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462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生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生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生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生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创新.docx

《学生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创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创新.docx

学生创新

核心提示:

创新是一所学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勃兴的灵魂。

2006年春,宁夏大学成立了由何建国校长任组长、王燕昌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时隔三年,他们共同为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挂牌并宣布“创新无限,赢在校园”竞赛正式启动。

如今,波及全校的首届创新大赛已见分晓,百余名校园科技之星榜上有名。

本报记者对此跟踪采访,为你讲述赢在校园里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创新无限赢在校园

——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纪实

本报记者王晶晶李红艳蔡波方舟

时间:

公元2009年6月12日上午8时

地点: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采访对象:

张桓(物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管学生工作)张冬(物电学院青年教师,学生科研项目指导老师)李瑾(物电学院辅导员)杨帅、何成等(科研项目参与学生)

新闻事件:

《宁夏大学报》学生记者蔡波、醋燕妮、马春花、韩娅琦、李月奇等12人集体采访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

筚路蓝缕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科技制作及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经过认真探索,不断实践和总结改进,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善的“三层阶梯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会学习、能应用、有创新”。

这一学生评价体系和科学管理制度的创新,让物电学子在历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实践活动中,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涌现出了一批校园科技明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时间就像是生命的外壳,岁月匆匆而去,印痕各有不同,留下的,唯有记忆的碎壳。

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10年前。

1998年,那是一个科技的春天。

“创新”这个名词远不及当下这么频繁见诸媒体。

在物电学院综合楼(那时为物电系)一间简陋的办公室,挂出了“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的牌子。

虽然只有几名成员,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举办“创新论坛”,每周2次。

由于选题自由,形式活泼,听众兴趣很高,一直坚持至今。

这个不起眼的“学生创新工作室”,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3年,全校第一个科技研究型学生社团“大学生电子科技协会”在物电学院成立,以专业教师带学生骨干,再由骨干带学生的“辐射式实践教学模式”,资金、设备、师资投入少,但培训范围广,实践效果好,形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机制,并于2006年、2007年先后获全区、全国优秀社团。

同年3月,宁夏大学智能网络系统实验室成立,这是第一个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其研究方向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在物理、数学、人文、化工等交叉学科的应用。

当年9月,由学生自主研发的AGS网格计算系统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SCILAB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12月,ATK网格开发工具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自2005年起,物电学院进一步充实了学生创新工作室,先后举办了四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参与学生280余人、指导教师40余人、立项作品102件。

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学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7.9万元,给予学生科技创新大力支持,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浓厚的学生学术科技氛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了支持、鼓励开展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机制。

2007年,物电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大学生电子科技协会”为平台,以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性专业竞赛和学生科研项目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扩展、应用知识,展现创新能力的机会。

是年,宁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次,评估专家参观了相关展品,从其外观设计和科技含量对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09年2月,为适应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高校的新形势,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物电学院因势利导,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实验室配备了完备的软硬件设施,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还配备了专门的科技项目老师进行指导,打破学科和学院界限,吸引了全校理、工、文、农、经等多学科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参加培训,提高学生科研成果水平,鼓励和培养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锻炼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009年5月15日,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在物电学院挂牌,何建国校长、王燕昌副校长亲临揭牌并宣布:

首届“创新无限,赢在校园”竞赛正式启动。

本着参与性、教育性、趣味性,简易性和挑战性原则,旨在通过各类设计和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能够让更多对设计和制作感兴趣的同学充分发挥特长和潜能的道路,缩小文科与理科学生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差距。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是大西北萧瑟的驼铃吸引了八方关注的目光,是贺兰山跳动的脉搏道出了宁大学子发展的心声,是黄河母亲奔腾不息的神韵奏响了创新的号角。

于是,他们来了,带来了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憧憬。

像灿烂夜空升起的明星,带给人们无限欣喜。

群星璀璨

宁夏大学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以参加比赛作为培养人才的平台,通过坚持不懈的系统培训、项目制作、团队交流、合作开发等方式,培养有崇高理想、健全人格、团队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让学生成为善于钻研,富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使大学成为基础扎实、专长突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在这个摇篮里,孕育出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校园科技明星。

