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8384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docx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 

 

一[内容摘要]

  陵园,这个被人们喻为人生后花园的场所正在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向着园林化、艺术化、立体化、个性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

本文就陵园景观规划设计实例,结合“景观生态规划模式”这一设计理论,从规划目的、设计原则、经济分析、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阐述对现代陵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二[关键词]

景观规划设计陵园规划设计景观生态规划模式 

三[正文]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也就为园林绿化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而作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分支——陵园规划设计,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陵园规划设计有其特殊性,但也要结合时代特征,除了些风水学说之外,人文纪念园、公园化等设计理念被融入其中。

 

中国几千年来认为“入土为安”——死者必须埋入地下的习俗已经根深蒂固。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必须依附自然,与自然息息相通,“入土为安”实际上是这一哲学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

我们常用的汉字“葬”,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观念:

死后放入土中,下面填些树枝,上面洒些土,种上纤草。

《易经》中记载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的不少学者均从理论上阐说了这一习俗。

他们认为:

“万物不能越土而生,人亦万物中一物”,所以死后要归于土,又说“人由五土而生,气之用也,气息而死,必归葬于土,返本还原之道也”,所以“葬者”,乃五行之返本还原,归根复命;而教化之变达也,将人死后入土,提到教化的高度。

    但是,无序的孤茔野坟在城市边缘的路旁、沟边散乱地扩展是不可取的,严重损害卫生、观瞻和节约用地原则。

在全国提倡火葬的情况下,墓地仍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着。

“阴宅”挤压““阳宅”空间,也不利于阴阳平衡。

集中的有序的城市公共墓地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用地。

人类敬祖宗悼亲人的精神情操,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祭祀活动,也是一种传统习俗,但是现行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和有关杂志缺乏城市公墓内容,在一般城市总体规划中甚至没有陵园用地项目。

 因此,陵园的规划与设计也就显示出了其迫切性。

笔者曾有幸参与过几个陵园的规划设计,并且参观学习过几个规模和设计手法都达到一定深度的的陵园,本文就以温州翠微山陵园改建工程为例,浅谈一下陵园规划设计。

 

概况(翠微山陵园):

  翠微山烈士墓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1192平方米,现已安葬185为烈士。

由于建设年代久、墓区规模小、悼念广场狭窄等原因,烈士墓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悼念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据此,翠微山烈士陵园的改扩建工程,将集“烈士墓、纪念馆和纪念碑”于一体,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争取上规模、上档次。

根据方案构思建议,陵园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总预算投资为1.6亿多远;计划建设可容纳2000人至3000人的悼念广场、一座宏伟庄严的纪念碑、400座烈士墓,还将兴建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纪念馆,在馆内设序厅、机动厅、多功能厅和五个分类展厅,并建设集散广场、烈士英名录长廊、革命浮雕和小纪念碑等。

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温州市国民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今日,温州已经成为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逐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翠微山位于温州中心区的北面,背靠瓯江,南部山脚有大片市场,学校和住宅。

翠微山烈士纪念碑位于翠微山南面山顶上,是以纪念碑为主景,另设烈士陵园的纪念陵园。

目前陵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道路系统不完善,陵园内人工建筑繁杂,陵园出入口不明显,人流集散不方便叶没有停车场所,广场面积狭小,不利开展悼念及教育活动,管理服务设施缺乏等等。

翠微山烈士陵园占地小,档次低,与当今温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明显的不协调。

建设好烈士陵园正是可以告慰烈士英灵,缅怀先烈一直,弘扬先烈丰功伟绩,增强后人的历史感和革命荣誉的最好途径。

同时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追求正确的理想和信仰,都存在着重要的意义。

现状分析:

优势:

1、植被丰茂,生态功能平稳优质,环境优美,无污染源。

2、山体面积较大,规划范围达到一定的规模。

3、背靠瓯江,与江滨路、江心屿形成景观视线对望。

4、交通便捷,南部有市场、下学校及住宅。

劣势:

1、景观特征明显,但丰度不足。

2、植被单一,林相单调,秋色叶树种较少。

3、有一定的水电设施基础,但远远不能满足功能需求。

4、人工建筑多且杂,与整体环境不协调。

历史文脉:

翠微山以山色“苍翠幽微”而得名。

旧有摩崖“翠微”两字,现已湮没。

入境山门有清光绪年间举人徐清来楷书“既受帝帙,亦聚群英”集句一联,字体淳朴,笔力遒劲。

翠微山早年为儒、释、道二教活动场所,有卫星楼、观音筹、文昌阁、天后宫等名胜古迹。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目的:

1、传承城市文化精神,规划生态景观格局。

2、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陵园以新的属性:

公益性、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形成现代陵园的新概念。

3、将人文纪念功能与陵园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告慰英灵、缅怀先烈、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一个文明场所,又达到为青少年和市民游览休闲、欣赏文化艺术、接收教育的目的。

规划原则:

生态保护原则——保护水体、天然植被等原始自然生态是项目开发扩建的前提,也是保证项目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基础。

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尊重自然,改造自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必须在保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生态等级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和开发内容。

自然与人文共生原则——“文化融入自然”,追求和享受自然是人类的本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话。

人性化设计原则——“设计源于生活”必须从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出发,才能更多地体现设计对于生活和人文的关怀。

科技运用原则——“科技回归人性”,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只有走人性化回归的道路,科技才能走进生活,才能体现服务于人类的根本宗旨。

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统一原则——项目建设必须保证一定的投资回报,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环境状况的改善和提高。

现代陵园的功能:

一、即是陵园的基本功能:

埋葬死者及其“标志物”。

二、现代陵园的衍生功能:

追思、缅怀功能。

三、陵园的新派生功能:

传承功能。

四、陵园的一个要探索的功能:

更生功能。

五、陵园的现代功能:

生态功能。

六、陵园的“休闲功能”。

设计理念:

1、洞悉场地,寻源其内在的秩序——探索场地其内在的规律,挖掘其潜在的自然要素和人文的内涵,并将其通过景观实体表现出来,让人们来感知、来体味,这就是他们的空间,盼望已久的空间。

2、融合设计,寻求设计的根本——设计是个综合体,要融合多种因素自然地融合,使人们与自然相融,陵园与城市相融。

设计理论: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景观生态规划模式强调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的相互关系,使生态规划在传统千层饼模式基础上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这一新的景观规划途径的一个基本分析、评价和改变的语言。

强调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景观是一个动态的镶嵌体,通过对这一镶嵌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大小、数目及空间关系的改变来协调各种过程,包括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过程,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斑块-廊道-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

案例研究:

案例一:

中山陵园风景区规划

规划特色:

以中山陵为核心,以民国时期历史建筑风貌为主导景观特色,自然与人文融合,集中展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风貌特征,兼具纪念瞻仰、研究保护、游览观光和休闲运动等游览景区。

案例二: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规划

规划特色:

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

按照总体规划,将陵园分为6个区:

中心纪念区、名胜古迹区、花卉区、风景密林区、纪念茶园区、红领巾活动区。

中心纪念去居中,其余各区环绕周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环境教育:

1、翠微山林地覆盖率将近70%,生态平衡,物种多样。

翠微山陵园不仅是纪念瞻仰的陵园,也是游憩休闲公园,更兼具了自然教育、环境生态教育、教学展示、学术研究等多元功能,并将之融合在绿野森林之中。

鸟语巧鸣,花儿自香,绿意满径,蓝天清旷。

草木自在地生长,随着姐姐变换着色泽容貌,大自然巧妙地生生不息,在这里尽情展演,这一切的动态与静态,随时都在宣示着一种和谐的天机,而感性与知性,处处都在学习人与自然相处的道理,我们非常珍惜这样的一处自然环境,真善美是我们希望在这座山林里面恒久荡漾的自然气息。

2、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种植设计:

植被现状:

整体的植物覆盖率较高,从景观上来说,植物的品种过于单一,秋色叶树所占比例较小,局部地区缺乏花灌木的点缀,景观季相、特色不明显。

设计要点:

以生态为先导,保护生物资源和生物物种多样性。

植物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尽量选择当地乡土树种。

充分利用丰富的乔木、果树等植物资源来绿化美化基地环境。

创造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局面。

    墓区、山枯地、墓区边缘道路两侧以乔木为主,常绿为主。

游览观赏区和艺术墓区应以自然式种植为主。

乔灌草高低错落,落叶与常绿搭配,注意色彩变化组合和林冠线的变化。

设计原则:

1.生态保护原则:

在保护原有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局部造林、育林、护林。

2.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整体和局部相结合以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3.特色原则:

加强风景林统一规划。

4.树种多样性的原则:

增加色叶树、针叶树以及爬藤类植物,丰富植物景观,创造“小群生态”。

5.适地适树原则:

选择合适温州地区的树种进行植栽。

陵墓设计 :

 

    艺术墓:

是一座座纪念墓碑,又是一尊尊高品位的艺术品,给后人以舒心的视觉享受。

人生命结束后,用艺术形式表现自己,不同的人生,用各自喜爱艺术的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墓区景观是集祭扫、纪念、游览、瞻仰于一体的园林。

用园林手法表现、设置墓位比较随意、活泼,自然展现为一座特殊的公园。

树葬:

以树葬墓园代替立墓树塔是当前墓园设计的新风尚。

它和草坪葬的形式一样,以绿化为主,点缀墓碑,增加了园区的绿化。

 

    草坪葬:

草坪葬绿草菁菁,点缀鲜花和小巧精美的墓碑,碑上或几句人生格言,或是一个美丽的雕像,一点没有死亡的气息,相反呈现一片阳光灿烂。

    传统墓葬:

位于陵园周边侧,绿相簇拥之下,远看只见树不见碑。

经济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使工程项目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并应用于实践,使资金发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作用,就需要考虑根据资金条件确定工程项目方案和针对特定的经济环境选择作为衡量标准的经济指标,以正确地评价和比较各种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当今工程技术活动的经济环境和工程项目的经济结构日趋复杂,这就必须结合考虑各种无形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客观的经济规律指导工程技术活动,充分估计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状况。

运用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或者是费用和效益的关系,并平衡成本、性能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其任务是以最小额度的资金,完成工程项目任务,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翠微山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一、本扩建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陶冶情操,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其二、本扩建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城市的温度、适度,净化空气、水体、土壤,又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具有巨大的作用。

其三、本扩建工程的实施,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从建设管理除法,通过绿地建设,内部管理来实现环境工程的生态价值是巨大的。

其四、本扩建工程的实施,是资源、生态、经济三者发展的动态平衡,它将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环境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五、本扩建工程的实施,可推动红色旅游,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

降低成本措施:

1.制定目标成本,达到成本控制前瞻化。

2.确定成本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进行监督。

3.通过严格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发生异差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不断优化资源、优化时间、优化质量。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和景观设计与实践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就陵园规划设计而言,景观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营造并点缀这一生命停泊的港湾,为逝者创造一个安息灵魂的幽雅优美的环境,更为生者提供一个慰籍心灵寄托亲情的场所。

[参考文献]

1、作者:

俞孔坚《风水的文化意义》,刊登于《中国环境报》。

2、作者: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

3、作者:

俞孔坚、李迪华等主编,《“反规划”途径》,2005年9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作者:

俞孔坚、李迪华等主编,《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建设科技》(绿色建筑特刊)2006年7月

 

设计所赵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