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362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docx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2013年5月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公务员“聘任制”能带来什么

公务员“聘任制”,本质是将刚性的身份保障转化为弹性的绩效评估,让公务员真正成为一种人力资源,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

进入公务员行列,常被人们视为捧上“铁饭碗”。

然而,自2007年深圳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工作以来,今年,江苏已宣布将选择部分地区“试水”,而福建的首批聘任制公务员也将陆续在漳州、厦门上岗。

  公务员是国家管理与社会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担负着具体行使公共权力,履行政府职能的使命。

2006年施行的公务员法明确了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作为公职取得的三种基本类型。

从法律出台,聘任制就引起普遍关注,人们寄望这一制度能够为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好的流动性,更多的活力,和更广泛的人才吸纳功能。

  传统观念中,进入公务员体系意味着稳定的身份,以及较为优厚的福利供给。

这曾经引发过“死在体制内”的感叹。

而聘任制度设计的初衷,正在于打破僵化的公务员进入与退出机制,改变人才无法吐故纳新、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改进难等问题。

人才选拔中市场机制的引入,有助于实现政府自我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的革新。

  这一尝试,本质是将刚性的身份保障转化为弹性的绩效评估,让公务员真正成为一种人力资源,通过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更廉洁的职业品德,实现其价值。

同时,聘任制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公务员与社会其他职业群体的身份差别,也有利于政府从命令和纪律为特征的行政管理,转向建立在协商基础上的、以法律为依归的公共治理。

  不过,实践中也需要注意防止随意扩大聘任制适用范围的情况。

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聘任制的适用范围应该紧扣专业技术和辅助性岗位,而非对选任和委任的取代。

否则,可能会突破其他两种方式所要求的严格条件和程序。

  推进聘任制改革,需要在合理界定制度目标的基础上,与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防止顾此失彼。

从长远来看,聘任制改革要统筹职位取得与职业发展的问题。

改革不能仅仅止步于职位取得的完善,而应该形成合理的公务员职业发展机制。

未来应建立与选任和委任不同的职业晋升序列和职业发展模式。

  比如,城管执法人员承担了大量的城市管理重任,但往往得不到群众理解,执法人员在各地的身份待遇也不一,缺乏职业吸引力。

如果通过公务员聘任制和配套改革,发挥制度的灵活性和包括薪酬、职业发展在内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合适的人才进入这一岗位,促进文明执法,将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聘任制改革也是促进社会福利公平分配的一个契机,应通过适当引入职业市场的激励机制,合理划分政府、公务员与市场对于福利的承担与边界。

同时要注意,公务员毕竟是由公共财政统一负担的群体,实践中出现的高薪聘任公务员做法固然有利于吸引人才,但也应该合理筹划,确定理性的薪资福利标准,以防增加财政负担,形成新的不公平。

  公务员聘任制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一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政府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统筹思考,与其他改革一体推进,才能实现改革手段与目标的相得益彰。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

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

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

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

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

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

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

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

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

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

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

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

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

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

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

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

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

认识你自己。

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镉米”要在阳光下曝晒

生产者有所敬畏,政府部门有所作为,才能够纾解“镉米”焦虑,降低“镉米”危害

  日前,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

这一消息,令人寝食难安。

毕竟,大米是主食,对南方人而言,它甚至无可替代。

  尽管有专家及时回应说,中国大米镉限量标准要严于国际标准。

此次镉超标的大米,超的是国内标准,而与国际标准大体相持,公众不必恐慌。

但毕竟,超标就是超标了!

正因此,有一种强烈呼唤:

请明确告诉我,我的口粮中镉污染状况!

  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消费的食品,安全程度究竟如何。

这种“知情”,不仅在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将抽查情况及时公开,也包括,应在商品包装上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并且像药品说明书那样,对相关成分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一一告知。

“民以食为天”的时代含义,不仅是要能填饱肚子,还要有利于健康。

企业真实地告诉消费者其所产大米的镉含量等,是态度,也是义务。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食”这个字,是由“人”和“良”组合而成的,为人们提供良性的产品,是企业的底线。

由于“镉米”主要是由于土地重金属污染所致,从这个角度看,讲清楚“镉米”的前世今生,比稀里糊涂的信任,或者简单盲目的怀疑,都更加理性。

作为大米加工企业,如实坦然地告诉消费者所生产的大米中的镉含量,虽然这可能是一个“污”点,但也说不定成为新的卖点。

比如,消费者今后选择大米时,那些数据相对低的大米就可能更受青睐,产地与生产企业也能“质优者胜”。

  现在,关于镉超标大米,专家劝告,“勿长期食用一个地方的粮食。

”这是很现实的、操作性强的提示。

还有专家告诉我们,只有连续几十年长期食用镉污染的大米,才会对人产生实质性危害。

但是,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不能因为“一时半会儿吃不到”就无动于衷,更没有理由让人将就着吃、凑合着消费。

