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845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盆地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盆地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盆地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盆地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盆地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盆地分析.docx

《盆地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盆地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盆地分析.docx

盆地分析

第二节盆地分析

来源

  盆地分析是沉积盆地研究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早期的盆地分析研究内容较为局限,主要侧重于盆地的地层、沉积特征和岩相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学者把沉积盆地作为实体进行地球动力学的综合研究,它包括了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力学机制、盆地的沉积充填史、盆地热演化史以及盆地流体等方面的研究。

沉积盆地作为地球表面最基本的构造单元之一(大约占地球表面大陆2/3的面积由沉积地层组成),其不仅记录了岩石圈动力学过程和板块相互作用的历史,而且蕴藏着人类不可缺少的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

近年来,与盆地分析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矿产资源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沉积盆地的研究。

沉积盆地的动力学正在成为盆地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向,并将成为跨世纪的固体地球科学研究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认识盆地的成因,进而揭示其全部演化历史中的动力学过程,并探求其内在驱动力。

  一、盆地分析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Conybeare(1979)认为盆地分析是指将盆地的发展序列划分成岩性的、时间地层的、生物地层的和生态的单元,进一步了解气候和沉积环境以及各单元之间的古地理关系,了解构造作用对盆地成因的影响等。

Miall(1984)指出,盆地分析是地层学、构造学和沉积学等的综合分析,其最重要的研究结果是揭示沉积盆地的古地理演化。

近年来,盆地分析的概念有了更广泛的含义,许多学者认为盆地分析是将沉积盆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单元,以盆地演化为线索,系统地研究盆地的构造发展史、沉积充填史、埋藏史、热演化史,建立盆地演化模式,并研究油气和其他沉积矿产的学科。

  总的来说,盆地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最初只限于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后来,Krumbeihe和Sloss等认识到了大地构造对盆地及其岩相起到了最根本的控制作用,并将构造与沉积作用的相互关系研究贯穿于盆地分析的各个阶段。

60年代以后盆地分析获得了迅速发展。

首先,板块构造说的产生,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该理论对沉积盆地进行成因机制研究和类型划分。

其次,沉积体系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沉积体系是指在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的三维组合,强调了沉积盆地的整体沉积面貌、沉积体的空间组合关系和沉积体内部和外部几何形态的研究,因而能够有效地指导寻找沉积矿产。

第三,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计算机盆地模拟技术等学科和方法的发展为盆地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先进手段,使盆地分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盆地分析起步较晚,70年代在研究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展布、构造活动和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等方面取得了成功,并充分认识到盆地构造对沉积作用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特别是对断陷湖盆的研究较深入,提出了适合于该类盆地的分析方法。

关士聪等在分析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质构造、沉积建造和含油气性时,强调了盆地发育的阶段性,总结了盆地发育各阶段的构造岩相组合关系,认为盆地各发育阶段的沉积模式既有统一规律性,又有其独特性,应建立盆地生成发育模式和不同类型盆地的沉积模式。

80年代初期,信荃麟等在含油气盆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多学科的盆地分析方法,即把地层分析、构造特征分析、沉积体系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以盆地构造岩相分析为核心内容,揭示沉积盆地中构造活动与沉积体系的内在联系,研究盆地埋藏史、构造发展史、沉积充填史和油气演化史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盆地构造岩相带的分布规律及与油气的关系,最终达到指导油气勘探的目的。

  二、盆地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沉积盆地形成的机制与盆地类型

  1 沉积盆地形成的力学机制

  盆地动力学是当今地质学的一个热点和前缘分支,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地球表层特征与地球内部驱动力的关系。

作为近代地学革命标志的板块构造学说的产生和发展赋予了盆地研究新的内涵,使得人们能够根据板块构造的理论重新认识盆地形成的动力机制,并基于盆地与板块构造格架的关系提出了众多的盆地分类方案。

Dickinson(1993)率先强调了盆地动力学研究,指出当今盆地研究的重点应由盆地分类向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过程转变。

