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敏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8556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敏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闻敏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闻敏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闻敏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闻敏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敏感.docx

《新闻敏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敏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敏感.docx

新闻敏感

从心理学视角看新闻敏感作者:

倪桓  (我写传媒网2003-5-28发布)

内容摘要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

传统理论多从新闻学的角度研究新闻敏感;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探析。

通过比较学术界几种常见和尚存争议的观点,指出这几种观点的融合性特征;并且进一步阐述了新闻敏感产生过程中感知与思维,直觉与实践,人格与感知、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综合探讨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尤其是人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新闻敏感的制约,进而指出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及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闻敏感;感知;思维;人格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

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

高度的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

   对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以往学术界大都是从新闻学角度进行阐释,不同作者在表述上也很接近。

如:

“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⑴随着改革开放的演进,以及心理学理论、知识日益深入人心,有的学者开始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新闻敏感的内涵,发现其中有不少词汇属于心理学范畴。

以上述界定为例,其中像“发现”、“判断”、“能力”这几个关键词,均可归入心理学范畴。

这说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带有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学科的性质。

   由于新闻敏感对于新闻从业者的极端重要性,由于以往在新闻界主要是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敏感,所以本文拟主要从心理学视域对新闻敏感作一分析,旨在丰富、补充新闻敏感的内涵,以使新闻从业者从理论上多角度地认识、把握这一概念,并在新闻实践中主动培养这种素质。

                 一、有关“新闻敏感”的几种界定

   分辨学术界对新闻敏感的几种界定,可以对比出从新闻学和心理学角度研究“新闻敏感”的差异,从而确定从心理学视角进一步阐释这一概念的必要性。

                   

(一)侧重于新闻学角度的界定

1.“新闻敏感,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2.“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

   这两种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出发,初步涉及到新闻敏感的一些心理学特征。

无论是对“敏锐的洞察力”,还是“判断能力”和“反映能力”,新闻研究者虽然停留在表述上,少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但是,“新闻敏感”本身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新闻学领域的“新闻”和心理学领域的“敏感”,决定了从心理学这一新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非常必要。

                   

(二)侧重于心理学角度的界定

1.感知论。

该论点把“新闻敏感”归入社会认知领域。

具代表性的有:

   “记者采访属于社会活动,在采访中出现的心理现象自然也就属于社会心理。

而社会心理的内在过程是从社会认知开始的。

社会认知的最初阶段是社会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

记者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迅速、准确地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而判断、预见自己所选择的新闻事实的社会反响。

记者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既是他的认知过程,也是其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

这种明察秋毫的社会知觉显然与新闻敏感的心理过程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新闻敏感始于社会知觉,进而发展成为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

这也是意识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自觉的,又是新闻敏感产生的必然过程。

2.思维论。

该论点认为新闻敏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1)“记者的新闻敏感依赖直觉,然而这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直觉,而是经过长期和反复的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才获得的直觉。

这种直觉是新闻从业人员所特有的一种浓缩的、简化的思维形式。

(2)“新闻敏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发端于直觉,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概括和简缩。

从形式上看,它似乎没有中间推理的过程,但实际上它正是这一过程的‘概括化’和‘简缩化’。

   他们认为,传统的研究把新闻敏感局限于“感知”这一领域里了。

仅仅将其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感觉能力”,而没有上升到思维的高度。

其实,思维论持有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新闻敏感本无可厚非,然而他们却将“思维”与“感知”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难免有些偏颇。

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虞达文认为新闻敏感是逻辑思维的浓缩,实际上是“浓缩”了直觉与逻辑思维的关联性,模糊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之间的区别,有待商榷。

   另外,有一些界定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思维”这个字眼,但其中却包含了这层意思:

“新闻敏感指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实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

”⑺

   这里,“判断”、“识别”、“分析”,都属于思维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定义同时又提到“观察”能力,属于感知范畴。

