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4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含.docx
《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4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4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含.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学案含
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学案(含答案)
第第4课课论语二章论语二章
一.读懂文意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逸,敏勤勉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到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正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语气助词,表肯定。
”学而2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如何,把怎么样呢对怎么办呢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3子曰“朝早晨闻道仁义之道,夕死可矣。
”里仁4子曰“君子喻知晓,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5子曰“见贤思齐向看齐,与一样焉代词,他,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里仁6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雍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坚强,任担子,担当的东西重而道远。
仁以为把作为己任责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盛土的竹筐,止停下来,吾止也。
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下一篑,进前进,吾往前进也。
”子罕9子曰“知同“智”,智慧者不惑疑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10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约束自我复礼先王之礼为仁。
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称许仁焉。
为仁由靠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条目,细则。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资质愚钝,请事实践,从事斯语矣。
”颜渊11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实践之者乎”子曰“其表委婉推测语气的副词,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施加于人。
”卫灵公12子曰“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学夫那诗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指讽刺时政。
迩近之事侍奉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二.文本理解1理解“仁”的内涵1什么是“仁”孔子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
请解释“克己复礼”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克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要践行礼仪,一切言行要纳于礼。
前者为内,后者为外;前者为知,后者为行。
总之,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2下面的句子都带有“仁”字,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阐释“仁”的。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仁者不忧。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第句是说“仁”与“礼”“乐”的关系。
“仁”是“礼”“乐”的根本要求,“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第句是说践行仁德是一个人的使命担当.沉重责任。
士人应用一生乃至生命去践行它。
第句是说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仁”的标准,“不忧”是其重要指标。
一个人如果真正明白何为仁的时候,他会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
第句讲践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不能由别人强制。
强调践行的主动性和内在性。
2理解“道”的内涵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是否相同哪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就有道而正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第一个“道”是道理.真理。
第二个“道”是路。
第三个“道”是道德,侧重指品德.学问。
第一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
因为这句话是孔子爱真理甚于爱生命的誓言。
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命的我们应懂得人生的真理,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3理解“好学”的内涵1请结合论语二章,说说“好学”的标准或条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坚定学习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学习工作中应是多做少说。
遇到机会,时常向道德高的人学习并改进自己的缺点。
2孔子认为“好学”之“学”学什么请结合
第二章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孔子认为,“学”主要是学诗经经典。
不学诗,无以言。
学习诗经,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与观察能力,可以锻炼自己的合群性,不仅可以学到自然知识,还可以用在与父母.国君的相处上。
总之,要“学”的内容很广泛。
4理解“君子”的内涵“君子”是论语中分重要的词语,同时,作为中华民族道德评价的标准,源远流长,深入人心。
“君子”在春秋早期是一个地位词,主要指各级贵族。
到了孔子心中,就变成了道德修养高尚的代名词。
请结合论语二章中的重点内容,谈谈如何成为君子或者成为君子的条件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重义轻利。
见贤思齐。
文质彬彬。
推己及人。
勇于担当。
追求真理。
敏慎好学。
克己复礼。
5体会语言之美论语语言精微.凝练.隽永,又不乏生动,请结合这一特点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朝闻道,夕死可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可”包含了闻道的欣悦,殉道的宁静与平和,用语寻常却极其隽永。
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彬彬”形容两者配合得分适当,既不偏胜于文,也不偏胜于质,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叠字的使用,很有形象感。
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譬如”一词表明堆土成山用了比喻,说明功亏一篑的深刻道理,只出现喻体,未出现本体,给人很多联想。
附助读资源附助读资源1背景展示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室日渐衰微。
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的统治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同时反对暴政,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
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弟子学习礼仪;一方面积极入世,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真是踌躇满志。
他最初做中都宰,一年之后,升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
先是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国占领的鲁国城池,后又诛杀了乱臣少正卯。
治理国家仅仅三个月,路不拾遗,四方之客都宾至如归。
齐国害怕孔子执政会使鲁国强大,威胁自己,所以送了一些美女给鲁君,鲁君于是耽于享乐,不理朝政。
孔子见自己的抱负难以施展,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开始了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常遭困厄,都不受重用。
最后只得返回鲁国,专心修订诗书礼乐,教授弟子。
鲁哀公六年前479,孔子卒。
2作者延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梁漱溟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
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
柳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
社会都有其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
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是老实话。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
说“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代的文化历史事实.学术思想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存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之中。
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殆为人所不及,同时他亦有机会有条件从事于此。
试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史记儒林列传及其他载籍如汉唐史书,诸讲习传布往古学术者非在邹鲁之乡儒家之徒乎但在农工生产方面,当时孔门未加学习,这是因劳心劳力社会上必要分工之故。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徒们总把功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就不能真切地发挥理性主义。
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而已。
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所发挥。
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是不能责怪后人的。
说孔子以前的上古文化赖于孔子而传者,其文化大要即如是,其流传也大要即限止于是;其功在孔子,其过不在后人。
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两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
或认真说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是不以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
而其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
再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有删改附积累卡片附积累卡片1通假字词语例句解析知知者不惑同“智”,智慧
2.古今异义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史文胜质则史古义虚饰,浮夸。
今义历史。
一日一日克己复礼古义一旦。
今义一天。
小子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弘士不可以不弘毅形容词,广.大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动词,扩大事迩之事父动词,侍奉请事斯语矣动词,实践,从事敏敏于事而慎于言形容词,勤勉回虽不敏形容词,灵敏
4.重点虚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已死而后已停止可谓好学也已通“矣”,表陈述语气而人而不仁连词,表假设,如果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连词,表顺承,就任重而道远连词,表递进,而且其其“恕”乎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于君子喻于义介词,对勿施于人介词,给
5.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死夕死可矣动词的为动用法,为道而死贤.齐.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齐,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与一样/内,名词作状语,在内心正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用作动词,纠正,匡正
