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论文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087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探论文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探论文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探论文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探论文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探论文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探论文4.docx

《化探论文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探论文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探论文4.docx

化探论文4

土壤化探在找矿中的应用

摘要:

勘察地球化学中的土壤是指地球表层的一切疏松细粒覆盖物,它不是土壤学中的对土壤所给予的严格定义。

地表疏松的覆盖物包括了残破积物、冰积物、湖积物、风积物、洪积物以及有机覆盖物。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是通过对土壤进行系统采样测定,研究元素含量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发现土壤中的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异常与矿的关系进行找矿。

关键字:

土壤地球化学、化探找矿、土壤残积、土壤粒度、土壤异常

 

正文:

通过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普晴锑金矿勘查区中的实施,确定各元素异常下限值为Au710-9、Sb1010-6、Cu20010-6、As3010-6,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结合地层、岩性等有利控矿因素综合评判主成矿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圈定4个找矿靶区,确定了各靶区的主要找矿矿种,对各靶区进行了必要的山地工程查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实践证明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方法在本区是有效的,认识到在当前老矿区外围找矿中成矿元素弱异常、多元素组合弱异常区具有重要找矿意义。

这种方法指的是系统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中微量元素或其它地球化学指标,以发现与矿有关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进而找寻矿床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是在系统地测量土壤中元素的分布的基础上,研究其分散、集中的规律及其与矿床表生破坏的联系,通过发现异常,解释评价异常来进行找矿的。

由于矿体及其原生晕的表生破坏,在矿体上方覆盖土壤形成的,以成矿有关的元素的含量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地球化学异常地段,称之为矿床次生分散晕(简称次生晕)。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就是发现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地段,区分出与矿床有关的次生晕。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不仅依附于土壤存在,而且与土壤的形成均受到同类型的地质作用——风化及成壤作用所控制。

因此,要研究土壤异常,首先应对风化及其成壤过程有一定了解。

风化作用是在地表的常温、常压下进行的。

风化作用使得原生条件下稳定的岩石和矿物变得不稳定。

其中一些元素经风化作用变成活性组分,转入土壤和水中,一些挥发性元素进入大气中。

矿床次生晕就是原生矿床和原生异常在表生地化环境中风化,在成壤过程中形成的异常。

岩石矿物在表生风化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一)物理风化

(二)化学风化

1.水解水合作用

水解作用是指水的电离产生的H+、HOˉ与矿物的离子间发生交换的反应。

水解作用一般随溶液的pH值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铁橄榄石:

Fe2SiO4+4H2O→2Fe2++4OHˉ+H4SiO4

正长石:

2KAlSi3O8+4H2O→Al2Si2O5(OH)4+4SiO2+2KOH高岭石

方解石:

CaCO3+H2O→Ca3++OHˉ+[HCO3]ˉ

水合作用的实质是水分子进入矿物晶格,从而形成新的矿物或使原有矿物变成无定形,使矿物体积增大、质地疏松、抵抗机械破坏的能力减弱。

如:

晶质赤铁矿变为水赤铁矿:

Fe2O3+nH2O→Fe2O3·nH2O

褐锰矿变为水锰矿:

Mn2O3+H2O→Mn2O3·H2O

硬石膏变为石膏:

CaSO4+2H2O→CaSO4·2H2O

2.氧化还原作用

氧化还原作用的实质是电子的授受。

从应用地化角度来看,氧化还原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铁帽、铁锰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矿床的次生晕异常都是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形成的。

现以铜的硫化物的氧化还原为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铜的硫化物较多,其中最常见是黄铜矿(CuFeS2),它的氧化还原过程如下:

CuFeS2+H2O+O2→CuSO4+FeSO4+H2SO4

CuSO4是可溶性的,它的溶解度172g/L,要比辉铜矿3.1μg/L高上亿倍。

铜以Cu2+离子迁移远离矿体和原生晕。

在碱性溶液中或遇碳酸盐溶液,形成稳定的碳酸铜——孔雀石和蓝铜矿。

CuSO4+CaCO3+H2O→Cu(OH)2CuCO3+CaSO4+CO2CuSO4渗透到地下水面以下,形成铜的次生硫化物矿物。

如辉铜矿(Cu2S)、斑铜矿(Cu5FeS4)、铜兰(CuS)等,使铜矿物进一步富集。

CuSO4+3CuFeS2→2Cu2S+FeSO4

我国有一个地质队钻孔打到了巨厚层的菱铁矿。

开始没鉴定出来,但岩心放在露天发现了铁锈,后作鉴定后才确认,获得可观的储量。

其化学反应式为:

