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盟进程.docx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盟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盟进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盟进程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盟进程
努力开创全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2011年第一次盟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盟委副书记、盟长鲍常青
(2011年1月12日)
同志们:
刚才,王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十一五”发展成就,分析了当前发展形势,对“十二五”及今年全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学习,全面落实。
现在,我就“十一五”时期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今年的工作安排讲三点意见,供与会人员参考。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成就,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
“十一五”时期,是我盟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五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盟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盟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预计,2010年全盟生产总值实现300亿元,是2005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8%,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三次产业结构由6∶59∶35调整为3∶80∶17;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40亿元,达到42.6亿元,是2005年的4.5倍,年均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000元和7836元,是2005年的2.1倍和2倍,年均增长16.3%和15%;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年均增长21.2%。
五年的发展步伐坚实,五年的成果斐然卓著,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
五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生态优先,累计投入17.5亿元,实施了生态项目16项,完成治理面积83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4%,转移牧民1.3万人。
启动实施了一批交通、电力、水利等重大项目,结束了全盟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等级电网和部分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的历史。
“两横两纵十二出口”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五年新增公路里程2728公里、铁路里程976公里;全盟所有苏木镇、嘎查村和86%的农牧户通电,风电、火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7万千瓦和100万千瓦;全盟所有城镇和人口比较集中的嘎查村通自来水,解决了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累计投入124亿元,大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城镇聚集人口、承载产业的能力明显提高,人均公共绿地和道路面积分别达到9平方米和40.7平方米,全盟城镇化率达75.7%。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工业主导,累计投资221.8亿元,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68个,形成了以化工、冶金、建材、能源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盐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冶金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PVC、多晶硅、风光电等产业初具规模。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成为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腾格里、雅布赖、策克口岸—赛汉陶来、孪井滩、敖伦布拉格等工业园区奠定了后续发展的基础。
工业增加值占全盟生产总值比重由48.1%提高到“十一五”末的75.6%。
实施减排工程132项,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6.5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0.709万吨。
淘汰炼铁、焦炭、水泥等落后产能158万吨,预计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4.8%。
(三)稳定发展农牧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
坚持农牧业基础地位,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生态农牧业,农作物总播面积控制在50万亩以内,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8.2万亩;牲畜总头数达到170万头(只),比“十五”末减少近40万头(只),其中舍饲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头(只),比“十五”末增加30万头(只)。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精品绒毛、绿色肉食、有机果蔬、特色沙生等产业逐步形成规模。
累计发放支农惠农补贴1.08亿元,农牧民人均政策性收入达3330元。
(四)加快提升服务业,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以旅游、口岸、运输、勘查为先导,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2010年,全盟服务网点达到8390处,较“十五”末增加2366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5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9%。
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9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5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6倍和4.2倍,年均分别增长24.9%和38.5%。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成为唯一的世界级沙漠地质公园。
新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3家,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55.93亿元和188.5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5.1%和33.7%。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成立物流企业144户。
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10年安排20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撬动了8.4亿元贷款。
积极探索风险地质勘查机制,累计投入15.31亿元,实施矿产调查工作面积5.05万平方公里,占全盟基岩裸露区总面积的56.2%,预计新增煤炭资源量30亿吨左右、铁矿资源量1.48亿吨,评价出大中型水源地4处。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农牧区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盟旗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38项,行政效能显著提升。
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
五年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0个,引进到位国内资金222亿元,年均增长20.9%。
策克口岸实现双边性常年开放,2010年过货量达到866万吨,是2005年的4.7倍。
乌力吉口岸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蒙双方同意予以开放。
预计2010年全盟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13亿美元,是2005年的10.6倍,年均增长63.2%。
(六)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一五”期间,全盟财政累计向民生领域投入88.7亿元,较“十五”时期增加71.47亿元,实施了一批民生项目,办了一批实事好事,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
全盟累计新增就业3.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1%以内。
在全区较早推行了农牧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分别达91.4%和90.2%,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83%。
城乡低保实现一体化,保障标准提高到城镇居民每月304.3元、农牧民每年3384元。
累计投入9.07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住房1.1万套。
在全区率先完成了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工作。
财政对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累计投入29.77亿元,较“十五”时期增加了21.22亿元。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
在全区率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新建了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城乡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1.66%和93.29%。
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有病床位823张,每千人拥有3.67张。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3‰。
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群体性上访持续下降。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
国防动员不断加强,拥军优抚取得新进展。
民政、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人防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成功举办了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阿拉善盟成立30周年活动,激发了各族干部群众热爱阿拉善、建设阿拉善的热情和活力,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回顾“十一五”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
我盟欠发达的基本盟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突出表现在:
一是基础条件仍然较弱。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滞后,水资源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不高。
