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9971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8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

《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docx

海南大学园艺专业种子种苗学课件总结39页

种子种苗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掌握园艺植物主要的繁殖技术、方法、原理、影响成活率的因素、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掌握不同繁殖技术方法的操作要领、操作步骤。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3、掌握不同繁殖技术在园艺生产中的作用、意义和应用。

4、了解常用园艺工具的特点、性能、养护和维修。

第一章

一、种子的概念及分类

农学定义:

凡是农业生产上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农业种子)。

二、种子的类型

1、真种子:

植物学意义上所指的种子,如豆类(除少数例外)、棉花、油菜及十字花科的各种蔬菜、瓜类、茄子、番茄、辣椒、苋菜、茶、柑橘、梨、苹果、银杏以及松、柏类等。

2、类似于种子的干果

由胚珠和子房以及花萼部分发育而成,成熟后不开裂,可直接用果实播种,实为植物学上的果实,所以称之为子实,子实及真种子均可称之为子粒。

例如:

莴苣、芹菜、菠菜、水稻、玉米、小麦、荞麦、苎麻、板栗、核桃等。

3、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芽等)

例如:

马铃薯、菊芋的地下块茎;甘薯、山药的地下块根;大葱、大蒜、百合的地下鳞茎;莲藕、姜、草莓的地下根茎;荸荠、慈菇和芋的地下球茎;甘蔗的地上茎以及苎麻的吸枝等。

4、繁殖孢子:

食用菌的繁殖基本上都是依靠孢子。

如“猴头”、蘑菇等食用菌类的繁殖大多依靠孢子传播。

5、包衣种子(encapsulatedseed)

用人工方法包裹一层胶质的天然种子,包壳物质可能含有杀虫剂、杀菌剂、染料或其它添加剂。

6、人工种子

又称合成种子(syntheticseed)、人造种子(man-madeseed)或无性种子(somaticseed),与上述提及的种子概念不一样,是指通过组织培养,诱导产生体细胞胚(培养物),再用有机化合物加以包裹,并具有一定的强度,由此而获得的可以代替种子的人工培养物。

人工种子包括:

人工种皮、

人工胚乳、

体细胞胚(培养物)

种苗的含义:

供农作物或林木直接种植的小植株个体。

三、种子种苗对生产的意义

种子种苗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内因。

四、种子种苗工作的内容和任务

种子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生产和发放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以促进和提高植物生产。

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种子工作必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种审定(cultivarassessment):

即对新育成的作物品种给予客观的科学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可以推广及推广范围。

(二)良种繁育(stockbreeding):

良种繁育工作需要政府部门、育种机构、商业部门及专业化的种子生产部门或生产者的良好协作和配合,要求建立科学的良繁体系,种子的分级繁殖制度及合理的种子生产程序等。

(三)种子加工(seedprocessing):

包括种子的清洗、干燥、分级、包装、贮藏及运输等工作环节。

(四)种子品质检验(seedqualitytest):

包括种子活力的检验和品种纯度的检验。

(五)种子检疫和种子健康测定(seedquarantineandseedhealthtest):

检疫是杜绝外来品种种子带来新病虫害的必要措施。

(六)种子经营与管理(seedmanagement):

经营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育种者、种子生产者和消费者等各方的利益和积极性,也可作为衡量种子工作水平的一个标准。

五、种子种苗工作的发展概况与方向

(一)我国种子种苗科学工作的发展历程

四自一辅:

1958年,农业部提出了我国第一个种子工作方针,即:

“每个农业社都要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国家必要调剂”。

简称为“四自一辅”方针

四化一供:

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

(二)种子种苗生产的意义及现状

1、规模区域化生产逐渐形成。

2、加工体系基本形成。

3、技术力量提高。

4、资源多样化、经营多样化。

5、标准化科研滞后、推广滞后、信息滞后。

(三)现代种子种苗工作的发展趋势

1、完善品种更换机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品种已进行了四至五次的大面积更换,每次更换都取得了增产10%以上的效果。

★品种推广与更换单一化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常规种向杂交种发展

2、应用高新技术。

育种上:

