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摄影与存在感的研究.docx
《私摄影与存在感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私摄影与存在感的研究.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私摄影与存在感的研究
索取号:
密级:
公开
硕士学位论文
私摄影与存在感的研究
研究生:
指导教师:
培养单位:
美术学院
一级学科:
设计学
二级学科:
设计学(摄影艺术研究)
完成时间:
2016年3月29日
答辩时间:
2016年4月7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南京师范大学。
学校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复印等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校可以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论文,保密期限为年。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摘要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后现代艺术逐渐发展,表现在摄影领域,摄影家们逐渐抛弃了传统纪实摄影的客观性原则,积极介入被拍摄对象,探索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关注自己私人生活记录的私摄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尤其是存在感的缺失尤其引人注意。
私摄影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为人们自我关注和呼唤社会关注提供桥梁,从而维系存在感的建立与巩固。
本文针对私摄影的特点,从私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情况出发,对国外摄影家们的作品和人生经历进行解读。
同时结合中国新生代摄影人的私摄影创作实践和青年的生活状态,分析私摄影与存在感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私摄影,存在感,社会
II
Abstract
Sincethesecondhalfofthetwentiethcentury,postmodernismprogressivedevelopment.Performanceinthefieldofphotography,photographershavegraduallyabandonedtheprincipleofobjectivitytraditionaldocumentaryphotography.Theywereactivelyinvolvedinthesubject,toexplorethewiderperformancespace.Inthiscontext,withastrongsubjective,concernedabouttheirprivatelife,privatephotographyisgraduallycomingintoview.
Intherapiddevelopmentoftoday'ssociety,peoplearespiritualneeds,especiallythelockofsenseofexistencearousedattention.Privatephotographyasameansforpeopletoself-interestandcallsforsocialconcerns,TherebymaintainingtheestablishmentandconsolidationofSenseofpresence.
Inthispaper,thecharacteristicsofprivatephotography,from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privatephotographyofview,theforeignphotographers'workandlifeexperiencetointerpret.CombinedwiththenewgenerationofChinesephotographersphotographyprivatepracticeandlivingconditionsofyoungpeople,analysisofthelinkagesbetweenprivatephotographyandsenseofpresence.
Keywords:
Privatephotography,Senseofpresence,Society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绪论1
第一章私摄影的概况2
第一节私摄影的定义2
第二节私摄影的前奏3
第三节私摄影的发展背景4
第四节私摄影的后现代特征5
第二章国外私摄影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感表达8
第一节存在感的定义8
第二节为社会边缘人群寻找存在感的南·戈尔丁8
一、作为社会边缘人群一员的南·戈尔丁8
二、从《性依赖的叙事曲》看社会边缘人群的存在9
第三节莎丽·曼的对儿童的关注12
一、莎丽·曼的成长轨迹12
二、从《亲密家庭》看莎丽·曼的儿童存在感表征13
第四节从荒木经惟对待死亡的态度看存在感15
一、荒木经惟与死亡的亲密接触是他生死观的成因15
二、从荒木经惟的死亡话题作品看存在感16
第三节对国外私摄影个例的小结18
第三章私摄影中的中国当代青年存在感20
第一节中国私摄影传播的时代背景20
第二节中国私摄影的发展概况21
第三节从个例谈私摄影对中国当代青年的存在感表达24
一、编号223的存在感追寻24
二、任航镜头下青年的自我认知25
三、九口走召与女性自我表达26
第四节对中国私摄影的小结与反思28
