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关键绩效指引成功DOC 98页.docx
《KPI关键绩效指引成功DOC 9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PI关键绩效指引成功DOC 98页.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PI关键绩效指引成功DOC98页
KPI,“关键绩效”指引成功
序言
前些天,一个朋友参加了成功学的培训,回来与我探讨如何获得成功的话题。
探讨的结果是我们发现成功不光需要一个获得成功的情绪,而且需要一个明确的方法。
不同的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同的,不可能完全依靠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这个成功可能是家庭幸福,也可能是事业有成。
但不论怎样定义成功的概念,实现自己的目标都是期望获得成功人的共识。
这个目标可以是人生目标,也可以是工作目标,可以是长期目标,也可以是短期目标。
那么如何实现目标呢?
在我担任中华英才网络BBS斑竹的过程中,除了专业问题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如何走向成功。
有一个网友在一家规模很小的软件公司工作。
她是个对未来很有想法的人,希望未来能够有所成就,但她最近觉得工作非常郁闷,因为不能接受上级的领导方式,于是,经常和上级发生口角。
于是我问她,你为什么在这个公司中工作,你在这家公司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她想了很长时间,才告诉我她的学历不高,只是大专毕业,又刚刚毕业没有多久,工作经验比较欠缺。
她在这家公司工作的目的又两个:
第一,在这里工作,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生存下去才能发展。
第二,想多学习点东西,为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问她离开这家公司是否很轻易的实现这两个目标吗?
她说不一定。
于是我又问她,你的上级是否没有给你机会,让你学习,或者危及到了你工作的稳定。
她说还不至于。
于是我告诉她。
既然你目的明确,就不用计较太多,否则,会危及到你工作的稳定性,对你实现目标一点好处都没有。
她觉得也是。
其实,这个网友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
第一,目标不清晰,或者目标只是存在潜意识中,没有清晰的目标,就会变成一只无头苍蝇,行动都是盲目的。
第二、没有用目标来指引行动,才会导致她困惑的产生,因为与上级口角是丝毫无益于目标的实现。
在我们的咨询生涯中,遇到过各式各样的企业,很多企业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刚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来说,这个问题就更为严重。
很多企业期望能够获得发展,能发展的更“好”,但是什么是“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在浙江的一个民营企业的咨询过程中,企业老板讲述了他的困惑。
企业发展了很多年了,这两年发展停滞了。
老板很着急,他期望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于是看见别人请经理人,他也高薪聘请经理人,别人做销售策划,他也做销售策划……总之,忙活了半天,企业还是没有什么改观。
只是,这个企业老板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笼统的、模糊的,而应该是清晰的,能够指引企业发展的目标。
看来,明确目标,用目标指引我们的行动,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企业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KPI技术正是这样一种方法,通过对KPI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于是,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写一本关于如何实现目标的书——KPI技术,将我们所了解,所掌握的管理工具介绍给大家的想法,帮助大家明确目标,用目标指引行动,最后实现目标。
写这本书的初衷有两个:
第一、KPI技术虽然已经诞生了很多年了,在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真正能够把KPI技术讲解的非常清晰的著作基本上是凤毛麟角。
在我们咨询的生涯中,面临了太多企业在运用KPI技术的现实问题,想通过这本书,对KPI技术做一个总结,也希望能够对企业的管理者有所帮助。
第二、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感觉到其实生活中同样也需要管理。
KPI技术不但可以在企业中运用,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求职等等都十有所帮助的,希望能够对读者的工作与生活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新闻故事
学习雷锋好榜样
(1)
田永亮回乡,雷锋来了!
