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修复实施方案典藏推荐.docx
《矿山环境修复实施方案典藏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环境修复实施方案典藏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环境修复实施方案典藏推荐
矿山环境修复实施方案(典藏推荐)
一、前 言
按广西国土资源厅要求,由XXX国土资源局承担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任务,XXX国土资源局以业主身份负责组织实施。
受XXX国土资源局委托,我院承担了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书的编写任务。
(一)治理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对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改善矿区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废弃的矿山土地得到恢复和利用,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矿山附近的农田不再受矿山的尾矿废渣掩埋、使矿区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
2、消除矿山尾矿废渣和废弃矿窑的地质灾害隐患,保证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通过矿山治理工程的实施,将废弃矿山建设成为规划合理、景观别致、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生态林业生产区。
4、通过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探索治理XXX的诸多的硫铁矿、金矿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芜),以及矿山土地复垦种植的途径,为XXX其余的硫铁矿、金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经验。
流。
(4)土壤
矿区内的土壤主要为红、棕红、黄色残坡积粘土,常含风化岩块、碎石,厚度变化大,一般小1m,厚的可达2~3m,透气、透水性较好,尚适宜植物生长。
在各矿山采炼矿地段土壤常含较多矿石矿渣,局部已受硫、铁污染。
(5)地形地貌
矿区在区域上处于云贵高原与广西盆地之间的斜坡地带,宏观地貌属岩溶中低山,岩溶峰丛山与丘状峰顶山交替出现,周围山顶标高600~1100m,溶蚀侵蚀切割深度一般200~500m,河谷横断面多呈“V”字型,山间次级冲沟发育,常有季节性流水。
自然山坡坡度一般为20o~40o,山坡植被发育不均,碳酸盐岩岩质山坡一般植被发育较差。
(见照片1)。
拟治理的矿段位于碳酸盐岩出露地段,南料矿段位于一山间凹坡的中上部,其东面山坡及西南面山顶基岩裸露,坡脚有洼地及落水洞分布。
露天开采和炼矿地段山坡总体向北东倾斜,场地内地面高程相差较大,地面标高在937~860m之间,总体地面高差为77m,自然坡度在20o~25o之间,原始地表大部分有坡残积层分布,东部有一冲沟。
人工开矿形成的边坡坡度一般为60~80o,以南面上部冲沟地段开挖规模最大,坡高最大达20m。
场地内分布着大小废弃矿窑数十个,有的为挖掘坡体修建,有的为人工砌筑,高一般为2~4m,最高达6m。
矿渣多顺窑口坡下就地堆放,以场地北面坡下堆渣最多,高差一般为5~10m,最高达30m,坡度多在30o,局部达40~50o。
场地内尚有十多间简易厂房和水池、储硫池等设施,总体上略呈三级不完整台阶分布。
矿段开采后,场地及附近植被已大多遭到破坏,仅在西面和东北面山坡局部种植有少量茶树、松树等,大部分地段坑坑洼洼,高低不平。
(照片2、3、4)。
(5)地质构造
矿区在区域上位于巴合背斜的东翼,附近有两条走向北东的压扭性小断裂向矿区方向延伸。
岩层总体倾向北东,局部强烈褶皱,测得产状多在45°~140°∠11°~34°之间。
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倾角较陡,多在50~80°之间,产状一般为190°~240°∠50°~80°。
(6)地层岩性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二叠系茅口组(P1m)、合山组(P2h)和第四系(Q),地层岩性由新至老分别描述如下:
①第四系
第四系残积层分布于原始山坡大部分坡面上,岩性为红、棕红、黄色粘土,含少量碎石,土体结构松散,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小于1m,在地势较低部位厚度可达2~3m,局部基岩裸露。