结论29
参考文献30
后记31
绪论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利用摄影这一手段来探索人类自身内心世界和自我认知的尝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第三人称的视角、强调客观性、去除主观情感的现代摄影逐渐走进了缺乏新的内容可以挖掘的窄路,而伴随着摄影大众化的浪潮,一些摄影家开始抛弃西方传统纪实摄影所强调的客观性原则,逐渐把目光转向更为多元的主观、私人化层面,重新审视自身以探寻更大的创作空间。
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东西方社会都进入了充满激情与动荡的时代,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摩擦,传统价值观和反传统思潮相互碰撞,私摄影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
私摄影突破传统的束缚,在题材上获得突破,在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青黄不接的中国,其研究和应用有积极意义,与中国的时代特征有紧密联系。
注重客观表现的传统纪实摄影受到了以私人感受为中心的私摄影这样的冲击和影响对整个摄影领域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挑战、改变社会价值观产生巨大作用。
私摄影的创作者们将视角从公共场合和社会大众转向私生活领域,他们的镜头对准自己或是身边的朋友,积极介入拍摄对象和照片本身,更多地去注重人们的内心活动,鲜活地展现人生的爱与痛,表达自身经历,其摄影活动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私密性特点,将生活的喜怒哀乐演绎为美的极致。
他们的镜头所反映的生活和事物,即充满主观色彩,又无比真实。
这中间出现了一批代表性人物,如南·戈尔丁(NanGoldin),莎丽·曼(SallyMann),荒木经惟(ArakiNobuyoshi)等。
这些国外私摄影家们都有共同点,即通过私摄影的方式来寻找被忽视或遗忘的存在感,来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
他们通过私摄影的创作过程,重新关注自己,并借助自己的私摄影作品来博得社会对其拍摄对象的关注,从而达到个体和社会的相互统一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面临了和西方相似的境遇,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细分和思想的多元化,物质的满足并不能消除人们内心世界的空虚与寂寞,当代的中国青年开始反思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定位自身的存在感。
私摄影这一表达形式与青年的精神需求相适应,许多年轻的摄影人借鉴西方私摄影家们的作品和思想,展开了自己的私摄影创作实践,用自己的作品来塑造当下青年的存在感和形象,避免自己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忽视,或是唤起社会对长期不被重视的话题的关注。
第一章私摄影的概况
第一节私摄影的定义
“私摄影”是“私人记录摄影”的简称,其中的“私”,意思是个人的、自己的、私密、并不公开的。
著名摄影评论家顾铮将私摄影定义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私摄影只是以摄影为借口,来实现一己私欲,出于个人欲望来拍摄、保存影像,以及通过较为私人的记录来隐藏摄影家本人内心的欲望和秘密。
而广义的私摄影,将镜头的探视范围跃出了个人与家庭而指向了拍摄者所愿意拍摄观看的一切领域。
虽然其传播流通的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不以广泛分享为目标,但在有意无意之间分享给了更多的人。
私摄影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其对“私密性”生活的记录,通过充满私人性的对话,私摄影的摄影家们得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工具,运用这一工具,他们可以与自我对话以确认自我,与社会对话以改变社会。
与重视曝光准确、构图讲究和客观性表达的传统纪实摄影所不同,私摄影家们用视觉化的方式去记录私生活,通常并不追求高超的摄影技巧,甚至并不一定使用专业的摄影器材,其更在乎的是个人情感、生活态度的表达。
私摄影没有传统纪实摄影那样宏大的是创作者们的私人体验,他们往往并不像传统纪实摄影那样用宏大的叙事结构来背负社会责任,站在一定的距离上用公开、客观的视角表现社会生活或主流价值。
私摄影是对生活的记录,它的镜头对准的是私密的生活空间,用私人、主观的态度来记录日常生活的细节。
私摄影有摄影队真实记录的一面,但是它不依托摄影的纪实功能,只从真实中复制有需要的片段,从而实现观念层面的表达。
私摄影的拍摄者和被拍摄对象之间,通常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他们互相了解,在拍摄时互相合作。
在私摄影的摄影家们开来,传统纪实摄影所供奉的雨被拍摄对象保持距离的客观性原则已经被拍摄对象主动介入画面,不需刻意回避的主观性所取代。
虽然拍摄的内容是私人的生活,但是基于两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被拍摄对象们并不介意拍摄者和相机的存在,往往不会回避镜头并展示出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私摄影的风格与日记有相似之处,可以被成为视觉化、图像化的日记,这让摄影“变成了一种补充性的记忆”。
作为一种摄影表达的方式,私摄影在保持私密性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将其分享的诱惑。
