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2938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诗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诗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诗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诗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docx

《中国古代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诗歌.docx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作业

第1次作业(参考答案)1、《春望》"国破山河在”产生的时代是A:

春秋B:

南朝C:

唐代D:

宋代正确答案:

C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

《离骚》B:

《尔雅》C:

《易经》D:

《诗经》正确答案:

D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作者A:

杨炯B:

王昌龄C:

王勃D:

骆宾王正确答案:

C4、稼轩长短句》是哪位词人的词集名A:

李清照B:

苏轼C:

周邦彦D

辛弃疾正确答案:

D5、《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产生的年代是A:

北宋

B:

南宋C:

元代D:

清代正确答案:

B6、"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产生的时代A:

北宋B:

南宋C:

中唐D:

晚清正确答案:

A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作者A:

王维B:

杨炯C:

李白D:

杜甫正确答案:

D8、《诗经》的最后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正确9、《沧浪诗话》的作者是严羽。

正确10、崔颢的诗作《黄鹤楼》有"唐人七律第一”之称。

正确11、创立近体诗格律的是"沈宋体”。

正确12、在诗论方面袁枚主张"性灵”说。

正确

第2次作业(参考答案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作者(C)A:

周邦彦B:

温庭筠C:

李煜D:

晏殊

2、有“七绝圣手”之称的诗人(C)A:

王维B:

杜甫C:

王昌龄D:

李白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作者(A)A:

岑参B:

高适C:

王昌龄D:

李颀

4、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作品(B)A:

《西洲曲》B:

《孔雀东南飞》C:

《陌上桑》

5、著名的咏蝉之作《在狱咏蝉》的作者(A)A:

骆宾王B:

虞世南C:

王维D:

卢照邻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作者A:

李白B:

孟浩然C:

柳永D:

《敕勒歌》D:

秦观正确答案:

C

7、《遣悲怀》“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作者(C)A:

白居易B:

韦应物C:

元稹D:

戴叔伦

8、《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的先河。

正确

9、李商隐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

正确

10、“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的作者是南宋的辛弃疾。

错误

1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李清照的《武陵春》正确

12、《花间集》收录的是唐五代的词。

正确

第3次作业(参考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哪篇作品A:

登高B:

春夜喜雨C:

望岳D:

石壕吏正确答案:

A

2、“三吏”“三别”的作者(B)A:

李白B:

杜甫C:

李商隐D:

岑参

3、“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指的是(A)A:

关汉卿B:

白朴C:

马致远D:

王实甫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作者(D)A:

王维B:

张若虚C:

杜甫D:

孟浩然

5、"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出自白居易(A)A:

《长恨歌》B:

《琵琶行》C:

《锦瑟》D:

《行宫》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体裁(A)A:

绝句B:

律诗C:

散曲D:

古体诗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B)A:

李清照B:

晏殊C:

贺铸D:

欧阳修

8、“初唐四杰”有王勃、杨炯、骆宾王和卢照邻。

正确

9、王维有"诗佛”之称正确

10、王昌龄的《出塞》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正确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作者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

12、“苏门四学士”中没有秦观错误

正确

第4次作业(参考答案)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A:

《春江花月夜》B:

《代悲白头翁》C:

《长安古意》正确答案:

A

2、《孔雀东南飞》产生的时代A:

南朝B:

汉代C:

北朝D:

唐代正确答案:

B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作者A:

杜甫B:

辛弃疾C:

苏东坡D:

王维正确答案:

D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作者A:

李白B:

高适C:

孟浩然D:

王昌龄正确答案:

B

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作者A:

岑参B:

苏轼C:

辛弃疾D:

陆游正确答案:

B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作者A:

辛弃疾B:

杜甫C:

陆游D:

文天祥正确答案:

D

7、有“诗史”和“诗圣”之称的诗人A:

白居易B:

李白C:

杜甫D:

贺知章正确答案:

C

8、"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诗人陶潜。

正确答案:

正确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作者是杜甫。

10、岑参因出任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正确

11、词可以押平声韵,可以押仄声韵,但不能平仄通押错误

12、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是朱彝尊正确

D:

《在狱咏蝉》

错误

第5次作业讨论

一、简答题1、《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答: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

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诗经》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

从《诗经》开始,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二、《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屈原《离骚》、汉乐府诗、建安诗人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如陈子昂、杜甫、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

三、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明显是对《诗经》起兴手法的继承。

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四、《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

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

后世箴、铭、诵、赞等文体的四方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诗经》。

总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屈赋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鲁迅说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楚辞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2、韩愈诗歌的特点?

答:

人们常以"奇崛险怪"来评价韩愈及其周围诗人的诗风。

一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

二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

三是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

3、辛弃疾词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体现?

答:

(1)坚持抗金,抒发统一中国的伟大理想。

(2)登临怀古,借景抒愤。

(3)通过相思离别的传统题材和手法,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4)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风光。

4、元代散曲的分类及特点?

答: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其特点是:

第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第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第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二、名词解释1、乐府答: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

根据宋代郭茂倩所遍《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总计百来篇,当然遗佚不少。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汉乐府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叙事性是其基本艺术特色。

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开创了五言格式。

后来经过文人加工,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古文运动答: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运动。

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3、江西诗派答:

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他们后来又被称为这个诗派的"三宗”。

这个诗派最主要的特征是在语言技巧方面"以故为新”,讲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去摹古、变古,追求奇险硬涩的风格。

4、"三吏”"三别”答: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

这些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和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

三、论述题。

1、杜甫诗歌的内涵和影响。

(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忧国悯时,表现深挚的爱国感情。

三)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恨感情。

(四)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杜甫的诗歌是博大浩瀚的思想内容和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反映生活高度概括,抒发感情爱憎分明。

诗人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加以艺术的概括,反映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二)描写事物真实细腻。

对客观现实作真实而又具体的描写,是杜甫诗歌,特别是其叙事诗的重要艺术特色。

(三)寓主观倾向于客观叙事之中。

诗人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之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

如《石壕吏》,全诗除"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外,其余都是客观的白描,但诗人的强烈爱憎,对事件的主观评价,都在白描中有所流露。

(四)高度凝炼与丰富多彩的语言。

杜诗在语言运用上是极其成功的,杜诗语言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十六个字:

慨括性强,精炼准确,丰富多彩,通俗自然。

(五)杜诗完善了多种诗歌体式。

杜甫诗几乎每一种体式都有名篇,并且由于他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努力,使各种诗体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所发展,如乐府诗由过去多用古题写古事发展为"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五、七言古诗由过去的篇幅较短发展为长篇巨制;五、七律写得格律精严,对仗工稳,音调和谐,意境沉雄,使律诗得到长足的发展。

绝句在杜诗中数量较少,但题材领域大为扩展;特别是《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先例。

总之,杜诗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的发展高峰,并形成了诗人独特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杜甫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他继承《诗经》、汉魏乐府及初唐陈子昂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拓宽和加深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使诗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技巧更加丰富多彩,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

(二)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1、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影响着一代代诗人,如元、白的新乐府,晚唐的聂夷中、杜荀鹤、皮日休,宋代的陆游、文天祥,直至清末的黄遵宪等都受到杜诗的影响。

2、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后世的爱国诗人(如文天样等)以及广大人民中引起广泛的共鸣。

3、杜诗在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渚方面为后世诗人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