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153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docx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名言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含答案)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44、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

45、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

46、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

47、教育即生活——杜威

48、“在做中学”——杜威

49、儿童中心主义——杜威

50、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

5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52、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53、外铄论——荀子、华生

54、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55、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

56、“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

57、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

58、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

59、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6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61、“学而时习之”——孔子

62、“温故而知新”——孔子

63、“不陵节而施”——《学记》

64、“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6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6、“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夸美纽斯

67、“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68、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

6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70、“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马卡连柯(苏联)

71、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72、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73、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7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75、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6、导生制——19世纪,英国

77、“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

78、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学记》中的名言及译文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

故曰:

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大学教育的原则是:

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

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之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叫作及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陵:

超越;节:

年龄特征)

相观而善之谓摩。

——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观摩切磋。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要诀。

道而弗牵;——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

强而弗抑;——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

开而弗达。

——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

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强而弗抑则易;——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

开而弗达则思。

——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是善于诱导。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北京京师同文馆(1862)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1901)

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rényín)1903年癸卯学制(guǐmǎo)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学校:

庠(xiáng)、校、序、瞽(gǔ)宗、辟雍、泮(pán)宫

(唐代)“二馆”:

崇文馆、弘文馆。

“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发展始于奴隶社会。

(古代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个别教学)

斯巴达军事教育“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雅典商业较为发达体育竞技+“三艺”(哲学、文法、修辞)

柏拉图“七艺”:

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武士七技”: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咏诗。

西方国家的古代教育机构:

“青年之家”。

5、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盂子》、诗、书、礼、易、春秋)

8、科举制度开始——隋唐9、“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10、孔子:

我国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育的古代教育家,提出教学的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论语》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

【解释: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1、墨家:

“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12、道家:

“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

13、《学记》: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解释:

教书的人,就是善于发现并纠正学子的失误之人。

【“教”和“育”这两个字,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最早解释“教育”一词的是我国东汉的许慎的《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循序渐进原则:

“学不躐(liè超越)等”、”不陵节而施”

“教学相长”【解释: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解释:

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

“预时孙(xùn)摩”【解释:

预、时、孙、摩是教学成功的四个基本原则。

预,预防原则,预防学生的不良行为。

时,及时施教原则。

孙(通”逊”,顺)循序渐进原则。

摩,学习观摩原则。

“藏息相辅”【解释:

即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

“君子之教,喻也”、“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14、苏格拉底(古希腊):

助产术或叫“产婆术”,启发式谈话法15、柏拉图(古希腊):

代表作《理想国》

16、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代表作《政治学》,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

17、帕克赫斯特:

创立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

而贝尔•兰卡斯制是教师教学以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然后在由他们中的优秀学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教差的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

18、夸美纽斯(捷克):

《大教学论》(1632)近代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

《大教学论》是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分科课程。

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泛智教育”

19、洛克(英国):

代表作《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白板说”“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万能”论代表

20、卢梭(法国):

代表作《爱弥尔》(1762)提出自然教育的理论,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自然天性

21、康德(德国)代表作《康德论教育》(1803),最早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

“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培根(英国,近代实验科学鼻祖)是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科。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22、赫尔巴特(德国):

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是西方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主张“以教师中心,教师的权威性,儿童必须绝对服从教师”。

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理论,主张分科教学。

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

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

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具具有教育性。

23、杜威(美国):

现代教育代言人,“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主张“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主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

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及社会”、“在做中学”。

24、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5、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26、

(1)内发论:

①孟子:

人性本善,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②柏拉图:

人生来就有金质、银质和铜质之分③弗洛伊德:

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④格赛尔: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双生子爬梯实验,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个体发展过程及阶段)。

(2)外铄论:

①荀子:

人性本恶。

②洛克:

“白板说”。

③华生(美):

“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按他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从领袖到小偷。

”(《行为主义》)

27、

(1)“遗传决定论”:

①高尔登“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之受遗传的决定一样。

”②彪勒“儿童的心理的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因素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促进或延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