将生活细节从特别的角度来呈现,通过生活化的画面,在不经意中激发观赏者的情绪,使得私摄影的拍摄者和观看者都从中受到启发。
私摄影主要表现的是摄影家个人的意志和观念,私摄影的摄影家们拍摄照片的目的在于以图像为手段展示摄影家的内心世界和思考,即便将作品展出交流,也往往是为了寻求共鸣和社会感想,实现自我认知,而不是满足个人的窥私欲。
私摄影的领域出现了许多接触的摄影家,他们用私摄影向社会发出声音,表达个人意志,带动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私摄影作品中带有鲜明的主观性色彩,是隐私的影像,是十分私人化的生活纪实,因而突破了传统纪实摄影关于客观性原则的束缚。
正如顾铮在《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一书中总结的那样:
“从国外摄影家的摄影实践看,私摄影于他们基本上是一种生活态度。
他们的摄影创作,基本上难以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分离开来。
摄影成为了一种质问生命意义与展开社会思考和批判的手段。
”
英国摄影理论家约翰·伯格(JohnBerger)指出“摄影不同于绘画,也脱离符号世界之外,是对现实的应用。
”在摄影大众化的浪潮下,私摄影的摄影家们带着对社会的批判和叛逆精神,坚持从私人、主观角度出发,强调个性和自我,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被拍摄对象身上,缩短自己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从而利用精神世界的袒露来体现自身的存在感,反映了精神世界的空虚、孤独和寂寞。
私摄影的在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同时也成为了反映时代的先锋,同时摄影家们也开始考虑自身能否扮演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将带有私密性特征的作品向社会展示,引发社会反响,通过社会对自己的反馈来找到存在感。
第二节私摄影的前奏
早在摄影术诞生之初,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可以将摄影利用在满足个人私欲的方面,拍摄私人的影像并加以保存,如《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英国著名作家、数学家的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1832-1898)。
早在1856年,刘易斯·卡罗尔就购买了一整套摄影器材,利用火棉胶湿板法大量进行人物肖像作品拍摄,成为了一名业余摄影家,而此时距离摄影术发明仅仅20年不到,在他20多年的拍摄历程中保存至今的照片有近千张。
刘易斯·卡罗尔对于少女有一张迷恋,为此他想法设法接近身边的少女以获得拍摄她们的可能。
从一般的人物肖像到当时社会伦理道德所绝对禁止的少女裸体照片,刘易斯·卡罗尔清醒地认识到,利用摄影的手段,他可以从影像的层面占有这些少女,通过相机与之进行交流。
早期的摄影技术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曝光才能记录下稳定的画面,为了让作为模特的少女能够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动,刘易斯·卡罗尔选择讲故事给她们听。
正是因为摄影的帮助,患有严重口吃的他,才能够没有心理负担地在拍摄中与相遇的少女们进行交流,寄托自己情感的归宿。
在他的作品中,少女们的影像往往语言简明、表情自然,在呈现出少女魅力的同时,透露出摄影家本人内心的秘密。
刘易斯·卡罗尔是最早意识到摄影可以作为一种手段,能够实现一己之私的摄影家,但是其对摄影的利用只停留在了私密性的层面,并没有私密性的影像记录来展现对自我的思考,在其有生之年也没有将这些照片向社会公布,从而引发社会反响。
到了二十世纪50年年代,现代摄影对于内容和形式的把握进入了僵局,一些摄影家开始寻求观念上的突破。
1956年,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因(WilliamKlein)出版了摄影集《纽约人》,紧随其后在1958年,瑞士出生的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Frank)出版了摄影集《美国人》。
他们的作品改变了摄影发展的走向,使得广大摄影家和大众发现,他们可以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经验出发,从个人的角度来观察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从而拨开浮于表面的假象,表现事物的本质。
摄影不再是表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摄影家也可以突破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束缚,更加自由地选择创作的主题和方式。
第三节私摄影的发展背景
被誉为“私摄影鼻祖”的美国女性摄影家南·戈尔丁于1986年整理出版了摄影作品集《性依赖的叙事曲》,这部作品打破了传统纪实摄影中拍摄者和被拍摄对象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提出了对摄影家个人和社会大众之间关系的质疑,大胆地将私生活纳入了纪实摄影的范畴之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摄影类型。
由此“私摄影”正式走上历史的舞台。
私摄影兴起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经济复苏,人类的物质生活生平大幅度提高。
马克思说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物质的丰富带来的社会和艺术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和后现代艺术的兴起。