2004年8月,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共有100名青少年获此殊荣,宁夏大学物电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2000级一名学生名列其中,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首次荣获此类全国性大奖的大学生。

2004年11月,法国国家信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科学计算自由软件“SCILAB”竞赛,最终进入决赛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交大、清华大学、宁夏大学、厦门大学等九支代表队。

由物电学院张冬、康彩、陈江宁三名同学组队参赛的宁夏大学代表队,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全国大学生SCILAB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

曲鼎,物电学院2002级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实践,在区内外专业刊物发表科技论文数十篇,其专著《计算机病毒防护与处理》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世界500强企业华为集团深圳总部来宁夏招工,在全区仅招15人,宁夏大学物电学院05届毕业生一次录用13人,均为该院电子科技协会成员。

现在已经成为技术骨干,很受企业欢迎。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宁大学子一路奋斗,一路求索,一路排险,一路开拓,他们用火热的激情执着地追求着。

在科技创新的滚滚洪流中,张冬无疑是最为炫目的一颗新星。

他,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2000年考入宁夏大学物电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2005年被学校破格免试录取为研究生。

在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他潜心钻研,在网格计算技术、搜索引擎、SCICOS—HDL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共获各种奖励60余项,其中全国性大奖18项;省、部级12项;校级30余项。

作为宁夏大学学生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曾赴法国INRIA进行短期学习交流。

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物电学院留校任教,现任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科技项目指导老师。

谈及荣誉与归宿,张冬与记者有以下对话——

记者:

你是一个在创新中制造成功的人,在那么多的奖项和荣誉中,你最看重哪一个?

张冬:

我做过创新的努力和尝试,但远没有科学家、发明家那样惊人的成绩。

荣誉的获得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当学生期间的那些奖项都不能再提了,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底和今年,学校和自治区评我为“优秀社团指导教师”,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

记者:

辅导学生参与项目、答疑、解惑要花费很多时间,这与你担负的科研项目是否矛盾?

张冬:

我现在主持着五六个项目的研究,每天在训练基地有三个时间段必须给学生面对面辅导。

每个时间段有四个小时,包括周六和周日,每天要拿出10多个小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基本上没有我个人的时间。

我采用指导高年级骨干,再让高年级带低年级的办法,让学生在这里学有收获。

另外就是把我主持的项目分解给学生做,用项目培养学生,用有所长,互利共赢。

记者:

和你一起搞过项目的同学有的开公司在商界发展,你难道没想过用自己的产品去办企业?

张冬:

我的兴趣在科研,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在公司进进出出,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记者:

据说有的企业以年薪20万元聘你出山,你为何甘愿当清贫的大学老师?

张冬:

这不是钱的问题。

要说钱,我的身价也不止20万元。

去大公司应聘,充其量不过是个打工仔,是替人家干。

钱,以后有机会挣,我想趁年轻的时候,让自己高高兴兴地做一些最感兴趣、最有意思的事。

是宁夏大学培育了我,我要用自己所学回报母校,不能辜负辛勤培养我的老师,这是做人的道德、良心。

说到这里,张冬回过头,深情地看着坐在他身旁的张桓老师,目光里充满真诚和感激。

作为学长、辅导员出身的张桓老师,是看着张冬走过来的。

他转过身,用手拍了拍张冬的肩膀,会意地笑了。

无声的笑容里,溢满慈爱与欣慰。

奉献是高贵灵魂的信仰。

在万人瞩目的领奖台上,并没有老师的身影;老师头上,也没有“星”的光环,然而正是像张桓老师这样一个个默默无闻的铺路石,炼出了补天的五彩云霞,才有星光璀璨,如日中天。

张冬,这一电子王国的骄子,他是有信仰的,他的信仰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感恩;张桓老师也是有信仰的,老师的信仰是为“千里马”添草加料的服务。

正可谓: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硕果累累

走进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在学生课外科技制作展览室,我们看到了百余件学生的作品,从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到五花八门的教具,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展室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类竞赛的获奖奖状。

这些实物和奖状,让人直观地认识到:

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应用。

通过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学用训练,使他们在程序设计、产品制作、项目设计等方面都有了突出表现,对科学研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学以致用,用有所长。