可见,实际上这是一种对新闻敏感集感知论、思维论于一体的综合性定义。

这种带有综合论色彩的观点并不少见,但是,它们一般却只能为新闻敏感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心理轮廓,没有明确地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3.人格论。

该论点将新闻敏感放在了“人格”这个非智力因素的背景下去考察。

   “人格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

对于记者来讲它不仅直接影响新闻敏感的强弱,而且直接对记者所有的新闻素质都有制约作用。

”⑻

    刘京林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凯勒关于“有色镜头”的观点。

该观点认为人格就像“有色镜头”一样具有认知过滤的作用。

这种“心理组织结构”直接制约着新闻敏感的强弱。

该观点指出了一个影响新闻敏感发生的非智力因素(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对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研究有很大价值。

   其实,无论感知论、思维论还是人格论,都是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来阐释新闻敏感的。

三者统一而各有侧重,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感知到思维,再到整体的人格因素,层层递进,相互影响。

下面,就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考察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2.直觉、实践与新闻敏感

   在上述思维论中,学者着重批驳了“天赋说”的观点。

资产阶级学者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说:

“记者需要一种天生的鉴别力,判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而更有人甚至把新闻敏感称作记者的“第六感官”,这就把新闻敏感神秘化了。

    批驳这种观点的关键,在于对直觉、实践与新闻敏感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认识。

“天赋说”本质上夸大了“天生的”直觉的作用。

实际上,直觉既非天生,也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新闻敏感依赖于直觉,发端于直觉”(虞达文),即便如此,“直觉性”只是新闻敏感的开始和表象,并不代表其全部。

《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对直觉的解释是这样的:

“一种非逻辑形式或未经逻辑推理而洞察事物的特殊思维,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也可在表象或内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其主要特点为

(1)以经验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

(2)需要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3)产生迅速而突如其来,是一种瞬间的判断,是智力活动的飞跃。

”而这种“顿悟”是“记者头脑中潜藏着的某种信息(即主体信息),突然与外界的有关信息(即客体信息)发生联系和撞击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一种思想认识上的突破和飞跃。

”⑽

   这种顿悟思维其实就是直觉,虽然表现为“突如其来”的“瞬间”的飞跃,但都要以由经验、实践等所构成的“主体信息”为基础。

只有经验、实践积累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态时,新闻敏感才能被直觉的火花所燃亮。

正如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所说:

“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对记者来说,“有准备的头脑”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开放式的思维和积极的心理准备。

   例如,1995年《焦作日报》的记者邓少勇到沁阳市搞工业调查。

在参观企业时,途经一个建筑工地。

一位随行领导介绍说这是新建的科技大楼。

正在监督施工的沁阳科委主任也过来介绍说,沁阳市从1990年开始把“科技兴市”叫响,经过5年的努力,国民产值增长量中的科技因素已占到36%。

记者听到这个情况,马上想到沁阳的经济发展现状正好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最佳佐证。

他马上写出消息《沁阳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已占三成》发表,此文获河南省好新闻消息类一等奖。

    在这个例子中,邓少勇原先采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沁阳的科技状况。

而当他听到有关领导介绍的情况之后,马上来了灵感,顿时想到了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并结合他以往的采访经验,写成了一篇优秀的消息。

这个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是记者灵感突发,偶尔得之;实际上却是源于记者平时的理论和实践积累。

这正是直觉与实践关系的最好说明。

   新闻敏感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感知。

脱离了知识经验的积累,直觉思维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法转化成新闻敏感。

持“思维论”的学者对于直觉和思维关系的论述,对“感知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从实践角度来说,在充分积累知识、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是新闻从业者培养新闻敏感的切实途径。

从心理学视角看新闻敏感

有关“新闻敏感”的几种界定

分辨学术界对新闻敏感的几种界定,可以对比出从新闻学和心理学角度研究“新闻敏感”的差异,从而确定从心理学视角进一步阐释这一概念的必要性。

(一)侧重于新闻学角度的界定

1.“新闻敏感,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2.“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

