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750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

该金属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金属块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银B.铁

C.铝D.锌

【答案】B

【解析】

【详解】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而银、铝和锌都不会被磁铁吸引,所以,只有铁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考古学家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含量进行测定,推测其年代距今约4700-5300年。

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互为同位素的原因是(  )

A.质子数相同B.电子数相同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互为同位素,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故选:

C。

3.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模型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详解】A、图中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图中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图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图中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故选:

D。

4.乙醇硫(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

在天然气中添加该物质,可以帮助天然气泄漏。

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元素质量角度看:

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表达为

B.从元素组成角度看:

乙硫醇由碳、氢、硫三个元素组成

C.从微粒构成角度看:

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

D.从分子结构角度看:

乙硫醇分子中碳、氢、硫原子个数比为2:

6:

1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表达为

,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乙硫醇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硫醇是由乙硫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硫醇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个乙硫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则乙硫醇分子中碳、氢、硫原子个数比为2:

6:

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性质活泼,不仅能支持呼吸,还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B.氮气性质较活泼,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C.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

D.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增多可能会导致酸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性质活泼,能够支持燃烧但自身不能燃烧,所以不能做燃料,故A错误;

B.氮气性质很不活泼,但是可以合成氨气,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故B错误;

C.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但是酸性极弱且不稳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才是导致酸雨形成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主要用于建造自身组织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详解】A.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A错误。

B.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B正确。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错误。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D错误。

故选B。

【点睛】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以及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要理解掌握。

7.如图是氧气制取和性质的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④⑤⑥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B.反应①中MnO2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C.①②③中的反应物和④⑤⑥中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D.反应③如果没有MnO2,可用少量KMnO4代替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合反应为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在反应⑥中,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故A错误。

B、反应①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了,故B错误。

C、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反应②中的反应物高锰酸钾和反应③中的氯酸钾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的定义,故C错误。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会生成二氧化锰,而二氧化锰可以对氯酸钾分解进行催化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8.1909年卢瑟福领导的团队用一束α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时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由实验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核外是空的,不存在其他粒子

B.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说明原子核外电子质量较大且带负电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较大

D.该实验说明α粒子无法穿透原子和原子间空隙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AD.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不能说明不存在其他粒子,核外有电子质量很小,故AD错误;

B.有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但不能说明电子质量较大且带负电,故B错误;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较大只有碰到质量比它大很多的物质才被反弹回来,故C正确。

故选C。

9.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中,发现蜡烛熄灭,不久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渐渐燃烧起来。

蜡烛燃烧时对棉花的温度变化忽略不计。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描述不合理的是(  )

A.CO2不支持蜡烛燃烧

B.CO2能支持棉花燃烧

C.Na2O2与CO2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D.棉花具备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中,发现蜡烛熄灭,说明CO2不支持蜡烛燃烧,故选项正确。

B、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渐渐燃烧起来,是因为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氧气,氧气支持棉花燃烧,故选项错误。

C、棉花能够燃烧就是因为棉花是可燃物,并与氧气(或空气)接触,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氧气并放出热量,使棉花达到了着火点,故选项正确。

D、棉花燃烧达到了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个条件:

有助燃剂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0.人们利用根系分布的特点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保持水土B.绿化环境C.放牧牲畜D.增加经济效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

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梨的水平根大于树冠的3-4倍,深约2米,树冠下的根基本与地面平行,冠外的根渐向深处生长。

根系深度约0.2-0.4米分布最密。

利用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大的特点,植物的根系牢牢抓住土壤从而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

故选A。

11.小刚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刚是在探究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有机物能够燃烧,用酒精灯对着土壤加热,一会儿闻到一股烧焦味,并有白烟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水分、空气、无机盐在加热时都没有白烟冒出。

故选:

A

12.土壤中的水分先到达绿色植物的部位有:

①根的导管;②根毛细胞;③茎、叶肉的导管;④叶肉细胞。

其正确的顺序为(  )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是导管。

【详解】根部吸收的水分,就是沿着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是: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