4FeCO3+O2+4H2O→2Fe2O3+4H2CO3

氧化还原的结果:

①将不溶的硫化物氧化成可溶的硫酸盐;

②将金属元素从化合物中析离出来,成为金属离子转入溶液或成为新的不溶化合物(如PbSO4、PbCO3、AgCl等);

③促使较酸的溶液形成。

由于氧化作用的加剧,而促使络合物矿床金属元素迁移和分离。

(三)生物风化

生物风化是指由于生物作用而引起的物理和化学风化。

它在地表的作用,比以往人们认识要广泛得多。

生物风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植物根系沿岩石的裂隙、节理生长产生的动力,使暴露在地表(或一定深度)的岩石崩裂破碎;

②植物根系和植物残体产生的有机酸参加了矿物表面的氧化作用,对岩石矿物产生腐蚀作用。

③植物呼吸O2和CO2,而O2和CO2是化学风化的重要反应剂。

4细菌和霉菌在氧化带中参与有机氧化反应有重要意义。

总之,上述三类风化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同时发生的。

但在极干旱的沙漠和气温很低的两极地区以及许多高山地区应以物理风化占主要地位,化学风化较弱;而在温暖潮湿的地区(包括热带和温带)显然化学风化占优势。

土壤学中,土壤是指矿物与有机组分的自然体,分异成层,具有不同深度,与其下方物质在形态、物理构造、化学特征和组分以及生物方面都不同的部分。

在地球化学找矿工作中,“土壤”一词是泛指基岩上覆的土层。

它所经受的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的影响在各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土壤的发育程度也可以很不一样。

这里所指的土壤主要是残坡积的地表疏松覆盖物,同时也包括塌积的、冰积的、湖积的、风积的及有机成因的地表疏松覆盖物。

(一)土壤的分层

发育良好的理想土壤剖面可以划分出三个主要层次(A层、B层、C层),其中有的还可再分为若干个亚层。

A层又称淋溶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最上部。

B层也称淀积层,位于A层之下。

C层又称母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下部。

D层,C层之下的基岩。

土壤的形成顺序:

首先形成C层和A层,然后逐渐演化出B层。

A层称腐植层或淋溶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最上部,受生物活动的影响最为强烈,腐殖质含量很高,土壤溶液中富含碳酸和有机酸。

A层通常可以分为两个亚层:

上部为A1层,因富含腐殖质而呈深色,称暗色层;

下部为A2层,受淋溶作用最强烈,因腐殖质被分解淋失而呈浅称浅色层,主要由砂及粉砂所组成。

A层厚0~1.2m,多数0.1~0.3m。

B层也称淀积层,位于A层之下。

随着生物活动影响的减弱和土壤溶液pH值的相对增高,从上层淋溶下来的物质在此层发生淀积。

富含次生的粘土矿物和铁、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是此层的重要特征。

这些次生矿物对许多微量元素有不同程度的吸附作用,因而从A层淋溶下来的各种微量元素常常在此富集。

B层0.n~3m

C层又称母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下部。

它基本上由尚未受到明显淋溶和淀积作用影响的风化碎属物质组成,代表了A层和B层的母质成分。

C层之下为基岩,通常用D作代号。

在由残积或坡积物发育而成的土壤剖面中,C层下部随风化程度的逐渐减弱,与风化基岩是是连续过渡的关系。

在由运积层发育形成的土壤剖面中,C层土壤与下伏风化基岩为沉积覆盖关系,物质成分是非连续性的变化。

(二)土壤类型

土壤的形成受五大因数控制:

母岩、地形、气候、植被和时间。

其中气候和植被,特别是气候起着主要作用。

温度和降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被的类型和茂密程度,进而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分解速度,矿物质的溶解和淋滤程度。

