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111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docx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

第六篇:

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

电气维修作业是高度的人身安全风险作业。

电能在生

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使人接触电的几率大大提高;电气设备及电器在设计、制造、安装后,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

如果没有安全用电知识,就很容易发生触电、火灾、爆炸等电气事故,以至影响生产,危及生命。

主要危害后果:

电气火灾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人员遭受电击会引起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率不齐等,严重时导致死亡;对人体造成灼伤、烫伤、烧伤等伤害。

、触电事故类型

电流逋过人体叫触电。

人体触电方式有以下几种:

直接

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跨步触电、高压电场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对人体的伤害、雷电。

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

的伤害,按其形式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一)直接接触触电

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

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直接接触触电,如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等。

(二)单相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

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

单相触电。

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

地的单相触电情况。

⑻中性点直接接地图5-1(b)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单相触电

般情况下,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

危险性大。

J低压电网通常采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直接接;(通过保护间隙接地)的接线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后果与人体和大地间的接触状况有

关。

如果人体站在干燥绝缘的地板上,因人体与大地间有很大的绝缘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小,就不会有触电危险,但如果地板潮湿,那就有触电危险了。

在低压中性点直接接

地的人中,单相触电事故在地面潮湿时易于发生I单相触电是危险的。

如高压架线断线,人体碰及断导线往往会致触电

事故。

此外,在高压线路周围施工,未采用安全措施,碰及

况下,电流将从电源相线经人体、其他两相的对地阻抗回到电源的中性点,从而形成回路。

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线

路的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的数值有关。

正常情况下,设备的

体的伤害。

图5-2两相(双极)触电

(三)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

系统中,人体间时接近不同相的翻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闭合回

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

危险性都最大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为线电压,电

流将从一相导线经人体流入另一相导线,这是很危险的设线电压为380V,人体电阻按1700Q考虑,则流过人体内部的电流将达到224mA足以致人死命。

所以两相触电要比单相触电严重得多。

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

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总之,直接接触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大,危险性也较大,往往导致亡事故,所以要想方设法防止直接接触触电。

(四)间接接触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是由于电气设备(包括各种用电设备)内

部的绝缘故障,而造成其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可

带有危险电压(在设备正常情况下,其外露可导电部分是不

时,便可能发生触电。

(一)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是指电气设备碰壳或电力系统一相发生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处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走近短路点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如图5-3所示当跨步电压达到40V以上时,将使人有触电危险,特别是人被跨步电压击倒后加大了人体的触电电压,从而造成意外和死亡。

发现有跨步电压危险时,应单足或并双足跳离危

险区,亦可沿半径垂直方向小步慢慢退出。

05-3跨步电压

 

(二)感应电压触电由于带电设备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的作用,将会在附

近的停电设备上感应出一定电位。

高压双回路、多回路同

杆架设以及两条平行架设的线路,如果一条线路带电,会

的带电线路出现三相不平衡或单相接地时,对停电线路的感应使其意外地带有危险电压,称为感应电压。

感应电防护

办法:

当线路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上时,感应电压已经不

能与地有良好接触,又有一定屏蔽作用的静电防护服或导电鞋,以保持人体与地的良好操:

触向大地流泄电荷。

(五)雷电触电雷击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

物之间的放电;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静电感应雷:

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

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

电磁感应雷:

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

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

(六)静电触电用电设备的某个部位上储存的电荷通过人体放电引起

的触电。

二、电气危险因素和隐患辨识

一)电气危险作业不安全行为

1.随意乱动电气设备和开关,私拉乱接电线。

2.擅自移动电气安全标志、围栏等安全设施。

3.非电工人员修理、拆装电气设备。

4.电线上晾晒衣服,晾衣物的铁丝靠近电线。

5.不安装插头,将电气设备电源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6.拔插头时直接拽拉连接插头的电线。

7.走近断落在地上的电线。

8.易燃物放在电器周围。

二)电气设备设施工具不安全状态

1.电气设备设施工具安全装臵有缺陷。

2.电气设备设施带病运行。

3.电气设备设施电路、电源、电压、电流等与安全规定

不匹配,过载使用。

4.电气设备设施老化使用等

三)电气作业安全管理缺陷

1.不按国家强制性安全规定购臵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

备设施工具。

2.电气设备设施工具施工作业违反安全设施“三同时”