所以,题中土壤中的水分先后到达绿色植物的部位有:

②根毛细胞;①根的导管;③茎、叶肉的导管;④叶肉细胞。

故选A。

【点睛】掌握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3.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10个电子,核内有14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

A.10 24B.13 24C.10 27D.13 27

【答案】D

【解析】

【详解】阳离子A3+的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A原子内有13个质子,核内有14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3+14=27,核电荷数=质子数,所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3,故选:

D。

14.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

①KI②I2③HIO④X⑤NaI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A.I2O4B.KIO3C.AgID.I2O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已知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

KI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I2属于单质,碘元素的化合价为0;HIO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aIO4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则碘元素的化合价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X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在+1到+7之间。

【详解】A、I2O4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符合这种排列规律。

B、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5价,符合这种排列规律。

C、AgI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不这种排列规律。

D、I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价,符合这种排列规律。

故选C。

15.在探究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撒铁屑的目的是将原来不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

B.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

C.铁屑越疏的地方磁场越弱,离磁体也越远

D.该实验既能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弱,还能显示磁场方向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磁体周围空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是磁场;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详解】A.磁体周围始终存在磁场,借助细铁屑可以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特点,但不是将原来不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故A错误;

B.铁屑原来没有磁性,但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获得磁性,说明铁屑被磁化了,故B正确;

C.条形磁体周围存在磁场,铁屑越疏的地方磁场越弱,离磁体的两极也越远,故C错误;

D.该实验过铁屑分布多少说明磁场强弱,但无法显示磁场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16.下列图示实验,有关结论的判断和应用不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该方法可以用来制造电磁铁

B.图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该原理可用来制造电磁继电器

C.图丙说明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该原理可以用来制造发电机

D.图丁说明软铁棒能被磁化,该方式可以制造永磁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甲说明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该方法可以用来制造电磁铁,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图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该原理可用来制造电动机,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图丙说明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该原理可以用来制造发电机,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图丁说明软铁棒能被磁化,该方式可以制造永磁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7.小科在学习了《家庭用电》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串联

B.丙的连接方式不正确

C.闭合开关S1、S2,两灯均亮

D.用测电笔检测丁插座的两孔时,测电笔氖管都能发光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电路中灯泡甲、插座丁并联,故A错误;

B.双线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而图中插座丙左火右零,且电路中插座丙与灯乙串联连接,故B正确;

C.当闭合开关S1、S2,甲灯亮、乙灯不亮,是由于插座丙与灯乙串联连接造成的,故C错误;

D.当测电笔与丁插座的上孔接触时,插座此孔为火线,氖管发光,当测电笔与插座的下孔接触时,插座此孔为零线,氖管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18.下列关于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电器失火先切断电源B.用湿手去插、拔插头

C.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D.在同一只接线板中同时使用多只大功率电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发生火灾时,要先断开电源开关,再采取救火措施,否则会发生触电,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用湿手去插、拔插头,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一旦风筝接触高压线会造成人触电,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短路;二是家中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所以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时,将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引起火灾,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A

1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其中甲和丙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97和158.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9.7

8.7

31.6

0.4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7.4

0

3.6

A.待测值为0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丁

变化质量比87:

36

D.反应中甲、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乙质量增加了17.4g-8.7g=8.7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7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1.6g-0g=31.6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6g-0.4g=3.2g;由质量守恒定律,甲应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1.6g-8.7g-3.2g=19.7g,故待测的数值为19.7+19.7=39.4。

A、待测的数值为19.7+19.7=39.4,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甲、乙、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过程中,乙、丁的变化质量比为8.7g:

3.3g=87:

32,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过程中,甲、丙的质量为19.7g:

31.6g=197:

316,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97和158,则反应中甲、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20.下列关于科学家和其相关主要科学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D.海尔蒙特——证实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选项错误。