因而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土壤类型。

根据植被的发育程度,从最发育到最不发育可分为:

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及苔原土壤。

其中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及西部山地。

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地区自南而北,土攘类型的分布如下:

砖红壤分布于热带(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省的南部);

砖红化红壤分布于南亚热带(南岭一带);

红壤和黄壤分布于中亚热带(江南丘陵区);

黄棕壤分布于暖温带(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暗棕壤分布于温带(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在我国的北方自东向西湿度变化明显。

自东北经内蒙、宁夏北部、甘肃北部而至新疆,气候从湿润变为干旱,受其影响依次分布着黑土、黑钙上、栗钙土、棕钙土和棕漠土。

除了上述水平地带性规律外,土壤类型还有随山地海拔高度而变化的规律,这就产生北方典型的土壤类型可以在南方山地出现的现象。

由于不同类型土壤中元素的集中和分散情况相差较大,所以在具体工作时应先进行试验。

(三)土壤中元素的分布

成壤以后,元素在土壤中的正常分布的总规律为:

①元素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是不均匀的,如Si33%,Hg0.01ppm;

②不同元素风化的土壤中常量元素差异不大,但微量元素的富集特点明显不同;

③土壤中元素在不同土壤层中的分布是不同的。

研究元素在不同土壤剖面中的垂直方向的含量变化规律,目的是为在找矿中选择合适的采样层位和深度。

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土壤各层受到生物作用及淋滤作用不同,造成元素在剖面中的含量变化也不尽相同。

①CA=CB=CC=CD;(干旱寒冷区)

②CA<CB<CC<CD;(沼泽、热带潮湿气候区、非碳酸盐区)

③CA>CB>CC>CD;(碳酸盐区)

④在淀积层聚集;

⑤无固定的富集层位。

综上所述,在对地表物质取样时,为使结果可对比,必须注意层位的一致性,而不能机械强调深度保持一致。

只有层位厚度变化不大时,取样深度一致才有意义。

我国东部大部为亚热带地区,气候潮湿,植被发育,A层中腐殖质较多,有助于元素迁移或有机质对某些元素的吸附,产生富集,造成假异常。

所以化探取样时应避开它。

B层往往造成元素含量较高,因此,应尽量在B层取样。

由于从地表A层到达B层的深度各地都不一样,工作之前应作试验。

一般说来,长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南的中低山区为0.5~2m;黄河流域及北方各地(东北森林区除外)为0.2~0.8m。

机械扩散是指由于物理风化的营力而产生的矿石质点与周围介质的易位。

温度变化引起矿物的热胀冷缩,裂隙水的冻结与溶化,次生盐类的结晶生长,都可以使矿石露头由崩解而粉碎。

在不断的碎裂过程中,矿石质点逐渐变细,并且向松散层内相邻质点不断移位。

这种移动的幅度是很小的,但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可以逐渐扩大。

在松散层垂直剖面上,矿石质点的机械扩散宽度,在近地表处最大,深处最小。

这是因为近地表处的温度、湿度变化最大,矿石质点从矿体露头上崩离出来后所经历的时间也最长。

由于基岩的风化和表层土壤的剥蚀,地表面和基岩面均衡下降,矿石质点在转入松散层后,随着接近地表而逐渐向外扩散,形成次生晕。

当矿体在斜坡上出露时,矿石质点通过重力的机械搬运作用而迁移。

在坡度不大的条件下,矿石质点随同坡积物向下坡方向发生蠕动,其移动的速度和距离是松散层的顶部显著大于下部。

在坡度较陡的条件下,矿石质点可以随同地滑和泥石流而作急速的迁移。

出露于悬崖上的矿体可以因崩塌作用而产生机械分散。

在这些情况下形成的机械分散晕,在空间分布上往往与矿体露头脱离。

表生作用下,矿石中的组分在水中(地下水、壤中水和地表水)呈液相迁移而分散,称为水成分散。

这种分散作用对于硫化物矿床的次生晕最为典型。

矿石组分分散的过程包括溶解、迁移和沉淀。

金属矿物的可溶性是水成分散的重要前提。

金属硫化物在氧化后生成的硫酸盐具有不同的溶解度,这对元素的表生迁移能力和次生晕的特征具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原生矿床中经常紧密共生的Pb和Zn,在表生环境中,因二者的硫酸盐的溶解度相差较大,发生了分离。

