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8398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除法初步认识》教学预案

第一课时平均分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平均分”。

师: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平均分”吗?

你在哪儿听说过,或者怎样做过?

师:

谁能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

师:

对,每人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均分”。

二.创设情景,感受“平均分”。

(1)师:

小朋友们,郊游你去过吗?

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

师:

博士班的同学也准备去郊游,瞧!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礼物?

自己说一说。

(课件出示)

师:

这么多东西,如果让你们来分,你们会分吗?

小组合作,分一分。

(2)学生动手操作

(3)师:

看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为什么要这样分?

(这样也就是……)互相说一说,把分的结果用“平均分”说一句话。

(你把几个苹果平均分给几个人,能说得具体些吗?

(4)(课件出示)练习:

①判断:

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②P13做一做

三.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

(1)教学例2(课件出示)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

②小组合作分一分(用学具代替)

③学生汇报分法

……

师:

你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

(学生讨论)

师生归纳:

把15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1个或几个地分,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2)(课件出示)练习:

①完成P14做一做(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说自己的分法)

②师:

除了平均分成3份外,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生:

(略)

师:

分成1份和平均分成12份可以吗?

生:

(讨论)

四.巩固引申,应用“平均分”。

(课件出示)

(1)练习三第1题。

①先用学具摆一摆

②再汇报、交流:

你是怎样分的?

(2)学习练习三第2题。

①肯定第2种分法是符合题意的分法。

②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那么第一种分法又怎样才能平均分呢?

(3)练习三第3题。

①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②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五.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师:

学了“平均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5页和练习三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师:

上节课,咱们从博士班效游分糖果中学会了“平均分”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博士班的小朋友一起去玩一玩吧!

(课件出示)

师: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什么信息?

……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

(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

师:

你能应用你收集到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

你有什么办法?

(1)先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2.师小结: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我们求24里面有几个4,就需要几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他们有事儿要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示:

P15做一做)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

图中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2)独立思考。

(3)用小棒分一分并验证。

师:

你帮小熊分分看?

(生用小棒代替分一分,并说说怎么分的?

2.练习三第4~6题(课件出示)

第4题师:

仔细观察画面,你可获得什么信息和问题?

(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第5题师:

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第6题思考: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你知道一片药片为什么是12颗吗?

四.总结

今天我们用上节课学到的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会用到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我们都能很好的解决。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除法初步认识

(一)

教学内容:

第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预设目标:

1.在明白“平均分”的含义上,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师生交流,情景导入

1.谈话。

(出示熊猫图片)

师:

小朋友们,谁知道我们的动物国宝是什么?

京京是一只十分可爱的熊猫,它十分好客,请了许多朋友来家做客,于是一大早去园子里挖了许多竹笋,来招待客人,瞧!

它的朋友华华、盼盼、亮亮、红红来了,可是,京京却遇到了一个难题,该怎样把竹笋分给它的朋友呢?

小朋友你们来,能帮京京解决这一难题吗?

2.提出问题:

京京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呢?

3.小组讨论。

4.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上台演示。

(板书: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的方法帮助小京解决难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除法)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认识除号÷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两点要圆且对齐。

(2)怎样才能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怎样写?

(3)思考讨论。

12÷4=3

(4)这一算式读作13除以4等于3,同桌互读。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你还能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几份,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知识应用

1.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演示课件分饼干)

(1)分小组把18块饼干平均分成3份、2份、6份。

(2)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并读一读。

(3)小组活动,老师巡视。

(4)汇报。

(5)小结,今天每个小组合作得很好,不仅帮助京京解决了难题,还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我想小朋友们一定能用这种新的计算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2.过三关。

(1)第一关“快速抢答”(练习四第1题)

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2)第二关“小帮手”(练习手四第2题)

(出示小熊分苹果的情景图)

师:

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小熊分苹果吧!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老师巡视。

师:

谁能告诉大家是怎么想的?

(3)第三关“分西瓜”(练习四第3题)

演示课件,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师生交流。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除法初步认识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5,练习四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口述图意,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3.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图,竹笋卡片,算式卡片,分萝卜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参与。

1.出示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图,让学生明确图中信息。

今天,熊猫京京请朋友们来它家做客,京京非常好客,瞧,它准备了一些竹笋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们。

(出示竹笋图)京京准备了多少竹笋?

它是怎么分的?

2.根据学生回答提出探索问题: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板书: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

3.分一分

(1)独立尝试分;

(2)小组交流自己分的过程;

(3)全班交流。

4.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是怎么分的?

分得的结果怎样?

使学生知道: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板书:

5)

二.学习新知。

1.这样的问题也能用除法直接计算。

(板书课题:

除法初步认识)

小朋友们还记得除法运算符号吗?