伴随着网络、电视、电影、广告等现代传播媒介日益兴盛,在消费主义的推动和大众传媒的影响下,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艺术逐渐大众化,普通群众不仅是艺术作品的欣赏者,也成为了艺术作品的参与者,社会边缘人群和私密性较强的话题也逐渐进入了艺术的讨论范畴之内。
正如法国社会评论家和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在《明室——摄影札记》一书中写道:
“摄影的时代恰恰与私生活扩展到公共面前的时代,甚或是创造一个将秘密公众化的新社会价值的时代相一致,秘密被公开地消费。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的骇人昕闻的暴行以及战争的残酷对人们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加之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激化,使得人们曾经持有的对工业文明的信心开始丧失,对过去一直遵守的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
出于对工业文明负面结果的反思以及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人的主体性地位的重新重视,后现代主义的思潮逐渐兴起。
私摄影产生和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
196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的物质与政治危机渐浮表面,战后的黄金时代接近尾声。
波普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们对保守的政府和社会、紧张的国际形势感到强烈的不满和不安,他们需要更多的途径来进行情感的宣泄,释放激情,大众传媒也对青年们的这种心理状态推波助澜。
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摄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另类青年们既能够保持自我,又可以向社会发出声音的有效媒介。
总而言之,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变化为私摄影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第四节私摄影的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主义具有追求多元化、质疑主流思潮,强调主观情感,以人为本的特征,主张艺术平民化,并广泛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而私摄影摄影家们,“强调零散,反对同一;强调浅显,反对深刻;强调个人生活,反对权利意识;强调放任自流,反对意义崇高”,可以说私摄影集中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英国摄影家马丁·帕尔(MartinParr)曾断言,主观性和私密性是当代摄影两个主要特征。
私摄影的内容十分多元和丰富,既有对各种各样游离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青少年这样的的社会边缘人群进行描写的作品,也有被母亲所真实记录的孩童本性,还有丈夫镜头下妻子脆弱的生命。
与传统纪实摄影相比,私摄影的私摄影的作品往往没有宏大的叙事,摄影家们也无意去承担沉重的历史责任感,或是利用摄影进行道德说教。
他们一改过去摄影镜头面向社会,面向外界的传统,转而把镜头对准自己,将本来私密的个人生活内容,通过摄影有针对性地传递给社会公众,激起大众反响。
私摄影利用影像,消除了私人和公共之间的界限,从摄影创作到作品被赏析皆实现了大众化。
与此同时,摄影也摆脱了文献功能,变得更像是视觉形式的日记。
私摄影也具有反对传统和张扬个性的色彩。
私摄影的拍摄对象许多并不是社会主流所倡导的生活态度或关注的话题,如南·戈尔丁镜头下的青少年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婴儿潮”一代,他们大多在富裕安定和理想主义的环境中长大,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
到了六七十年代逐渐步入社会却发现,一切都和理想相距甚远,处处存在着歧视和不平等,现实的条条框框与他们追求“平等”、“个性”、
“自由”的成长经历格格不入。
他们中许多人逃离了社会和家庭,偏离主流之外追求心灵的寄托。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青少年心中依然对生命和理想抱有希望,而借助私摄影这一途径,他们得以实现自我认知,并借助影像记录下他们叛逆的形象和对社会的抗议。
同时私摄影作品中大量出现了裸体、性的话题,这在还比较保守的上个世纪属于禁忌的话题,这些敏感的话题在当时遭遇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甚至是道德上的批判,但是摄影家们并没有因此放弃作品的展出和交流,而是勇敢地面对来自社会的压力,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紧扣时代的脉搏,为边缘话题和人群争取到了更多的话语权。
“从南·戈尔丁开始,私摄影便是利用影像,小结了个人秘密和公共趣旨之间的界限,将个人生活中的内容,通过摄影传达到公众面前,以实现影响消费的可能。
”“私摄影不再宣称要为世界图像,而是转而开始探索媒介自身的诸种可能性,这种媒介摆脱了为现实编制索引的职责。
”
受科技进步而被推动的民用摄影器材市场日益繁荣,更为轻便、廉价、易于使用的照相机不断被推出,并快速地走进了普通家庭,尤其是80年代以后,民用数码相机和小型录像机的普及,进一步地降低了摄影的门槛,稀释了摄影作为一种专业技术和艺术门类的神圣感。