盆地演化常常受多重作用的联合控制,这种机制又随着演化阶段而发生转变。

盆地的深部动力背景是盆地动力机制研究的重要基础,该领域研究程度最高的当属伸展型盆地。

在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中,软流圈的状态,包括顶面深度、温度,是否存在地幔柱,在减压条件下是否发生地幔熔融等,都直接与盆地的形成和构成有关。

深部熔融不仅导致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也引起了地表隆升;溢出量占形成岩浆的比例愈小,隆升幅度就愈大。

近10年来,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揭示了盆地和造山带以下岩石圈的状态及其间的均衡关系(Blundell,1991),为盆地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近年来,以天然地震数据为基础的地震层析技术获得了巨大发展,并得到了地球深部的三维图像。

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超级地幔柱的理论对板块动力学提出了新的解释。

岩浆岩岩石学的新进展(岩石圈探针)为岩石圈及更深部位的物理化学状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业已证明,目前在一些大盆地中用幔源玄武岩岩浆和深源包体计算的岩石圈厚度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取得的成果相近。

沉积盆地的力学机制与其成因类型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盆地研究者多流行根据板块构造进行盆地分类,这样盆地的类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反映了盆地的成因和力学机制。

  岩石圈伸展作用形成的盆地

  岩石圈伸展作用形成的盆地处于陆内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演化序列内部。

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主动裂谷:

这种裂谷中,热柱对岩石圈底部的冲击作用引起对流减薄、穹状上隆和地壳的拉张。

  被动裂谷:

大陆岩石圈内的张应力引起地壳减薄以及热的软流圈物质的被动性上涌。

  在主动裂谷中,地壳变形与热柱对岩石圈底部的上拱作用有关。

来自地幔柱的传导热、岩浆生成作用的转换热或对流热可以引起岩石圈减薄。

如果来自软流圈的热流量足够大,大陆岩石圈的快速减薄就会导致软流圈均衡上隆,由此产生的张应力则会引起裂谷活动。

被动裂谷中,大陆岩石圈内的张应力使岩石圈的强度减弱,从而使热的地幔物质侵入到岩石圈中,而地壳的上隆和火山活动只不过是第二阶段的作用和产物。

目前普遍接受的Mckenzie的沉积盆地成因模型就是属于这类被动裂谷模式。

被动裂谷在发育过程中,首先发生裂谷作用,穹状上隆可以随之发生,但不会超前,因此裂谷活动是区域应力场的被动响应。

  Salveson(1976,1978)提出了一个有关地壳和壳下岩石圈被动地机械伸展的定性模型,该模型假设脆性破裂使地壳的强度变得薄弱,但壳下岩石圈是流动的。

这种伸展作用导致软流圈上涌,以保持地壳均衡。

Mckenzie(1982)研究了被动裂谷或机械伸展模型的定量结论,假设地壳和地幔岩石圈的伸展量相同,构造沉降主要取决于伸展量、伸展因子β以及初期与该时期岩石圈的厚度比率。

在正常岩石圈的初始条件下(即地壳厚度约为35km,岩石圈厚度约125km),不会出现与伸展作用相伴生的初始隆起。

随着机械伸展作用的进行,上涌的软流圈将逐渐冷却,引起热收缩和区域性沉降。

这种沉降只依赖于β并具有负指数曲线型的特征。

  挤压(挠曲)盆地

  此类盆地最典型者为前陆盆地,它是与大陆碰撞带密切相连的高度不对称盆地,平面上呈长条状或弧形,Price(1973)称其为前渊。

Dickinson(1973)按成因将前陆盆地分为两类:

周缘前陆盆地,位于陆—陆碰撞造山带外弧地区(如印度恒河盆地、北阿尔卑斯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位于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岩浆弧之后(如安底斯地区、北美晚中生代—新生代落基山盆地)。

  前陆盆地是岩石圈受外力作用发生挠曲而形成的,根据位于弱流体之上的弹性薄板块在受到垂直外力、水平外力以及扭动或弯曲力矩作用时板块的变形特征,可以建立一个综合挠曲公式。

对于不同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只需相应改变其边界条件、都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挠曲作用研究。

