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2055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docx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安徽省**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86年,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24人,教职工90人,学校占地面积28亩,建筑面积万多平方米。

学校教学设施和办学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安徽省先进集体”、“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先进工会”、“安徽省花园式学校”、“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安徽省体育先进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致力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和谐发展,下面就我校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1、科学规划校园用地:

我校地处东城路北段西侧,校园内建有巍峨挺拔的教学楼,金碧辉煌的科学馆,学校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校园内繁花似锦,绿荫盖地,花木扶疏,四季常青,秀甲一方,是“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花园式学校”。

  2、教室配备齐全:

教学楼共30间教室,每间使用面积均达56平方,学校设立了各种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

目前,学校有多媒体教室5个,计算机教室3个,语音室1个,阅览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心理咨询室1个,卫生保健室1个,教师办公室3个,功能齐全。

  3、活动场地宽敞明亮:

为了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了田径场,有直道100米8道,环形跑道400米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乒乓球台4个,学生运动场地5000平方米,每名学生平均运动场地面积达4平方。

  4、实验室设施配套齐全:

按照省教育厅颁布的课程标准,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并配备相应学科设施设备,学校现有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2个,实验室、仪器室有专人负责,管理规范,各类器材分类造册,摆放整齐,使用记载完整,能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达到二类以上标准。

  5、信息技术环境优良:

近年来,学校先后建成了校园网工程,多媒体教室及教师电子备课工作室,并引入了宽带网络,实现了校园管理办公自动化,目前,我校配置了计算机200台、多媒体教室5个、复印机2台、摄像机2台、数码相机2台、34寸彩电2台、语音系统1套、闭路电视系统1套,计算机生机比例达7:

1,计算机完好率达100%,满足“一人一机”教学需要。

  6、图书室示范达标:

目前我校图书室面积达480平方,设有藏书室、借书处、师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藏书5万多册,学生和图书比例1:

45,工具书及教参200多种,图书馆由副校长具体分管,现有教师专职管理员3人。

  7、卫生室、心理咨询室有专人负责:

学校配备了卫生技术人员负责学生健康教育,日常突发病情处理等事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名,开展日常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并给予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二、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1、重视班子建设,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副校长分工制,协助校长做好行政领导工作,学校班子紧紧围绕“严谨、求实、团结、创新”这一目标积极工作,坚持班子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立足本职,以学校大局为重,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各自的工作,在家长、学生、社会、教职工中有较高的威望,学校设置了政教处、教导处、教科室、团委、总务处、办公室、工会等七个分管部门,每个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教师团队素质精良  学校提出了高品位、高学历、高水平教师的“三高”目标,同时要求教师自身拟定个人发展目标。

为实现学校和个人的“双重”目标,学校制定了《教师工作奖惩制度》、《教师工作管理制度》、《教师绩效工资管理考核方案》、《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对教师进行激励,并进行评价考核,另外,学校还积极通过建设师魂工程,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校本培训工程、继续教育工程、人文关怀工程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辅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中,高级教师33人,中级教师28人,省级教坛新星1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学历达标率100%,本科率98%,研究生2人,所有任课教师均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专业任课教师齐全,能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规范管理,依法治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一是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学校先后制度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师工作考核办法》、《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约人、以制度管人的局面。

同时,通过教代会议事制度,把学校的重大决策,财务收支、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教职工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置于广大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让大家共同参和学校管理。

二是严格落实校务公开。

学校规范了校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办法、实施了“五上墙”、“四公开”、“三共商”、“二电话”、“一监督”的“五、四、三、二、一”工程。

“五上墙”即:

收费标准、重大决定、人事变动、评优评先、财务状况上墙;“四公开”即:

学校发展规划、收支情况、招生情况、校务研究和奖惩公开。

“三共商”即:

办好“家长学校”搞好校长信箱,做好“家长来访”,“二电话”即:

公开校长室电话:

4021960和教育局的举报电话:

4998809“一监督”即建立群众性监督组。

三是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严格执行省市关于教育收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有关规定,实施阳光收费,将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以及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是规范招生工作,严格学籍管理,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规定,按县教育局划定学区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实行常态编班,进行均衡教育。

学籍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转入、转出、休学、复学、借读手续齐全,档案完备,班额适度,建立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建立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

