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209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doc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算乘法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doc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如果过多地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以班班通课件邮递员送信为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在巩固应用的过程中创设了猜猜我是谁、开火车等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把枯燥的口算乘法课变得生动,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二、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学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

口算方法的探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

然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口算方法。

对学生想出的口算方法,都给予了鼓励。

引导学生发现,先用十位上的数或百位上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两个0或三个0,进而掌握快捷的口算方法。

在练习中,我也让学生在组内核对,有不对的地方先在组内说说原因,而后再全班分析,这样的错例来自于学生中间,学生会听得更认真,能更好的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孩子的口算正确率。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课堂效果较好。

但也有不足之处:

一是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好,出现了前松后紧现象。

二是讲解时个别语言不够精确。

在以后教学中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是自己的课堂上出高效、实效。

 

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计算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的作用。

如何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何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沟通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呢?

执教了《口算乘法》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锻炼学生、激励学生,让它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思考,激发思维,快乐收获。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第一关闯过之后,我设计了带孩子去游乐园玩的环节。

去游乐园玩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生活情景,我提出:

“看着这张价格表,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帮助学生沟通生活实际和数学问题的联系。

由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孩子们感觉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可以为生活服务,就很乐意解决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学习中来。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发挥空间

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课堂上,我尽量把同学们思维之花都引发出来,让他们大胆地想,尽量地说,让学生自己主动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计算的结果,在课堂上,我给了学生很宽松的思考环境和空间,鼓励他们多想,多说,对说得好,想得透的同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扬

三、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本节课的知识很容易弄懂,但是如何体现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可以让学生学会口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同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学习迁移方法。

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我提出“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算式有哪些?

你可以写出几个?

”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般的学生只要能运用今天新学的知识列出算式就是一种进步,而优生不仅是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要运用一些简单的概率,就是让学生思考:

怎样才能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且还要满足题目中的所有条件。

其中官佳怡同学说120×2=240时,同学们就大声说“错了,120不是整十数”。

我反问:

“真的不是吗?

想一想,120里面有几个十?

”同学们一下就明白了。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1、课堂上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即使是犯了错。

在看价格表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这一环节中,胡昕宸同学刚说出“玩三次旋转木马和……”我知道他可能要提出乘加的问题提了,为了不影响上课的节奏,我打断了他:

“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胡昕宸立即领会了我的意思,提了一个问题“玩旋转木马5个人要多少钱?

”我不经意间就葬送了这一次数学学习的好实例。

如果我让胡昕宸说完,肯定有学生会提出异议,并解决掉。

课堂就是一个让学生犯错改错的地方,我们要让孩子真正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不要限制孩子的思维,尽管是善意的点拨。

课的最后拓展环节,“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算式有哪些?

你可以写出几个?

”我为了节省时间,就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填空算式:

口0×=240,同学们很快就都写出的是几十乘几等于240的算式,当官佳怡说出120×2=240时,同学们想都没想就都说“错了”,因为按照惯例,方框中只能填一个数字。

正是因为我的一个点拨,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就只顾填空了而没有考虑到题目的愿意了。

三年级数学上册《估算》教学反思

“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因此估算教学不能走过场。

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如何估算。

在这个环节,学生一共想到了4种方法,分别又起了名字叫做大估、中估、小估和四舍五入估,然后通过设置一些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让学生明白这么多种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估算训练,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

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

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本节课,我从学生实际生活事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揭示数学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理念。

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也让学生体会到:

估算时,要看情况来定大估还是小估。

适合大估就——(大估),适合小估就——(小估),或者中估合适也可以。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面对。

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

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它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单位,还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一、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

 

“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

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本节课通过例题说明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用一位数乘的乘法估算方法。

我从学生实际生活事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揭示数学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理念。

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教例运用购买电影票、参观航天航空展览,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例等。

使学生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孩子们怎么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得以表现。

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分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已尽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中得已完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而这一点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四、创设生活情境,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常常为估算而估算。

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购买邮票、购买电影票、参观航天航空展览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估算的价值。

真正突出了估算教学的重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