在多数情况下,Pb在氧化带中可以在残被积层中形成含量较高的次生异常,其分布范围基本上与矿体及原生晕吻合,Zn则容易迁移,在矿体和原生晕上方的残坡积层中产生明显的贫化,所形成的异常较弱。

水成分散主要是通过扩散、渗透和毛细管作用等方式发生迁移,当外界环境改变时成矿元素就可能从溶液状态转为固态而沉淀。

原苏联A.N.彼列尔曼研究了化学元素在表生带迁移和富集的规律认为化学元素的富集往往出现在不同环境的边界上,即一种环境代替另一种环境的地段。

并且提出了地球化学障的概念。

其定义为:

地壳上能使化学元素的迁移能力在短距离内骤然降低,以致引起元素富集的地段。

地球化学障有多种。

物理一化学环境的改变,是促使溶液中矿石组分析出的基本原因。

因而物理一化学障是水成分散晕形成的主要控制条件,具体可分为氧化障、硫化氢(硫化物)障、潜育障、碱性障、酸性障、蒸发障和吸附障。

氧化障是在潜育水或硫化氢水与氧化环境相遇时形成的,Fe、Mn、Co的富集为其主要特征。

硫化氢(硫化物)障形成于氧化水或潜育水在其流动途中,遇到硫化氢环境或硫化物的地方。

这种障会使Fe、Cu、Zn、Pb、Co、Ni等一系列元素形成异常。

潜育障形成于氧化环境向潜育环境转变的地段,或者形成于弱潜育介质与强潜育介质的接触面上。

这种障可形成Cu、Ag、Mo、U、Se等元素的异常。

碱性障形成于酸性环境转换为碱性环境或是pH值急剧增高的地段。

在酸性和弱酸性水中顺利迁移的阳离子,如Fe、Ca、Mg、Ba、Zn、Cu、Ni、Co、Pb等金属,在此处可以富集形成异常。

酸性障形成干中性和碱性环境转变为弱酸性和酸性环境的地段。

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生成可溶化合物的Si、Ga、Y、Sc、Be、Mo、Zr等,在此处因迁移能力降低而发生沉淀富集。

蒸发障在荒漠、干旱草原和干旱热带草原景观最为特征。

在这些地区土壤有严重的氯化物一硫酸盐的盐渍化,并有Mo、Sr、Zn、U等微量元素的普遍富集。

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上覆土壤中,由于蒸发作用也可以使许多在酸性水溶解的金属元素,如Mn、Fe、Cd、Ni、Cu、Zn、Pb、Co、Al、U、V、Se等在土壤浅层发生浓集。

吸附障在各种自然境观中有广泛的分布,对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分布最广的吸附剂是有机物、粘土矿物、锰的氧化物,它们以吸附各种阳离子,特别是金属阳离子为主要特点。

铁和铝的氢氧化物也是吸附剂,它们以吸附成阴离子的元素,如Cl、S、V、P、As等为主要特点。

但是铁的氢氧化物有时带有负电荷,也可吸附金属阳离子。

二、影响土壤异常形成的因素

1.原生矿物的性质

主要是原生矿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

各类原生矿物的抗风化能力从弱到强为:

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

一般来说,氧化物多呈碎屑形式迁移,如W、Sn、La、Ce、Ta、Zr等。

常形成稳定的氧化物——白钨矿、锡石、独居石、锆石等。

而Cu、Pb、Zn、Mo、As、Ni、Ag等常形成硫化物——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银矿、方铅矿、硫砷铜矿、辉钼矿,它们在表生环境中可形成可溶性盐类,很容易迁移分散。

