。
而少数人一旦具有了够操纵公众舆论的技艺,就更加不能说公众舆论是理性的了。
关键词四精英治国
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定义可以看出,公众舆论是由领导者通过一系列强效手段,将公众情绪和意见整合而成的,作为社会精英的领导人对公众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具有统治和领导技艺、具有制造同意的技艺的精英群体,可以整合公众庞杂多样的舆论,使之最终合为一股。
通过这种技艺,能够掌控舆论,稳定形势,取得优势地位。
李普曼指出,普通公众难以把握事实真相、做出正确判断。
他把普通公众看成是既不了解情况有无理智的“局外人”,而把那些受过特殊训练,能够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情报,作出明知判断的少数人成为“局内人”。
他认为只有这些少数“社会贤能”的局内人才可能在社会上发号施令,决定一切,并通过宣传来左右“局外人”。
通过公众舆论是不可能实现民主政治的,必须实行精英治国。
关键词五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
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像,这些想像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
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像之间的主要连接物。
他观察到,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么想这方面不怎么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十分有效。
大众媒介具有相对较少的直接效果,但是在设置公众议程方面具有强烈的间接效果。
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即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公众和政治精英赋予优先的关注,从而由媒体的议程设置上升到公众的议程设置,最后变为政策的议程设置,对民主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我的观点——网络时代公众舆论很有可能实现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是传播学经典,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然而它毕竟是当时时代的作品,很难关照到新时期传播学的新发展及可能性。
当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以及社会交往和交流的方式,在传播领域掀起巨大的影响狂潮,尤其是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以往的传受格局。
我认为,在网络时代,公众舆论的实现是极有可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网络促进全民参政议政,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大大拉近
中国新闻体制下,与其说媒体更接近受众,不如说媒体更接近政府,以往传统媒体传播信息后较难得到受众的互动。
而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上网参与时事评论,人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尤其是微博发明之后,这种互动就更加自由和方便。
在这种参与式互动之中,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公众舆论越来越成为热点。
2、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公众舆论的影响将会强势而广泛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其传播的广度和强势程度都超过传统媒体。
网络上公众舆论一旦形成,无疑会造成广泛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样的影响将会胜过以往任何时代。
例如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网络舆论一边倒地要求合理解释、严厉调查以及对遇难者的哀悼痛心,这一切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网络民意和舆论压力,直指事件负责人做出解释和处理。
3、网路传播内容的日新月异,受众获得的信息量成爆炸式上升,这将变革公众的思维方式,加快认知的更新,使原有成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减弱
网络信息总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极快,并以爆炸式的形态呈现给受众。
这一切将促进受众接受量的急剧增长和对信息认知差异的接受能力的提高。
人们不得不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去接受每天迎面而来的新信息,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适应这个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
在此基础之上,原本对舆论形成产生阻碍作用的成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从而使公众舆论实现的可能性增大。
4、微博等新媒体将会加强公众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微博的出现使公众的交流提供了广阔、活跃的空间。
通过转发、评论,陌生的社会公众直接也可以建立起交流关系,而有相同意见的人则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交流上的一致性和互动性。
这样有利于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5、微博等网路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快捷性,使公众很有可能先于媒体报道而知晓信息,媒体对公众的影响相对减少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由于微博等新型民间信息发布渠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发布比以往任何时代读更加便捷、易获得,由于这些信息发布的主体多来自民间,而非专业的新闻传播媒介,因而人们经常可以获得比新闻媒体更快地知晓信息,这样与李普曼所认为的相反,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了。
6、网络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公众交流沟通的平台,公共舆论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使公众舆论达到效果
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势不可挡,使得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等纷纷利用该媒介,发表信息,提供公共舆论空间。
当下网络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大量的舆论观点在其中碰撞交流,信息的流通日益通畅,舆情的上传下达成为可能。
公众舆论的声音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其观点和声音也易于被决策层接受和采纳,这些都使得公众舆论比以往更容易达到其传播效果。
综上,我认为,尽管网络媒体的发展前景尚不可一锤定音,但社会舆情与信息的透明化却是发展大势。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公众舆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公众舆论的形成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但是网络环境毕竟不稳定,因其自由度太高,反而使安全性和规范性都亟待提高,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公众在利用网络发表意见形成舆论的时候应该加强自律,以更加成熟和负责的态度利用好这一交流和传播渠道,保证舆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