在已开采揭露部位及炼矿场所一般已将土层剥离,其上有较多人工砌体和废弃矿渣、矿石。
②二叠系合山组(P2h)
矿区开采地段出露的岩石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合山组(P2h),岩性为深灰~灰黑色灰岩、泥质灰岩,薄层~中厚层状构造,以中厚层为主,底部夹硫铁矿层和煤层透镜体,为主要开采层位。
泥质灰岩及硫铁矿层表层较为破碎,风化强烈,常有强风化层分布,厚度一般为1~3m,挖掘机可以挖掘。
③二叠系茅口组(P1m)
岩性为浅灰、灰白、深灰色中厚~厚层状灰岩,下部和上部夹少许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上部夹薄层状泥质灰岩及泥灰岩。
分布于采矿场地的外围山坡或坡脚,浅层岩溶较发育,常有漏斗、落水洞等形成。
⑺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更新地下河的中上游,地下河发育在茅口组(P1m)及合山组(p2h)灰岩、白云质灰岩中,汇水面积86.88km2,出口枯流量211.3L/s,地下河干流长23.6km,上游还有东支流和西支流。
杭东及陇干矿区位于东支流的补给区,洼地中地下水埋深小于100m,采矿处地下水埋深大于100m,南料矿区位于主流与西支流的局部分水岭地段,地下水埋深大于100m。
三处矿区无论露天开采或浅层地下开采,均在地下水位以上。
矿区的第四系坡残积粘土夹碎石厚度一般1m左右,属透水不含水层,大气降雨形成坡面流汇集到洼地中,通过天窗、落水洞等注入地下补给地下河。
易因矿山开采造成水土流失,逐步堵塞淤积漏斗或消水洞。
2、矿区土壤条件及利用现状
按土壤划分标准,矿区的土壤为红壤土,但各矿山开采地域的土壤已遭到破坏,已与矿渣、废矿及强风化的泥质灰岩碎块等混合一起,经长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开采地域的土壤结构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发生了较大差异,土壤偏酸,保水保肥能力变差,土地质量下降,呈现贫瘠化现象。
详见表3-1及附件:
土壤化验分析报告。
土壤化验分析结果表 表3-1
编号
地点
全N
%
全P
%
全K
%
有机质%
PH
备注
1-1
南料矿
0.18
0.0266
0.16
0.27
5.56
1-2
杭东矿
0.16
0.0264
0.27
0.516
6.10
1-3
陇干矿
0.11
0.0118
0.46
0.196
5.50
XXX金牙乡石灰土亚类旱作土类
0.415
0.184
1.22
2.45
6.45
※
※数据源自(广西XXX土肥站)
由以上数字可看出,杭东矿矿区的土壤全部偏酸性,与XXX金牙乡石灰土亚类旱作土类对比,矿区土壤有机质都偏低,土壤肥力属偏低水平。
根据现状来看,只要作适当的土壤培肥,还是较适合树林的种植,能满足一般林木生长需要。
矿山开采地段目前除当地村民自发在部分废弃土地上种植极少量的松树、玉米外,大部分土地未能开发利用。
矿山开采地段均为半土半石山缓坡地形,交通较便利,经综合整治后,可作为林业用地利用。
(二)矿区的环境地质问题
1、环境破坏
(1)表土破坏及水土流失
各矿山露天开采需剥离表面土层和风化层,由于开采过程中环境意识差,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大规模开挖地表,造成矿区的表土大多遭到严重的破坏,表土被翻起、雨水冲刷,最后被随意推弃在山坡上,表土原有的结构被破坏殆尽,土体由原来的密实稳定状态变成松散和不稳定状态,在强降雨雨水的冲刷下,矿区水土流失非常普遍和严重,土壤肥力亦随之大幅降低(照片8)。
(2)破坏植被、景观
矿山由于露天开采地段和炼矿场内的植被已全部铲除。
原来坡度较缓的坡地、生长茂盛的植被已荡然无存。
由于矿山已废弃多年,炼矿窑、简易厂房已破烂不甚,有的已倒塌,矿渣成堆,留下的是一片坑坑洼洼,满目疮痍的景象。
XXX是我国西南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富集带,2007年10月已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目前正在争取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业将逐渐成为XXX的重要产业,矿段对沿路风景、环境形象有较大不良影响。
2、废弃矿渣、尾矿淹埋农田、坡地
南料矿段,矿层埋深较浅地段,采掘方式为露天开采,经多年开采,采矿区的植被已大多遭到破坏,局部地段已裸露基岩。
采矿过程中无固定的开采坑口进行逐段开采,而是随富而采,废矿、弃土随意就近堆放。