“唰、唰、唰”,田永亮非常起劲地挥舞着铁锹,不一会就在自家门前铲出一条路1米宽的路来。
他弹了弹身上的雪花,扛锹提铲拿着笤帚,大步向村内五保户王永真老人家走去。
这一天是1992年2月6日,正月初三,在山东省曹县仵楼乡后张楼村。
初二夜里下了场大雪,整个村庄陷入一片白茫茫之中,地上的雪足有一尺厚。
此时,天将蒙蒙亮,村内只有二三家亮着灯,路上还见不到有行人。
听着脚踩在雪地上的吱吱声,田永亮边走边想,回忆起4年前在抚顺市雷锋团当兵时的那个早晨。
也是一个零下20多度寒冬的早晨,天还没亮,自己就偷偷爬起来,到工具房拿铁锹,却没有找到,只得拿起前一天晚上自己悄悄藏起的铁搞,去掏连队的厕所。
刚舞铁镐砸了几下,就看见战友大柱也拿着铁锹走过来,两人“嘿嘿”会心一笑,同时说“原来是你呀”,就默契地一快干了起来。
在部队的日子多好啊!
战友们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争着比着学雷锋、做好事。
大家想的都是一样的,“为人民服务,甘做无名英雄”,“学习雷锋好榜样”,“人生就是帮助他人,用自己的阳光温暖人间”,这是战士们发自心底的话语。
想着走着,已经到了王永真老人家门前,永亮放下其它工具,手舞铁锹,开始干活了。
不一会就满头大汗,永亮脱下棉衣,推推铲铲扫扫弄弄,把门前清理得干干净净。
这时他觉得浑身是劲,又拾起棉衣和工具,向另一个鳏寡孤独五保户老人家门口走去。
……
田永亮1991年从部队复员回乡,他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放下挎包走出家门,到村里挨门挨户地登记需要帮助的人家;第二件事就是把村里青年召集起来,给他们讲雷锋的故事;第三件事,就是成立学雷锋小组,最初的组员是永亮两个儿时的伙伴李发柱、高爱忠。
光讲不行,田永亮还要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展示,什么是雷锋,怎样学雷锋。
他每天抽时间去一个孤寡老人家担水扫地、劈柴做家务;村里谁家缺劳力,他就主动帮着去干活;谁家的房子漏风漏雨,他就组织学雷锋小组去帮着修补。
一次下雨,想起村里一家老人的房子还未修补好,田永亮从家里拿出塑料布,冒着瓢泼大雨给老人送去;村里来了几个讨饭的,他一下买了一二十个烧饼给他们……。
田永亮觉得自己是雷锋的化身,要努力让村民们感觉到关心人、帮助人、做好事的暖风。
他说:
“一人学雷锋,冷风呼呼灌,学的人多了,空当没了,冷风就吹不进来了。
”因此号召身边的人也学雷锋做好事。
学习雷锋好榜样
(2)
送他到神经病院去
田永亮的父亲田慈亭,是村里德高望重的医生。
儿子能在雷锋团当兵,他感觉很骄傲。
现在永亮复员回家,老人想,该给儿子考虑婚事了。
可是,前些天从京城回乡过节的亲家,过来流露出对儿子的诸多不满,说儿子去年复员回乡前先在他那待的那一个星期,整天帮邻居扫院子、搓煤球、抱白菜,还不断地拉着学生们讲雷锋故事;天天不知疲倦,却都是在为别人做事,还总是乐呵呵的,象个傻子。
近些日子也听村民说“在部队提干未提成,想在村里‘提干’,永亮变傻了。
”“自己地里活不干,尽往别家跑;还送烧饼给要饭的。
”等等。
风言风语传到老田耳朵里,让他心里不好受。
他想:
永亮身体好好的,从部队回来后就整天喊着学雷锋,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是该教育教育他了,别真的像个傻子似的。
这天上午,田医生起床后心里一直低估着呢,亲家公突然上门来了,就赶紧让座。
亲家挂着个冷脸,一进门就嚷:
“看看你那小子,大冬天里,不穿棉衣,不知冷热,傻不愣噔地到处扫雪,还乐颠乐颠地哼着曲儿,村民都说永亮变傻了。
我看,这娃一定是在部队落下了病。
你们还是赶快把永亮送去治病吧。
”
正说着,两人听见外面传来歌声,知道是永亮回来了。
只见这时的田永亮,穿着单薄的秋衣裤,一手挟着棉衣棉裤,一手扛着扫雪工具,头上冒着热汽,口中唱着军队的歌曲,大踏步地朝这边走来。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
”
见到这个景象,田医生气不打一处来,直愣愣地迎着永亮走上去,一把夺下他的扫帚,挥手甩得老远,指着儿子骂道:
“嗅小子,下雨往外跑,下雪满村扫,不知冷和热,永亮,你是不是傻了?
