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195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docx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同仁堂企业哈佛框架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会计学

年级2012级

课程名称财务报表分析

任课教师

开课时间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目录

一、企业概述2

(一)北京同仁堂简介2

(二)北京同仁堂上市概述3

二、战略分析4

(一)医药行业特征分析4

(二)医药行业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

(三)医药行业发展前景6

(四)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6

三、会计分析12

(一)中药企业涉及到的重要会计科目12

(二)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13

(三)对同仁堂采用这些政策的评价14

四、财务分析15

(一)资产结构分析15

(二)资本结构分析17

(三)盈利能力分析18

(四)营运能力分析19

(五)偿债能力分析22

(六)现金流量分析23

(七)前景预测25

参考文献26

成绩评定表27

 

同仁堂企业哈佛框架分析

2012级研究生院会计学专业2012605011杨鸿渝

指导教师:

王宗萍

一、企业概述

(一)北京同仁堂简介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同仁堂品牌誉满海内外,其优势得天独厚。

同仁堂商标已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同时,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并在台湾进行了第一个大陆商标的注册。

同仁堂的著名商标和优秀品牌已成为同仁堂集团不断发展的特有优势。

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

全部生产线通过国家GMP认证,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

2004年投资1.5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通过了GMP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的评比中蝉联第四、第五届排名第一,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创业板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企业实现良性循环。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1032工程”。

同仁堂人有信心有能力把同仁堂集团建设成为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通过全面提升同仁堂现有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同仁堂人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弘扬同仁堂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药事业做出贡献。

(二)北京同仁堂上市概述

公司经营范围:

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公司是制造、加工、销售中成药的专业公司,年产中成药约21个剂型、400余种,主要产品有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国公酒等中成药。

20世纪90年代初,同仁堂集团贷款高达数亿元,欠银行利息数千万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生产经营处于十分困窘的境地。

在这种境地下,如何扭亏为盈?

如何使百年品牌继续生存与发展?

梅群介绍,1997年,在同仁堂领导的认同下,抓住了股改上市的历史机遇,通过剥离部分绩优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3.54亿元,实现了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2000年,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剂型新的1亿元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2.4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被证券界称为“同仁堂模式”。

对于同仁堂来说,上市后大部分绩优资产进入了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留在母体,给母体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同仁堂集团公司在保证上市公司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将集团公司所属部分企业委托给两个上市公司管理,运用上市企业的管理机制改造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先后有12家集团公司企业进入两个上市公司。

委托管理的成功,不但为母体脱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盘活了大约5亿元的存量资产,过去企业的包袱通过机制的转变,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资源和动力。

同时,同仁堂加大内部改制的力度,同仁堂集团公司全部企业均已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制改造,全部实现了盈利,体制机制的成功变革为同仁堂的发展开拓了更辽阔的空间。

二、战略分析

(一)医药行业特征分析

1、医药行业属于防守型行业

从本质上讲,医药行业是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产业,因此,它不存在成熟期,是一个永远成长和发展的行业。

在世界范围内,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一般高于其它行业,而且较少受经济危机影响,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从产品市场角度来看,医药行业有以下特征:

(1)产品特异性强。

(2)需弹性小,供应弹性大。

(3)独特的购买行为。

2、高技术性

中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

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现代科学和手段已经并将广泛的应用于中药行业。

如在药物剂型方面,透皮控释制剂、新复方制剂、释药器具和制剂设备新工艺的专利文献大量涌现,新剂型大大提高了药效;在药物开发方面,化学制药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药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将是90年代制药业的重点;在医疗器械方面,该行业作为跨学科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与计算机科学、图象处理、精密仪器、放射科学和人体科学等密切相关。

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看,医药行业有如下特征:

(1)高新技术吸纳能力强。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生物工程科学和技术,也率先在医药领域获得应用并已成为未来医药行业超前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

(2)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高。

一旦一项先进医药技术得以开发,则意味着新的市场需求,因而比较容易实现其产业化。

3、高投入、高风险性

医药行业的高投入性在新药上要比普药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般,普药具有生产工序简单、投入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