2.矿体规模大小、品位高低

它们影响着次生晕的规模和含量。

在同等覆盖厚度条件下,矿体大、品位高一般形成规模大强度高的异常。

3.介质的物化条件

主要是pH和Eh的改变造成元素的迁移和沉淀。

4.胶体

在矿体风化过程中,一些难溶的元素以胶体形式迁移,当胶体发生聚沉时,这些元素聚集在土壤中形成次生晕。

表生带中广泛发育负胶体(带负电荷的胶体),如Fe、Mn氧化物、腐殖质、粘土矿物等能从介质中吸附几十种金属阳离子。

而水中阳离子浓度越大,被吸附作用越强;高价离子比低价离子被吸附的能力更强;在同价离子中原子量大和半径大的离子更易被吸附。

在水溶液中的元素,可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包括植物根系吸收而向上运动)。

这是与淋滤作用相反的。

土壤水毛细上升的高度与其土壤结构有关。

由于毛细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的直径成反比,与溶液浓度成正比,所以一般来讲细粒土壤毛细上升的高度较高(如砂3.5~12cm;细砂35~120cm;砂质粘土350~650cm)。

溶液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将元素输送到地表。

由于水分的蒸发而沉淀形成上置晕(或称盐晕)。

当金属元素被地下水溶解并随着迁移很远的距离,在某种沉淀障上析出,就形成侧移的水成异常。

运积层包括塌积物、冲积物、冰积物、风积物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矿床风化带中的指示元素可以通过水成分散和生物分散的方式向上覆的运积层迁移,并在其中沉积形成上置晕。

由于异常物质较其所赋存的介质晚进入,故称为后生次生异常。

由于运积物是异地沉积物,所以这类异常与异常源的关系要比残坡积层的残留晕复杂得多。

异常源可能完全被埋藏,或者难于追索。

目前已知,在矿床上覆运积层厚度为数十米至百余米的情况下,上置晕可以在地表直接出露。

这就为应用地球化学方法寻找被运积层掩埋的矿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上置晕形成条件

矿体和原生晕中的指示元素在表生作用影响下成为水溶性化合物是形成上置晕的重要前提。

在运积层开始堆积和覆盖之前,如果矿床已经剥蚀出露,并形成了一定深度的矿床氧化带,这就能为矿石组分大量转入溶液创造了有利条件。

指示元素从矿体和原生晕的风化面向上迁移进入运积层,主要是毛细管作用,扩散作用以及植物吸收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有人提出电化学作用造成的。

扩散作用和生物吸收作用大家已熟悉,下面主要介绍毛细管作用和电化学作用。

1.毛细管作用

在水溶液中的元素,可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包括植物根系吸收而向上运动)。

这是与淋滤作用相反的。

土壤水毛细上升的高度与其土壤结构有关。

由于毛细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的直径成反比,与溶液浓度成正比,所以一般来讲细粒土壤毛细上升的高度较高(如砂3.5~12cm;细砂35~120cm;砂质粘土350~650cm)。

溶液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将元素输送到地表。

由于水分的蒸发而沉淀形成上置晕(或称盐晕)。

当金属元素被地下水溶解并随着迁移很远的距离,在某种沉淀障上析出,就形成侧移的水成异常。

2.电化学作用

在电场作用下,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这是一个普通的电化学现象。

在自然界,正在氧化的硫化物矿体或石墨质岩石甚至下渗中的地下水都能产生自然电场。

因此,在水中的离子将在自然电场的驱使下运动。

自然电场随硫化物矿石的彻底氧化而消失,但在其活动时积累的元素分布模式将得到保留。

电化学异常的特征是在矿体上方出现一个低含量带,而在两侧出现高含量带,形成双峰异常(猫耳状)。

指示元素在运积层中聚积形成异常是受各种各样的地球化学障的控制,其中包括:

(1)吸附障(发生在粘土矿物、铁锰含水化合物和有机物的富集层);

(2)氧化障(指示元素随同铁和锰的含水氧化物沉淀);

(3)还原障(指示元素在富含硫化氢的介质中形成硫化物);

(4)酸一碱障(指示元素随同铝和硅的含水氧化物沉淀);

(5)蒸发障(出现在气候干旱地区);