既无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又无统一的尾矿库,炼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矿渣被随意堆弃在山坡坡地上,下大雨时沟谷地段受洪水冲刷,常造成矿渣堆发生崩塌,随水下冲,掩埋下方坡地及农田。
在南料矿段,坡脚洼地已有15亩农田被矿渣掩埋,30亩坡地无法耕种(照片9、10)。
3、土地贫瘠化及石漠化严重
①因矿山采矿开挖,随富而采,剥离表土,表土随意堆放,造成水土流失,山坡上或矿坑出露大片基岩,局部有出现石漠化的趋势。
②矿山因水土流失及矿山的多年荒废,土壤中的有机质及N、P、K等肥力指标较低,土地呈贫瘠化。
4、环境污染、堵塞地下河
由于矿山废矿石、矿渣及弃土随处堆放裸露,每遇降雨,尤其是大暴雨,被雨水夹带沿冲沟而下,随水流拥入洼地消水溶洞中沉积,日久天长,消水溶洞已成流水不畅或基本被堵塞,造成雨季洼地积水,无法耕种。
雨水对裸露的废矿石、矿渣淋滤后进入地下水系统以及大量的含铁、含硫成分高的废矿石、矿渣进入地下河,经过地下水的分解作用,释放出有害成分,根据现场调查分析,地下河可能遭受污染,下游人畜饮用了受污染地下水,对健康有极大的影响。
地下水受污染,对下游村屯的农田灌溉、农作物的生长也会有较大影响。
5、次生地质灾害
矿山开采遗留的采坑边坡及废矿渣形成的土堆,形成了不少陡坡陡坎,高一般3~10m不等,局部高达15~20m,坡度30°以上,坡上浮土、矿渣结构松散,人畜走到坡坎边上极易失去稳定滚落坡坎下。
在矿段南部矿渣堆由于受冲沟洪水冲刷侵蚀,已发生了崩塌,宽约10m,斜长9m,厚3m,体积约270m3,崩塌体大部分被冲入下方大溶洞中,该部位形成了高8m的陡坎,强降雨时在洪水的冲刷作用下极易再次发生崩塌,堵塞下方溶洞(照片11)。
矿区内众多废弃的炼矿窑、储硫池、水池其顶部大多只有腐朽的木头、松散的矿渣或极薄的水泥板覆盖,内部中空,人畜走到上面极易陷入,对进入场区的人畜构造极大的威胁(照片12、13)。
上述众多的矿山地质环境现象的存在,导致矿区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采矿区和炼矿场已使原始地貌面目全非、满目创痍,附近田地被填埋荒弃,影响了周边村屯群众的正常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已治理概况
治理区内矿渣堆、采坑高低不平,分布有较多废弃的矿窑、储矿池、水池、简易厂房等建筑,边缘地带除人工平整栽种一些玉米和茶树以及零星长有芒草、小松树之外,几乎没有做过什么治理工作。
由于土壤肥力贫瘠,起不到绿化作用,也无法防止水土流失。
南料矿段当地群众曾试图挖通洼地中被堵塞的落水洞,但由于经费不足而未能疏通。
因此,本次地质环境治理需对各采矿区和炼矿场的不平整地段进行治理,拦挡矿渣,重新种植树木,统一按本次治理设计进行治理,恢复植被,保护环境。
四、治理工程设计原则、依据及治理范围
(一)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治理工程的设计遵守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刻意把矿山治理成很平缓的坡地,可适当保留一些台地,或把较陡的边坡、陡坎通过放坡、平整(回填原采坑)、恢复成台阶状的坡地地貌。
2、根据矿区目前的经济、环境及土壤情况以植树造林为主。
3、恢复性治理的原则,以基本恢复原来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不同高成本的大规模开发性治理。
4、与XXX及金牙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的原则,治理恢复为林地。
5、多目标互相兼顾,相互协调的原则,将恢复地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等多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二)设计依据
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规划设计主要依据的法规、规范、规程和相关文件有:
1、法规
(1)《土地管理法》
(2)《矿产资源法》
(3)《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5)《水土流失防治条例》
2、规程规范
(1)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1月1日起试行)