(板书:

÷)

2.介绍除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称。

(1)要分20个竹笋,就在除号的前面写20;每4个放一盘,就在除号的后面写4;能放5盘,就在等号的后面写5。

(板书:

20÷4=5)

(2)学生说一说“20÷4=5”表示什么意思。

(个别说、同桌讲使小朋友们理解除法的意义。

(3)请小朋友们看书后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

被除数、除数、商)

3.让学生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每5个放一盘,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读一读并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三.应用巩固。

1.小动物后面躲着谁?

(用小动物图片盖住被除数、除数、商)

卡片出示:

10÷5=215÷3=518÷2=9

2.先分一分,再写出算式。

活动要求:

﹡把12个萝卜每2个放一堆;每3个放一堆;每4个放一堆;每6个放一堆。

﹡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

﹡汇报交流。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3.圈一圈,填一填。

P21.6(要求:

能正确表达图意。

(1)分草莓。

(2)分蝴蝶。

4.租船。

16个小朋友要到水上公园游玩,请问小朋友们一共要租几条船?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法初步认识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20÷4=5

┋┋┋

被除数除数商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练习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练习四第7—10题(P21—2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及除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2.初步感知乘法与除法之间内在的联系。

3.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为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除法算式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巩固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1.出示第8题[课件逐一四句话],要求学生自由的读一读。

2.问:

你会写出除法算式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请学生板书。

3.问:

你会读这些除法算式吗?

可以先请学生自己读一读,再指名读。

4.问:

你能说一说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各表示什么吗?

可以请学生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二.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内在的联系。

1.出示第8题的情景图[课件出示],请学生说说图意。

2.问: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乘法和除法算式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展示学生写的算式,说说各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4.问:

你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先请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三.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为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

1、依据第9题制作卡片(可以再补充些),用抽卡游戏进行练习。

2、注意尽可能给每个学生练习机会,可以用开火车、抢答等方式进行练习。

四、综合练习。

1.出示第10题的情景图[课件出示],请学生观察画面用数学的眼光说说图意。

(特别要弄清小朋友划船的具体情况。

课件出示“每条船上3人”“有4条船”“一共有12人”等信息。

2.问:

你能根据其中两条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①每条船上3人,4条船上共有()人。

②12人坐4条船,平均每条船上有()人。

③12人,每3人坐一条船,需要()条船。

3.问:

你能解决这几道题吗?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再汇报交流。

五.提高练习。

1.出示题目

(1)□+□+□+□=8。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再汇报。

(参考思路:

□表示加数。

4个□连加等于8,就是4个相同加数连加等于8。

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 )×4=8或4×( )=8,因为“二四得八”,所以( )里填2。

□=2。

[注意:

学生用其他方法“找”出答案,应给予肯定。

]

3.独立完成

(2)12=○+○+○ 。

(解题思路与

(1)相仿。

○=4。

六.全课总结

七.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本》

八.布置实践活动

要求:

生活中还很多可以用乘法和除法解决的问题。

请你回家以后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和除法解决,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评一评。

第六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3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我能点亮这颗星”。

2×=43×=64×=8

×3=12×4=205×=15

要求:

(1)请自信的孩子大声朗读题目要求。

(2)独立思考,说说你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3)汇报。

2.分一分。

把6个圆片平均分一分。

(实物展示)

要求:

(1)小组合作完成,做好记录。

(2)先说说分工情况,再说说怎么分的,算式是什么。

(3)评价:

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亮点。

师:

老师也认为这个小组的同学特别棒,不仅分工明确,讲得清楚,而且经过全组小朋友的努力,把6个圆片平均分的几种情况全部想到了。

猴妈妈听了大家精彩的发言,特别高兴,它想把花果山的特产——水蜜桃送给小朋友们。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

1.课件出示情境图“猴妈妈分桃”。

2.观察回答:

(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

12个桃。

每个小朋友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2)读题:

自由地大声读一读。

请声音响亮地孩子读一读。

(3)你会列算式吗?

独立思考,汇报。

师板书:

12÷3=?

(4)你会算吗?

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3.展示算法。

学生以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第一个人分3个,12-3=9;

第二个人分3个,9-3=6;

第三个人分3个,6-3=3;

第四个人分3个,3-3=0正好分完。

(2)学生用学具分,分成4个3。

(3)3+3+3+3=12。

(4)想:

三()十二,三(四)十二,商是4。

师: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办法来帮助猴妈妈。

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小组的办法呢?

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师:

听了小朋友的发言,老师觉得大家长大了,不仅能说清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能采用别人的好方法,老师也是用口诀求商的,像这题,只要想三(四)十二(板书),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求出商来。

猴妈妈对大家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教学例1

(2)。

1.课件出示:

12个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请小朋友大声读题目,读懂了就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

不清楚地找老师和同桌说一说。

3.做完的小朋友和同桌交流想法。

4.学生汇报,师板书:

12÷4=3(三)四十二

(三)观察比较:

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师小结:

大家的发现可真了不起,计算这两个除法算式可以用同一句口诀求商。

(板书:

用口诀求商)

三.闯关游戏

创设情境:

猴妈妈想请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愿意吗?