从这个角度,纾解“镉米”焦虑,政府既要应急,更要思之长远。

  对大米遭受镉污染这场“慢病”,需要持之以恒的“综合治理”。

比如,加强对终端消费市场上大米等粮食的安全检查,对镉污染超标的情况如实告知公众;强制大米等粮食加工企业,向消费者公开所生产的每一个批次产品中的镉含量等。

与此同时,还要对那些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惩治和打击。

从更宽视野来看,更加注重人们的环保和安全诉求,控制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为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解毒,都应该列入政府工作的目标。

  就当前而言,如果因为公开粮食镉污染信息,而导致某些地区的农民减收,政府是否可以考虑给予补偿?

此外,在土地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是不是也可以组织专家,探讨改变种植结构的可能?

甚至还可以研究,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对“镉米”进行降毒,或在确保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将重污染的镉米改作饲料?

  总之,只有生产者有所敬畏,政府部门有所作为,才能够彻底纾解“镉米”焦虑,降低“镉米”危害。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落实减排需“不折不扣

节能减排项目落实如何,是关系群众环保信心的“风向标”

  审计署日前公布了对10省1139个节能减排项目的审计结果,44个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涉及专项资金15.87亿元。

无独有偶,此前几天,环保部也完成了2012年度全国各省和8家央企主要污染物总量的减排核查,发现少数地方和企业在减排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对一些省市进行限批处理,对31家企业和1个省级行业实行了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的处罚。

  节能减排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阶段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中央高度重视,下硬指标、定硬约束,各地也立下军令状。

过去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2%,“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的减排任务,也较好完成。

此次,审计署和环保部门对问题单位严肃查处,更让人们看到中央政府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的决心。

  尽管绝大部分地区和企业不折不扣地执行节能减排任务,但“少部分问题”也值得重视。

那些“半拉子”工程、“摆设”工程,甚至“作假”工程的比例并不高,但背后的原因当防范,产生的负面影响当警惕。

  表面看,项目未达预期,有客观原因,或是资金不到位、管网不配套,或是设计不合理、监管不严格……但若细究,背后难免折射了主观心态。

有些地方抱着“做给上级看”的想法,只热衷立项、乐于建成,而不管运行、达标,以为立了项就有了政绩,后面的事就睁眼闭眼;一些企业更是打着利益的小算盘,不想方设法保障减排设施的正常运行,而把大量精力放在逃避监管上,企图通过“减排缩水”来“减少成本”。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需要通过产业的调整从根本上实现结构减排,也需要上马相关项目完成工程减排,前者是个较长过程,因此工程减排在当下更为迫切。

然而,如果工程本身不作为或少作为,成了花瓶摆设,既会令减排效果大打折扣,也容易对其他企业造成不公平竞争,“驱逐良币”。

有人甚至打比方说,“无所作为”的污水处理厂,“马放南山”的火电脱硫脱硝,如同一个不抓小偷的警察,有损“警察”形象不说,将“小偷”放走还会造成一定社会恐慌。

这两年,一些地方在上马大型工业项目时常常陷入环保敏感困局,原因之一,是人们对企业的“减排执行力”和“环境自觉”心存疑虑。

这个现象应该引起相关方面更多重视。

  此次被查处的问题项目,主要涉及空气和水的污染防治。

应该说,“十一五”以来,国家针对这两方面的污染,投入巨额资金,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管齐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

空气和水的污染,仍然是老百姓反映最为强烈的环境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节能减排项目落实如何,可谓是关系群众环保信心的“风向标”。

  正如中央领导强调的,要把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落实节能减排任务,不仅仅是一个工业问题、环境问题。

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来说,严厉处罚各类违法排污企业,严格监管节能减排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大胆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政绩考核制度,才能更好推进“硬任务”的完成,切实提高环保的公信力。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农村孩子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

解决好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偏低的问题,既是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乃至平等就业权,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2013年高考在即,来自国务院常务会的部署要求,不仅让勤奋好学的农家子弟看到更多希望,也更有力传递出党和国家推动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定决心。

  “寒门难出贵子”,这几年,有关重点高校农村孩子比例减少的现象备受关注,成为教育公平中呼声最高的问题之一,更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

历届政府高度重视,从“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到“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计划”,2000年至2012年间,农村学生本科高校录取人数由51.2万增至192.6万,所占比例也由44.1%增至52.5%。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已经实现了基本相同。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成就。

  不过,这一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另一种“滑落”:

重点高校、特别是名牌大学里的农村生源,越来越少。

最近20年来,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

  平心而论,农村孩子难上好大学,有其现实根由。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的现实鸿沟,阻隔着这一难题的破解。