训练基地成为他们展现能力的最好平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类竞赛,自主科研立项、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等,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物电学院率先设立了“大学生科研立项”,完全由学生自己组队、联系导师指导、向学院申报科研项目。

从2006年起,学院每年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这一活动,迄今本科生已有230人次参与,获学院立项80余项。

积极组队参加国家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锻炼队伍,在实战中练兵,学院有20余名教师参与专门辅导。

近年来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竞赛等各类国家级竞赛,物电学院共获得各项奖励61项,学生获奖人次逐年上升。

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05年有9人参赛,6人获奖;07年增加为30人参赛,18人获奖。

首届“创新无限,赢在校园”竞赛,分为“挑战项目”、“自选项目”、“创新设计”三类,有来自物电、数计、教科、机械、化工、农学、人文等7个学院的100余名学生参赛,共提交了80件作品,其中挑战项目19项,自选项目32项,创新设计29项。

各类参赛项目共有131人次获奖,其参赛人数之多,作品类型之丰富,都属空前。

记者采访了几位获奖学生,记录了他们的“获奖感言”——

陈晓龙(物电学院06级电子专业):

我们的“互联网伙伴机器人”获“自选项目”一等奖。

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及的,它是我们每个成员智慧的聚合,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

其他同学在系统的构建方面提供思路,由我用程序去将它表达,才使得我们的机器人能够焕发出不同于他人的灵光。

蔺锴(机械学院07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我的“互动平台下碰撞减震设计”获“创新设计”一等奖。

创新训练基地给了我动手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竞赛让我开阔了眼界,结识了优秀的选手和很好的辅导老师,让我从许多同学奇特的思维与不同寻常的动手能力中获得了启示,这是从书本上和课堂上根本无法学到的。

顾亚慧(数计学院0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我的“五子棋”获“挑战项目”一等奖。

这是我第一次自学一门计算机语言并进行编程。

学习过程很困难,但最终结果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比赛是对自己学习能力、方法、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

限于篇辐,我们不能把众多获奖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激、心得一一摘录。

然而,透过他们的心声,观摩他们的作品,我们欣喜地看到:

每一件成功的制作,都凝聚着感动的泪水;每一滴汗水,都代表创新的力量。

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让我们感动着。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将科技创新诠释到一种新的高度,他们周身散发出一种火红的能量,在信息时代的恢弘序曲里,磅礴出新的篇章。

巨大的科技之光落在一张张生动而充满激情的脸上,在宁夏大学校园里日益升腾。

无限风光

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向每个成员全天候开放,但进入基地必须用专用校园卡刷卡,然后大门自动打开,并自动拍照,录下进入者的影像。

记者在李瑾老师的引领下,依次进入基地实验室,发现在墙上醒目地张贴着三项制度:

一是《申请加入基地人员选拔制度》;二是《基地设备安全操作制度》;三是《基地日常活动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不是应付检查做给人看的,而是实实在在严格执行的极其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

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基地根据每个学生的课程表做出周密、细致、科学合理的安排。

培训分三个时间段,每时间段4小时,都有项目指导老师面授指导;基地每天开放12小时,每周7天。

实验室现有10台计算机,除了学生的固定辅导时间,只要有时间,学生可以随时来上机,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设备,保障了训练效果。

对于项目的研究,也不必完全承担,而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完成其中最有兴趣部分即可。

目前已吸纳了来自物电、机械、化工、数计、教科、农学、人文、外语等学院的190名学生参与创新项目,所开发和设计的项目有30多个。

基地成员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按院系、年级、班级、专业授课的方式。

在培训中同学们取长补短,交叉融合,相互启发,往往能产生很有价值的创意。

也为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奠定了基础。

基地工作室有两间教室大,工作台是用旧课桌改造的,安装着立式电钻、虎口钳、电焊机等加工工具。

靠墙摆放着几个旧式大书柜,里面有各种扳手、榔头、钳子、钢锯等钳工工具。

这些工具和工具箱都是废旧利用,擦拭得很干净,摆放得整齐有序,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乍一看,就像是工厂的加工车间。