”
“哗”,好似一盆冷水迎面泼过来,田永亮一下子怔住了。
缓过神来才争辩说:
“我这是学雷锋,我们雷锋团都是这样的。
”
“你退伍了,永亮,不当兵,就该想着咋样过日子,整天把雷锋挂在嘴边,是中吃,还是中喝?
”
在一边的准亲家,瞧着父子俩吵起来,掏出1000元钱扔在桌上,说:
“这彩礼钱不要了,你们留着给永亮治病吧。
治不好病,就别谈婚事,俺闺女不能跟个疯子过一辈子。
”说完拂袖而去。
见未来的岳父快步远去,永亮冲着他的背影大声喊道:
“我没有疯!
——”
……
亲事吹了,村民不理解,父亲也天天拿旧思想开导他,还要求去精神病医院看看。
“笑话,我有什么病?
”田永亮觉得周围的人简直极其可笑。
又过了几天,有个老人来田医生的诊所看病,因为没有钱,扛了21斤麦子,想以粮食抵钱。
父亲给人看病,田永亮在一旁帮忙,见来人生活困难,永亮没有让父亲收他的麦子,免费给他抓了药,走的时候又塞给他了20元钱。
病人走后,父亲极为生气,教训道:
“永亮,哪有看病不收钱,还给别人钱的?
像你这样下去,有万贯家产也会被你败光!
我看你就是脑子有毛病!
”
“我没病,没病!
这是学雷锋,你也要学雷锋,要照顾贫困人民,不能光想着自己!
”
俩人吵了一天,永亮憋了一肚子气,当天被冻感冒了。
田医生心想:
这娃恐怕真是神经有毛病了,得送他去医院看看,有病治病,没病避嫌。
随后田医生嚷嚷着给永亮打吊针治感冒,趁永亮不注意,偷偷往输液瓶中加了4支快速催眠的冬眠灵,待儿子沉睡过去后,招呼家人连夜把他送进了商丘精神病院。
学习雷锋好榜样(3)
难道学雷锋是神经病?
这一天是1992年2月27日。
田永亮从梦中醒来,睁眼一看,自己在精神病院,脑子“嗡”的一下炸开了,——这,这世界好像倒了个个。
永亮张着嘴愣在那儿,只一刻,便像火山爆发般喷泻而出——
“哇——”他抱着姐姐大哭:
“姐呀,姐呀,老年人不理解,你怎么也不拦一拦?
我一心为人民服务,学雷锋有什么错?
你们把我弄到这里来,也不考虑考虑后果,唉呀,以后怎么做人啊?
呜呜呜——”
从医院回来后,田永亮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一个月没出门。
他反复地听雷锋的歌曲,反复地读《雷锋的故事》;老是冥思苦想,总也理不出个头绪:
为什么自己对别人如春天般温暖,别人对自己却似严冬般冷酷?
为人民服务有什么不好?
一心为公有什么不好?
他们为什么就是不理解呢?
“哎,心凉,心凉啊,哎——”他不断地叹息。
田永亮回忆起自己走过的路——
1987年当兵,自己上的第一课是《学习雷锋》,学的第一支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
1988年,自己被评为学雷锋标兵,荣立三等功。
1989年,自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上班长,随后又被评为顺城区人大代表、十大精英最佳青年等等。
1991年,自己退伍,团政委张怀先送了两本书:
《雷锋的故事》和《接过雷锋的枪》,并在书上题词:
“田永亮同志:
在部队你是学雷锋积极分子,相信你到地方,一定是雷锋的传人。
”
自己在退伍时,立下志愿:
一定不辜负部队首长的期望,一辈子学雷锋,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难道这些都错了,——绝对不是;难道周围的群众都错了,——也不能这样想;问题出在哪呢?