而新药的开发和生产则需要大量投入,而且生产工序复杂,研制期长。

医药行业的高风险性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

(1)一种新药一旦临床中或上市后发现其有严重的副作用或药效提升有限,将很快被市场取消或淘汰;由此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救的。

(2)专利新药的垄断具有局限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由于药品种类的广泛性,一个企业无论如何尽其所能也只能垄断某个专利新药市场,并且由于专利具有时效性,这种垄断是暂时的,一旦专利保护期限解冻,竞争优势将迅速下降。

4、高收益性

医药行业的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附加值的特性。

一种新药一旦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尽管前期投入巨大,但产生的收益也是巨额的。

5、市场进入壁垒高

由于医药商品与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紧密相关,因此,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对药品的生产、管理、销售、进口等均采取严格的法律加以规范和管理。

未经等级规范论证的药品和企业很难进入药品市场。

同时,制药行业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特征也加大了新企业进入的难度。

6、集中程度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医药行业是集中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首先是医药企业管理极其严格,任何新药问世以前,必须经过长期、复杂的临床试验,被淘汰的可能性极大,因而新药的研制费用极高,国外研制一种新药一般要花费2—10亿美元,这是一般企业无法承担的,只有少数制药巨头才有能力组织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并因此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和获取垄断利润。

7、成长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年均增长17.7%,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2000年,我国医药生产、销售、出口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医药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医药快报统计,全年医药生产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2332亿元,同比增长20%;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750亿元,同比增长18.4%;医药商业销售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19.4%;据海关数据统计,全年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4%。

从以上可看出,我国医药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而在医药产业之中,又以中药效益和成长性最好。

(二)医药行业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医药制造业是一个融合传统文明和现代科技的高技术产业,也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业部门。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全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它的发展状况与人民群众享受的医疗水平直接相关。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产业。

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医药行业发展前景

从医药需求前景来看,目前,我国人均用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随着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老龄化比例的加大、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医疗体制改革及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我国医药行业将持续高速增长。

“十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重点是:

着重于内涵发展,着眼于技术创新和提高水平、提高质量;投资的重点在于促进结构升级,总体上不追求数量的扩增;重点发展中药、生物工程药物和优势化学原料药。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及国家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的推行,医药行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按照这一规划目标,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药品需求年均递增速度可达到12%左右。

从全球范围看,据美国IMS战略小组预测,今后10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将保持每年7%的增长,预计到2002年全球药品市场将达4000-4060亿美元,而到2010年,则将高达6800-7200亿美元。

随着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天然药品、生物药品和非处方药将三分天下,形成21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

因此,中医中药行业必然吸引大量投资资金,成为21世纪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1)政治与法律因素

医药行业是关乎民生的一个重要行业,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等。

这些政策,在新医改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2010-2015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零售连锁业态的发展,培育国家级、地市级龙头企业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医药流通领域的重点;

依照“十二五”规划订立的目标,到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需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制药工业百强的集中度2015年超过50%。

此外,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松动和国家有关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结构性减税等相关保增长政策的实施,消费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会增长,为中小消费品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2)经济因素

在国内,中国真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的攻坚时期,经济负担加重,行政调控偏紧,消费需求多元,市场竞争加剧。

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出现了金融危机以来医药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

2012年上半年虽然内需稳步增长,但面对诸多因素的冲击,消费品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企业亏损加剧,2012下半年也将面临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问题;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消费比重迅速上升,医药保健行业将会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前景,专家预计2013年国内药品市场将达12700亿元,增长18.5%;同时,随着进入收获期后粮油棉花等大宗原料供给的显著增加,消费品企业的原料与燃料及动力成本将会降低。

在国际上,当下世界经济的复苏前景稍见低迷,外需不振导致医药出口下滑。

此外,相较于世界医药产业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显著特征,中国医药产业的盈利能力较世界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医药行业将受到相当大的冲击。

(3)社会与文化因素

社会进步导致医药消费品需求的增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的意识不断增强,药品的消费观逐渐由治病为主转变为保健、预防和治疗并重,引起医药产业的需求增长。

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十年我国的人口持续增加。

此外,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数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中国老龄化问题突出,医药刚性需求巨大。

