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941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4课时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设疑:

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

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画线段。

(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

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

教学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

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

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

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练习:

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

你怎么知道的?

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

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

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

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

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提问:

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

(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

谈话:

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

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1米等于10分米。

(板书)

小结: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毫米1分米=100毫米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五”第5,第6,第7题。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

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10分米=()米

3、思考后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2个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2)5个10厘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5角硬币的图片。

提问:

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

(板书:

2厘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

(板书:

2厘米=()毫米)

我们可以怎样想?

根据提示讨论。

(1)1厘米是()毫米?

(2)2厘米是()个10毫米?

(3)就是()毫米?

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

(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4)学生回答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厚,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2厘米与20毫米的长度关系。

小结:

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

2、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课桌图片。

谈话:

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

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

(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个10厘米?

(2)()个10厘米就是()分米?

(3)80厘米等于()分米?

(4)在学生回答了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即8分米后,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80厘米与8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

思考:

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

3、组织练习。

50毫米=()厘米20分米=()米40毫米=()厘米

20厘米3毫米=()毫米80厘米+8分米=()分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4、归纳总结。

提问:

比较刚刚学习的厘米换算成毫米与厘米换算成分米的情况,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你发现了什么?

(1)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厘米换算成毫米,是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计量,换算时乘以单位间的进率。

(3)厘米换算成分米,是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计量,换算时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五”第4,8,10题

 

教学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难点: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

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

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

师:

如果要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

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佛山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2)师: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

(让生答)

(3)小结: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书:

(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

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

(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

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

2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

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

4千米=()米3000米=()千米

9千米=()米6000米=()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

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工商银行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出发一直往西走到天桥底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

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练习六第4题)

2、第二关(练习六第8题)

3、第三关(练习六第14题)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