  大洋岩石圈沿海山链的挠曲作用,可用两种模型进行解释,一种是连续板块在垂直外力(以海山链剩余质量表示)作用下挠曲;另一种是在垂直外力作用下,板块发生破裂挠曲。

对于挠曲形态的描述可以引用一些有用而简单的表达式,其中包括:

最大挠曲幅度、盆地宽度、前隆的位置和高度。

尤其是挠曲的波长取决于板块的抗挠强度或挠曲参数。

最大挠曲幅度与抗挠刚度以及加载大小有关。

  大陆岩石圈挠曲作用的研究大多是在碰撞造山带进行的。

横穿造山带与前陆盆地的布格重力异常剖面表明,在大陆板块的挠曲中,造成挠曲的力系差别很大。

在恒河盆地,与盆地下面的印度板块相比,喜马拉雅山地形负载大大过剩。

这说明此外还必须有一种上浮力存在。

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前陆盆地,扎格罗斯山脉的地形负载不足以造成阿拉伯板块的挠曲幅度,说明该地区还必须存在另外的向下的作用力。

  与走滑变形有关的盆地

  此类沉积盆地一般是沿走滑断裂系局部伸展而成,走滑断裂系本身可能与离散型或聚敛型板块的相对运动有关。

地壳局部变厚引起加载而造成的弯曲和沉降作用并不明显。

虽然走滑盆地形成于广泛变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之上,但人们了解最多的还是在大陆内部和大陆边缘环境。

走滑带以断层和褶皱的雁行式排列为特征,这些断层和褶皱在应变椭球体上定向呈一致的样式。

雁行式褶皱和张裂方向大致呈直角。

任何特定断裂带的断层和褶皱的确切型式,都取决于断裂带的区域地质组构特征及断裂系的成熟程度。

  主位移带以分段为特征,各个片段在平面上和剖面上都是以叠覆形式连在一起的。

如果沿走向的叠覆方向与断层滑动方向相同,形成的是拉分盆地;如果方向相反则形成挤压山脉。

走滑盆地的热力学和沉降模型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构造历史复杂。

  2 沉积盆地的分类

  沉积盆地的位置和驱动机制,与不连续的、相对刚性的板块的运动以及与下伏地幔热对流系统密切相关。

因此,应用板块构造模式进行沉积盆地分类是当今板块构造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依据板块构造进行沉积盆地分类的方案已成为现今最为流行的方案。

Dickinson(1974)认为沉积盆地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岩石圈的基底类型(即大陆型、大洋型和过渡型)、盆地与板块边缘的相对位置关系(克拉通内、板块边缘)、离盆地最近的板块边缘类型(离散型、聚敛型、转换型)。

他认为通过改变板块的环境和板块与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能解释盆地的演化。

据此他划分出五大类型的盆地:

(1)大洋盆地;

(2)裂谷大陆边缘;(3)岛弧—海沟体系;(4)缝合带;(5)内陆盆地。

沉积盆地的划分目前已有多种不同的方案(Bally,1980;朱夏,1982;Klein,1987;Ingersoll,1988;Miall,1990;Ingersoll和Busby,1995),但多数都是以盆地所处的板块构造环境和基底性质为基础。

Miall(1984,1990)根据板块内部和边缘相互关系及其发育情况,将盆地划分为五大类和若干小类(表1-1-1);田在艺等(1996)提出先按地球动力学背景将盆地分为四个大类,再根据盆地所处的地壳结构和大地构造位置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类的划分方案(表1-1-2)。

  研究表明中国乃至世界大多数盆地都是两种以上原型盆地的叠合,这一认识不论在中国

  Ⅰ 离散边缘盆地

   1 裂谷盆地

    ·拱隆裂谷盆地

    ·边缘盆地

    ·凹陷盆地

    ·半地堑盆地

   2 大洋边缘盆地

    ·红海型盆地(“年轻的”)

    ·大西洋型盆地(“成熟的”)

   3 坳拉谷或衰退裂谷盆地

   4 大洋岛屿、海山、海底高原盆地

  Ⅱ 聚敛边缘盆地

   1海沟和俯冲杂岩体

   2弧前盆地

   3弧间盆地和弧后盆地

   4弧后(前陆)盆地

  Ⅲ转换断层或走向平移断层盆地

   1盆地构造背景

    ·板块边界转换断层

    ·离散边界转换断层

    ·聚敛边界走向平移断层

    ·缝合带走向平移断层

   2盆地类型

    ·网状断裂系中的盆地

    ·断裂终端盆地(faultterminationbasin)