二是经济总量较小。
我盟生产总值仅占全区的2.6%,可用财力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较弱。
三是发展水平较低。
农牧业粗放经营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工业产业链条还不够长、产业比较单一,节能减排压力大,服务业发展速度较慢。
四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矿产资源,非资源型产业比重小。
五是居民增收仍然缓慢。
城乡居民增收步伐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市场物价上涨过快。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统筹抓好2011年各项工作,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十二五”时期是我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时期。
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要按照盟委提出的“一带两区”产业发展布局的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盟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工业主导、生态优先,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盟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十二五”时期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达到88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10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达到4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和14%,达到35000元和15100元。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今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自治区将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侧重于“抓投资、调结构、惠民生”。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今年工作,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起好步、开好局。
今年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达到35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达到5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达到2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和15%,达到21470元和90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目标以自治区控制和下达的指标为准。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投资和项目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牢固树立“招商决定项目、项目决定工业、工业决定财政、财政决定发展和民生”的理念,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一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投资476.9亿元,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20项,年内完成投资137.5亿元。
在抓好30个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实施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农牧林水重点项目11项,吉兰泰至贺兰山220千伏等电力重点项目7项,通勤机场、额旗至哈密铁路、张家房至查哈尔滩高速公路等交通重点项目8项,金合众汽车博览园等服务业重点项目10项,工矿棚户区改造、廉租住房建设等城镇建设重点项目20项,文化、科技、教育、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等社会事业重点项目11项,房地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23项。
各旗区都要确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并成立强有力的项目组织推进专项组。
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今年盟行署将定期通报各旗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二要积极争取扩大投资。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即将出台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以及自治区统筹西部区域发展的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和扶持重点,积极筛选和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中央、自治区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
做好阿右旗红沙岗至雅布赖至乌力吉铁路、临哈铁路至吉兰泰至巴彦浩特至中卫铁路、策克口岸跨境铁路、巴彦浩特引黄河工程、额肯呼都格引黑河工程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临哈高速公路、查哈尔滩至山丹、长流水至中卫和策克口岸至达来呼布一级公路等重大公路建设项目。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推进巴丹吉林沙漠雅布赖山段生态综合治理、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锁边治理、临哈铁路治沙、黑河综合治理二期等项目。
三要做好项目服务工作。
积极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切实增加信贷投入。
从项目核准、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调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建设的积极性。
高度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规范抓项目的工作机制,简化程序,特事特办,强力推进,重在效益。
四要继续扩大消费需求。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居民消费预期。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加强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坚持工业主导,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围绕“一带两区”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提高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加快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积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20.8%。
一是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积极发展煤化工、盐硝化工、特色冶金、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
投资65.54亿元,实施碳纤维、氯醋树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30个工业重点项目。
坚持产业多元和差异化发展路子,以盐硝化工、精细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业等为重点,加快非煤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葡萄酒庄等加工产业,促进全盟工业经济实现新一轮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园区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加快配套、提升水平”的思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要发挥“一带两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主动融入自治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环境,发展壮大循环经济。
加强与宁夏中卫市的协调合作,推进腾格里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硝系、萘系、苯系产业,依托资源、地缘优势力促碳纤维、金属镁等大项目落地。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雅布赖化工工业园区,发展壮大盐硝化工、硅化工和氟化工产业。
加快策克口岸—赛汉陶来加工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原煤精洗、金属矿产加工、硝化工等产业。
继续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孪井滩工业园区风光电、天然气液化等新能源产业发展。
统筹建设好敖伦布拉格、吉兰泰、宗别立—古拉本等工业园区。
三是抓好节能减排。
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能耗限额标准,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高科技、低能耗、有利于做长产业链的项目和非资源型项目。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抓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和示范点建设。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
认真落实矿产资源配置政策,严格控制向产能过剩行业配置资源。
依法打击偷挖盗采、以采代探、圈而不探、倒卖矿权等违法行为。
继续加大煤炭、石油、多金属、地下水等资源勘探力度,做好已探明资源的整合工作。
加强“数字阿拉善”基础测绘工作,提升基础测绘服务水平。
要组织实施好煤田火区防灭火工程,年内70%的火区要达到熄火标准。
(三)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加快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区发展、农牧民增收。
一要优化农牧业结构。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重点发展棉花、杂交谷子、有机果蔬等节水高效农作物。
年内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3.2万亩,到“十二五”末实现全部节水。
进一步清理整顿非法开垦的土地。
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农区舍饲养殖规模达到110万头(只)。
推进梭梭种植、生态林业等产业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加工转化率达60%。
二要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
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农牧林水专项资金,抓好防汛抗旱、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牧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
年内解决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加强农牧区环境整治,做好农牧区改水、改厕工作。
继续实施农牧区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大力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
三要加快农牧民搬迁转移。