当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向城市集中之际,在高校主要按分择优录取的基本制度下,来自边远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考不出更高的分数,上不了更好的大学,也是客观现状。

高校加大自主招生力度后,重视“特长”与“素质”的选拔方式,也对农村孩子不利。

  教育家说过,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伟大的工具。

解决好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偏低的问题,既是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乃至平等就业权,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课题。

然而,用好教育公平这个“伟大工具”,并非仅有良好的愿望就行,还必须有脚踏实地的科学设计。

  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忽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事实上,哪怕农村学生进入知名大学的比例只提高一个百分点,对于参加高考的数百万农村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多了数千个进入中国知名大学的机会,殊为不易。

尤其要看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位居世界第一,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比,优质资源的供给依然严重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必须直面社会现实,通过顶层设计逐步改变、稳步推进。

  欣慰的是,这一决策得到了重点高校的迅速响应。

北京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要求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比例不得低于20%。

清华大学今年也要对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学生,单独划定笔试通过分数线。

以积极措施落实好中央要求,同样是享有国家资源的重点名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当然,要解决农村孩子上好大学难的问题,还需从源头着力。

在逐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同时,应当正视农村教育的薄弱状况和尴尬局面,解决好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问题,逐步改变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尽量避免他们在“升学大战”中过早出局。

  为更多怀揣梦想的农村孩子点燃希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梦想才能越来越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征地须守住“非暴力”底线

征地中,合法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暴力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近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相关报道见本报5月15日二版),要求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

  客观地看,征地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之举。

合理的征地和补偿安置,既能促进地方产业布局的升级调整,也是解决农民贫困和就业问题的契机。

不过现实中,围绕征地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在一些县里,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上访占了大多数。

财产补偿、拆迁安置、失地农民再就业等问题处置不当,都可能成为不稳定的导火索。

  合理征地演变为暴力征地,虽有多方面原因,但征地者行为失当,肯定是主要的。

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土地财政,土地的增值收入也往往变成“大广场”、“大项目”。

据权威部门测算,近20年来各级政府向农民征地约1亿亩,征地补偿费与市场价的差价约为2万亿元。

许多纠纷就是在利益补偿上分歧过大,同时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所致。

  地方也有难处。

一直矗立在道路上的“钉子户”,可谓典型表现。

有地方干部曾抱怨,征地时“一碗水被要一个湖的价”,甚至影响到国家重点工程的进度。

但更要看到,如果说征地中存在矛盾,农民这一群体也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土地可说是他们最后的依傍了。

更何况,提出不合理诉求、漫天要价者,也是少数,只要做好工作,相信大部分民众都能够理解和配合。

必须确立这样的认识:

征地中,合法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暴力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以民为本,就需要肯定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

需要理解,土地是农民的立身之本,征地要取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通过规范的程序、合理的补偿价格、可行的安置方案,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

因此,此次《通知》在严令杜绝暴力征地的同时,强调对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补偿、安置方式、收益分配制度等,可谓对症下药。

  实际上,这些年来,中央和各部委先后出台的相关规定条例有十几部之多,收效却不显著,主要原因之一是执行力不够。

以简单的规范征地程序为例,尽管三令五申,但少数地方还是置若罔闻,出现了一些极端案件。

如果对此类事件的调查及处理不透明或力度不够,既会影响政府公信力,也不利于对利益冲动之下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当前农村,流转等情况使土地问题更复杂,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混杂也让征地矛盾更突出。

作为切身利益者,农民需要在征地问题上占更多“权重”。

正如《通知》所要求,落实征地信息公开要求,让群众充分了解征地相关信息。

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才能让征地走出“钉子户”和“拆迁队”的拉锯,让农民真正在城镇化过程中受益。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国企招待费,“禁奢”也要“倡俭”

 能不能成为中央八项规定的践行者,能不能远离商业陋习、打破潜规则,相信国企能交出更好答卷

  

  这两天,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人们发现,招待费排名前十的均为国企,总额逾29亿元,一时间引来人们的热议。

  应该说,企业根据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列支一定数量的业务招待费,既合理,也合规。

几天前,中国铁建因业务招待费面对质疑时,企业方面和相关部门也曾回应,单就数额看有些咋舌,但相对营业额,并没有超过所谓“合理区间”,且自认还比较规范。

  不过,这并没有因此打消人们的疑虑。

就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人们也注意到,民企的业务招待费占比普遍比同领域的国企低。

以同为建筑行业的企业来说,中国交建的业务招待费占比0.26%,而作为民营建筑企业龙头的龙元建设,去年营收139.93亿元,业务招待费不足1700万元,占比为0.12%。

这让人们不由不想到:

国企是不是可以手更“紧”、账更“清”些?