(2)《土地复垦技术标准》(1995年7月19日起试行)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4)广西壮族自治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条例》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6)《松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7)《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9)《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3、相关文件
(1)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下达的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任务。
(2)《XXX土地总体利用规划》1996~2010年。
(3)《XXX矿产资源总体利用规划》2001~2010年。
(三)治理范围
本次治理选择杭东矿矿区中已停采,破坏最严重、影响最大南料矿段,总面积约180亩,南料矿段位于XXX金牙乡内里村南料屯,有凤山至天峨的省道公路从附近通过。
设计治理南料矿段地理坐标为东经:
106°49′52″~106°50′05″,北纬:
24°38′34″~24°38′48″。
。
五、治理目标
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南料矿段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治理目标是:
1、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治理工程的实施,将采矿区的采坑和堆积的弃土(尾矿)平整,并进行土壤改良、恢复植被,完善相应的排水设施,减轻水土流失,缓解因水土流失造成对山地、农田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2、增加土地资源
充分利用治理区内的坡地,恢复为林地,种植经济林,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3、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通过治理,对露天采矿区和炼矿场的废弃矿窑、尾矿堆、高陡边坡、深采坑进行拆除、平整、削坡和护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证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治理工程总体布局
根据对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南料矿段地质环境现状和综合调查结果,针对上述的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交通条件,并广泛征求当地政府、民众意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设计各项治理工程量。
总体工程包括五项子工程:
1、土地平整;2、窑炉拆除;3、护坡工程;4、排水系统工程;5、土地改良及恢复植被。
其主要工程量及布局如下:
(一)土地平整
主要是针对治理区内矿段因采矿及尾矿乱堆严重的地段。
由于乱采滥挖乱堆放尾矿造成整个地段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尾矿堆和采坑相间,相对高差一般为5~10m,局部达30m。
另外矿区存在许多陡坎,坎高5~20m,最大达20m。
土地平整采用挖高填低的方法,包括地表平整和竖向平衡平整。
南料矿段根据现状地势,采用挖高填低分级平整的方式将其分为七级台阶进行土地平整(见附图01)。
挖方平整总方量约56161.5m3,填方平整总方量约55258.7m3。
(二)窑炉拆除
主要是针对治理区内以浆砌块石修建的炼硫窑炉。
治理区内炼硫窑炉三五成群,修建在山坡的台地上,占用坡地,炉高2m~3m,由于弃用已久,大部分已破坏开裂、顶板冒落塌陷,对行人、牲畜构成威胁。
设计对其进行拆除,挖方总方量约6907m3。
(三)护坡工程
为加强矿渣堆边坡的稳定性,做好水土保持,防止其受雨水、洪水冲刷坡脚而崩塌掩埋田地,在矿渣堆边坡外缘以浆砌片石修建脚墙,墙高1~1.5m,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具体地段详见《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设计平面图01》。
(四)排水系统
治理区没有排水设施,每逢降雨,特别是大雨,低洼处易被冲刷,形成冲沟,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矿渣、矿粉及废矿石以水流为载体流向下游,使下游生态遭到破坏。
为减轻坡面水流的冲刷,防止雨水形成汇流冲刷治理后的坡地,根据各治理区地形在坡面上布置截水沟,在山谷或已形成的冲沟修建排水沟。