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解析固定句式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何”,“把怎么样呢”“对怎么办呢”宾语前置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作“省”的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仁以为己任,不重乎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任”,“不亦乎”,“不也吗”
第第4课课大学之道大学之道
一.读懂文意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第1段大学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根本原则,在明彰明明德美好的德行,在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在止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志向坚定不移,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详,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2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使整齐有序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修养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获得知识。
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平民百姓,壹是一概,一律皆以修身为本根本。
二.语言探究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从中体悟形容词活用的规律特点。
1知至而后意诚先诚其意2意诚而后心正先正其心3家齐而后国治先齐其家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答案1真诚/使真诚2端正/使端正3整齐有序/使整齐有序4使彰明/美好的规律特点形容词放在主语或名词后,充当谓语与修饰成分,其后一旦带了宾语或名词,该词可能活用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
三.重点理解1比较“大学之道”中的“大学”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中的“小学”含义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古时的“大学”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博学”,二是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治国方面的学习。
这里的“大学”是后一种意思。
“小学而大遗”中的“小学”是指小的方面学习,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之学,即古人所学的学习文字等方面的“小学”。
2结合大学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的关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目”,这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
“八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大学提出了“三纲”和“八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附助读资源附助读资源1大学简介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2礼记简介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卷四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
一.“五经”之
一.“三经”之一。
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附积累卡片附积累卡片1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知知止而后有定动词,知道致知在格物名词,知识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名词,同“智”,见识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动词,了解
2.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形容词作动词,彰明齐先齐其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诚先诚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
3.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解析状语后置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正常语序为“于天下明明德”
第第4课课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读懂文意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就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的原因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假如,如果人乍忽然见孺子儿童,小孩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惊骇,恐惧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之心;非所以内交结交。
内,同“纳”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博取名誉于乡党同乡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这样也。
由是观之音节助词,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谦逊推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萌芽,发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好像其有四体四肢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说不能者,自贼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同“燃”,泉之始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苟如果能充之,足以保安定四海天下;苟不充之,不足以事侍奉父母。
”
二.语言梳理本文中“之”字出现频率颇高。
试找出它在本文及论语二章中的用法与例句,填出下表。
意义或用法例句代词助词答案意义或用法例句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助词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人之有是四端也用于调整音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三.重点理解1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固有的潜能,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
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矛盾。
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
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
3本文以“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试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这些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人之心”是人人都有的。
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他举了“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一雄辩的例子。
孟子所举的这个例子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但它不是由逻辑推理而是由生活实践所证明的,其根据就在每个正常人的心里。
每个人都可以“将心比心”,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就是所谓直觉的证明。
而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能得出恻隐之心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涉及心灵的内容,即一个人设身处地所感觉到的他人的痛苦现在的或将来的;二是它涉及心灵指向,即一个人在体验到恻隐之情时心灵是指向他人的,表现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而这一指向是纯粹道德的指向。
孟子论证了“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之后,其他三种道德情感也就不证自明了。
在孟子看来,其余“三心”与“恻隐之心”同出一源,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表现而已。
“羞恶之心”是“不忍之心”的反面表达;“辞让之心”“恭敬之心”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与“不忍之心”互为表里;“是非之心”是道德判断,其标准就是恻隐.羞恶.辞让。
孟子指出,上述“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四种重要美德的发端.萌芽,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只要人后天去“扩而充之”,就可以达到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就可以“事父母”“保四海”。
由此,孟子得出了他的著名的“性善论”,即人有内在向善的坚实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扩而充之”,就可以成就极高的道德境界。
孟子将道德情感视为人性论的基础,开启了儒家文化以情感而不是以知性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
“性善论”也从孟子时代众多的人性论中脱颖而出,一直影响至今。
但仔细想想,孟子的论证过程却是有问题的。
我们从“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一例子说起。
我们知道,特定年龄段的小孩子通常很容易得到正常人的爱的。
因而在孟子这里,快要掉进井里的孩子可以让所有目睹的正常人产生恻隐之心。
但是,假如快要掉进井里的是一个臭名昭著.大家厌恶至极.人人得而诛之的人物,那么又有多少人会产生同样强烈的恻隐之情呢恐怕未必会有多少吧。
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对身处或即将身处险境的陌生人.没有仇恨的熟人.无辜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有矛盾.仇恨的熟人则要相对冷漠。
换言之,人的恻隐之心是分对象的.有场合差别的。
对前者完全可以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后者,强烈的怨气.仇恨已经抵消了相当部分的同情,从而转为心理上的冷漠.行动上的不作为。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体验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强烈情感,做出完全不同的举动。
在这里举一个也许并不完全恰当的例子。
我们知道,关于是否废除死刑,向来是有极大争议的。
许多支持废除死刑的个人.组织,在平时经常发出相关的呼吁。
可是,在某些惨案发生之后,许多之前持废除死刑观点的个人却完全转变立场,相关组织也暂时减少了发音。
在这里,孟子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恐怕多少有些片面.武断.粗暴。
当然,举的这个例子并不足以推翻孟子的论断,而只能说明人性的复杂人既有向善的潜能.渴望,但同时在强烈的意志.情感.欲望的支配.裹挟下,完全有可能走上另一条完全相反的路。
附助读资源附助读资源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市不远。
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资料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孟子得益于母亲的教育。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受业于子思还是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2背景展示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相互之间战事频仍。
战争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既往任何一个时代。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
孟子目睹当时社会纷乱之景,认为天下“定于一”,主张通过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