伴随着摄影进入后现代时期,这种被称为“摄影大众化”的浪潮,瓦解了由专业摄影家把持快门的权利,使得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更多的好照片得以涌现,让摄影成为一种能够让大众广泛参与的活动。
这也迎合了后现代主义时代,人们反对精英,反对权威,追求平民化的心理需求。
在此之前,摄影技术还未获得较高发展的时候,想要成为一名摄影家往往要求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承受摄影器材的购买,胶卷的冲洗、制作所带来的费用,这就决定了那时候的摄影家大多属于经济较为宽裕的社会阶层,他们并不一定能够接触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而进入后现代社会,借助摄影大众化的浪潮,更多的人得以拥有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摄影器材。
许多进行私摄影的创作者们并不是专业艺术领域或职业摄影家出身,他们在日常生活进行拍摄,积累影像的记录。
投身艺术领域也许并非他们的初衷,其作品常常不受到重视,直到多年之后才被人发掘,从而得以整理并加以展出。
后现代主义时代,摄影不再受限于对客观真实的精确描绘的理论束缚,私摄影的摄影家们不像马格南图片社的新闻摄影家们那样追求决定性瞬间,或是如同安塞尔亚当斯那样追求完美的细节、层次。
许多私摄影作品画质并不细腻,甚至显得凌乱。
这些作品往往取自于生活中的抓拍,从当事人的视角出发,没有特意考究却又无比鲜活地展现了私生活领域的最真实一面,洋溢着摄影家个人的主观色彩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国外私摄影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感表达
第一节存在感的定义
人被他人特别注意而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存在感。
存在感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
物质存在指的是人能够以实体出现,并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精神存在表现为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具有突出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意识。
所谓的存在感,是人类精神上的需求程度,而非物质上的填充,有的人物质生活比较充实,但是在社会上得不到别人的关注,所以他们会感到缺乏存在感。
如果一个人缺乏存在感的话,他会感到空虚、寂寞、孤独和不安,存在感是人能够克服自然自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由于存在感,将人的身体与心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他人联系成一体,人生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缺乏存在感的往往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渴望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或举动吸引别人的注意,以唤起他人、社会对自己的关注,寻求爱和关注,存在感的背后是对虚无的恐惧和对弱小本我的自卑。
在私摄影的范畴中,社会弱势群体包括同性恋、异装癖等社会边缘人群,女人,小孩以及被如死亡这样的人生问题困扰的人。
对于主流社会构建起的价值观念而言,他们的存在往往被忽视,他们的生存现况得不到社会的严肃对待,敏感的人生问题被当做忌讳而回避。
私摄影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私人生活的大胆记录,使其被纳入社会的视野,在社会对私摄影作品关注的同时,使社会能够正视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存在进行关注,使得被忽视和遗忘的存在感能够重新得到重视。
第二节为社会边缘人群寻找存在感的南·戈尔丁
一、作为社会边缘人群一员的南·戈尔丁
二战后的美国实力骤然增长,成为了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使美国进入了二十世纪最辉煌的时代。
但是在社会平静的表象背后,经济与政治危机也逐渐浮出表面,社会矛盾逐渐激化,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凸显。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擦,使得观念更为开放的青年走向了历史舞台的前沿,进入60年代,追求自由和自身个性化发展的美国青年掀起了席卷全球的“反文化”运动,他们用各式各样的形式来表达对理想的憧憬和现实的不满,反对主流文化,渴望挣脱传统束缚。
而南·戈尔丁就是这样的美国青年的一员。
1953年9月12日,南·戈尔丁出生在了美国华盛顿市的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当1965年,南·戈尔丁最亲爱的姐姐芭芭拉,因为拒绝接受清教徒般的生活方式而选择自杀,这在她年幼的心里留下了无法忘却的痛苦记忆。
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追求个性自由的青春受到保守刻板的传统道德观念所制约是很常见的情况,焦虑不安和反抗的情绪在青年们心中暗潮汹涌。
1967年,14岁的南·戈尔丁毅然选择离家出走,幸运的是她被一对开明的夫妇收养并送到了学校继续接受教育,正是在学校,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