组织培养、原生质体融、基因工程;

种子检验:

电泳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免疫化学技术;

检验、管理上:

计算机自动检验系统、管理系统;

3、重视“包衣种子”和“人工种子”的研制。

种子包衣(coating)是发达国家普通采用的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集生物、化工、机械为一体的高新技术。

目前主要应用于种子粒小且不规则的蔬菜(甜菜、莴苣、芹菜、洋葱、胡萝卜、番茄、茄子、辣椒等)和牧草种子,在水稻、小麦、豆类、油菜种子上也有应用。

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80年代初开始研究,80年代中后期,国产种衣剂进入田间试验示范阶段,90年代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包衣种子制约因素:

①种衣剂的剂型偏少;②缺少高效低毒的种衣剂;③种衣剂及包衣机的生产管理缺乏必要的法规。

★★人工种子制约因素:

①许多重要作物目前还不能靠组织培养快速产生大量高质量的体细胞胚(培养物);②离体培养中无性系的变异问题还不能完全控制;③造价偏高,工艺流程不完善,生产效率偏低。

4、种子技术自动化,种子产业化。

种子技术的自动化是种子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美国、德国是世界上种子技术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种子生产中农业操作及加工环节如种子收获、清选分级、干燥、包装、贮藏及运输等,大都实现了自动化。

行政区域封闭的自给性生产经营---社会化、国际化市场竞争

小规模、“小全散---专业化的企业集团

目标:

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育繁推销一体化的“六化”目标。

六、园艺作物育苗中常用园艺工具的特点和维修

1、浇壶2、喷雾器3、修枝剪4、小剪刀(花草除去烂叶)5、切接、芽接刀6、松土耙(用于盆花松土)

养护:

喷雾器用于之后需洗干净;修枝剪、切接、芽接刀应该适当的磨。

磨刀技术:

磨嫁接刀,刀口锋利平滑,向上一面倾斜,背面平整。

嫁接刀可用钢锯片自制,刀口要锋利,注意不要将刀口磨得太薄,否则易卷口。

第二章良种、苗圃基地的选择和建立

第一节苗圃地的种类

一、 按育苗用途分

森林苗圃:

培育用材林的苗木,苗木的年龄一般为1—2年

防护林苗圃:

培育防护林苗木,乔灌木树种均有,苗木的年龄较森林苗圃大

园林苗圃:

绿化所需要的苗木,苗木的种类多,年龄大,有一定的树型

果树苗圃:

果苗为主,多系嫁接苗

特用经济林苗圃:

培育特用经济树种苗木

实验苗圃:

是学校、科研单位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用的苗圃,所培养的苗木种类较多

二、 按使用年限分

一)固定苗圃

又称永久苗圃,使用年限长,育苗10-几十年,一般面积较大,苗木的种类多。

优点:

①便于集约经营和实现机械化

②便于安装现代化的灌溉设施

③能充分利用投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能有计划地大量生产苗木

⑤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⑥能培养技术干部和提高技术工作水平。

(二)临时苗圃

临时苗圃是为提供某一地区某一阶段所需苗木而临时设立的苗圃,当完成任务或土壤肥力下降不宜继续育苗时就停止使用。

特点:

使用年限相对较短,面积小,培育的苗木种类也较少;

优点:

(1)可临时补充苗木的紧缺状态;

(2)离种植园地近,可避免因苗木运输而造成的苗木质量下降;

(3)育苗的抚育管理省工,苗木成本较低。

缺点

①不具备固定苗圃的优点

②常由于无条件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对育苗地管理粗放,苗木的产量低,质量也较差。

以设置地点的不同又分为:

1. 山地苗圃设在荒山,采伐迹地或林地外

2. 林间苗圃设在林中空地

三按苗圃规模大小分

根据基地的规模可分为小型苗圃、中型苗圃和大型苗圃

小型苗圃:

面积≤10公顷;中型苗圃:

面积10~30公顷;大型苗圃:

面积>30公顷;

第二节苗圃地的基本要求

一、苗圃地的位置条件:

1、交通条件:

建设园艺苗圃要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便于苗木的出圃和育苗物资的运入。

2、电力条件:

园艺苗圃所需电力应有保障,在电力供应困难的地方不宜建设园林苗圃。

3、人力条件:

园艺苗圃应设在靠近村镇的地方,以便于调集人力。

4、周边环境:

应远离工业污染,防止工业污染对苗木生产产生的不良影响。

5、销售条件:

需求较大的区域往往具较强的销售竞争优势,但自然及周边的环境都应该考虑到。

第三节苗圃地的区划

一般可将苗圃地划分成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部分

一、苗圃地的生产用地区划

(一)母树区

可利用零散地块,但要土壤深厚、肥沃及地下水位较低

(二)播种区

●培育播种苗的生产区,

●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

●一般在土壤肥沃、通气性良好,近水源,地势平坦,排水、灌溉方便的地方,要求地势较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接近水源,灌溉方便;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便于防霜冻;且靠近管理区。

若是坡地,则应选择最好的坡向

(三)营养繁殖区

●营养繁殖区是培育营养苗的生产区

●选择比播种育苗条件差的地方,但要便于接后覆土,地下害虫要少,以免危害接穗而造成嫁接失败;扦插或埋根等育苗,宜设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较湿润的地段,还要考虑灌溉和遮荫条件

(四)移植苗区

●移植苗区是培育大苗的生产区

●移植苗区可以放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

有些树种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地块大而整齐的地方。

(五)大苗区

选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低,而且地块整齐的地区

(六)引种驯化区

驯化引进的物种,根据树种特性合理地段。

(七)设施育苗区

选择地势平坦,水肥条件好的区域。

二、苗圃地的辅助用地区划

(一)、道路系统

苗圃的道路系统,是苗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

道路规划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运输和作业效率,甚至因为运输路线不好,而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建园时必须充分重视。

原则:

道路的设置既要考虑运输车辆通行方便,又要尽可能地降低辅助用地面积。

构成:

主路、支路、步道及周围圃道组成。

主路:

一般布置在连接大门、仓库、种植大区之间,贯穿全园,大型苗圃宽为6-8m,中型苗圃:

2~4m;

支路:

一般布置在大区之内、小区之间,与主路垂直,大型苗圃路面宽度以能并排通行两辆卡车为限,一般宽为4m~6m,中型苗圃2~4米即可。

步道及环园路

小区中间和环园路。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小路或步道,路面宽度为1-2m。

还可与防护林结合修建环路方便车辆进出:

4~6m。

2、灌溉系统

灌溉方式:

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和滴灌。

地下管道:

不影响机械操作,干渠与道路一致。

布置管道系统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原则:

1、干管应沿主坡方向布置,在地形比较平坦的地区,支管应与干管垂直,并尽量沿着等高线布置。

2、在平坦地区,支管的布置应尽量与果树行向一致。

3、在经常刮风的地区,支管布置要与主风向垂直。

4、水泵应尽量布置在整个系统的中心地点。

(三)、排水系统(四)、防护林系统(五)建筑系统:

基地建成后,经营时间长,是一个较完整的生产单位。

因此,建园时应有长远打算。

建造必要的生产房。

办公室、宿舍、仓库、种子室、机具房、晾晒场、积肥场等一般设在地势高燥、土壤条件较差、便于苗圃总体经营管理的地方。

第三章种子的生产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种子生产的意义与程序

一、种子生产的意义

意义:

1、对种子企业来说,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对种子使用者来说,可增产增效;

3、对农业生产来说,是实现持续、稳定增产和调整品种结构或产业结构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

任务:

1.迅速生产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2.提高品种纯度

3.研究总结种子生产技术

二、种子生产基本程序

(一)发达国家的种子生产程序

●美国采用“育种者种子→基础种子→登记种子→合格种子”四级生产程序;

●经合组织成员国也采用“育种者种子→先基础种子→基础种子→合格种子”四级生产程序;

●加拿大则采用“育种者种子→精选种子→基础种子→注册种子→合格种子”五级种子生产程序。

共同特点:

●1.育种者种子是种子繁殖的唯一种源;

●2.限代繁殖,一般对育种者种子仅繁殖3~4代;

●3.繁殖系数高,不需选择,只需防杂保纯。

(二)中国的种子生产程序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采用“育种者种子→原种→良种”三级种子生产程序。

●加入世贸组织后,提出了“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4级种子:

●1.育种家种子由育种者直接生产和掌握的原始种子或亲本的最初一批种子,具品种典型性,遗传性稳定,品质纯度为100%,世代最低,产量及其他主要性状符合确定推广时的原有水平,种性最好,质量最高。

●2.原原种由育种家种子繁殖或由育种者的保种圃繁殖是种子,具品种典型性,遗传性稳定,纯度为100%,一般比育种家种子高一个世代,产量及其他性状与育种家种子相同,种子数量增加。

●3.原种由原原种繁殖的第1代种子,遗传性状与原原种相同,产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仅次于原原种。

●4.良种由原种繁殖的第1代种子,遗传性状与原种相同,产量及其他各项经济性状指标仅次于原种。

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第二节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基础

一、纯系学说和种子生产

(一)纯系学说(purelinetheory)

1903年丹麦植物学家Johannsen提出,论点:

(1)在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择,可以分离出许多基因型纯合的家系。

选择是有效的。

(2)在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

理论意义:

区分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指出了选择遗传变异的重要性,对选择的作用也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因此,它为自花授粉作物的选择育种和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

(二)纯系学说在种子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1.保纯防杂

种子生产的中心任务是保纯防杂。

纯度的高低是检验种子质量的第一标准。

所有的农业技术措施重点之一,就是要保持纯度。

“纯”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随着繁殖的扩大必然会降低后代的相对纯度。

因此,在种子生产中,提出尽可能的较少生产代数的要求。

2.在原种生产中单株选择的重要性

在自交作物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体系中,要按原品种的典型性,采取单株选择,单株脱粒,对株系进行比较,一步步进行提纯复壮。

二、杂种优势与种子生产

1、概念:

杂交种品种(F1)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优于双亲或某一亲本的现象叫杂种优势.

主要特点是:

(1)杂种优势不是某一两个性状表现突出,而是许多性状综合地表现突出;

(2)杂种优势大小,大多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相对差异和互补程度;

(3)亲本基因型的纯合程度不同,杂种优势强弱也不同;

(4)杂种优势在杂种第一代表现最为明显,杂交优势越强的组合,其优势下降程度越大。

2.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

(1)超中优势:

指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超过双亲(P1、P2)同一性状平均数的百分率。

(2)超亲优势:

以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作为度量标准,衡量F1平均值超过高值亲本的百分率。

(3)超标优势:

是为了经济上鉴定杂种F1的杂种优势,将杂种F1的经济性状与最优的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这种杂种优势越大,该组合的实用价值就越高。

三、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

繁殖是连接生命不同世代间的纽带,也是从事种子生产的根本前提。

不同的繁殖方式对后代群体性状的表现有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种子生产的方法与技术。

(一)有性繁殖作物(sexuallypropagatedplants)

1、自花授粉作物(self-pollinatedplant):

即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依靠来自同花或同一植株内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的作物。

往往会异花不亲和。

特点:

自花授粉作物由于长期自交,品种内各个体基因型基本纯合,遗传性较稳定,性状较一致,但偶然也会出现异交(天然异交率小于5%)或发生突变。

遗传特点

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对一致,自交无害,不断自交导致纯合。

常见作物:

花生、豌豆、菜豆、绿豆、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

自花授粉植物的花器构造特点及开花习性

交配制度:

自交,异交率<4%。

花器构造特点及开花习性:

雌雄同花,同熟,开花时间较短,常常闭花授粉。

2.常异花授粉作物(oftencross-pollinatedplant):

即在天然授粉情况下,以自花授粉为主,但天然异交率达到5-50%的作物。

如辣椒、蚕豆、芥菜、黄秋葵等。

特点:

(1)与自花授粉作物近似,但由于异交率高于自花授粉作物,因此在它们的品种群体中杂合株率较高,变异较多。

(2)强制自交,后代不明显退化;多代强制自交,导致群体较为同质和纯合,相对一致,自交无害,不断

2.常异花授粉植物的花器构造特点及开花习性

●交配制度

基本自交,异交率5~50%

●花器构造特点及开花习性

雌雄同花,异熟或雌雄蕊不等长,外露,易接受外来花粉,开花时间长,异交率较高。

2.异花授粉作物(oftencross-pollinatedplant):

即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授粉。

但天然异交率达到50-100%的作物。

如辣椒、蚕豆、芥菜、黄秋葵等。

交配制度

随机互交,自由交配,异交率>50%

花器构造特点及开花习性

(1)具有两性花的完全异花授粉植物:

黑麦、向日葵、红三叶草、紫苜蓿、荞麦、三叶草。

(2)具有两性花的异花授粉,同时具有某种程度的自花授粉功能的植物:

甜菜、饲料甜菜、芥子、洋白菜、莴苣、马铃薯、烟草、苹果、梨、李。

(3)雌雄同株的植物(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的雌雄性器官):

玉米、蓖麻、西瓜、甜瓜、南瓜、核桃、栗子

(4)雌雄异株的植物(雌雄器官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

石刁柏、大麻、菠菜、芦笋、番木瓜

(二)无性繁殖作物(vegetativelypropagatedplants)

通过母体营养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分化发良形成独立新个体的途径,而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进行繁衍后代的作物。

如睡莲科、姜科、薯芋科、百合科、禾本科中部分蔬菜及茄科中的马铃薯等。

另外,大多数的观赏植物,果树系无性繁殖作物。

往往会自交不亲和。

特点:

一般以无性繁殖为主,因此繁殖过程中极少产生变异,群体内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繁殖后代的遗传特性也与母体的遗传性高度一致,但无性繁殖系内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加之病害侵染等因子也可造成品种的退化。

制种要求:

在其繁殖与栽培过程中,仍需进行必要的选择,淘汰机械混杂或自然变异植株,以保持品种种性纯正。

其选择通常采用营养系混合选择法、营养系单株(穴)选择法等。

●一)有性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

●1、自花授粉作物

●1)利用纯系品种

●2)利用混合品种

●3)利用品种间杂交种

●种子生产

●防止机械混杂

●防止生物学混杂

●2、异花授粉作物

●利用杂种优势

●种子生产上,防止机械混杂,严格隔离和控制授粉,去杂去劣

●3、常异花授粉作物

●种子生产中,设置隔离区、及时拔除杂株,防止异交混杂,机械混杂。

●杂种优势利用上,可利用品种间杂交种,最好利用自交系间杂交种。

(二)无性繁殖作物与种子生产

●无性繁殖系(无性系):

以营养繁殖或组织培养方式生产的无性繁殖后代。

●种子生产中,注意去杂选优,防止混杂退化,防止病毒病

四、品种的混杂退化

基本概念:

1、品种混杂退化:

随着品种推广应用时间的延长,往往会出现失去品种原有的形态特征和特性,品种的典型性和一致性丧失,抗逆性和适应性减退,产量下降和品质劣化等现象。

品种的混杂和退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

2、品种的混杂:

是指一个品种群体中掺杂有不同于本品种的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

3、品种退化:

品种的退化则是指品种的特征特性发生了变化,一些性状出现了不良变异,原有的优良性状部分或全部消失,经济性状变劣,降低或丧失了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混杂了品种势必导致品种的退化,同时退化了品种,植株性状不一致,也会加剧品种的混杂。

退化原因:

(一)机械混杂

即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包装运输过程中,在某作物的品种中人为地混入了其它品种(品种间混杂)、其它作物或杂草(种间混杂)的种子而造成的品种混杂现象。

自花授粉作物的混杂退化主要由机械混杂引起。

品种间混杂,还会加剧天然杂交,引起分离退化。

(二)生物学混杂

生物学混杂,即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