人们还担心,由于现实中这些“业务招待费”,常常支付在“吃吃喝喝”与“迎来送往”上,在令人反感的同时,也容易产生负面联想。

  公众的这种关注和担心,值得重视。

  事实上,在国企招待费备受关注的背后,是鲜明的时代背景。

从“三公”经费到慈善捐赠,各个领域公开透明带来观念的进步,让公众对国企的账本有了更高要求。

客观说,部分招待费可能涉及商业秘密,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公开招待费支出细目。

但上市公司的“阳光账本”是对股民负责,国有企业的“透明账本”要对老百姓负责,何况还有“业务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的相关规定,对招待费多追问几句,也是情理之中。

  更重要的是,在中央力倡节约、反对浪费的严格要求下,不违规、不超标、禁奢侈只是底线要求,还应提倡艰苦奋斗、倡导勤俭办事。

无论是“禁奢”还是“倡俭”,国企应该做得更好。

  一方面,国企属全民所有,兼具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的特点。

国企招待吃喝、迎来送往的业务支出,虽不同于“三公”经费那么严格,但由于本身定位模糊,现实中就曾发生以业务招待费名义,出现过“舌尖上的腐败”。

因此,管好国有资产,不仅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

  另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创造利润上,也在于成为社会风气的推动者,成为净化市场环境、涵养勤俭风气的表率。

不少国企负责人也坦承,业务招待费的金额还是可以再“紧”、再降的。

  当然也要看到,招待费背后,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当下不少企业的无奈。

一些地方把请客送礼当作是企业搞好各种关系的潜规则,少数部门权力运行不规范,企业需要打点公关、维护关系。

从这个角度说,推进政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为企业健康发展、公平竞争创造有利的环境,有助于压缩企业业务招待费“合理、节俭、必须、从简”的空间。

  能不能成为中央八项规定的践行者,能不能远离商业陋习、净化社会空气、打破潜规则,能不能以商业文明、市场伦理助推社会新风,相信国企能交出更好答卷。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出租车改革应着眼利益均衡

做好公司、司机、乘客三方的利益协调,出租车价格调整方案才能实现改革初衷

  

  有人说,今天中国的改革就像转动“利益魔方”,无论色块如何组合、方案怎样调整,似乎总是难以达到皆大欢喜的局面。

出租车改革,无疑为此增添了新注脚。

  日前,北京市公布了出租汽车调价听证方案,两套方案均将起步价由10元调到13元,每公里计程价格一个方案提高到2.3元,一个方案提高到2.6元。

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允许变相提高“份钱”,涨价收益全部归出租车司机。

两套方案的价格听证会,也将在5月23日召开。

  平心而论,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北京的出租车价格确实偏低;而从2006年至今,出租车价格7年未有调整,其间油价上涨、物价上升,出租车司机收入较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适当涨价既能提高司机群体的收入水平,也能激发其出车积极性,缓解高峰时段的打车难。

北京市直面矛盾,抓住公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进改革值得嘉许。

  然而,围绕调价方案,各方却还存在不少争议。

舆论场中不乏“为什么改革就是涨价”的质疑,一些的哥也对增收不敢乐观,一来担心价格上涨会导致乘客减少,二来忧虑尽管相关部门反复强调“调整收益全部归驾驶员所有”,但是缺少相关保障,谁能保证出租车公司不会变相提高“份钱”?

而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之声,出租车公司声称经营并非“暴利”,同样“压力山大”。

  细审之后发现,公众质疑并非仅仅因为涨价,而是对涨价的合理性期待更多解释。

在当前出租车特许经营的前提下,需要建立相应的成本公开机制,及时披露出租汽车公司的成本构成。

与此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投诉和处理机制,管理部门不仅要对司机拒载等问题加强监管,也要对公司侵害员工利益的明显不公进行调处。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公众的“负面猜想”,确保涨价收益真正落实到司机身上。

  说到底,乘客担心转嫁成本也好,司机忧虑增收搁浅也罢,都关系到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与乘客这三方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抓住这个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此轮改革的“牛鼻子”。

也只有做好三方的利益协调,出租车调价方案才能实现改革初衷。

  事实上,不能寄望于调价方案解决所有问题,政府部门不必把缓解打车难的鸡蛋放在价格杠杆这一个篮子里,还应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比如说,强化电话订车和网络订车服务,能够促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避免非高峰时段车辆闲置、高峰时段僧多粥少;再比如,完善乘客投诉和权益保障机制,尽量减少拒载行为,让每一分运力都用在刀刃上。

只有以更为精细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才能实现出租车运力的最大化。

  正如北京市相关负责人所言,“出租车价格调整,只是一揽子政策中的一个;同时也希望通过价格这个杠杆,来推动出租车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