五是校产管理规范到位,第一健全校产管理制度,学校先后制定了《学校财产管理制度》等,从制度的层面规范校产管理。

第二明确校产管理职责,学校采取校产分层管理的办法,由总务处负总责,再层层落实到个人,如总务处和各科室、班主任签定承包责任书。

第三做好校产核查登记。

建立《固定资产备品一览表》等。

六是强化以预防和教育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创造平安和谐校园。

(1)增强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

(2)狠抓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一把手的第一责任,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等,强化责任追究,把事后责任追究和事前责任追究紧密结合,把相关人员的直接责任追究和相关领导疏于管理的责任追究相结合,推进学校安全管理网络化建设。

(3)狠抓安全隐患整治,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活动,检查校舍楼道,教学设施以及消防设施,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4)狠抓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学校突发事件安全管理办法》等安全法律法规和校内安全制度、应急预案,每年邀请交警队来给学生举办一次交通安全报告会,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整体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5)抓“警校共建”工作,抓好和公安机关协调配合工作,充分发挥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管理的阵地作用,共同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2、创新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德育工作的核心和本质是培养、提高、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突出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作用,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德育大纲》为方针,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旋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科学规范的德育管理为手段,以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

  

(1)围绕系列化教育,构建德育模式。

  为使我们的教育目标既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校根据《中学生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结合我校制定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以“红五月”“红十月”活动为主线,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汇展,我校德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以“主题班会”实施主题教育,以学生自律制度进行自我教育,用“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内心感悟,以“家庭反馈”模式构建家校沟通平台,以“树立典型”形式学习身边榜样,用“诵读经典诗文”、“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提升人文素养,德育系列化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师生的整体道德素养有了很大提高。

  

(2)围绕系列化教育,拓展德育活动内涵  一是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创建内容一是“容止格言”、“十个好习惯”“日常行为十不准”教育,使学生由外在表现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变化。

二是诚实自信评比。

三是遵纪守法评比;四是养成教育评比。

五是心理健康教育评比,六是卫生评比,七是读书热情评比。

通过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是开展“红五月”“红十月”校园文化艺术节,积淀文化底蕴活动。

为不断创新德育系列化教育的形式,增强系列化教育的内涵,结合教育部开展“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从06年开始,我校开始实施“红五月”“红十月”文化艺术节,每学期举办一次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每届艺术节举办班级读书节板报、手抄小报、美术比赛、书法比赛、名篇名段诵读等系列比赛。

每年元旦举办**三中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元旦文艺汇演。

这些活动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学生的人格,也体现了“生活即德育”“德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推动了我校的德育系列化的工作。

  三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学校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坚持上好“两课”,做好“两操”,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每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并把“我运动、我享受,我快乐”这一健康的理念渗透到全体师生中,学样相继组建了乒乓球队、田径队、篮球队等体育活动小组,在不同的时期举行球类、拔河、体操、跳绳、田径等比赛,丰富了全校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四是开展“四位一体教育”活动,我校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主教育“四位一体”,全面渗透的德育体制,通过每学期班级家长会,学校家长会,畅通育人渠道,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指导每个家庭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通过警校共建,有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师生的身心安全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另外,学校还坚持执行教师联系家长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教育,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五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特殊群体教育。

我校针对142名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管理制度,安排了管理人员,实行承包制,给他们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思想上帮助和教育,使他们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3)围绕德育系列化教育,完善德育措施  为了使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制定了《领导值周工作实施方案》、《班级量化考核方案》以及《德育活动实施方案》,每次活动都有评比、记录、结果。

班级量化周评、月评、总评,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培养全体同学为班争光的集体荣誉感。

扎实的德育工作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打造了学校德育特色,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学校先后荣获省级绿色学校,省“五四红旗团委”“省文明单位”“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3、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学校按要求开全、开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创新开发校本课程,新课程的实施更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立足常规管理,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督。

学校开展听课月活动,实行了推门听课、集体听课、公开教学、观摩教学、评课活动,说课活动立足校本,借助远程,采取集体备课,以老带新,“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高能力。

利用主题研讨、教学反思、个案分析等活动,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个别辅导,制定了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实行全额教育,尽可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中考升入省市重点中学人数07年135人,质量检测位居全县前10位,08年184人,质量检测位居全县前10位,09年165人,质量检测位居全县前12位。

前后有6名同学考入合肥一中。

  学校高度重视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全额教育,做到没有因各种原因而失学和辍学的学生,做到中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保持100%,坚决杜绝了失学、辍学等情况的发生。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还不够理想,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有待进一步联合治理。

  2、校本教研要进一步加强,取得实效。

  3、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三中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们知道成就代表过去,希望在于未来。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落实人本观念,弘扬先进教育文化,建设优美教育环境,打造一流教育品牌,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省级标准化学校而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