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9050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答案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十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以上材料说明了()

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

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

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

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

2.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民为士,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的西化开始风靡上海

B.上海社会等级观念已消失

C.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D.政治变革消弭了贫富差距

3.辛亥革命后,“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旧时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之仪,非俗非古,杂袭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

这主要反映出()

A.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B.当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

C.“中西合璧”已成为当时婚俗的普遍特征

D.婚俗的变化折射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

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5.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

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

6.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参议院接着补充规定:

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上述变化表明()

A.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

B.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中外融合,新旧并存

D.南京临时政府反对封建迷信

7.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

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

”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

A.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

B.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

C.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

D.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

8.“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

”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9.下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上海居民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反映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C.中国传统民居、服饰消失殆尽

D.英语、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10.1877年《申报》专栏《津门纪略》记载说:

“乡间妇女至沪佣工,当其初至时,或在城内帮佣,尚不失本来面目。

略过数月,或迁出城外,则无不心思骤变矣。

妆风雅,爱打扮,渐而时出吃茶……回思昔日在乡之情事,竟有判若两人者。

”这一描述实际上反映了()

A.作者对女子出外做工持反对态度

B.西方工业文明导致传统道德的崩溃

C.《申报》以宣传传统思想为宗旨

D.近代城市生活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

11.“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

恒源纱厂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12.阅读《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A.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

B.应用西方科技速度不断加快

C.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使命

D.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13.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B.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14.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15.下图由成都市档案局提供,它是在四川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新新新闻》1938年刊登的插面。

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民国十三年成都为普及汽车进行大力宣传

B.成都人车拥挤,交通混乱,交通管理失效

C.通过漫画美女交警宣传靠左行驶的交通规则

D.民国三十八年成都宣传交通改为靠右行驶

16.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文通的近代化

C.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始于明治维新

D.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17.伴随着商埠的发展,“一位有远见的海关税务司……把他的马厩附近的一小段中国道路铺上了碎石子。

……之后还不到25年,天津就拥有了数英里的一流碎石路,在这些道路上,汽车正在愉快地奔驰着。

”从材料中最能感受到()

A.近代天津陆路交通发展的落后

B.西方人修路意在开天津为商埠

C.天津开埠对其交通发展的影响

D.当时国人要求发展交通的诉求

18.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

这说明()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19.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

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

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D.电报的广泛使用

20.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曾发表一段新闻:

“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

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

”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21.1911年6月24日,电影开始进人我国民间,当时规定:

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

这些规定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

B.政治清明,社会秩序井然

C.旧习俗受到猛烈冲击

D.革命成功,社会进步明显

22.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

A.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

B.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

D.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23.“点赞”“女汉子”“且行且珍惜”“nozuonodie”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

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

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24.1998年,《时代》杂志预测:

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

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

“吻别你的mall:

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

”这说明互联网()

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25.“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

26~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

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

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

近代中国知识界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

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

“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

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

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

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取得一定效果。

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的措施。

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

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

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

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其治理》

材料三:

1952年,处于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

12月5日至1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

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

法案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

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

……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现代启示录:

1952,被雾霾扭转的英国》

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

12月5日至1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

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

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

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

……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

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启示录:

1952,被雾毅扭转的英国》

(1)材料一中,清代官民面对“霾灾”采取了什么做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空气污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英两国处理类似问题上的异同点。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城(苏州)初复时,该(英因驻沪)领事等请由沪开铁路至苏,当经剀切禁阻……査铁路费繁事巨,变易山川,彼族亦知断不能允,中国亦易正言拒绝。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的信(1865年)

材料二:

议铜钱、铁路,此两事有大利于彼,冇大害于我,而铁路比铜钱尤甚……洋人贪利无厌,志在必行……或谓用洋法雇洋人,自我兴办,彼所得之利,我先得之。

但公家无此财力,华商无此巨赀……一时断难成议,或待承平数十年以后。

——湖广总督李鸿章奏折(1867年)

材料三:

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

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

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

尚祈主持大计为幸。

——李鸿章致醇奈王的信(1883年)

材料四: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北的格局为一变……至1911年,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仅占14%。

中国、美国、英国k路修筑情况统计表:

国家

时间(年)

总里程(千米)

中国

1872~1894

364

中国

1895~1911

9254

美国

1850~1910

约37万

英国

1825~1890

3.2万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等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对修建铁路所持的态度。

比较材料―、二,指出其变化之处,并概梏李鸿章两次建言的出发点。

(2)据材料三,指出李鸿章请求修建铁路的意图。

据材料三、四,概括晚清时期中国铁路事业呈现的主要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晚清铁路事业发展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并分析李鸿章的意图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流行词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时间

