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417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docx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福建教育考试院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社会心理学

(一)》(0266)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社会心理学

(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必考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和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社会工作与管理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应用专业课程。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学科。

它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力求对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做出解释。

学习并在实际社会工作与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与管理者的理论意识、工作方法和管理水平,并且结合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工作,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系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对在社会工作与管理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处理、归纳、综合,培养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做好社会工作与管理、社区建设与服务获取必要的知识本领,并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重点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社会化;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社会沟通;社会群体及其行为;社会角色;文化与人格。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社会学课程。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够以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指导,加深对社会心理学内容的理解。

在社会工作与管理的各门课程中,《社区服务》、《社会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社会问题》等课程与《社会心理学》课程联系比较密切。

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社会心理和社会心理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自学考试应试者应在了解国内外不同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征,明白影响和制约社会行为的因素,并能够深入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外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1、早期社会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2、中后期心理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3、社会相互作用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4、行为科学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国内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①、吴江霖的观点②、沙莲香的观点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个性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第二节社会行为特征及其制约因素

(一)社会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二)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独立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行为特征及其制约因素

3、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识记:

(1)吴江霖的观点;

(2)沙莲香的观点;(3)王康的观点;

(4)社会心理学应有的研究对象。

2.领会:

(1)“社会心理”的不同解释;

(2)产生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说法的原因;(3)国外社会心理研究学者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四类观点。

3.应用:

比较社会相互作用论与行为科学的不同解释。

(二)社会行为特征及其制约因素

1.识记:

(1)社会行为的涵义;

(2)社会行为的性质。

2.领会:

(1)社会行为;

(2)社会行为特征;(3)人格及其完整认识;(4)社会;(5)社会范畴及其本质;(6)文化;(7)广义文化的涵义。

3.应用: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识记:

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客观而全面的认识。

2.领会:

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几个方面。

3.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自学考试应试者应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个全面的理解与掌握,既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也要掌握具体的研究方法,还必须清楚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应试者还应牢牢掌握社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是后续学习的必要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一)方法论的重要性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三)专业研究的常用术语

第二节观察法与实验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第三节调查研究方法

(一)典型调查

(二)个案调查

(三)抽样调查

(四)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第四节跨文化研究法

(一)跨文化研究法

(二)常用的跨文化研究方法

1、现场调查

2、生活史的分析

3、心理测量

4、绘图分析法

5、民俗、艺术和神话传说的分析

(三)文献档案法

(四)若干存在的问题

1、伦理问题

2、倾向性问题

3、价值中立问题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2、观察法与实验法

3、调查研究方法

4、跨文化研究法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1.识记:

(1)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2)社会心理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一般的方法论;(3)社会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4)科学研究的五种主要专业术语;(5)陈述的三种方式;(6)理论的三种形态。

2.领会:

(1)现代社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3.应用:

“科学研究”在现代科学逻辑和方法中的特殊意义。

(二)观察法与实验法

1.识记:

(1)观察与实验是两种最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2)观察的种类;(3)实验法的种类。

2.领会:

(1)观察法的定义;

(2)参与观察;(3)非参与观察;(4)实验法的定义;(5)实验室实验;(6)模拟实验;(7)现场实验。

3.应用:

实验法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弊端。

(三)调查研究法

1.识记:

(1)调查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的几种类型。

2.领会:

(1)典型调查;

(2)在典型的选择中应遵循的规律;(3)典型的优点;(4)个案调查;(5)个案调查的优点及缺陷;(6)抽样调查;(7)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采用抽样调查技术的原因;(8)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

3.应用: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四)跨文化研究法

1.识记:

常用的跨文化研究方法。

2.领会:

(1)社会心理学应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

(2)现场调查;(3)心理测量的具体方法;(3)文献档案法;(4)个人隐私的侵犯问题;(5)被试的痛苦问题;(6)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7)韦伯“价值中立”的基本含义。

3.应用:

实验研究中的三个主要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自学考试应试者应了解社会心理学孕育时期最具有社会心理学特征的研究的理论线索,理解社会心理学形成时期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借鉴,掌握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认识社会心理学的来源,熟悉社会心理学确立时期主要的社会心理学家,明白国内外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一)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相互渗透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三)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一)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

(二)米德的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一)现代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二)美国以外的社会心理学现状

(三)我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现状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4、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1.识记:

(1)历代哲人关于“人性”讨论的两条理论线索;

(2)柏拉图理想主义观点的继承者;(3)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继承者。

2.领会:

E.P.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识记:

(1)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2)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3)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4)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

2.领会: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3.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1.识记:

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

2.领会:

米德的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3.应用:

战后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展。

(四)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1.识记:

(1)现代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危机问题;

(2)中国社会心理学重建。

2.领会:

(1)西欧、日本社会心理学状况;

(2)20世纪港台、大陆的社会心理学状况。

3.应用:

中国社会心理学重建与发展情况。

第四章社会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社会化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个人学会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社会化的定义和社会化的特点,明白社会化的途径和完成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时应该了解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掌握其中重要的社会化类型和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定义

(二)社会化的特点

1、终身性

2、自主能动性

3、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辨证的统一过程

(三)社会化的途径

1、社会教化

2、个体内化

第二节生物学因素

(一)本能与环境

(二)社会生物学的解释

(三)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

第三节社会文化因素

(一)文化

(二)家庭

(三)学校

(四)同辈群体

(五)大众传播媒介

第四节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一)人格与社会行为

(二)自我

1、自我观念

2、自我意象

3、自我意识

4、自我评价

5、自我表现

(三)心理学家对自我的认识

第五节社会化的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

(二)道德社会化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六节社会化的历程

(一)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

(二)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

(三)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四)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化概述

2、生物学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5、社会化的内容

6、社会化的历程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化概述

1.识记:

(1)社会化的定义;

(2)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3)社会教化的内容。

2.领会:

(1)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的性质和任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化;

(2)社会心理学家关于实现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

(二)生物学因素

1.识记:

(1)社会心理学中的本能论观点;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2.领会:

社会生物学和习性学有关相互统一和连续的基础;

(2)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

(三)文化因素

1.识记

(1)社会化的文化因素

2.领会:

(1)文化的定义;

(2)家庭及其重要性;(3)学校及其重要性;(4)同辈群体及其重要性;(5)大众传播;(6)大众传媒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3.应用:

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社会化的影响。

(四)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1.识记:

(1)人格的原义;

(2)乔治·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3)乔治·米德有关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2.领会:

(1)G.奥尔波特有关人格的定义;

(2)陈仲庚有关人格的定义;(3)社会文化层次;(4)个体生活情境;(5)自我表现。

3、应用:

有关人格与自我发展的几种理论。

(五)社会化的内容

1.识记:

(1)政治社会化;

(2)道德社会化;(3)性别社会化。

2.领会:

(1)L.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三大水平七大阶段理论;

(2)真实描述性别角色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的两大因素:

社会学习和认知发展。

3.应用:

(1)性角色;

(2)性别角色。

(六)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

1.识记:

E.埃里克森关于人的社会心理发展八个阶段的理论。

2.领会:

(1)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的原因;

(2)继续社会化;(3)再社会化(4)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

3.应用:

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再社会化。

第五章社会认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社会认知的概念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懂得社会认知的对象包括哪些类型,并能了解影响人们进行准确社会认知的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以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同时,对于不同的社会心理学家所提出的有关于社会认知的理论必须要能熟练地掌握与运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认知及其特征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1、认知的选择性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3、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性

4、认知的完形特性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一)对他人外表特征的认知

1、仪表的认知

2、表情的认知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第三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自身的因素

1、原有经验

2、价值观念

3、情感状态

4、认知偏差

(二)认知对象因素

1、魅力

2、知名度

3、自我表演

第四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归因与归因理论

(二)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四)凯利的三维说

(五)归因错误和偏差

1、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2、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3、忽视一致性信息