(6)生物障(造成指示元素在土壤腐植层富集)。

与成晕作用特点相联系,上置晕组分局限于那些在矿床氧化带可以形成水溶性化合物的元素,主要是Cu、Ni、Pb、Zn、Mo、Hg等,其次是Mn、Co、As、I等。

每个矿床的指示元素组合比较简单,并且主要是由成矿主要组分组成。

只有少数矿床对表生活动性强的伴生组分进行了指示意义的研究。

上置晕中指示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次生盐类矿物(硫酸盐和氯化物)、吸附离子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在上置晕中,属于后生叠加的异常含量,一般很低,通常在0.n~nppm级次范围。

采用样品元素全量测定的方法,很难将这种微弱异常从有起伏变化的背景场中划分出来。

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采用偏提取的分析方法,研究和利用指示元素某一特定存在形式部分的含量,或是盐类形式部分,或是有机一金属化合物部分。

测定共生指示元素的金属总量,常常比单一元素有更高的异常衬度。

对于硫化物铜镍矿床常用的是Cu、Ni、Co的总量。

多金属矿床是Cu、Pb、Zn总量,黄铁矿型铜矿床是Cu、Zn总量。

土壤测量主要应用于残一坡积层发育地区(即覆盖—半覆盖地区)。

运积层覆盖区找矿还在研究之中。

这种方法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时用于评价被覆盖的岩体、地层和构造的含矿性,圈定成矿远景区;在详查和勘探时,用于寻找被覆盖的矿体。

过去主要用于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放射性矿产的普查。

近年来大量用于贵金属(Au、Ag矿)。

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的普查也有应用。

此外,在寻找石油、天然气及地热、农业、环境等方面的试验也时有报导。

通过次生晕的研究,不仅可以确定矿床的具体位置,追索并圈定隐伏矿体的分布范围,指导探矿工程的布置,并且可以预测隐伏矿体的矿石类型和矿化的大致规模。

地质找矿方面的应用有:

一、研究次生晕的分带性,寻找隐伏矿体,预测矿化类型

二、研究次生晕中指示元素的组合、含量和元素比值,推测地表剥蚀程度

三、区分物探异常和非矿异常

四、评价被残坡积层覆盖的地层、断裂构造、岩体的含矿性

五、铁帽含矿性评价

铁帽是硫化物矿体在表生地化作用下,由于原生硫化物分解而使矿体出露部分形成含水氧化铁(针、褐铁矿)的集合体。

它是寻找硫化物矿体的重要找矿标志。

过去的找矿中主要利用铁帽的产状、结构构造、颜色、次生矿物、残余矿物等方面的特征来判断含矿铁帽和非矿铁帽。

但上述办法对于氧化淋滤十分强烈的铁帽是很难作出正确评价的。

虽然铁帽不是土壤,但铁帽的分布与土壤中的次生异常有密切的联系,又是同属表生作用的产物。

所以在土壤测量中与次生异常一起成为找矿对象。

岩石是土壤之母,是土壤营养成分的供给者,不同岩石类型、不同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差异,造成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因此,深入研究土壤中元素的组合、相关性、元素的存在形式、含量水平,是深化农业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其次,一些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贫化,可用微肥来补充。

而微肥中,发展矿物岩石肥料,使之成为长效性、无毒性和低成本肥料,大有潜力。

如超基性岩可提供Fe、Mg、Cr、Ni、Co、V、Ti等元素,海绿石提供K、Mg、Al、B、Mn、Cu、Co等。

此外,利用自然矿物、岩石进行土壤改良,也大有作为。

应用地球化学除了与理论地球化学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外,还与其他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地球化学的一部分,地质学基础知识是应用地球化学的研究基础,其中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的知识,都是学好应用地球化学所不可缺少的。

应用地球化学涉及到的基础理论还有矿产资源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医学、土壤学及地球物理学。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应用地球化学,为将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牟树森,青长乐.环境土壤学.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陈焕伟,张凤荣,黎明等.土壤资源调查.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龚子同等.我国土壤地球化学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地理科学,1998,18

(1)

龚子同等著.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

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主编.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化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6

刘英俊,邱德同等.勘察地球化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

前田正男,松尾嘉朗.土壤基础知识.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3

阮天建,朱有光.地球化学找矿.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5

W.K.弗莱彻.地球化学勘探中的分析方法.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7

王玉,魏复盛.土壤元素环境化学.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