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432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8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教案

 

 

单位:

任课教师:

日期:

学期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两个单元内容。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

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切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

5、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五、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3

第五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六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

第七节基因的显性和阴性

5

第八节人的性别遗传

第九节生物的变异

6

第十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十一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7

第十二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8

复习

9

复习

10

中段考试

11

第十三节传染病及预防

12

第十四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13

第十五节用药与急救

14

第十六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十七节病毒

15

第十八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第十九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6

复习

17

复习

18

期末考试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育”安排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等内容。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又会深入地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关于课标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课标中“人的生殖和发育”一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本册只安排植物的生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按照课标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殖过程和特点的同时,突出生殖和发育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与环境关系。

七年级上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已经讲授遗传的DNA和染色体,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为体现现代化生物技术深入带基因水平的特点,本章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基因水平认识生物的遗传,依次安排“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代之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上午的变异”各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4.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5.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通过饲养家蚕等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6.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7.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8.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9.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0.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11.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12.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3.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4.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15.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16.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近亲结婚的危害。

17.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

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18.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19.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0.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21.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22.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4.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

25.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26.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2.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3.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4.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5.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6.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7.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8.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9.基因控制性状。

10.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11.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13.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14.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15.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16.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17.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课时安排:

参照学期计划

 

第一章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4.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5.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通过饲养家蚕等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6.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7.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8.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9.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0.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1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2.通过课后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3.通过对平时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4.通过对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15.通过课余时间人工搭建鸟巢的活动,使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16.通过组织参观家禽养殖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

教学重点:

1.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2.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3.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4.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5.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6.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7.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8.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9.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10.通过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总结鸟类比两栖类等动物的进步之处。

课时安排: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课时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课时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课时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1课时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

2、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概述植物有性生殖和植物无性生殖。

难点:

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教学用具

桃花模型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白居易的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这是动物的一种什么行为?

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

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和,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被子植物繁殖后代一般是由果实中的完成的。

3、种子中的胚,是由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

4、椒草用生殖,马铃薯用生殖等,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5、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生殖和

生殖。

6、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

7、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常见的方式有和等。

8、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分为和。

例如:

苹果、梨、桃等许多果树都是利用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接上去的部分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

9、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生物界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课件展示:

被子植物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什么为“有性生殖”?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填写书本P2页的框图。

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回答:

(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3、除此之外,植物还有其它生殖方式吗?

先让学生进行举例自由发言

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回答

4、下面我们再来看“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和“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的幻灯片

5、通过观察这两个幻灯片,大家可以思考(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①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这种生殖方式又叫什么?

②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③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6、现在我们知道植物有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对植物来说各有什么益处?

(让学生进行了解)

①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恶劣环境)。

②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

所以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7、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2)试画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3)学习了本节知识你准备有哪些创造和发明。

六、课后反思:

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基本功,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和应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重教不重学、重记不重做等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应做到洋思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会的不教,学生教学生”。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

2、通过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情感目标

1、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

3、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三、课前准备

教师:

组织部分学生饲养并观察某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

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殖发育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比比看谁说出的昆虫知识最多?

蜻蜓点水与生物的哪种行为有关?

毛毛虫与蝴蝶有关吗?

知了为什么要蜕皮?

等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

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昆虫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2、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         、         、         、         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      发育。

3、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       、      、       三个时期,属于变态       发育。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以蚕为例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1)质疑:

你知道丝绸之路的故事吗?

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

小小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你养过家蚕吗?

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

(2)请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蚕的发育过程,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对其中的错误不做纠正,

(3)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或幻灯片,看后修正和完整描述蚕发育的一般过程,将书上的图片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完成书上表格和讨论。

家蚕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成虫

  

 

  

 

A.呈长圆筒状,柔软,无翅,有8对足,身体有多个体节,分头、胸、腹三部分,但不明显。

B.不取食,雌雄蚕蛾交尾之后雌蚕蛾产卵。

不久死亡。

C.不吃不动。

最后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D.大致呈椭圆柱状,体表光滑,有多个体节,分头、胸、腹三部分。

E.身体有多个体节,分头、胸、腹三部分,有翅、复眼、触角和三对足等,体表有很多白色鳞毛。

F.以桑叶为生,要经过四次蜕皮。

化蛹前吐丝结茧。

2、点拨指导

(1)质疑:

蜜蜂、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和蝴蝶一样吗?

(2)组织学生观察蝗虫等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并思考:

从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点拨:

如蝉的一生,黑暗和光亮处的对比;毛毛虫与美丽的蝴蝶灯,引导学生思考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

从昆虫生殖发育过程,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昆虫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侧面,应该关注和自觉保护昆虫的多样性,保护昆虫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活环境。

3、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尝试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2)你准备在昆虫方面做哪些创造和发明?

或为人类做出贡献。

五、课后反思:

转变教育观念,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

学生:

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

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

青蛙是什么动物?

等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

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青蛙的受精是在中进行的,发育方式是。

2、青蛙的幼体用呼吸,成体用呼吸,辅助呼吸。

3、青蛙幼体与鱼相似,通过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成体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

(三)合作探究

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在生殖和发育方面有哪些特点?

(四)达标训练

1、辛弃疾的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实际上是指 ( )

A.雄蛙的鸣叫                B.雌蛙的鸣叫

C.雌蛙和雄蛙的鸣叫    D.蝌蚪的鸣叫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对。

不久,如果你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

继续观察下去,你还会看到青蛙那魔术般的外形变化过程。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试分析回答:

(1)雄蛙的鸣叫是为了                              ;

 

(2)雌雄蛙抱对有什么意义?

                        ;

 (3)小蝌蚪长得不像“妈妈”,而像一条小鱼。

猜猜看,小蝌蚪在水中用什么进行呼吸?

                  。

(4)小蝌蚪经过魔术般的变化,最后成得和“妈妈”一样了。

你能写出青蛙的发育全过程吗?

(请用箭头和发育阶段名称表示)                               。

 3、下图1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蛙的发育经历了[①]  ,[②]     ,[③]幼蛙[④]      四个时期。

(2)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

(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在水中。

4.资料分析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上表数据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六、课后反思(优点、不足、改进与设想)

以往的生物教学主要让学生背诵课本知识,因此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死记课本内容,一碰到理论联系实际地问题就无从下手。

为此我们应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中解脱出来,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强化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