排水沟的具体布置详见《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设计图01》。
(五)土壤改良及恢复植被
南料矿段治理区因采矿开挖、水土流失,尾矿乱堆,土体的天然养份遭到破坏,根据土壤化验分析,矿区的土壤全部偏酸性,有机质偏低,已不适宜种植农作物,根据现状来看只要作适当的土壤培肥,还是较适合树林的种植,能满足一般林木生长需要。
考虑场地平整后的土地只能作为林地,本次设计主要是根据对矿区及矿区附近的植物调查研究,附近山头主要种植松树,矿山矿渣堆上零星长有松树且长势较好(见相片14、15)。
本次治理区恢复植被设计以种植松树为主。
根据土壤分析,土壤改良可与种植松树时同步进行,不需改良为熟土后再种植。
如林地可在每个树坑内投入熟土、有机肥或其它肥料,然后种上树苗,也可在栽种时施放农家肥或复合肥即可。
这样既可省钱又可省时,同样可以达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所以复垦后的土壤只要适当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肥力,就适合栽种树。
(六)编写项目治理报告
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完工后,编写项目治理报告,提交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竣工报告书、监理报告书、财务审计报告书。
(七)项目验收
项目竣工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质量和成果报告进行鉴定评审验收。
七、治理工程分项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
(一)治理设计工程的总工程量
治理设计工程量主要由土地平整、护坡工程、窑炉拆除、排水系统、土壤改良及植被恢复等五项子工程组成,各子工程工作内容及工程量详见表7-1。
治理设计工程量汇总表
表7-1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土地平整
挖方平整工程
m3
56161.5
填方平整工程
m3
55258.7
护坡工程
浆砌片石
m3
390
开挖土方
m3
243
窑炉拆除
拆除工程
m3
6907
弃石方
m3
6907
排水系统
开挖沟槽土方
m3
1674.8
浆砌片石
m3
488
1:
2水泥砂浆抹面
m2
1144
土地改良及植被恢复
种松树
亩
180
植草
亩
9
(二)分项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
1、土地平整
设计采用挖高填低的方法进行土地平整,用铲车、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作业整理场地,以消除现存的陡坡和深坑,或依现状地势设置成台地。
不同地段平整程度均不相同,挖、填方厚度在0~17m之间,差别很大,因此本次设计挖、填方量的计量分为地表平整和竖向平衡平整来计算。
地表平整指场地内挖、填方较薄及找平,按面积计算;竖向平衡平整指挖、填方较厚,按一般的土方工程计算,即按平整程度、挖方厚度、填方厚度划分多个块段,根据现场调查测绘,不同地段取不同的挖、填方的高度、厚度的平均值的方法进行。
(1)土地平整工程:
南料矿段主要根据现状地势,将其分为七级台阶进行土地平整,每个台阶为一个区。
Ⅰ区:
以挖除坡面的尾矿堆及场地平整为主,①处尾矿堆分布于台阶北侧,现标高为869.5m,挖除到设计标高862m,平均厚度约为3.7m,挖方面积648.7m2,挖除的土方量为约2400m3。
Ⅱ区:
主要进行地表平整,该台阶面积约2907m2,台阶内地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地面高差1~2m。
该台阶土地平整方式以挖方为主,局部地段为填方,地表平整土方4360.5m3。
Ⅲ区:
该区以地表平整为主,主要是对②处冲沟进行回填,冲沟深2.5~5m,平均约3.7m,面积2534m2,填方平整方量约为9375.2m3。
台阶内场地地表平整方量5453.6m3。
Ⅳ区:
该区对台阶地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处进行地表平整和对③、④处坑口进行回填。
该台阶面积5933m2,地面高差1~3m,地表平整挖方工程量为7119.6m3,地表平整填方量5456.8m3。
对③处坑口回填,回填面积约351m2,坑底标高890m,设计回填标高896~898m,回填平均厚7m,填方量为2457m3。
④处坑口回填,回填面积约361m2,坑底标高896m,设计回填标高898~903m,回填平均厚4.5m,填方量为1624.5m3。
Ⅴ区:
以挖方平整为主,填方平整为辅,本区地段面积较大,面积约19493m2。
对⑤处尾矿堆挖方平整,现标高为910.1~907.14m,挖除到设计标高905m,平均厚度约为3.6m,面积291.4m2,挖除的土方量为约1049m3。
其余只作简单的场地地表平整,需要挖方平整的土方量约11695.8m3。
填方平整的土方量10684m3。
Ⅵ区:
以挖方平整为主,填方平整为辅,局部适当保留原有的台地,本区地段只作简单的场地地表平整,需要挖方平整的土方量约4687m3。
Ⅶ区:
对⑥处尾矿堆进行挖除,现标高为917.08~917.95m,挖除到设计标高913m,平均厚度约为4.02m,面积359.3m2,挖除的土方量为约1446m3。
⑦处为深约7~12m,面积约2250m2的采矿坑,填土平整从标高909m升至设计的931m,平均填方平整厚约11.4m,填土方为23069.4m3。
对⑧处尾矿堆进行挖除,现标高为916.43~918.59m,挖除到设计标高914m,平均厚度约为3.5m,面积750.2m2,挖除的土方量为约2625.7m3。
对⑨处进行回填,面积约864m2的采坑,现标高911~913m升至设计的915m,平均填方平整厚约3m,填土方为2592m3。
其次对台阶内地面高低不平进行地表平整,挖方平整土方量10324m3。
Ⅷ区:
以清除坡面的弃土堆、零星块石为主,挖方平整工程量约5000m3。
(2)土地平整工程总体施工要求为:
①总体控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基本遵循现有总体地势进行削高填低。
②对于原有地面,仅因被弃土或尾矿掩埋而荒废的坡地及水沟等,仅作恢复性清理,即清除弃土或块石至原地面即可,不进行大量削坡或回填,以免造成“二次破坏”。
局部过于陡峭或坑洼不平地段可进行适当削坡或填平。
③在不影响矿区治理后的种植,排水等,可适当保留原有的台地,不刻意把边坡削成平滑的坡地。
④平整后坡面汇水方向及排水出口须与周边排水系统相协调,以免造成洪涝或淤积。
详见《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01》。
2、窑炉拆除
主要是针对治理区内以浆砌块石修建的炼硫窑炉。
治理区内炼硫窑炉三五成群,多达12处,修建在山坡的台地上,占用山地,占地面积约6850m2,炉高1.2m~3m,由于弃用已久,大部分已破坏开裂、顶板冒落塌陷,对行人、牲畜构成威胁。
设计对其进行机械拆除或人工配合机械拆除,拆除方法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顺序自上而下,拆除设备以挖掘机、推土机为主,拆除后的块石、石碴用自卸汽车及时运出作为填坑底层填方平整,作业时需设置警戒线将施工作业区与非作业区分隔,做到安全施工。
工程拆除总方量约为6907m3。
3、护坡工程
为加强尾矿堆边坡的稳定性,做好水土保持,防止其受冲刷崩塌侵蚀原有山地,在尾矿堆边坡边缘以浆砌片石修建脚墙,墙高1~1.5m,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具体地段详见《广西XXX杭东硫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01》。
技术参数:
挡墙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①脚墙墙高1m,顶部0.8m、脚宽0.8m,长302m,其中脚墙高出坡面0.2m;②脚墙墙高1.5m,顶部0.8m、脚宽1.63m,长147m。
详见图(挡墙及排水沟大样图04)。
浆砌片石护坡墙施工技术要求:
⑴、必须在基坑开挖验收合格后,并经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砌筑。
⑵、砌筑前须对地基进行整平夯实,确保基础稳定。
⑶、石料符合要求并在使用前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⑷、所有的块石均须坐在新拌和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石块间不得直接紧靠,不允许采用灌浆方法砌石。
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
⑸、应分段砌筑。
分段位置应尽量设在基础岩性变化较大处,分段间距约10~15m,分段处设沉降缝(伸缩缝),缝宽2cm。
⑹、砌体片石长短相间,交错排列,上下层竖缝应错开至少8cm,但不能在片石上方或下方布设竖缝。
⑺、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石块;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行砌筑时,原砌筑层表面应加以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