积极探索国家、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与生态移民、整村推进、农牧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资金捆绑使用的办法,五年内转移2万牧民到各旗区所在地,今年转移3266人,有力带动牧民持续增收、草原生态持续恢复。
同时,进一步加强转移搬迁人员技能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引导和鼓励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努力扩大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以增加供给、吸纳就业、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一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全面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中介、创意、电子商务、物流等新兴服务业。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菜篮子”工程,集中力量改造建设集贸市场、便利店、大型连锁超市等,形成布局合理的综合市场格局。
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稳定物价的相关措施,切实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充分挖掘阿拉善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做强“中国秘境”旅游品牌。
加快推进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北寺、天鹅湖、月亮湖等旅游景区建设,进一步提高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会议以及交通设施的服务承载能力。
加强与宁夏等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线路,形成大旅游环境,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旅游企业。
三是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年内争取引进1—2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我盟设立分支机构。
支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年内分别新增1家和5家。
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保险、租赁、典当等行业。
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年内新增担保机构2家,担保资金总额达到1.8亿元,解决10亿元担保贷款。
四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切实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主动接受“呼包鄂”要素集聚“高地”的辐射带动。
促进与宁夏、甘肃等省区的联系,推动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继续实施“向北开放”战略,加快推进策克口岸公路、铁路、电网、互市贸易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进口原煤1100万吨以上,并争取将策克口岸提升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
继续加大乌力吉口岸开放审批工作力度,加快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陆港建设步伐。
(五)扎实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按照改造老城区、提升新城区、发展中心集镇、加强城市管理的思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在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上取得新突破。
到“十二五”末,全盟城镇化率达到84%。
一要完善城镇体系规划。
抓紧完善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城镇详规编制进度,深入研究,科学论证,主动接受乌海及周边区域中心城镇带动,融入自治区西部城镇体系。
注重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脉,塑造城镇特色,突出城镇个性。
统筹考虑飞机场、火车站选址及附属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巴彦浩特西城区成片建设。
加快苏木镇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促进村镇建设走上先规划后建设的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要推进城镇建设和改造。
统筹推进各旗区所在地、建制镇的建设改造步伐,提升全盟城镇化发展水平。
年内召开全盟小城镇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发展壮大城镇经济,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促进劳动力就业。
建成设施完善的全民健身场所10处,“十二五”末达到30处。
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到“十二五”末,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
结合承办全区第七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加快推进巴彦浩特生态宜居旅游城市建设。
完善巴彦浩特现有路网及配套设施,实施20条街巷道改造和亮化工程。
加大城中、城边村和危旧平房区改造力度。
加快推进定远营古城恢复及“小北京”古街区拆迁建设等项目。
建设好科技馆、青少年宫,完成东城国际、龙泽园等12个居住小区建设工程。
三要加强城市经营管理。
加快推进街道一级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
努力盘活城市土地、建筑空间、广告业等资源,使其进入运营状态。
积极创建文明城镇,提升居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以“治脏”、“治乱”为重点,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
继续强化清扫、保洁、清运、管理、执行、监督“六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努力营造整洁有序、平安和谐、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切实把改善民生落实到真金白银上,落实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认真制定落实改善民生措施,确定实施2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继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加强就业工作。
设立创业发展基金,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
要制定出台《关于鼓励企业优先吸纳本盟劳动者就业的意见》,大力扶持发展本土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年内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000人,到“十二五”末分别达到15000人和7000人。
二是推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
加大社会保障补助资金投入,继续扩大新型农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推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金、低保金、城市低保户冬季取暖补助和高龄津贴发放标准,扩大生育保险范围,提高工伤保险待遇。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623套,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三是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收入。
落实好自治区即将出台的增加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的措施,提高干部职工收入水平。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职工工资水平与企业效益相协调。
落实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出台针对个体工商户的税费优惠政策,通过让利于民促进增收。
四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新增财力用于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到“十二五”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优先发展民族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教育。
完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药物制度。
到“十二五”末,全盟实有病床位数要达到1300张。
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强基提质”工程,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
继续抓好民政、妇女儿童、残疾人、人防、地震等工作。
五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入开展危化、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专项治理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救援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施救能力。
抓好抗灾救灾工作,做好物资储备等各项救灾准备。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阿拉善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扎实做好拥军优抚工作,支持驻盟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
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巩固边疆安宁、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三、以承办全区第七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为推力,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全区第七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将在我盟召开,这是我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对我盟各项发展成果的综合检阅。
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将“迎会”筹备工作贯穿于抓全年各项工作、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认真做好“迎会”筹备工作。
要通过各种媒介加强舆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迎会”氛围;要认真筹划举办好发展成就展,充分展示阿拉善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要重点筛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会议筑巢引凤促发展;要研究确定一批献礼工程,以会促建,实现城市面貌大改观;要精心策划开展一系列影响深远、声势浩大的主题文化宣传活动,集中展现阿拉善各族儿女的精神风貌;要办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
各旗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迎会”筹备工作作为今年的首要任务,将做好“迎会”筹备工作同完成全年目标紧密结合,各司其职,加强协作,狠抓落实,确保大会在我盟成功召开。
二要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要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