工作室一侧,杨帅和另一个学生正在加工改造太阳能全方位接受器。

现在用户使用的太阳能都是朝一个方向固定的。

杨帅和同学突发奇想,想研制一个能随着太阳自动变换方向的太阳能接受器,像葵花向阳般让感光器朝着太阳的升落自由旋转,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照。

他对我们边讲解原理,边实际操作。

张桓老师带着记者参观了训练基地每一间工作室。

在学生作品展厅,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历年来学生制作的作品,对每一件作品,他都了如指掌;说起历届学生,如数家珍。

他告诉记者,把学生精心制作的作品放在这里陈列,给大家展示出来,能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的兴趣,这就使得传统意义的课外活动,成为教学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成为每届新生入学教育最有说服力的实例与平台。

看着一件件精致的科技制作,我们似乎很难把它与简陋的工具和设备联系起来,便禁不住问道:

“目前训练基地最急缺的是什么?

”张桓老师稍作迟疑,回答记者:

“缺资金!

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从无到有,因陋就简,克服了资金短缺、人力不足、设备简陋等困难,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有钱办事,没有钱不等、不靠、不伸手要,花小钱也要办大事。

“由于学校的高度重视,在经费上已给予训练基地大力支持。

”张桓老师介绍说,学校教务处给训练基地一次性投入经费3万元,每年1万元;学校PHE项目支持2万元,每年1万元;学院自筹资金1万元,这些资金已陆续到位。

有了经费支持,基地开展培训便有了保障。

目前,训练基地以现有成员为基础,与相关学院密切合作,从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资源共享,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的科研战略出发,举全校之力,瞄准全国性科技大赛,已立项的项目有:

开放式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与外国语学院、数计学院);

中英文wordnet开放式辞典(与人文学院、数计学院);

基于机器视觉的小型桌面制造系统(与机械学院);

光凝胶立体成形系统(与化工学院);

果品减压湿冷贮藏保鲜系统(与农学院);

互联网伙伴机器人(与教科学院、人文学院);

五子棋六子棋对战平台(与数计学院)。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集教学与科研,探索与创新于一体,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全面备战2009年“挑战杯”,积极组队参加全国电子科技大赛及CCTV机器人大赛和车模大赛,这对于第108位“211工程”建设家庭成员的宁夏大学,无疑是一次大推动、大促进。

在这个激情燃烧的六月,在这个火热的、充满希望的校园,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宁大学子,是万顷碧海里看得见的桅竿;是躁动于母腹中的一只婴儿;是遥望东方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

今天,我们应当感谢;

明天,更值得我们期待!

采访手记

走出大学生训练基地,已是中午时分。

塞外仲夏,骄阳似火。

回望,物电办公楼在艳阳映照下,仿佛高大起来。

漫步金波湖畔,只见体育场上空气球高悬,彩旗飘扬;号声鼓声呐喊声不绝于耳。

我忽然觉得,实验室里的静谥与运动场上的喧闹虽然反差很大,却同样是人生竞赛场的拼搏。

校报记者采访团由我主笔,记录下一个个真实灵动的故事。

此刻,一股柔情在心里荡漾,一种暖暖的东西开始融化,触动着我……

云彩在天空流动,又在天际消逝。

敲完这篇通讯的最后几个字,我的心便忐忑起来,以我的工力,无力把一个校园科技创新团队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凝聚着无私奉献者心血,承载着学子科技梦想的创新基地,岂是我笨拙的笔所能描绘?

行云流水,水流云在。

(本文在采写过程中得到物电学院党政领导的鼎力支持;李瑾老师提供了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并修改文稿,在此一并致谢)

获奖感言

作品名称:

互联网伙伴机器人

奖项:

自选项目一等奖

获奖者:

海敏(教科学院07级应用心理学)一个集体,不管大小,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所希望的结果。

我们小组成员搭配合理,物电学院电子专业2名男生,教科学院心理学专业2名女生,人文学院新闻专业1名女生,大家各有所长,互相配合,合作很愉快。

获奖者:

马玲(教科学院07级应用心理学)我们的互联网伙伴机器人是针对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开发的,针对人们内心的孤独和巨大压力以致对网络的依赖,我们开发了一款类似于宠物的桌面网络陪伴型机器人。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我们的机器人终于完成了设计功能,有和人们聊天、阅读新闻、还有娱乐等功能。

作品名称:

楼宇环保新能源发电系统

奖项:

自选项目一等奖

获奖者:

许伟(物电学院07级自动化专业)从开始制作到参加比赛,历时三个月。

为了找到耐用又廉价的材料,我们跑遍了整个西夏区,甚至到老城的东环市场和建材城“淘宝”。

我们在设计的每个环节都遇到了技术问题,也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我们不耻下问,相互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小组的工作效率。

获奖者:

王鹏(物电学院06级物理师范专业)成绩固然重要,但它说明的仅仅是成果本身的科研价值,比赛更大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挑战自我、挑战困难、挑战未知”的精神!

产品制作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坎坷和艰辛的过程,只有那些勇于挑战自我、迎难而上的同学,在经历了科研历程中的酸甜苦辣后,才能领会科研的神圣和严肃。

获奖者:

杨伟峰(物电学院07级自动化专业)我们小组从选题开始,每个人投入了很多课余时间,也收获了很多知识。

项目整体框架确定之后每个人分配到了不同的任务。

最后项目各部分整合,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和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讨论,项目各部分串联起来组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作品名称:

人造叶绿体

奖项:

创新设计三等奖

获奖者:

闵越(化学化工学院08级)竞赛活动不仅使我发散了自己的思维,而且其他同学的奇思妙想也使我受益匪浅。

那些大胆的想法,不乏细腻的思考。

更重要的是,我们交流了思想。

核心提示:

校党委书记齐岳指出:

“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努力构造一个集培养‘少数拔尖创新型人才——较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一定数量的一线实用性人才’为一体的‘陀螺形’人才培养体系。

要在教育教学等各个环节上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教学评价要从以知识考核为主的单一模式向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多元模式转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009年5月15日,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基地在物理电气信息学院挂牌,何建国校长、王燕昌副校长共同揭牌并郑重宣布:

宁夏大学第一个大学生创新训基地正式成立。

本报记者以《创新无限,赢在校园——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基地纪实》为题,采写了长篇通讯(见2009年7月3日《宁夏大学报》第261期3版)。

宁夏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倡导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参与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战绩。

一年半后的今天,本报记者再次走进创新基地,就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追踪报道。

划创新的星火燃成长的礼花

——再访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

本报记者曹素梅杜宽金洁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决赛一等奖!

第七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第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特等奖!

2010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季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设计大赛总决赛三等奖!

2010Scilab-OW2联合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

………

这一连串获奖背后站立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团队?

这个团队又是如何取得这些成绩的?

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是怎样成长的?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又一次来到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采访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

■依托学院扎实求远■

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简称学院)持之以恒的办学传统,也是学院在历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的根本保证。

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简称创新基地)能够在物理电气信息学院挂牌,是学院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成功实践的结果。

同时,创新基地的建立,又为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完善的实践平台。

2010年学院进行教学实验楼改造项目。

在项目计划阶段,学院就将创新基地条件建设作为重点工程。

改造完成后的创新基地与2009年挂牌时相比,无论是科研环境还是使用面积,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创新基地设在学院五楼,总面积约400平方米,窗明几净,辅助设施完善。

目前创新基地下设机器人实验室、能源系统实验室、智能仪器实验室、网络应用实验室和基地管理办公室。

学院每年投入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创新基地建设,为创新基地配备了精确的测试仪、焊接工作台、价值十万元的制板设备、学生创新专用计算机、开发平台等设备,并支持创新基地自主研发了如精密数控铣床、震动测试平台、风车设计测试平台等科研仪器,这些仪器设备,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学院对创新基地给予有力支持,已经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的多层次、多学科学生科技创新辅导队伍。

以杨泽林教授、何力军教授、车进副教授、刘大铭副教授、姚黎欣副教授、张冬老师、李峰老师、肖斌老师等为代表的专业基础扎实、尽职负责的导师队伍,成为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成果的必要条件和坚实保障。

创新基地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实训培养的模式和选拔制度。

创新基地采取“科普性”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