安全管理规定。

3.违规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

4.电气维修作业不按规定制定采取安全组织措施和安

全技术措施。

5.对电气维修作业人员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安

全操作资格证上岗作业。

6.对电气维修作业人员不按规定穿着佩戴使用劳动保

护用品用具等。

7.电气维修作业不按规定进行人身安全风险预警提示

和制定人身安全联防措施明确责任人互控。

8.对电气维修作业不按规定落实安排作业负责人,确保

安全操作规程和人身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落实。

9.对电气维修作业未按规定制定确保人身安全风险防

范应急处臵救援预案等。

三)电气作业安全条件环境不良隐患

1.暴风雨雪天气不按规定停止作业。

2.在潮湿、有限空间等危险处所作业不按规定制定采取

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3.在潮湿、有限空间等危险处所作业人员不按规定穿

着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4.在潮湿、有限空间等危险处所作业不按规定安排专门

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操作规程和人身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等。

三、电气安全风险防范知识

(一)触电对人体的伤害

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几十毫安),也会弓I

起心脏振颤,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1s,就会造成极大危险,如图5-4所示。

电流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脏功能紊乱,破

坏原有的收缩、扩张节奏,心力衰竭,血液循环终止,使

人因大脑缺氧而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脑部和脊髓),可使呼吸停止、瘫痪;电流的热效应会造成电灼伤;电流的化

学效应会造成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电磁场的能量还会产生辐射。

电对人体的伤害有:

电击(如刺痛、灼热感、痉挛、

麻痹、昏迷、心室颤动或停跳、呼吸困难或停止等内伤),

最危险,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由电击造成;电伤(电烙

伤、电灼伤、皮肤金属化等外伤)。

以上为一次伤害,还会

引起二次伤害。

对于工频电,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及

呈现的不同反应,分为如下4个级别:

企£-芝

感知电流:

引起人体感觉但无有害生理反应的最小电

流。

反应电流:

指通过人体能引起肌肉不自觉收缩的最小电

流值。

通用值为0.5mA。

摆脱电流:

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而无病理性的最大电

流,成人为10mA,也是人体的安全电流。

致命电流:

引起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成人

般为50mA。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从左手到前胸是最危险的电流路

颤和中枢神经失调而死。

从右手到脚的危险小一些,但会因疼挛而摔伤,造成二次伤害。

从右手到左手的危险性比右手到脚要小些。

危险性最小的是从左脚到右脚,但触电者可能会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或二次伤害。

所以其安全性是相对的,每一种途径都会致人死亡。

(三)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系列是-项防止触电伤亡事故的技术措施。

全电压的规定:

以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安全电流)与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与导电途径、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导电扬尘、接触面、接触压力有关)的乘积为依据。

这是个不确定的值。

我国现行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

42V、36V、24V、12V和6V。

一般性的规定是:

在干燥的情况

F,安全电压36V。

在隧道或潮湿场所,人体皮肤受潮,同时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能导电的构造物表面结露,规定安全电压为12V。

在游泳池或设有电路的水槽内,规定安全电压为6V。

新国家标准《特低电压(ELV)限值》(GB3805

2008)规定在干燥的情况下,特低电压极限值为33V;在潮

四、电气作业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要求

1.在消除上述电气危险因素和隐患辨识:

电气危险作业

人的不安全行为、电气设备设施工具的不安全状态、电气作业安全管理缺陷、电气作业安全条件环境不良隐患,确认具备安全条件后,方可作业。

2.对电气绝缘:

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

来。

3.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绝缘电阻、耐压强度的绝

缘良好。

4.保持电气作业人员、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

险的安全可靠距离。

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和:

变配电装臵的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操作安全距离等。

5.