(2)“环境决定论”:

华生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3)“二因素论”:

①施特恩(德国)《早期儿童心理学》“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和反映,实为内在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②吴伟士(美国)提出相乘说一个人=环境×遗传

28、斯宾塞(英国):

代表作《教育论》(1861),主张教育应以为个人过“完满的生活作准备”为目的。

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是一位实证主义者。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德国)“实验教育学”,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

博比特(美国)出版的《课程》(1918)一书标志着课程理论的诞生。

29、“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30、朱熹(南宋)“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即因材施教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31、马卡连柯(苏联):

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32、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33、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34、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35、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36、导生制——19世纪,英国37、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38、赞可夫(苏联):

《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提出教学与发展思想。

39、布鲁纳(美国):

《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40、苏霍姆林斯基(苏联)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41、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42、克伯屈提出设计教学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拉特克在教育史上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

1.“教学相长”——出自《学记》。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3.“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巩固性的教学原则。

5.“复习是学习之母”——乌申斯基,体现了巩固性原则。

6.“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体现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体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道德原则。

8.“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学-思-行”教学过程理论。

10.“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都可以把他培养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

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

”——华生,外铄论。

1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2.“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

1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霍尔,遗传决定论。

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孟学派教学过程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刺激——反应联结

基本规律: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俄国

没有食物,只有铃声产生的唾液是条件刺激

看到食物就产生唾液是无条件反应

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与分化(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基本规律:

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负强化)消退惩罚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模式——信息流控制结构(期望执行控制)

1-4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7-10属于认知学习理论

苛勒——完形、顿悟说

德国基本内容: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成完形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美国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学习观——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评价

教学观——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奥苏泊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美国

学习方式分类: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分类:

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

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奥苏泊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

认知内驱力(要求理解掌握事物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人学业的成就“三好学生”)附属内驱力(获得教师、家长的赞扬)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诱因

学习动机的种类:

社会意义:

低级动机(个人、利己主义)

高尚动机(利他主义)

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兴趣、爱好、求知欲)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个人前途,父母期望)

动力来源:

内部动机(个体需要引起)

外部动机(由外部诱因引起)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

外部强化自我强化

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马斯洛五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列)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

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最高级的需要)

成就动机理论:

代表人:

阿特金森

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维纳三维度六因素

6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3维度:

稳定性可控性内在性

自我效能感理论:

美国班杜拉

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构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

直接强化:

外部因素(惩罚奖励)

替代性强化:

通过一定的榜样

自我强化:

自我评价自我监督

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惩罚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美国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交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学习,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的种类:

性质分类:

正迁移(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相互干扰、阻碍作用)

内容分类:

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不同概念层次之间的影响)

自下而上的迁移(归纳)自上而下的迁移(演绎)

内在心理机制不同: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行迁移

迁移的内容不同:

一般迁移(原理方法策略态度)

具体迁移(石——磊)

学习迁移的理论:

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学习定势说

学习定势说:

哈洛定势是指先于一种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现代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外界环境迁移理论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最初遗忘的快,忘得多,以后逐渐缓慢,到了后来,几乎就不遗忘了。

负加速型

遗忘的理论解释:

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动机说同化说

过度学习:

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技能的分类:

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练习曲线:

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后期进步较慢,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候出现暂时的退步。

知识的分类:

安德森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什么,为什么)程序性知识(做什么,怎么做)

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知识学习的分类:

(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是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

(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类属)上位学习(归纳)并列结合学习(没有类属和总括关系)

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提纲图形表格)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与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问题的三要素:

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阻碍或限制

问题分类:

有结构问题(目标明确,1*1=1)

无结构问题(目标含糊,怎样创造天才儿童)

问题解决:

特点:

目的性认知性系列性

问题解决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特征已有知识经验定势和功能固着动机和情绪人格特征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抛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画图表路线图)

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

创造性的特征:

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智力个性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

头脑风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自我设计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

问题解决的类型:

常规性问题创造性问题

假设方式:

算法式启发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