她已经把你们精彩地发言、团结合作的精神用邮件发给了山上的小猴子,聪明又调皮的猴氏三兄弟想和大家比一比,在去花果山的路上,为你们设下了三个机关,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小猴1:

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10÷2=12÷6=8÷2=

10÷5=12÷2=8÷4=

要求:

①自己小声说一说,有问题找老师或同桌帮忙。

②你觉得哪个说得最棒,就说哪一个。

③你发现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2)小猴2:

要求:

把得数是5的涂成红色。

把得数是4的涂成绿色。

8÷26÷310÷2

20÷524÷615÷3

18÷35÷130÷5

(3)小猴3:

送信。

(练习五第三题)

卡片“信箱”贴在黑板上,请几位小朋友做邮递员来送信,比一比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师:

得数是1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2)课件:

(三只小猴子:

欢迎到花果山做客!

师:

花果山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下节课再去玩,好吗?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4页的例2

教学目标:

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互相关系。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互相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乘法口诀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

  6×35×415÷55×3

6÷612-612÷32×3

2.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十六()六二十四()五二十五

五()三十六()三十六()六十八

3.练习五第一题(课件出示):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看图列乘法算式。

师:

看,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们正在干什么?

生:

表演节目。

师:

根据图意,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

一共有几只猴子?

师:

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

2×6=12(只)或6×2=12(只)。

(板书算式)。

师:

你是怎样想的?

用哪句口诀求积?

2.、看图列除法算式。

师:

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1:

一共有12只猴子,平均分成2队,每队有几只?

生2:

一共有12只猴子,每6只站一队,可以站成几队?

师:

算式怎么列?

生:

12÷2=6(只)(板书)

12÷6=2(队)

师:

看除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出商是多少的?

汇报:

因为“二六十二”,所以12÷2=612÷6=2(板书)

3.观察比较。

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4.小结

根据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5.师生互动:

老师说一句口决,学生报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小组活动:

一人说口诀,其余学生报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三.分层练习。

1.第24页做一做2

学生填在书上,课件校对。

并说说用哪句口诀计算。

2.练习五第4题(课件出示)

看图说说图意,再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练习五第10题:

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

学生在书上完成,实物投影校对答案。

4.练习五第8题(课件出示)

看图说说图意,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7——28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两个含义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巩固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导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去玩,你们想去吗?

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们要去,非常高兴,他托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小礼物,他说:

只要谁积极动脑思考、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就把礼物送给谁。

你们想要吗?

(随之出示漂亮的小卡片,卡片的背面是有趣的思维训练题)不过,去拜见国王的路上有很多困难,你们怕不怕?

二.复习整理,巩固新知:

活动一:

向数学王国进发

1.师:

为了顺利地见到国王,让我们先做做操,把身体锻炼好吧!

拍手操背诵1——9的乘法口诀。

2.师:

听,列车开过来了,让我们乘坐列车出发吧!

(课件出示小火车,每节车厢是由一道道填空题组成,并伴随着火车的声音。

()四十二三()十五四()二十四

二()一十()六三十六三()十八

活动二:

进入数学王国

1.师:

进入数学王国,先要进行测试,只要我们都做对了,就能顺利进入下一站,你们有信心吗?

好,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细心,能顺利进入大门。

现在做课本26页的第6题。

2.课件演示校对答案,同桌互改。

活动三:

走“迷宫”

师:

欢迎小朋友进入下一站。

看这是一座“迷宫”,走“迷宫”的规则是:

自己在“迷宫”的外围找到入口和出口,按着一定的顺序走。

说说你是按什么走的?

(课件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切换。

活动四:

算对了,“kt猫”就和你做朋友。

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第5题。

活动五:

看谁先到家。

(练习五第11题。

四人小组竞赛,派代表汇报。

三.课堂总结:

师: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迎接你们啦?

(课件出示“kt猫”),“kt猫”夸大家今天表现得很好,都是爱动脑筋,聪明的孩子,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收获,有信心吗?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

配套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出示卡片)

6×32×512÷320÷5

12÷47×516÷218÷6

2.看除法算式说一说除法的含义(出示卡片)

12÷320÷516÷218÷6

3.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解答(出示课件,演示两种摆法)

(1)拿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2)拿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4.列式计算(出示课件)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10里面有几个2?

(3)15里面有几个5?

25里面有几个5?

20里面有几个5?

10里面有几个5?

二.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欢玩的一些游戏)

师:

瞧,这些小朋友玩的多开心。

说一说你看到什么(出示图片第29页例3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

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一共有多少学生?

(2)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3)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2.解决问题。

师:

你们真不简单,一幅图提了三个问题,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如何解决。

生:

3×5=15。

师:

你能说说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学生陈述理由,复习乘法的意义)

师:

(2)、(3)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5÷3=5(人)15÷3=5(组)

师:

能z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

生:

因为这道题是要把15人平均分成3组,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师:

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这个算式的意思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