”
田永亮在家闭门一个月找答案,可总也想不通。
他回忆过去的时光,怀念部队的生活,思念战友,悲从心生……
“对,找战友,找部队去。
”田永亮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来到部队,雷锋团的官兵热情地接待了他,当任雷锋班班长的郑金宝听了他在地方学雷锋的事迹后,说:
“永亮,你就是雷锋的传人,你永远是我们雷锋班的编外战士。
”
团政委张怀先亲切地接见了他,并领着他参观雷锋纪念馆,安慰他说:
“你学雷锋做好事,是完全正确的。
被送进精神病院,这是对雷锋精神的不公。
你不能泄气,雷锋这么伟大,还被人称作傻子呢。
你要把你学雷锋的行动,转化到生产工作中去,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着想,群众就会理解你了。
”
田永亮心里亮堂多了,他在雷锋塑像前鞠了一躬,立下誓言:
“你吹你的冷风,我学我的雷锋,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学雷锋的信念不能改变。
新时期,我更要完完全全学雷锋。
”
随后,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你如果是一滴水,就要滋润土地;你如果是一缕阳光,就要照亮黑暗;你是雷锋团的战士,就要做雷锋的传人。
一个人的思想有限,但这样干下去,总是益于社会的。
”
学习雷锋好榜样(4)
与时俱进学雷锋
1994年,经人介绍田永亮认识了具有新思想的女青年张玉萍。
田永亮一见面就问她:
“你看我傻不傻?
”
张玉萍笑答:
“我觉得你心眼特实在,脑筋特好使。
”
田永亮再问:
“如果你同意谈,就得支持我干事,要不就别谈了。
”
张玉萍向后抹一抹头发,再次笑着回答:
“你做的都是好事,我绝不在意别人说你有病,家里也阻挡不了我。
以后跟你成了亲,我不但支持你,还要跟你一起学雷锋。
”
1995年建军节,两个心心相印的年轻人结合了。
一天,张玉萍说:
“永亮,咱既然走到一起了,咱就想法儿怎么干吧。
我说咱这样干下去不管用,咱学雷锋,你越学越穷,谁还跟你学?
”
田永亮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咱学雷锋做好事,那些受帮扶的群众心里肯定暖洋洋的,他们会从心底夸咱,夸咱这社会。
可是其他群众呢,他们看到的只是我舍去自己的利益去做事,这些事对他们一点帮助也没有。
而这部分群众是最大量的,怎么能让他们也感到学雷锋的好处呢?
1995年底,田永亮招集18个“学雷锋小组”的成员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非常热烈。
这个讨论持续了一个多月。
最后田永亮悟出,广大群众需要的是走上富裕道路,党和国家也都是这样号召的,如果我们能帮助大家致富,那我们学雷锋不是更有号召力了吗?
对,雷锋姓富不姓穷!
我们要带领全村人走致富的路!