    ·雁列断裂系中的拉分盆地

    ·扭动旋转盆地(transrotationalbasin)

  Ⅳ大陆碰撞或缝合期发育的盆地

   1周缘前陆(peripheralforeland)或周缘前渊(peripheralforedeep)盆地

   2在缝合带内的海湾盆地(embaymentbasin)(残留洋盆地)

   3内陆前陆(hinterlandandforeland)盆地,走滑盆地和地堑盆地

  Ⅴ克拉通盆地

表1-1-2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分类(据田在艺,1996)

构造环境

盆地分类

地质时代

举例

Ⅰ.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

 1.大陆内裂谷盆地

 晚古生代

 湘桂一带

 2.大陆边缘裂谷盆地

 侏罗纪—第三纪

 渤海湾

 3.大陆间裂谷盆地

 晚二叠世—三叠纪

 理塘地区

 4.坳拉谷盆地

 中、晚元古代—早古生代

 燕山、贺兰山

 

 第三纪

 南海西北部

 5.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早古生代

 华南地区

 Ⅱ聚敛构造环境的盆地

 Ⅱ1俯冲大陆边缘环境盆地(B型俯冲)构造

 6.海沟盆地

 

 

 7.弧前盆地

 晚白垩世—早第三纪

 雅鲁藏布江仲巴—日喀则一带

 8.弧间盆地

 晚二叠世—三叠纪

 义敦地区

 9.弧后盆地

 第三纪

 南海

 Ⅱ2碰撞挤压构造环境盆地

 10.残留洋盆地

 早古生代〖〗

 华南地区

 11.周缘前陆盆地

 第三纪

 喜马拉雅山南侧

 12.陆内前陆盆地

 中生代

 鄂尔多斯、四川

 13.山前挠曲盆地

 中新生代

 库车、准噶尔、喀什—和田、河西走廊

 14山间盆地〖〗

 中新生代〖〗

 吐鲁番—哈密

 Ⅲ走滑断裂构造环境的

盆地

 15走滑盆地

 第三纪

 滇西、藏东、川西一带,阿尔金山地区

 Ⅳ克拉通构造环境的盆地

 16克拉通内及边缘坳陷—断陷盆地

 古生代

 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塔里木地台

  还是在国外的含油气盆地分析中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Dickinson(1994)指出,许多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都是多重机制的联合,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其主要控制作用各异。

因此简单化的单个原型盆地的分类已不能反映这种叠合盆地的复杂性,运用盆地动力学思路完整地、动态地剖析此类盆地的演化过程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油气勘探的实践证明,世界上许多含油气盆地均存在多套烃源岩和生储盖组合,而油气运移过程可穿过不同时期的原型盆地,古生新储、新生古储已成为许多含油气盆地的普遍现象。

Klemme(1994)曾列举了全球14个最著名的含油气盆地均为具有多个演化阶段的叠合盆地,这些盆地中,早期裂谷阶段形成了优质烃源岩,而前陆阶段则形成了大型构造圈闭,因此有利于形成超大型含油气系统。

贾承造等(2000)研究了国外典型含油气前陆盆地和中国西部前陆盆地,发现这些盆地均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但主力烃源岩大多形成于前前陆盆地阶段(克拉通边缘、被动陆缘或断陷),而前陆盆地阶段形成了优质储层和有利的构造圈闭。

  因此,简单的分类不能反映这种复杂的动力变化过程,现有的盆地分类主要是划分地貌—构造单元,应用中常常是简单地根据构造部位决定盆地的类型,而忽略了动力学研究。

为了探讨盆地动力学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美国地球动力学分组,聘请了一批著名科学家制定出盆地动力学发展纲要。