农村市场的开发导致医药消费市场的增长。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因而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农村的医疗消费市场持续增长。

(4)技术因素

中药制药行业是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

在制药领域,技术主要在于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直至上市应用的整个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病种的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市场的作用力,使得新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升级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人类基因图谱的揭秘、克隆技术和重要指纹图谱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及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为新药的快速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目前,我国的成药制药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知识产权意识还不够高,靠防止药品而生存的企业不在少数,面临国内、国际同行业激烈的竞争,医药行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将越来越重要。

2、同仁堂企业内部条件分析——SWOT分析

表1:

同仁堂SWOT分析表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同仁堂

1、人力资源管理

2、百年老字号品牌价值

3、企业文化

1、单一品牌后继乏力

2、终端掌控松散不力

3、区域品牌有局限

4、老字号也需要包装

1、中医药国际认可度的提高

2、中医药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在国内外迅猛发展

3、我国中医药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理论优势

1、政策风险

2、原材料风险

3、市场风险

4、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

(1)优势分析

A.人力资源管理。

创建于清初的“同仁堂”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由乐家创立,又称为“乐家老铺”。

乐家当初开中药铺取名“同仁堂”具有全家同舟共济、共同创业的意愿。

从现在来看,也就是要形成一种团队精神。

如今的同仁堂,为各方面的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他们改革陈旧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他们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他们优先为企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为学有所长、工作业绩突出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B.百年老字号品牌价值。

品牌理念是品牌战略的核心,是品牌化经营的最高原则,也是指导各式各样的传播的出发点。

虽然我们无从明确获知同仁堂品牌传播背后的真正理念,但从同仁堂网站的内容看,“中药文化”应该是同仁堂品牌的核心。

我们注意到,同仁堂对中药文化的表达有不同版本,比如“同仁堂国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以及“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同仁堂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华文化有较强渗透和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澳门、香港等,我们可以推断“中药文化”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C.企业文化。

同仁堂品牌传播的最成功之处是借电视连续剧开展文化营销。

从《大宅门》的无意,到《大清药王》的轻车熟路,同仁堂已经能够很圆熟地挖掘自己的百年传奇,通过艺术形象为品牌代言。

归根结底,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是北京同仁堂生产经营的灵魂所在,也是这个老字号长盛不衰的秘密之一。

同仁堂秉承“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的企业使命,为顾客提出“为了您的健康与幸福,尽心尽意,尽善尽美”的服务承诺,“神州国药香,北京同仁堂”等等都以民族气节为己任,在国家危难之际从不发国难财。

使得顾客产生了对北京同仁堂的民族气节的敬意。

(2)劣势分析

A.单一品牌后继乏力。

已有338年历史的同仁堂,是中医国粹中的精华所在,称之为中国中医第一品牌可谓名至实归,旗下药品800多种,是当今世界上拥有品种最多的制药企业之一。

同仁堂的主打产品有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

 然而,所有的这些产品名字都是药品的通用名,并不是同仁堂的品牌专属名,也就是说,这些名字大家都有使用权利。

正因为同仁堂没有给这些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产品注入品牌属性,所以给不少竞争者留下了从嘴边抢食的机会。

B.终端掌控松散不力。

现款现付的错误运用:

由于同仁堂的销售政策是要求经销商现款现货,且不予退货,造成批发商和药店的进货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据了解,他们的一般做法是,减少同仁堂二三线产品的进货量,主要购进“走货好”的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主打品种。

这与同仁堂“提高产品在零售终端的铺货率和首推率”的改革初衷明显相悖。

由于同仁堂的主打品种并不是独家拥有,一旦市场长期空货,其产品有被替代危险,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C.区域品牌有局限。

在很多人眼中,同仁堂还只是北京的同仁堂,而不是全国人民的同仁堂。

贵为中药行业第一品牌,却与全国性品牌的差距还很遥远。

医药行业的版图也是“军阀割据”的,如白云山称霸南方中药市场;南京同仁堂称霸华东市场;兰州佛慈称霸西部市场;东北是哈药世一堂的势力范围;北京周边地区才是同仁堂的天下,销售主要还是围绕北京周边地区展开。