4、自我防御性归因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认知及其特征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3、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4、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认知及其特征

1.识记:

社会认知。

2.领会:

社会认知的特征。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1.识记:

(1)仪表的认知;

(2)表情的认知。

2.领会:

(1)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2)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识记:

(1)原有经验;

(2)情感状态;(3)价值观念;(4)认知

偏差。

2.领会:

(1)晕轮效应;

(2)首因效应;(3)近因效应。

3.应用:

认知偏差的表现。

(四)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1.识记:

(1)归因;

(2)归因理论。

2.领会:

(1)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2)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

说。

3.应用:

(1)三维归因理论;

(2)归因错误与偏差。

第六章社会动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熟练掌握动机的概念、侵犯动机的概念、利他动机和利他行为的概念,了解有关于动机产生原因的先天后天之辩的相关理论,理解挫折—侵犯理论的理论观点、亲和行为以及中国文化中有关于“报恩”的文化传统。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动机理论

(一)内驱力、需要与动机

(二)本能论

(三)非本能论解释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强化理论

3、归因理论

第二节侵犯动机

(一)侵犯概念的确定

(二)侵犯:

先天与后天之辩

(三)侵犯的消除及其控制

第三节亲和与利他动机

(一)恐惧与亲合

(二)利他主义和亲社会行为

(三)施助与报恩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动机理论

(二)侵犯动机

(三)亲和与利他动机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动机理论

1.识记:

(1)内驱力;

(2)动机。

2.领会:

(1)生理内驱力;

(2)需要产生的前提;(3)麦独孤的本能论;(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5)强化理论。

3.应用:

试述强化理论与班杜拉的自我强化论。

(二)侵犯动机

1.识记:

(1)侵犯概念;

(2)侵犯的特征;(3)挫折-侵犯理论。

2.领会:

(1)班杜拉对侵犯界定的优点;

(2)先天论与后天论者对于侵犯产生的观点。

3.应用:

(1)有关侵犯动机的几种理论;

(2)有关消除侵犯行为的

几种观点。

(三)亲和与利他动机

1.识记:

(1)利他主义;

(2)亲社会行为;(3)“报”的特征。

2.领会:

(1)亲合动机;

(2)亲合和依赖的联系与区别;(3)“旁观者效果”产生的原因;(4)中国人助人行为的特征。

3.应用:

(1)人与动物的利他行为;

(2)中国人助人行为的特点和西方人的区别。

第七章社会态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社会态度的定义、社会态度所包含的内容、社会态度的特征、社会态度的构成要素,了解社会态度和价值、信念的区别与联系,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以及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主客观条件,熟悉态度测量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1、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2、态度的基本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主观经验性

(3)态度的持久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三)态度、价值与信念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测评

(一)量表法

1、总加量表法

2、语义差异量表

(二)问卷法

(三)投射法

(四)行为观察法

(五)生理反应法

第三节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社会态度的形成

1、服从

2、同化

3、内化

(二)社会态度的转变

1、说服宣传

2、积极参加活动

3、团体规定

(三)社会态度转变与逆反心理

(四)社会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

2、主观条件

(1)自尊心

(2)权威主义倾向

(3)智力

(4)需要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态度概述

2、社会态度的测评

3、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态度概述

1.识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内容;

(2)社会态度的基本特征;(3)

态度的构成要素。

2.领会:

态度、价值与信念的联系与区别。

(二)、社会态度的测评

1.识记:

(1)总加量表法;

(2)语义差异量表。

2.领会:

(1)问卷法;

(2)投射法;(3)行为观察法;(4)生理反

应法。

3.应用:

比较总加量表法与语义差异量表法。

(三)、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识记:

(1)服从;

(2)内化;(3)同化;(4)逆反心理。

2.领会:

(1)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

(2)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因素。

3.应用:

社会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第八章社会沟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应掌握社会沟通的概念及其特征,正式沟通网络和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四种网络结构形式及其特点,了解语言在社会沟通中的作用与地位,明白语言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认识在社会沟通过程中,其他沟通方式的特点、作用与发挥作用的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类交流的工具:

社会沟通

(一)社会沟通概念及其特点

1、社会沟通的概念

社会沟通是指社会交往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和经过组织的人群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

2、社会沟通的基本特点

(1)、社会沟通的双方均为主体

(2)、社会沟通能够调整沟通双方的关系

(3)、社会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者大致相同的符号系统

(4)在社会沟通过程中,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有可能产生于社会沟

通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沟通者心理因素或者是文化因素

(二)沟通网络与特点

1、社会沟通的网络

2、社会沟通网络的类型

(1)正式社会沟通网络

(2)非正式沟通网络

(三)沟通与社会交流

第二节语言沟通

(一)人类语言的起源

人们对人类语言的研究在理论上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嬗变:

1、神人之争阶段

2、心理学阶段

3、社会学阶段

4、古人类学阶段

(二)人类语言的获得机制

(三)语言的沟通功能

(四)语言、思维和文化

(五)暗语

暗语主要有以下功能:

1、自卫功能

2、保密功能

3、组织功能

4、感情强化功能

第三节非语言沟通

(一)身势学和动态姿势

(二)近体学与静态姿势

(三)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三、考核知识点

1、人类交流的工具:

社会沟通

2、语言沟通

3、非语言沟通

四、考核要求

(一)、人类交流的工具:

社会沟通

1.识记:

(1)正式沟通网络的四种类型;

(2)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四种网络结构形式;(3)人类沟通的本质;(4)人际沟通的媒介;(5)沟通的涵义。

2.领会:

(1)沟通的基本特点;

(2)沟通网络的定义;(3)非正式沟通网络与正式沟通网络的区别。

3.应用:

社会沟通从不同角度和标准划分的类型。

(二)、语言沟通

1.识记:

(1)语言起源的四个阶段;

(2)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

2.领会:

(1)语言的定义;

(2)强化理论的语言习得说;(3)“转换一生成”学说;(4)语言、思维与文化之间的关系;(5)暗语的定义。

3.应用:

暗语的功能。

(三)、非语言沟通

1.识记:

(1)对人际交往的距离有影响的文化习惯因素;

(2)导致目光接触社会意义改变的因素

2.领会:

(1)伯德惠斯戴尔的“身势学”的理论要点;

(2)辅助语言及类语言的含义;(3)身势学的种类;(4)手势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3.应用:

目光接触的主要用途。

第九章社会群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应掌握社会群体,群体的形成原因,社会群体的特征,社会群体的分类,横向结构,纵向结构,群体的规模,群体成员的相互关系,社会测量学,社群图,人情、人伦、人缘,社会互动,日常生活方法论,现代交换理论,合作,竞争,冲突,调适,冲突的五种方式,冲突调适的五种方式,了解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志愿群体和非志愿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群体压力,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莫里诺的社会成员关系测量,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缘的社会功能,合作的条件,直接合作,无分工合作,结构性合作,积极的竞争方法,消极的竞争方法,冲突与竞争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的冲突观,达伦多夫的冲突观。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

(二)社会群体的形成因素

(三)社会群体特征

1、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

2、社会群体成员具有相同的对群体的归属感

3、社会群体有自己群体的目标和约束群体成员的规则

(四)社会群体的分类

1、内群体与外群体

2、志愿群体与非志愿群体

3、参照群体与隶属群体

4、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5、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第二节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他

(一)社会群体的结构

(二)群体的规模

(三)群体规范及其作用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维系群体的作用

2、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3、行为的定向作用

4、惰性作用

(四)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使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五)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是指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社会心理学称之为从众行为。

第三节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一)社会成员关系测量

(二)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

1、邻近律

2、对等律

3、一致律

4、互补律

5、个人特征的影响

(三)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第四节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

(一)社会互动的基本含义

(二)互动中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