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418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

《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docx

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更多文档分类

第一章

1.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测量元件和变送器:

测量需控制的参数并转化为特定信号控制(调节)器:

求偏差信号、运算和发送控制信号执行器:

执行控制器送来的信号被控对象:

自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控制的机器或设备

辅助装置:

给定装置、转换装置、显示仪表等按定值的特点分类:

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按输出信号对操纵变量的影响分:

闭环控制、开环控制;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

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按系统克服干扰的方法分:

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2.过渡过程定义:

平衡状态下的控制系统受到干扰作用后,被控变量会偏离给定值,从偏离给定值时起,调节器开始作用,使被控变量回复到给定值附近范围内,所经历的过程就是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3.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几种基本形式

发散振荡过程、等幅振荡过程、衰减振荡过程、非振荡的单调过程。

4.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①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包括最大偏差(或超调量)、衰减比、余差、回复时间等;②偏差积分性能指标,常用的有平方误差积分指标(ISE)、时间乘平方误差的积分指标(ITSE)、绝对误差指标(IAE)、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指标(ITAE)。

最大偏差A(或超调量σ):

定值控制系统:

最大偏差A过渡过程中被控变第一个波的峰值与给定值的差

衰减比n过渡过程曲线上同方向的相邻两波峰之比,即B1:

B2,一般用n:

1表示。

n=1,过渡过程为等幅振荡;n<1,发散振荡;n>1,衰减振荡;n→∞,单调过程。

希望衰减比取在4:

1-10:

1之间,中国多取4:

1。

回复时间ts也称过渡时间,是指被控变量从过渡状态回复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时间间隔,即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余差e(∞)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新的稳态值与设定值之差。

即e(∞)=y(∞)-ys。

它虽不是过渡过程的动态指标,但却是很重要的质量指标。

在控制系统中,余差反映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余差越小,精度越高,控制质量就越好。

在实际过程控制中,余差的大小只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就可以了。

振荡周期T过渡过程的第一个波峰与相邻的第二个同向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振荡(或称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

振荡周期与过渡时间成正比,故振荡周期短些为好。

5.系统方框图(会画)

①自动控制装置

测量元件和变送器;两大部分控制器(调节器);

执行器(调节阀)②被控对象第二章

(生产设备)

1、被控对象的特性:

当被控对象的输入变量发生变化时,其输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包括速度、大小等)。

2、自衡特性:

当输入变量发生变化破坏了被控对象的平衡而引起输出变量变化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被控对象自身能重新恢复平衡的特性。

3、被控对象的特性参数:

放大系数、时间常数、滞后时间。

4、放大系数(静态):

被控对象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之比,是静态特性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对控制通道,K值大,控制灵敏,系统不稳定;K值小控制迟缓,K要适宜。

对干扰通道,K值越小,相同干扰产生的作用小,对系统影响也不大,利于控,K越小越好。

5、时间常数T(动态):

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后,被控参数如果保持初始速度变化,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对控制通道:

若T大,被控变量的变化缓和,容易控制,控制过于缓慢;若T小,则被控变量的变化速度快,但不易控制,T要适宜。

对干扰通道:

T大,使得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变得比较缓和,被控变量变化平稳,容易控制。

T越大越好6滞后时间(动态参数):

被控对象在受到输入变量的作用后,被控变量并不立即发生变化,而是过一段时间才发生变化。

对控制通道,不利于控制,τ越小越好,纯滞后是只是推迟了干扰作用的时间,因此对控制质量没有影响;容量滞后则可以缓和干扰对被控对象的影响,因而对控制系统有利。

τc越大越好

7滞后分类及原因:

传递滞后和容量滞后τC;传

递滞后又叫纯滞后τ0,一般是由信号传输、介质输送或热的传递需要一段时间而产生的;容量滞后原因物料或能量的传递需要通过一定的阻力,或由于容量数目多。

8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定方法:

机理建模法和实验测定法.常用的实验测定法:

a时域分析法b频域分析法c统计分析法9单回路控制系统:

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检测元件及变送器、一个调节器和一个执行器所构成的闭合系统。

10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

a被控变量的选择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

⑴信号最好能直接获取,且测量和变送环节的滞后比较小;⑵若不能直接获取,应该选择与之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⑶必须是独立变量,且具有足够大的灵敏度;⑷必须考虑工艺合理性和所用仪表的性能b操纵变量的选择:

选择时主要考虑工艺合理性及被控对象的特性c测量仪表、传感器、变送器的选择原则:

可靠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

11位式调节规律的特点:

含有中间区域。

12中间区域产生的原因:

避免频繁的启停导致运动部件容易损坏;执行机构固有的不灵敏区导致中间区域的客观存在;控制要求不高的系统可允许中间区域存在。

13比例调节的显著特点是有差调节。

比例调节的特点;a控制及时、克服偏差的特点;b有余差存在。

14比例度:

调节器的输入相对变化量与输出相对变化量之比的百分数。

比例度δ越小,比例放大倍数K越大,比例控制作用越强。

15比例度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比例度越大,余差越大。

比例度越大,最大偏差越大,振荡周期越长。

比例度越大,过渡过程越平稳。

反之,比例度越小,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16积分调节特点:

无差调节,调节动作缓慢,不能及时有效地克服扰动,系统难以稳定下来17比例积分控制规律(PI):

利用比例调节快速抵消干扰的影响,利用积分调节消除余差。

18积分时间的意义:

在阶跃输入作用下,PI调节器输出达到比例项输出两倍时所经历的时间。

积分时间越小,积分速度越大,积分控制作用越强。

积分时间越大,积分作用越弱。

19微分调节规律:

赋予了调节器以某种程度的预见性,对恒定不变的偏差没有克服能力。

20PID控制器每一部分对控制系统的作用:

比例部分:

比例度越小,比例作用越强。

比例作用可加快系统响应速度、减小余差;但比例度太小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积分部分:

积分时间越小,积分作用越强。

积分作用可以消除系统余差;但积分作用太强,会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微分部分:

微分时间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微分作用能够加速对偏差信号的反应,有助于减小震荡,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21调节器参数:

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

比例度过小时,积分时间过小时,微分时间过大都易产生振荡。

22串级控制系统定义:

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控制阀,从而对主被控量起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23副回路具有先调、粗调、快调的特点;主回路具有后调、细调、慢调的特点。

24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

:

a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干扰b能改善被控对象特性,提高系统克服干扰的能力c主回路对副对象具有“鲁棒性”,提高了控制精度

25串级控制系统应用于被控对象的容量滞后大、干扰强、要求高的场合。

26串级控制系统副回路的选取①应使主、副参数有一定联系;②应使系统的主要干扰被包围在副回路内;③应使副环包围更多的次要干扰④考虑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防止“共振”;⑤当对象具有较大的纯滞后而影响控制质量时,应使副环尽量少包含纯滞后或不包含纯滞后;27前馈控制原理:

当系统出现扰动时,立即将扰动测量出来,通过前馈控制器,根据扰动信号大小改变操纵量,以抵消或减小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28前馈控制的特点①能实现“不变性原理”,比反馈控制及时、有效。

②前馈控制是一个开环系统,不存在稳定性问题③前馈控制要视对象特性而定,采用“专用”控制器④一种前馈作用只能克服一类局部干扰。

29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A降低了对前馈控制的精度要求,并对未作前馈控制的干扰产生校正作用。

B对干扰及时粗调,大大减轻了反馈控制的负担。

C既可实现高精度控制,又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即同时满足稳定性与控制精度。

30比值控制系统:

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保持一

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

31

(1)开环比值控制优点:

结构简单。

缺点:

无法保证流量比为定值

(2)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优点:

能够实现准确的比值。

缺点:

主动量是可变的。

(3)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流量比值恒定,且总物料量也是稳定的。

主动量回路是定值控制,从动量回路是随动控制

32选择性控制系统:

一种既能自动起保护作用而又不停车的“软保护”控制系统,也称为“取代”或“超驰”控制系统。

定义:

凡是在控制回路中引入了选择器的控制系统都称之为选择性控制系统。

33自动连锁保护:

实现自动停车,达到生产安全的目的。

选择性控制:

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解决生产的不正常状态,达到自动保护生产的目的。

但在“取代”控制器运行期间控制质量有所下降。

34均匀控制系统:

同时保持两个变量在规定范围内均匀缓慢变化的系统,称为均匀控制系统。

35均匀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⑴简单均匀控制系统⑵串级均匀控制系统⑶双冲量均匀控制系统36分程控制系统:

由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去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阀工作,而每一个控制阀上的操纵信号,只是控制器整个输出信号的某段。

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分程控制。

第三章

一、生产过程自动化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特征。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本质是进行自动控制

二、过程自动控制的基础是:

准确测量生产过程中的参数。

三、测量:

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

四、测量目的:

准确的获取表征被测对象特征的某些参数的定量信息。

五、测量方法分类1.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2.等精度测量法与不等精度测量法3.接触测量法与非接触测量法4.静态测量法与动态测量法六、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组成:

传感器、变换器、显示器、传输通道

七、传感器的三大主要性能要求:

1)高准确性:

输出信号与被测参数应成严格的单值函数关系(最好线性)。

2)高稳定性:

不受时间或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高灵敏度:

被测参数有微小变化时,输出量变化明显。

八、测量误差分析的目的:

根据测量误差的规律

性,找出消除或减少误差的方法,科学的表达测量结果,合理的设计测量系统。

九、误差:

测量结果与被测变量的真值之差。

分为静态、动态误差。

误差分为: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

十1.系统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误差,有一定规律性。

不易清除

2.随机(偶然)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值过程中出现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计的方式变化的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粗大误差:

明显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

必须剔除十一、粗大误差的检验与剔除方法:

统计判别法:

规定一个置信区间,将误差超过此区间的测量值都认为是不仅包含随机误差的坏值,应予以剔除。

十二、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

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使用指标十三、1.测量范围:

仪表在保证规定精确度的前提下所能测量的被测量的区域。

2.量程:

测量范围上限与下限的代数差。

十四、通常用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来衡量测量结果和真值的接近程度十五、我国的仪表常用的精度等级有:

Ⅰ级:

0.001,0.005,0.02,0.05;Ⅱ级:

0.1,0.2,0.5;Ⅲ级:

1.0,1.5,

(2),2.5,4.0,5.0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

十六、静态性能指标:

1、灵敏度:

越大越好2、线性度:

越小越好3、迟滞误差(变差)、4、漂移:

是衡量仪表稳定值的重要指标。

当输入量固定在零点不变时,输出量的变化值引起的漂移称为零漂。

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漂移称温漂。

5、重复性6、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仪表动态特性的好坏一、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物理量)信号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电量(信息)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把测量到的信息进行变换、传送的器件。

二、信息技术主要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处理、信息的传输三大部分组成

三、传感器的组成:

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辅助电路

四、传感器个部分的作用:

1.敏感元件:

能直接感受、获取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其它物理量的元件。

2.转换元件:

将敏感元件感受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3.测量电路:

把转换元

件(或敏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便于测量、显示、控制和处理的电信号后再输出。

4.辅助电路:

如电源,有些传感器系统采用电池供电。

五、传感器的分类:

1、按输入物理量分类:

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2、按工作原理分类:

压电式、压阻式、热阻式等。

3、按能量的关系分类:

有源传感器、无源传感器4、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

模拟式、数字式传感器。

六、传感器特性:

(1)静态特性(静态指标:

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等)

(2)动态特性(动态指标:

响应时间和频率响应范围。

七、传感器的标定:

用试验的方法确定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八、压力的表示方法以其参考零点压力的不同而不同,可以分为绝对压力、表压力、真空度。

九、静压:

对于流体中的某一点,作用在通过该点并顺流线方向上无穷小而薄的壁面上的压力,即流体的真实压力。

总压:

一束流体在没有外功的情况下,可逆的、绝热的减速到零之后的压力。

流体的总压包括静压和动压。

十、压力计分类:

1.液柱式压力计(U型管压力计、单管压力计、微压计)2.弹性式压力计(抗振型、防水型、防腐型、防爆型)、3.弹簧管式压力计4.压阻式压力计5.压电式压力计

十一、弹性式压力计原理:

弹性元件受压后产生的反作用力与被测压力平衡。

弹性元件的特性:

弹性滞后、弹性后效

弹性滞后和弹性后效在弹性式压力计工作时是同时产生的,是造成仪表误差的主要因素。

十二、压力计的选用:

主要根据仪表的类型、量程范围、精度和灵敏度等

一、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测量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参数之一。

工业生产过程中物体的任何化学或物理变化都与温度有关。

二、温度测量方法:

接触式测温法、非接触式测温法

三、热膨胀式温度计:

1液体膨胀式温度计2固体膨胀式温度计3压力式温度计

四、热电阻、热电偶温度计的测量原理不同:

热电偶:

将温度的变化通过测温元件(热电偶)转换为热电势的变化;

热电阻:

将温度的变化通过测温元件(热电阻)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

五、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

六、流量测量的分类:

速度式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质量流量计

七、常用节流装置:

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等八、压差式流量计的组成:

节流装置、引压管道、差压变送器、二次仪表九、压差式流量计的类型:

1.按产生压差的作用原理分类(节流式、动压头式、水力阻力式、离心式、动压增益式、射流式

十、转子式流量计原理:

压降不变,利用节流面积的变化测量流量,即恒压降、变节流面积的流量测量方法。

十一、转子式流量计优点:

可测小流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压力损失小、价格低廉等。

缺点:

1)采用机械传递信号,仪表性能和准确度低;2)转子本身有问题。

十二、电磁式流量计原理:

当导电流体通过磁极之间的管道时,流体相当于一个长度为管道内径d的导体切割磁力线,会产生电动势E。

十三、电磁式流量计优点:

1)测量范围比较宽;2)无运动部件,使用可靠,寿命长。

3)压力损失小;无测量滞后现象;4)可测量两个不同方向的流量。

缺点:

1)在测量中没有考虑到密度的变化;目前仪表已考虑2)安装和调试要求严格,用起来较复杂;3)测量有污垢的粘性流体时,粘性物或沉淀物容易附着在电极上,从而带来测量误差;

4)测量时干扰信号比较多,且不易排除。

十四、容积式流量计最大用途是用在石油油品计量方面。

家用煤气表是最古老的一种容积式流量计,在输配气管线上它亦是一种常用的流量仪表。

十五、涡轮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与容积式流量计、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是三大类重复性、准确度最佳的流量计。

一、液位测量目的:

测知容器中物料的存储量,以便对物料进行监控,保证顺利和安全生产。

二、按工作原理分类:

直读式(玻璃管)、浮力式、静压式、电容式、光纤式、激光式、核辐射式、声波式等。

三、液位测量仪器:

浮力式液位计、静压式液位计、电液式液位计、光纤液位计、

四、静压式液位计的测量原理:

通过测量某点的压力或该点与另一参考点之间的压差来间接测量

液位。

五、物质成分分析按工作原理分类:

1)光学式2)热学式3)电化学式4)传质式5)其它类型六、物质成分分析: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原理物质对光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原理)、氧化锆氧气分析仪(原理以氧化锆作为固体电解质,在较高的温度下,电解质两侧的氧浓度不同而形成浓差电池。

)工业电导仪(原理电解质溶液也是电的良导体)气相色谱仪(原理色谱法)第四章

14.过程控制仪表与被控对象构成了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

过程控制仪表:

除检测、显示仪表之外,包括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运算器等。

15.过程控制仪表的分类:

按能源形式分类:

气动、液动、电动、混合式控制仪表;按结构形式分类:

基地式控制仪表、单元组合式仪表、组装式综合控制装置、集散型控制装置、现场总线控制装置等;按信号形式分类:

分为数字式和模拟式仪表两大类。

16.变送器是单元组合仪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单元之一。

工业生产过程中,测量元件将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检测出来后,需要由变送器将测量元件的信号转换为一定的标准信号(4~20mA,DC),送往显示仪表或调节仪表进行显示、记录或调节。

分类:

①按功能分类:

压力、差压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流量变送器、液位变送器等。

②按驱动能源分:

气动变送器、电动变送器。

17.差压变送器的作用:

将差压、流量、液位等被测参数转换成为统一标准信号,并将此统一信号输送给指示、记录仪表或调节器等,以实现对上述参数的显示、记录或调节。

类型:

双杠杆式、矢量机构式、电容式、电感式、智能式等型式。

18.力平衡式电动差压变送器原理是力矩平衡原理,主要由测量部分(输入转换部分)、放大器和反馈部分组成。

19.量程调整、零点调整、零点迁移:

量程调整的目的是使变送器的输出信号的上限值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相对应。

变送器中进行零点漂移,同时调整仪表量程,可以提高仪表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

20.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原理:

电容传感。

将压力(或压差)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然后再转换为电流。

特点:

是一种开环检测仪表,没有传动机构。

具有结构简单、过载能力强、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体积小、密封与抗震性好等优点。

21.防爆安全栅

安全火花:

该火花的能量不足以对周围可燃介质构成点火源。

若仪表在正常和事故状态所产生的火花均为安全火花,则称为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

防爆仪表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自动化仪表属于低压电气仪表,用于危险场合时,应按照电气设备防爆规程管理。

按照规定,防爆电气设备有10种结构类型。

自动化仪表的防爆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

隔爆型,标志为d;本质安全型,标志为i

22.①隔爆型d特点:

仪表的电路和接线端子全部置于隔爆壳体中。

表壳强度足够大,表壳结合面间隙足够深,最大的间隙宽度又足够窄。

即使仪表因事故产生火花,也不会引起仪表外部的可燃性物质发生爆炸。

但是,在打开仪表表壳时它就失去了防爆性能,因此不能运行时维修。

②本质安全防爆型I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由电路及设备产生的火花能量和达到的温度都不能引起易燃易爆性气体或蒸气爆炸。