D.老字号也需要包装。

 同仁堂对先进的营销传播手段运用不足,在大众媒体的曝光率与它在行业中的老大地位极为不匹配。

没有看到哪个同仁堂的产品是运用现代的广告、公关等整合营销手段在市场中一举成名的,其创新产品总是默默无闻地“犹抱琵琶半遮面”,与终端市场完全脱节。

业内人士直言,同仁堂的品牌不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不需要维护和巩固就直接可以转化为销售。

对同仁堂来说,除了2001年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令其辉煌一时,近几年在品牌推广上鲜有动作。

渠道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加上对终端控制能力有限,业绩下滑在所难免。

同仁堂集团应该从战略高度,从现在开始进行品牌规划,规划一下什么产品直接使用“同仁堂”品牌,什么产品必须与“同仁堂”切断联系要创立新品牌,

(3)机会分析

随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继续贯彻落实,以及《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出台,中医药事业发展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政府与社会各界均给予中医药事业大力支持与帮扶;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医“治未病”理念深入群众,中医养生形式趋于多样化,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受关注力度不断提升;继止渴养阴胶囊之后,同仁堂参丹活血胶囊成为又一个入选北京“十病十药”工程的品种,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政府医药采购领域的竞争力。

同仁堂的发展机会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高,欧美等主流市场对中医药的限制不断放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对中药的态度有所转变;其二,中医药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在国内外发展迅猛;其三,我国中医药产业拥有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理论优势。

(4)威胁分析

A.政策风险。

随着医改工作的纵深推进以及医药行业各项规划的逐步落实,有关医药行业的多项政策进入密集出台与加紧落实阶段。

医药企业不仅要面对由政策引发的医疗体系改革、基本药物目录扩容、药品成本调查与价格调整,还需要根据政策要求加紧对自身的软硬件配套做好更新升级,并与相关政策做好对接,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顺利运行。

应对措施:

同仁堂将深入研究政策规范,加强与各地药监、工商、物价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加深与医疗系统的合作,组建符合市场需求能为公司提供获利水平的品种梯队;加速推进新版GMP的认证工作,尽早实现工业生产全部达标,为公司“十二五”规划落实保驾护航。

B.原材料风险。

中药原材料价格今年来上浮明显,虽在政府的干预下做出部分调整,但整体价格水平上移趋势不容忽视;国外医药产业对中药原材料需求增大,加大了中药原料出口净额也导致了境内企业用料短缺;近年来气候变化记忆地域性的自然条件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中药原材料的品质与供求关系。

应对措施:

同仁堂将紧盯中药原材料市场变化,及时跟踪分析因政策、资金、气候、突发事件导致的价格波动,合理配置原材料库存结构,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此外,继续开展设计濒危物种原材料的替代性研究工作,并发挥种植基地的储备作用,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C.市场风险

医药行业今年来在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行业整合、产业链延伸、规模化发展已经加速,在一段时间内医药行业都将处于格局调整阶段;政策引领下的药品消费向医疗领域倾斜,以及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考验医药企业的应对能力与对医药市场的把握能力。

此外,国内外中医药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与我国处于相同文化圈的韩国、日本等国,更是不断在国际上与我国抢占市场份额。

应对措施:

同仁堂将详细研读政策,分析市场发展趋势,重点发挥公司的品牌品种优势,优化内部管理、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计划,灵活运用营销手段开拓市场;发挥商业平台的优势,做实终端网络,确保经营、资产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公司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D.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

2013年,国内经济刚刚企稳回暖,国民消费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但在一定时间内,稳增长、扩内需仍是政府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公司面对成本价格上涨、消费格局调整的考验,既要巩固现有经营成果,还要不断开发市场提升获利能力。

此外,境外发达经济体复苏情况不甚理想,输入型通胀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内经济带来压力,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存在。

另外,文化背景差异制约着中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而欧美等国对中医中药的法律禁令,也是中医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威胁。

应对措施:

公司须时时关注外汇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应对以尽量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会计分析

(一)中医药企业涉及到的重要会计科目

1、存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