B、1911年,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选项正确。

C、.1775年,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了空气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选项错误。

D、、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证明了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某矿泉水标签,根据标签信息回答问题。

(1)其中硫酸根离子的相关信息已模糊不清,请写出该离子的符号:

_____。

(2)锌离子符号(Zn2+)中“2”表示的含义是_____。

(3)碳酸氢根离子(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答案】

(1).SO42-

(2).一个锌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3).+4

【解析】

【详解】

(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SO42-。

(2)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3)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由碳酸氢根离子(HCO3-),碳酸氢根的化合价为-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

(+1)+x+(-2)×3=-1,则x=+4价。

22.德国化学家洛哈德·埃尔特在固体表面化学德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其中表示氨分子的符号是_____。

(2)通过该模型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与分子主要区别是_____。

(3)根据模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1).C

(2).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分子可以再分(3).3H2+N2

2NH3

【解析】

【详解】

(1)每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与3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C表示氨分子。

(2)通过该模型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与分子主要区别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分子可以再分。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铁触媒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H2+N2

2NH3。

23.根据小磁针及磁感线(虚线)标出下图中磁铁的N、S极并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答案】

【解析】

【详解】观察小磁针可知,小磁针的S极指向磁体,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即磁体的磁极为N极,由磁感线可知两侧磁极均为N极。

又因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画图如下:

24.如图所示,有一根铁棒悬挂在一根轻质弹簧下,下端位于螺线管的上方,闭合开关后铁棒向下运动,稳定后静止。

铁棒下端被磁化成_____极,保持弹簧悬挂位置不变,要使铁棒进一步向下运动,采用的方法可行的是_____。

A.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B.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C.增大电源电压D.将a、b间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

【答案】

(1).N极

(2).BC

【解析】

【分析】

本题抓住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如何引起电流的变化,如何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根据右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详解】[1]开关闭合,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S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条形磁体向下运动,可知铁棒下端被磁化成N极。

[2]A.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条形磁铁的吸引力减小,所以条形磁体向上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电磁铁磁性增强,条形磁铁的吸引力增大,所以条形磁体继续向下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增大电源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条形磁铁的吸引力增大,所以条形磁体继续向下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将a、b间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条形磁体向上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5.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过滤后,向其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Na2CO3),会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①:

Na2CO3+2HCl==2NaCl+H2O+X;反应②:

□Na2CO3+□CaCl2——□CaCO3↓+□NaCl

(1)反应①中的X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②还没有配平,请在方框中填上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_____。

【答案】

(1).CO2

(2).1、1、1、2

【解析】

【详解】

(1)在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X中,反应前:

Na个数2,C个数1,O个数3,H个数2,Cl个数2;反应后:

Na个数2,O个数1,H个数2,每个X分子中有1个C,2个O,故X的化学式为CO2;

(2)把Na2C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NaCl的化学计量数为“2”,CaCl2的化学计量数为“1”,CaCO3的化学计量数为“1”。

故方框中填上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

1、1、1、2。

26.人体平静状态时,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活动而完成的,通过膈肌和肋间肌的合作运动造成胸前体积变化,从而改变胸腔内气压,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实现吸气和呼气。

如图甲模拟膈肌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模拟肋间外肌的运动过程。

(1)图甲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的是_____(选填“A”或“B”)。

(2)当膈肌处于图甲(B)运动状态时,人体处于_____(选填“吸气”或“呼气”)状态。

对应于肋间外肌的运动方式为_____(选填“Ⅰ”或“Ⅱ”)。

(3)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肺泡周围进行了气体交换,根据图丙,a箭头表示的气体为_____(选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结构决定功能,请说出人体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其中一个结构特点。

_____

【答案】

(1).A

(2).吸气(3).I(4).二氧化碳(5).数量众多、肺泡壁薄、肺泡壁具有弹性

【解析】

【分析】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图示模拟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甲图示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乙图示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据此解答。

【详解】

(1)图甲中A膈肌上升,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

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