23.防爆标志铭ExABC;Ex——防爆仪表;A——防爆类型,如d,ia,ib;B——防爆仪表的类和级,如Ⅰ,ⅡA;C——防爆仪表的温度组别,如T1~T6;ExdiaⅡAT2——表示该仪表兼有隔爆和本质安全功能,可以在ⅡA级T2组以下级别中使用。

24.目前应用最广的:

齐纳式安全栅、隔离式安全栅

(1)齐纳式安全栅:

利用电阻限制电流,利用齐纳二极管限制电压并用熔断丝保护二极管。

特点:

结构简单、尺寸小、成本低、精度高、通用性强、防爆电压高等;对构成元件要求高。

(2)隔离式安全栅:

采用隔离、限压、限流等措施。

用变压器作为隔离器件,通过电磁转换方式传输信号。

优点:

可靠性高,防爆电压高,便于生产;缺点:

线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

25.本质安全防爆系统:

危险场所使用的本质安全防爆型仪表,通过防爆安全栅电路,连接到非危险场所而构成的系统。

措施:

1、采用低电压和电流;2、采用防爆安全栅;3、现场与控制室之

间不得形成过大的电容和电感。

26.温度变送器:

温度变送器与各种热电偶或热电阻配合使用,将被测温度线性地转换为0~10mA或4~20mA直流电流信号,并输送给显示、记录和调节单元。

按照测温传感器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直流毫伏变送器、电阻体温度变送器、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结构:

量程单元和放大单元。

这三种变送器的放大单元是通用的,量程单元则随变送器的类型及量程范围不同而异。

27.DDZ-Ⅲ型温度变送器的主要优点:

(1)采用了低漂移、高增益的线性集成电路,提高了仪表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各项技术性能;

(2)在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温度变送器中采用了线性化电路,信号与被测温度信号保持了线性关系;(3)采取了安全火花防爆措施,兼有安全栅的功能可用于危险场所中的温度或直流毫伏信号测量。

28.信号传输方式有两种:

(1)四线制传输。

过程控制仪表的供电电源与输出信号分别用两根导线传输。

(2)两线制传输。

同控制仪表连接的导线只有两根,这两根导线同时传输供电电源和输出信号。

采用两线制,不仅可节省大量电缆和安装费用,而且有利于安全防爆。

1、调节器的作用:

将被调参数测量值和给定值相比较后,得出被调量的偏差,再根据一定的调节规律产生输出信号,从而推动执行器工作,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调节。

2、调节器按能源分类:

①直接作用调节器②间接作用调节器

3、PID调节器的组成输入电路、PID运算电路、输出电路。

4、调节器主要工作状态:

(1)软手动直接改变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实现手动操作。

在进行软手操时,输出电流以某种速度进行变化。

一停止手操,输出就停止变化。

积分式

(2)硬手动直接改变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实现手动操作。

在进行硬手操时,输出值大小与硬手操操作杆的位置有对应关系。

比例式

5、基型调节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输入电路2)PD电路3)PI电路4)输出电路5)手动操作电路6)指示电路7)仪表面板布置6、执行器作用:

接受调节器送来的控制信号,自动的改变操纵量,调节被调参数。

7、执行器组成:

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

8、执行器分为三大类:

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

9、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

直线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抛物线流量特性、快开流量特性。

10、直线流量特性特点:

(1)阀芯开度变化相等的流量变化是相等的。

(2)流量相对变化量是不同的:

在小开度时,流量相对变化量大,控制作用太强,易产生振荡;在大开度时,流量相对变化量小,控制作用太弱,调节不灵敏。

(3)直线流量特性不宜用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场合11对数流量特性特点:

阀杆单位行程变化所引起的流量变化与流量成正比。

流量变化的相对百分数是相等的,所以称它具有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对数(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特点:

调节阀在小开度时,控制缓和平稳;调节阀在大开度时,控制及时有效。

●对数流量特性适应性强,在工业控制中应用广泛。

12快开流量特性:

在小开度时流量就比较阀门流量与阀杆开度成抛物线关系。

性能介于直线和对数流量特性之间,

13、电气阀门定位器主要功能:

用来改善调节阀的定位精度;改善阀门的动态特性;改善阀门的动作方向;用于分程控制。

14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式分类:

正作用式执行机构:

信号压力增大时推杆向下移动。

反作用式执行机构:

信号压力增大时推杆向上移动。

15通过执行机构正反作用和阀门的正反装组合形成执行器的气开和气关两种形式。

组合形式有4种:

即正正(气关型)、正反(气开型)、反正(气开型)、反反(气关型)。

第五章6.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常规模拟控制系统基本结构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