流行词汇

1840~1912年

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年

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年

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后

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联网……

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申报》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72年

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

1889年

美查将申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售出自己的股份,得银10万两,返回英国

1909年

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购买了所有的股权,成为唯一股东

1912年

史量才接办,明确办报宗旨为“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

销量大增,到1926年日出报14万多份,与《新闻报》一起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两家报纸

1934年

史量才由杭返沪途中被国民党委派的特工暗杀。

此事后,言论逐渐趋于保守

1937年12月一1938年10月

停刊

1942年12月

日军军部查封。

后派汉奸陈彬和以“军管会”的名义接管,并任命陈为社长

1945年

9月,停刊;11月,复刊

1946年5月

被国民党CC系控制,实行官商合办,彻底改变了民营性质

1949年5月

终刊

据表,结合所学知识,划分《申报》发展的历史阶段。

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要求:

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报纸自身发展规律)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十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答案

1~5.CCBCB6~10.AAABD11~15.ABCBC16~20.DCDDD

21~25.ABDCB

26.

(1)做法:

祭天敬神;调整种植方式。

原因:

科技水平落后;“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为主体。

(2)原因:

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煤、石油等高污染资源的大规模运用。

(3)同: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干预污染治理;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防治污染。

异:

中国民国时期的治污舆论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且更加注重道德;英国政府治污的法律力度更大,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

27.

(1)态度:

反对(拒绝)。

变化:

主张日后自我兴办。

出发点:

维护国家权益。

(2)意图:

富强制敌。

特点:

外国修建为主;中国起步晚;发展缓慢(曲折发展)。

(3)影响:

推动国人利权意识的觉醒;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学习器物的局限性等。

28.示例一:

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

1912年,辛亥革命后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民主成为流行词汇。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

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村民委员会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二:

流行词汇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市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洋布、洋火成为流行词汇。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实业救国成为流行词汇。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成为购买粮食的票证。

三大改造和粮票成为流行词汇。

1978年改革开放,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大批专业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专业户、乡镇企业成为流行词汇。

1992年,十四大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纷纷投资股市,股票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三:

流行词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反映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

辛亥革命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

提倡新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创造出了新词“她”,民主与科学成为流行词汇。

“她”成为流行词汇。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向苏联学习,社会上列宁装流行。

改革开放后,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流行词汇。

29.示例:

从《申报》经营角度:

1872—1909年,外资经营阶段;1909—1946年,私人经营阶段;1946—1949年官商合办阶段。

社会发展的特征要对应相同的阶段,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概括。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十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解析

1.【答案】C

【难度】一般

2.【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讲的是清末和民国初年,不管是官员、商人、还是平民百姓,有些钱后都会注重穿着,这表明了当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所以答案选C.材料并没有涉及服饰西化,排除A;从材料中也不能说明上海社会等级观念已经消失,排除B;政治的变革并没有消弭了贫富差距,或者会更加拉大了贫富差距,所以排除D.

【难度】一般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城市中,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明早,而在农村中传统风俗习惯依然坚如磐石,故A.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婚俗的变化折射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D;材料中婚俗中西合璧,恰恰说明当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所以选B

【难度】较易

4.【答案】C

【难度】一般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知识。

注意本题的关键词“头上和脚上的变化”,剪辫易服符合头上的变化,废止缠足符合脚上的变化,故选B.A与脚上的变化无关。

C属于思想领域的变化。

D属于传媒工具的进步。

【难度】一般

6.【答案】A

【难度】一般

7.【答案】A

【解析】据材料提到,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提倡分餐制,故A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故B排除。

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过于绝对,故C排除。

材料也不能说明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故D排除。

【难度】一般

8.【答案】A

【难度】一般

9.【答案】B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的变化,从图片中的英文和题干中的时间可以判断B项正确。

A项错在“完全”,排除;C项错在“消失殆尽”,民居应是中西结合,服装也是中西都存在,排除;D项中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从图片中看不出来,排除

【难度】一般

10.【答案】D

【难度】一般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站立操作机器”“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女孩是小脚,会被辞退”,可以看出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难度】一般

12.【答案】B

【难度】较难

13.【答案】C

【解析】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是对材料的直接表述,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大量在中国投资建厂兴修铁路,导致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但不是导致“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从中国自行修建铁路,可知是中国逐渐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是思想观念变化导致的,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铁路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未普及,故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难度】较难

14.【答案】B

【解析】“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最终蒸汽机车变为太监牵拉,说明了这种等级观念阻碍了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A错误,蒸汽机车的出现说明并没有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

D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迷信思想。

【难度】一般

15.【答案】C

【难度】一般

1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材料显示,19世纪70年代中国引进黄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