  国外以板块构造学说为指导的盆地分类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已建立。

由于中国所处的独特的板块构造位置和所经历的复杂的(多旋回性)板块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中国沉积盆地多类型、多期次、多旋回叠加的特点,现今的盆地仅是最后一次主要构造旋回的产物,并不表示其以前的盆地类型、范围和构造面貌,如塔里木盆地侏罗纪时的盆地面貌就和现在差异很大。

现今盆地也不能反映古生代的沉积范围,同为裂谷型盆地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和南华北盆地在演化历史以及油气时空分布和潜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此,盆地原型分析和盆地的叠加改造分析在总结中国油气分布及其规律方面十分重要,这方面的方法和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盆地分析中,整体、动态、历史、综合的指导思想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各期盆地原型的沉降、沉积和构造样式及烃源岩成烃、运移和聚集特征的变化情况真实地解析恢复出来,客观地评价现今盆地整体的油气资源状况和潜力。

近年来,尽管不少学者(朱夏,1983;赵重远,1978;王尚文,1983;陈发景,1983;罗志立,1983;张恺,1995;田在艺,1996)都提出过不同的划分方案,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在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演化历史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盆地划分方案,这样不仅可对沉积盆地的研究有所建树,而且对中国的油气勘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盆地充填史

  盆地充填史包括了沉积充填和沉降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沉积充填除了以往沉积学的有关内容外,近年来大量引进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关于这部分内容将在后面有专门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主要讨论盆地沉降方面的有关内容。

  对盆地充填史的研究涉及到随时间变化的沉降速率的定量分析(地史分析),其基本原理是将地层单元的现今厚度通过脱压实恢复到原始沉积时的古厚度。

为了绘制出与某一固定点的相对沉降图,还需要进行两种其他校正。

地层单元时代和古海水深度的估算,由于微体古生物研究方面的进展而越来越准确可靠,从而促进了沉积盆地地质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

地史分析的目的是绘制一条随时间变化的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曲线,为此需要对现今地层厚度进行三种校正。

  

(1)脱压实校正:

由于地层随深度的增大其孔隙度逐渐变小,因此有必要将现今的、压实后的地层厚度校正到原始厚度。

脱压实方法试图消除埋深和时间对岩石体积等造成的影响。

任何岩石的压实历史都可能是复杂的,它受到岩性、异常高压、成岩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此,需要研究的是某些总的、在很大范围内的具有规律性的关系。

  [图1-1-1岩心中的古生物资料(点的位置)代表的古水深的范围(横线)(VanHinte,1978)(约)]

  

(2)古水深校正:

沉积时的水体深度决定了沉积物相对某一基准点(如现今海平面)的位置。

为了正确研究沉积历史,进行水深的估计是十分必要的。

在不同的沉积盆地中,虽然具有同样的构造沉降速率,但所产生的地层厚度却会极不相同,这取决于最初的以及持续发展的古水深。

关于古水深的确定尚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主要来源于底栖微体化石、沉积相及对沉积环境敏感的一些地球化学标记。

要作出可信的深度估计,需要处理尽可能多的信息,图1-1-1是从古生物方面获得的深度信息,同时反映该深度估计的区间范围。

  (3)海平面的升降校正:

古海平面相对于现今海平面的绝对校正。

  实际上沉积盆地的沉降幅度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构造作用造成的沉降和沉积负荷造成的沉降。

后者是由于盆地中的水(ρ=1000kg/m3)或水上部分被沉积物(ρ=2500kg/m3)所替代而造成的。

为了获得构造作用造成的沉降量,必须采用回剥技术将沉积负荷造成的沉降量从总沉降量中剔除。

  (三)盆地热史

  [图1-1-2不同构造类型沉积盆地典型热流(据Allen,PA)(约)]

  盆地热史研究包括盆地供热机制,恢复盆地各时期的古地温场等。

  现今热流及由热标志物得到的古地温梯度研究表明,不同构造类型的盆地有不同的供热机制和地温场(图1-1-2),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Robert,1988):

  高温盆地:

是处于岩石圈扩张区的盆地,如裂谷盆地、弧后盆地、某些走滑盆地和B型俯冲带的内弧。

大洋裂谷具有极高的热流值,典型的为3~4个热流单位(HFU)。

  低温盆地:

包括海沟、弧前和前陆盆地,海沟的表面热流值通常小于1个热流单位(HFU),德国南部北阿尔卑斯前陆盆地的地温梯度是22~24℃/km(Teichmuller,1975)。

  标准地温盆地:

大多是被动边缘盆地,一般地温梯度是25~30℃/km。

  沉积盆地的沉降使得逐渐埋深的沉积岩遭受热变质。

热史的指示物包括有机质参数和矿物学参数。

最重要的有机质成熟度因素是温度和时间。

Arrhenius方程(K=Aexp(-Ea/RT),其中K为反应速率,A是一常数,Ea为活化能,R为通用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描述了温度和时间的这种依赖性,它说明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增长,但增长的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减慢。

温度增加对时间的积累效应可用反应速率对时间的积分来评价,它可以与可测量的埋藏标志直接联系起来。

  古地温受盆地基底热流史的控制,但也受到如热导率、沉积物中放射源生热及含水层区域水流等“内部”因素的控制。

  镜质体反射率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热成熟度指标,也有其他的有机质标志物。

矿物学参数包括蒙脱石的数量和特征,混合粘土层中的伊利石百分含量,伊利石结晶程度和其他粘土矿物的转变过程。

将镜质体反射率测量按深度绘图(Ro剖面),可以提供大量盆地热史信息。

如果曲线上lgRo与深度呈准线性关系,表明是一个延续的不随时间变化的地温梯度。

如果在两个线性段之间有明显转折,则表明是由一个热事件分开的两期不同的地温梯度。

如果具有明显间断或跳跃(偏移),表明存在一个较大地层间断的不整合(图1-1-3)。

  [图1-1-3法国南部拉克地区表泽瑞斯井的镜质体反射率剖面(据Robert,1988)Ro值的急剧增加标志着早白垩世—晚侏罗世之间的不整合(约)]

  (四)盆地的动力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技术为定量认识地质过程提供了可能,但前提是需要建立正确的地质模型。

以板块构造背景为基础的沉积盆地分类在其后期趋于繁琐,以Mckenzie等(1978)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从盆地的形成机制探讨其理论模型,并由此产生了更为简要的成因分类。

他提出了拉伸盆地的形成模式,在该模式中探讨了岩石圈拉伸、减薄、盆地沉降、软流层上隆以及相应的热历史之间的定量关系。

其后迅速发展的盆地模拟研究是以盆地的动力模型为基础的。

其他学者还提出了拉伸盆地的不同模式,如Wernicke等的简单剪切模式、混合剪切模式和Kusznir的双层悬臂梁模式等。

其次,挠曲盆地的成因模型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一些学者从岩石流变学特点、应力环境、时间因素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很多前陆盆地成因模型。

主要有二维非均一弹性板块模型(Stockmal,1986),地层模拟的扩散模型(Sinclair,1989,1992),粘弹性板块模型(Beaumont,1991),板内应力挠曲模型(Cloetingh,1990),沉积负荷岩石圈挠曲模型(Watts,1992),横向强度变化与非弹性屈服大陆岩石圈挠曲模型(Waschbusch,1992),三维挠曲综合模型(Stern,199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盆地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盆地的定量动力模型取得了巨大进展。

早期的针对沉积史、热史、生排烃等的一维模拟已经相当普及。

目前三维模拟正在得以广泛开展,其重点是解决流体的运动和油气运移问题,但由于其难度较大,尚处于探索阶段。

  (五)盆地的含油气性

  盆地中油气的形成和聚集需要具备许多必要的条件,其中包括了生烃条件、储集条件、封盖条件等,当然还需要有圈闭的存在。

如果要准确地预测油气的聚集部位,还要仔细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等动态成藏过程。

  研究表明,生油岩主要形成于湖泊、海洋和三角洲三种主要的沉积环境,世界上大部分石油来自于海相生油岩,而湖泊是陆相沉积盆地中最为重要的生烃环境。

三角洲生油岩的有机质来自于其顶部的沼泽沉积中。

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以鉴别烃源岩、烃源岩的丰度和热成熟阶段,以及生成和排出的可能的化合物组成范围。

总有机碳(TOC)和热解烃产量可以确定烃源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