这两种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出发,初步涉及到新闻敏感的一些心理学特征。

无论是对“敏锐的洞察力”,还是“判断能力”和“反映能力”,新闻研究者虽然停留在表述上,少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但是,“新闻敏感”本身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新闻学领域的“新闻”和心理学领域的“敏感”,决定了从心理学这一新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非常必要。

(二)侧重于心理学角度的界定

1.感知论。

该论点把“新闻敏感”归入社会认知领域。

具代表性的有:

“记者采访属于社会活动,在采访中出现的心理现象自然也就属于社会心理。

而社会心理的内在过程是从社会认知开始的。

社会认知的最初阶段是社会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

记者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迅速、准确地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而判断、预见自己所选择的新闻事实的社会反响。

记者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既是他的认知过程,也是其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

这种明察秋毫的社会知觉显然与新闻敏感的心理过程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新闻敏感始于社会知觉,进而发展成为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

这也是意识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自觉的,又是新闻敏感产生的必然过程。

2.思维论。

该论点认为新闻敏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1)“记者的新闻敏感依赖直觉,然而这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直觉,而是经过长期和反复的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才获得的直觉。

这种直觉是新闻从业人员所特有的一种浓缩的、简化的思维形式。

(2)“新闻敏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发端于直觉,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概括和简缩。

从形式上看,它似乎没有中间推理的过程,但实际上它正是这一过程的‘概括化’和‘简缩化’。

”⑹

他们认为,传统的研究把新闻敏感局限于“感知”这一领域里了。

仅仅将其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感觉能力”,而没有上升到思维的高度。

其实,思维论持有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新闻敏感本无可厚非,然而他们却将“思维”与“感知”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难免有些偏颇。

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虞达文认为新闻敏感是逻辑思维的浓缩,实际上是“浓缩”了直觉与逻辑思维的关联性,模糊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之间的区别,有待商榷。

另外,有一些界定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思维”这个字眼,但其中却包含了这层意思:

“新闻敏感指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实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

”⑺

这里,“判断”、“识别”、“分析”,都属于思维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定义同时又提到“观察”能力,属于感知范畴。

可见,实际上这是一种对新闻敏感集感知论、思维论于一体的综合性定义。

这种带有综合论色彩的观点并不少见,但是,它们一般却只能为新闻敏感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心理轮廓,没有明确地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3.人格论。

该论点将新闻敏感放在了“人格”这个非智力因素的背景下去考察。

“人格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

对于记者来讲它不仅直接影响新闻敏感的强弱,而且直接对记者所有的新闻素质都有制约作用。

”⑻

刘京林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凯勒关于“有色镜头”的观点。

该观点认为人格就像“有色镜头”一样具有认知过滤的作用。

这种“心理组织结构”直接制约着新闻敏感的强弱。

该观点指出了一个影响新闻敏感发生的非智力因素(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对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研究有很大价值。

其实,无论感知论、思维论还是人格论,都是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来阐释新闻敏感的。

三者统一而各有侧重,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感知到思维,再到整体的人格因素,层层递进,相互影响。

下面,就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考察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二、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探讨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剖析这一概念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丰富和补充以往学术界单从新闻学方面阐述这一概念的不足。

新闻敏感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分析。

感知论强调的便是新闻敏感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因素,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理性因素。

其实,记者通过社会知觉选择了报道对象,并将该事物与自己头脑中积累的各种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作出一定的判断时,该心理过程已经渗入了思维的作用。

而思维论则主要从新闻敏感表现为一种“直觉”说起,将其归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我们知道,直觉的产生并非毫无根据,必须是当记者经历了多次感知之后,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科学知识,以经验结论的形式保存于头脑之中。

当他们一旦与有关的事物(即原型)接触,直觉便产生了。

由此可知,思维并非孤立存在,它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

前文已提到,人格论的作用在于强调动机、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与感知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一样,对于新闻敏感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前述,我们不难看出,3个观点虽立论不同,且各有侧重,却并不彼此冲突。