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选择导体截面和设备采取措

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等,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

6.保证电气设备实施和导线;安全标识:

颜色明显、准

确、等无误(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

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

C相为红色。

明敷接地线涂以黑色。

二次系统交流回路用黄色,负电源用蓝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仪表盘上运行极限参数画红线等)

五、电气危险作业人身安全十不准禁令

1.不准无证电工装接电气设备和未经许可审批、不采取

安全技术措施无监护人员进行危险作业。

2.不准使用无漏电保护器的电动工具和未经检测维保

合格的电气设施设备。

3.不准电气维修带电作业和使用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

4.不准未经许可私拉电源、使用大功率过载电器和利用

电热设备和灯泡取暖。

5.不准任何人未经许可启动挂有警告牌和拔下熔断器

的电气设备。

6.不准佩戴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用具上岗作业和用水冲

洗揩擦电气设备。

7.不准在熔丝熔断时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和使用国家

明令禁止淘汰的电气产品。

8.不准在有电源线铺设和埋有电缆的地方未经办理手

续进行打钻作业。

9.不准在电源未断开的情况下测试徒手触碰电气设施

设备。

10.不准雨天出现雷电时接近避雷器、避雷针等带电部

分和在触电人员未脱离电源前徒手直接接触触电者。

六、手持电动工具作业人身安全规范手持式电动工具是携带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应用广

泛。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挪动性大、振动较大,容易发生漏电及其他故障。

由于此类工具又常常在人手紧握中使用,触电的危险性更大,故在管理、使用、检查、维护上应给予特别重视。

(一)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前安全检查规范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1.对照铭牌查看一下所选用的工具型号及技术性能是

否满足工作内容需要。

2.检查外壳、手柄是否完好无损。

3.检查软导线是否完好无损。

4.检查外壳接地、接零保护线连接是否正确。

5.接线插头是否完好,爪数是否正确,手动开关是否

灵活,有无异常。

6.检查漏电保护器动作是否灵敏。

7.机械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保护装臵是否完

好。

二)手持电动工具安全使用规范

1.在使用场所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装臵。

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电缆。

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能拖拉在地。

2.电源开关或插销应完好。

严禁将导线芯直接插入插

座或挂钩在开关上。

特别要防止将火线与零线对调。

3.操作手电钻或电锤等旋转工具,不得带线手套,更

不可用手握持工具的转动部分或电线。

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电线被转动部分绞缠。

4.机具启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

灵活无阻。

作业时,加力应平衡,不得用力过猛。

5.严禁超载使用。

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

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C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

作业。

开。

七、焊接作业人身安全规范电焊、气焊工都属于特种作业,应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

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能独立操作。

(一)电焊、气焊作业前安全检查规范

1.工作前要认真检查工作环境,看作业部位和附近是

A

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并保证作业现场有足够的消防器材,确认正常方可开始工作。

2.作业前还须认真检查设备,电焊应检查焊机的外壳

是否可靠接地,外壳、工作电缆是否绝缘良好。

气焊应该检查气瓶压力是否正常,气瓶是否有减压阀。

3.焊接作业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防护眼

镜或面罩,作业时不准赤身,也不准穿化纤类衣物。

4.作业前,必须了解焊件的性质,不弄清楚火星的飞

向,不能焊接。

5.

对于受压容器,密闭容器作业前必须检查压力是否已

作,装过可燃、易燃及有毒物质的容器,焊接前应检查是否清洗干净。

6.气瓶使用过程中,乙炔瓶要垂直放臵,氧气瓶阀不

得沾有油脂,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相距不小于5m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

7.非专职电工人员不得擅自接拆电动机械工具动力电

源。

8.在潮湿环境作业应穿绝缘鞋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

作服、工作鞋、手套要保持干燥,才能保证绝缘性能不会降低。

9.作业人员焊接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绝缘鞋、绝缘手套、工作服、防护眼镜或面罩等)

10.作业人员焊接作业时不准赤身,也不准穿化纤类衣

物。

11.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发现工具外

壳、手柄破裂,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更换。

二)焊接作业人身安全十不焊禁令

1.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不焊割。

2.雨天雾天作业无可靠安全措施不焊割。

3.装过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未彻底清洗、

未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不焊割。

4.在容器内工作无12伏低压照明不焊割,通风不良不

焊割。

5.设备未断电、容器未卸压不焊割。

6.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消除干净不焊割。

7.焊接设备安全附件不全或失效不焊割。

8.焊接设备安全附件不全或失效不焊割。

9.锅炉、容器等设备内无专人监护,无防护措施不焊割。

10.禁火区内未采取措施办理动火手续不焊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