这一下把大家心里点亮了,说干就干,田永亮在自家门楣贴上科技信息协会的条幅,率领这些“雷锋团编外战士”就如何使后张楼村翻身大动脑筋。
他们调查里村的农作物,决定从全村的果树下手,派人到外面学嫁接剪枝技术,对全村杏、桃树进行品种改良,当年使户均增收500元。
他们又选择开发庭院经济。
田永亮在自家庭院内盖了塑料大棚,种植双孢菇和韭黄,当年获得成功。
第二年教其它他也开始试搞塑料大棚,到第三年,村内已有20多户搞了塑料大棚,最后选定香椿这个产品,如今在后张楼乡这片土地上,已经成了香椿专业村。
1996年,学雷锋小组经过反复评估,选定了大葱这个产品,号召村民种大葱。
许多村民拿不定主意,学雷锋小组先垫付1700元,从商丘买进大葱种子,分发给村民,告诉村民:
“赚了钱归大家,亏了算我们的。
”该年,村民种葱由原来的几十多亩一下发展到600多亩,户均增收200多元。
由于田永亮“学雷锋小组”的推荐,现在与后张楼村及相近的两个村,都成了种葱专业村。
1997年、1998年,田永亮还养过蜜蜂,承包过果园,侍弄过食用菌,种过脱毒土豆等,每一样都有不少的收获,但由于市场行情的波动,没有形成长线产品。
1999年4月2日,田永亮成立了曹县傻子永亮农业科技开发中心,进行农业科技推广,良种繁育,农作物种子、化肥农药等产品。
中心搞了150亩良种基地、277亩旱稻种植,还发展了黑小麦、高产花生、优质抗虫棉基地1000多亩等,当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0年田永亮从农业科技开发中心的利润中拿出6万元,又组织了一部分资金,投资兴建雷锋希望小学,使460名学生的学习环境大大改善,减免了上百名特困学生的学费。
进入新世纪后,田永亮不但在自己的村镇组织发展经济、进行学雷锋活动,还走向全县宣传雷锋事迹、举办雷锋事迹展览和交流学雷锋经验;2003年,田永亮在县电力供电公司支持下,又成立了永亮电力服务队,面向全县进行电力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依托这个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
服务队从开始的十几个人,到2004年已经发展到了228名队员。
借着农业科技、电力服务两个翅膀,田永亮大踏步地开展着他的学雷锋事业,他的行为也得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党员、全国学雷锋标兵、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全国数十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2003年3月5日,中中央电视台还对他进行了集中报道。
如今,田永亮正成功地走在学雷锋的路上,他戏剧性的经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问题与思考
1、为什么田永亮在部队是好雷锋,回乡后却被认为是傻子,后来社会上又认为他是好雷锋?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2、田永亮总的愿望是什么?
他的目标是什么?
行动是什么?
这中间有什么关系?
3、在部队、回乡后、遇到挫折反思后,田永亮的愿望、目标、行动有没有什么变化?
4、在部队、回乡后、遇到挫折反思后,他周围的人对他的要求都是些什么?
5、怎么样认为田永亮的行为和结果好还是不好?
什么是它的检验标准?
6、田永亮刚回家乡,应该做什么?
从哪些方面入手?
要达到什么结果?
7、要做的好事太多了,但是精力有限,田永亮应该怎么办?
8、如果田永亮在我们身边,他应该做什么?
从哪些方面入手?
可达到什么结果?
9、有没有方法,让田永亮不走弯路?
让他能不断保持正确?
10、有没有一种普遍的方法,让我们自己做事成功的机率比较大?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1)
田永亮学雷锋的三个阶段
雷锋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他代表了一种精神。
学习雷锋,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幼儿园的时候就深深的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雷锋”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淡化了。
田永亮是执着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多年来,尽管受到了非常多的挫折、非议与不理解,始终坚持学雷锋。
如果用时间阶段来划分的话,可以将他学雷锋的经历简单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虽然都是学雷锋,但他的处境与遭遇却完全不同。
第一阶段,在部队。
田永亮在部队刻苦进行军事训练,积极做好人好事,得到了部队的嘉奖与认可,因此获得三等功,并被提拔为班长,成为人大代表。
第二阶段,初回家乡。
田永亮在家乡学雷锋,做好事,帮助弱者,在这个阶段中,田永亮不但没有得到他人的称赞与认可,还被认为做了不正常的事,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第三阶段,遇到挫折反思后。
田永亮遇到挫折反思后,对自己学雷锋的方式作了一定的改变,把做好事的重点放在了带领村民致富上,这个阶段中田永亮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他自己的工作状况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为什么总是事与愿违?
在第二阶段中,田永亮尽管努力学雷锋,做好事,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是田永亮错了吗?
他是真心学习雷锋,为周围的人服务,用自己的行动去温暖别人,他没有错。
是群众错了吗?