感知论中的感知和思维论中的思维有必然的联系,通过对直觉与实践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联系,综合理解起来更加全面、丰富;而人格论则从整体上给前两者以补充。

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对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以往学术观点大都是从新闻学单方面做阐释。

《新闻学大辞典》对此的解释是“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界定中的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将其归入心理学范围,这几个关键词就是“发现”、“判断”、“能力”。

这说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带有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学科的性质。

  一、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探讨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剖析这一概念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丰富和补充以往学术界单纯从新闻学方面阐述这一概念的不足。

  1、感知、思维与新闻敏感

  大家共知的是,感知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性和外在联系;而思维则是认知事物背后的分析、判断过程,因为思维是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内在联系。

  每天发生的事实如此之多,如果一个记者只是泛泛地用眼睛进行观察,仅仅停留在感知的领域而不对感性的材料进行进一步地分析、比较、判断,那么,他对这些事实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抓住其本质和规律,更无法提炼出其中的新闻价值了。

可见,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阶段,感知必须上升到思维的层面上来。

其中,新闻敏感的产生过程,就是对所感知的事实进一步比较、判断、筛选的思维过程,也就是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

  1987年,某记者在东北一大城市采访,下火车后想吃一顿晚饭,在车站繁华地段竟然发现一家“粗粮馆”他带着好奇心进去吃了一顿大饼子农家菜,感慨很多。

70年代,东北地区缺少细粮,以至于满街的饭店都难见到细粮主食,想多买个馒头还必须搭个菜。

改革开放后,粗粮被完全请出了饭店。

但多年以后,商家却独出心裁搞出了“粗粮馆”的创意并且迎合了市民的需要:

吃惯了细粮的人们要换个口味重新品尝粗粮了,同时粗细搭配还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在这种变换口味的感性认识背后,蕴藏着社会变革的深刻背景。

  在这个例子中,记者重尝粗粮口味是感性认识,而从中联想到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民口感上、观念上的今非昔比,则是一个“概括化”、“简缩化”和“知识迁移”的过程。

这个思维过程与感知的过程密不可分。

反过来,如果这种感知不上升为思维,这条消息最多是一条普通的市场信息而已。

  2、直觉、实践与新闻敏感

  在认识论上,要批驳所谓天赋“第一”的荒谬论点西方新闻学者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说:

“记者需要一种天生鉴别力,判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而更有人甚至把新闻敏感称作记者的“第六感官”,这就把新闻敏感神秘化了。

  批驳这种观点的关键,在于对直觉、实践与新闻敏感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认识。

“天赋说”本质上夸大了“天生的”直觉的作用,实际上,直觉既非天生,也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直觉性”只是新闻敏感的开始和表象,并不代表其全部。

直觉其实就是“顿悟”思维,它虽然表现为“突如其来”的瞬间的飞跃,但都要由经验、实践积累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态时,新闻敏感才能被直觉的火花所燃亮。

正如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所说:

“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对记者来说,“有准备的头脑”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开放式的思维和积极的心理准备。

  新闻敏感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感知。

脱离了知识经验的积累,直觉思维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法转化成新闻敏感。

从实践角度来说,在充分积累知识、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是新闻从业者培养新闻敏感的切实途径。

  二、个人人格素质与感知、思维间关系

  影响新闻敏感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是智力因素,包括上面论及的感知和思维;二是非智力因素,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

现实生活中,很可能许多记者的智力因素不会存在特别大的差异。

然而,往往只是少数优秀的记者采写了多数的好新闻,原因何在?

记者之间的差异大多出在非智力因素上。

社会责任感强、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强、有正确世界观的记者具有比其他人更强的新闻敏感,他们才是新闻界的精英。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他们在新闻敏感产生的全过程中共同发生作用,智力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发生作用;非智力因素虽然在认识过程中并不直接发生作用,但是它们制约着感知、思维的智力效果。

如果说在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中,记者用感官来观察、搜集大量的事实材料,然后运用思维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识别出其中的新闻价值是一个纯客观的操作程序;那么,这个记者为什么会迅速观察到这个事实而不是将它忽略,为什么在瞬间“顿悟”出“这一个”有价值的角度而不是在其它平庸的角度上泛泛做文章,这里就说明一个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

  因此要引出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人格。

人格是一种综合性衡量标准,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

而记者的人格正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幕后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影响着新闻敏感强弱的程度、持续的时间、正确与否的方向性以及应变的灵活性。

如果将新闻敏感的产生比作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那么,感知、思维就有相当于反应原料,人格便是促成反应最终发生的催化剂。

如果催化剂变了质,那么,这次反应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走向反面。

在一种健全人格的激发下,感知和思维才能相互作用,产生新闻敏感;如果没有这种人格背景,一切的感知和思维过程都是没有意义的,新闻敏感也自然无从说起。

  在人格的诸多因素中,与新闻敏感联系最紧密的是动机。

动机对感知和思维等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目标导向上,动机的产生源于人的需要与某种具体目标的结合,因此,当人的需要很低级,并且目标也并不高远时,只能产生微弱的负面动机;反之,则会产生强烈的正面的动机,从而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记者的新闻活动也是如此。

如果记者只是抱着交差、应付的思想,对许多现象都无动于衷,缺乏强烈的发现、发掘有价值新闻的动机,他的新闻敏感就无从产生;相反,记者怀着一股激情,抱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工作,那他不抓住好的新闻便难以安心,他就会不停地去思考、探求创新,这样,培养新闻敏感便有了动力。

  慕马大案的主角、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在未落入法网之前,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是经常的事,没人在公开场合发现他的问题,然而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倒是一位外来的记者慧眼独具,仅从其外表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就发现了蛛丝马迹“这位市长是个贪官,不像共产党的干部,倒像是黑帮老大。

”果然不出两年,慕绥新的真面目就世人皆知。

常言道:

“冰炭不同器,正邪不两立”,一个一身正气的记者往往在识人的判断力上也超出一般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新闻敏感在其身上得到了最佳体现。

可见,记者的政治敏感与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局政策的准确把握,其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便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一位记者只有对国家强弱、人民贫富怀着忧患意识,才会随时关注当下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才会对周围群众关心的一切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才会全局在胸、高屋建瓴。

  三、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正如上面所述,新闻敏感之于记者,犹如生命之于生物,它是记者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宝贵素质,缺乏这种素质,记者的职业角色将变得模糊不清。

那么,该如何培养这种素质呢?

  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是关键

  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敏感作用重大。

其中,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更为突出,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核心。

记者要识别某个线索或事件的新闻价值,可以从新鲜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多种要素去判断,但是关键的要素是重要性。

这种价值取向正是以政治因素为依据的。

1996年9月,*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

“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他要求:

“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

”在这里,“政治强”被列在诸多要求中的首位,指的就是要具备很强的政治敏感,也就是要熟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清现实社会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是非界限。

  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一种强烈动机。

虽然责任感、动机本身并不能去直接捕捉新闻,但它却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作用。

记者的责任感越强,不但触发新闻敏感的机会越多,而且产生的动力也越大,促使记者去捕捉新信息的能动性也就越大。

  2、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必不可少

  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新闻敏感的“火花”。

新闻发现与平时积累直接相关。

对记者来说,积累的程度不同,外界的信息在头脑里引起的反响就不一样。

如果记者不注意在实践中积累有关信息,那么,外部世界的信息不论怎样也是枉然的,而且,一个空洞的头脑是无法进行思维的。

积累贫乏的记者,思维的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造性思维。

《新民晚报》曾策划过一个全新专栏——《体验式采访札记》,组织十多位记者深入一些行业写报道,像环卫岗位、农贸市场等等,通过体验式的暗访才能辨别真假虚实。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当记者时,也曾打扮成水手,住进英国贫民的棚户区,采访那里的下层人民的生活。

  有一种认识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