如今大家都在奔小康,而他不去发家致富却在损失钱财,这与“好人”的标准不相符合。
群众也没有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有人认为是时代不同了,群众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田永亮的行动方式有些过时。
但是,问题的实质只能简单的理解为时代不同了吗?
我们周围很多很多类似田永亮的事情又怎样解释呢?
田永亮的事件只是一个特例,我们周围有非常多类似田永亮的事情在发生。
许多人都有很好的愿望,也这样去努力作了,但是结果却不是我们想要的。
记得一年前的一天,突然接到母校老师的一个电话,说有一个晚我好几届的师弟来深圳找工作,找了很久都不如意,要我关照一下。
于是我找到他,一见面,师弟就向我诉苦。
原来,他以前大学毕业后工作分配得很好,收入也不错,但他感觉平淡的生活没有意思,想做一番事业。
那几年MBA非常吃香,他决定去拿一个MBA文凭。
于是辞工到学校附近租了个小房间复习考研。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吃了很多苦头,才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研究生。
没想到出校门再次走向社会时,不但没有获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找的工作还不如以前。
师弟非常苦恼,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努力白白的浪费了。
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故事非常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事与愿违”吧。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事“事与愿违”?
愿望、目标和行动
要解释这个问题,可以从愿望,目标,行动几个概念出发。
所谓愿望,是一种抱有希望的想法,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这个想法可能正在付诸行动去实现,也可能由于力不从心,只是想想而已。
而目标,是即将付出行动或已经付出行动去实现的一个预期,这个预期比前面提的想法更具体,更希望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结果。
行动就是支持愿望或目标实现的行为过程。
愿望的概念要遥远一些、虚幻一些,目标相对具体一些、现实一些。
对于表达同一个要实现的对象来说,愿望包含目标,目标比愿望更清晰更具体。
目标可以是行动的明确指向,它包含了“标准”的概念,即行动的结果是否是你所需要的,可以用这个标准去对比。
行动在实施过程中会随着环境和资源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达到不同的结果。
没有目标指引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应该为目标服务。
有些时候,在没有目标指引的情况下,通过行动可能实现愿望,但其成功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从师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以前的工作很稳定,而且有不错的收入。
他想做一番事业,想有所成就。
但什么是“做一番事业,有所成就”呢?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相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做一番事业,有所成就”就是这位同学的愿望,这个愿望是模糊的,因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感觉到MBA很吃香,辞职去考MBA就是一个行动。
师弟毕业后工作不如意,觉得很失落。
这说明他的实际目标应该是“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收入更高,机会更多”。
这个目标包含在“做一番事业,有所成就”这个愿意望中,但它比这个愿望要具体。
把师弟行动的结果与目标对照,发现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所以就师弟就感觉到自己的努力白白浪费,没有实现目标,也与愿望不一致。
我们知道,要获得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有二个必要条件,一个是过往的经验与学识,另外一个是能证明,应聘者可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
这个同学虽然拿到了学历,但是他的经验与过往的业绩不能证明可为新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
他的行动只是提高了自己的学历,没有在经验与业绩上下功夫。
看来,要明确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支持条件,找到实现目标的方向,否则等于没有明确的指引,行动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田永亮初回家乡时的学雷锋行动,结果遇到挫折,就是这个道理。
田永亮每个阶段的愿望
田永亮的第一阶段的愿望是什么呢?
通过部队的教育,田永亮深受雷锋精神的鼓舞和感染,产生了“象雷锋一样”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在部队的几年中,田永亮始终刻苦军事训练、努力帮助战友、争做好人好事等,经过努力,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1988年,他被评为学雷锋标兵,荣立三等功。
198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上了班长,随后又被评为顺城区人大代表、十大精英最佳青年等等。
可以说田永亮的愿望实现了。
第二阶段中,田永亮离开部队返回家乡,决心做“雷锋的传人”,把雷锋精神带回家乡,让人们感觉到人间的温暖。
他帮助孤寡老人,帮助邻居扫雪,慷慨地将自己的粮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