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163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docx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及习题精选100练(教师用)

【例题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被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

B、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解答:

1)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2)置换反应不仅有单质参加,而且有新单质生成,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因此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电解质导电过程,实质就是电解的过程,而电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阳离子得到电子生成单质时,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而阴离子转化为单质,因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本题正确选项为B、C。

【例题2】下列四类反应:

①置换反应,②复分解反应,③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④没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其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只有②B、只有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答:

本题只有A选项正确。

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和实质可以推知它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只要有单质参加或生成,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则有些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这样的两个反应:

Na2O2+SO2=Na2SO4、NH4NO3=N2O+2H2O,虽然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但它们仍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例题3】X、Y、Z为三种单质。

已知:

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

Y>Z>X;②单质的还原性:

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

X>Z>Y;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

X>Z>Y

A、只有①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①②③④

解答:

选D。

由于置换反应既可有金属间的置换、又可在非金属之间置换,因此X、Y、Z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

对于这两种情况,说法①②都可以是正确的;它们对应的离子,如果这些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也越弱,因此③④的说法也可以是正确的。

【例题4】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钙

解答:

本题正确选项为B、C。

对于B的分析同上。

解答本题时还应该注意的是:

题干中指明盐酸过量,因此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再往溶液中添加硝酸锌时,由于溶液中存在H+,硝酸根离子将显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反应为:

4H++NO3—+2Fe2+=3Fe3+NO↑+2H2O因此选项C也是正确的。

(注意:

在考虑离子共存问题时,一定不要忽视下列离子的氧化性(或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NO3-、ClO-、MnO4-、Fe3+等。

【例题5】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B均含X元素。

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A+B——X+C,X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

解答:

根据题意:

1)A、B、C都是化合物;2)A、B均含X元素;3)反应生成单质X,可以推知该反应为“归中型”氧化还原反应。

即化合物A、B中X元素的化合价“一高一低”(一个高于0价、一个低于0价),两者共同作用生成X单质(化合价为0)。

由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呈现正价态,不可能有负价态,因此可以肯定X不是金属元素;只有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才既可呈正价态,又可呈负价态,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归中反应。

例如:

2H2S+SO2=3S+2H2O,4NH3+6NO==5N2+6H2O,所以X应该是非金属,即该题的答案为B。

【例题6】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当生成0.5mol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A、5:

1B、3:

1C、1:

3D、1:

5

解答:

由于该反应属于“归中型”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机理为:

KClO3中Cl得到5个电子转化为Cl2(被还原),同样的HCl中的Cl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Cl2(被氧化),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数和还原剂失去电子数之比,即5:

1;选择A。

【例题7】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A、1/5molB、2/5molC、3/5molD、11/5mol

解答:

本题中的还原剂是P,而氧化剂是P和CuSO4。

由于反应过程中Cu从+2降为+1,因此反应中共得到15mol的电子;而做还原剂的P在反应中从0升至+5价,因此1molP得到5mol电子。

因此15molCuSO4在反应中只能氧化3mol的P,即每摩尔硫酸铜能够氧化0.2mol的P。

正确选项为A。

【例题8】标准状况下,往100mL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

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A、0.224LB、0.336LC、0.448LD、0.672L

解答:

由于2Br-+Cl2=Br2+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

选A。

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当往FeBr2中通入氯气,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1)Cl2+2Fe2+=2Cl—+2Fe3+;2)Cl2+2Br—=2Cl—+Br2。

因此溶液反应中反应的情况应该是:

Fe2+被完全氧化并有50%Br—被氧化。

根据电子得失关系,Fe2+、Br—离子失去的电子总数(0.02mol+0.02mol=0.04mol)等于Cl2得到的电子总数。

由于每个Cl2在反应中得到2个电子,因此Cl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其体积为0.448L。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注:

分析多种离子共存的溶液体系的电解问题时,也必须考虑离子反应次序——对于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的离子,电解过程中一般优先放电。

【例题9】把XmlCO2通入足量的Na2O2后的气体,再与YmlNO混合,X与Y之和为30ml,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ml(气体体积均是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NO2、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不考虑),则X:

Y为

1:

1

2:

1

5:

4

7:

5

A.

 B.

  C.

  D.

解答:

本题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2Na2O2=2Na2CO3+O2

O2+2NO=2NO2

由(

+

)/2可得:

CO2+NO+Na2O2=Na2CO3+NO

式分析知:

CO2通入足量的Na2O2后,所得气体体积减半。

式分析知:

CO2和NO的体积若相等且Na2O2是足量的,则气体体积仍是减半。

该题中X与Y之和为30ml,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ml,又是在相同条件下反应,NO2和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不考虑,所以

均满足要求。

由此可知:

只要把XmlCO2通入足量的Na2O2后,再与YmlNO混合,当X和Y之和为一定值时,则只要属于X:

Y

1情况,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都减半。

答案(D)

【例题10】取17.4gMnO2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mol)共热制取氯气(假设HCl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MnO2作催化剂B、盐酸未完全反应

C、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D、反应产生2.24L氯气(标况)

解答:

随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对应的还原性逐渐减弱,直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被停止。

因此该反应过程中,虽然MnO2过量,盐酸也不可能完全反应,同样的,收集到的气体也不可能是2.24L。

但是不论如何,参与反应的盐酸一定有一半被氧化(对应的量一定少于0.2mol)。

因此正确选项为C。

(注:

许多物质的氧化(还原)性会受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在一些具体的反应中表现出来。

例如,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能够发生反应,随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氧化性逐渐减弱,最终反应将停止;若参加反应的金属为Zn等活泼金属,则当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转化为稀硫酸)时,又会有H2产生。

又如,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反应生成NO2,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氧化性将有所减弱。

当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反应产物变为NO。

在解此类问题时,必须要打破常规,“动态”地考虑反应进行问题。

这类问题也常在化学计算中出

答案C.

【例题11】将盛有氮气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混合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    (  )

A.1∶1 B.1∶2 C.1∶3 D.3∶1

解答:

依题意及有关反应来考虑。

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3NO2+H2O=2HNO3+NO↑生成的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和氮气混合为剩余气体,其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一半。

设原混合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为x:

y。

根据所发生的反应,y体积的二氧化氮与水充分反应后生成

体积的一氧化氮,依题意列出下式:

得X∶Y=1∶3答案(C)

【例题12】1.00g含脉石(SiO2)的黄铁矿样品在氧气流中灼烧,反应完全后得残渣0.78g,则此黄铁矿的纯度是

A.33%B.66%C.78%D.88%

解答:

设1.00g样品中含FeS2xg

4FeS2+11O2

2Fe2O3+8SO2Δm(固)

4×120g320(4×120g-160g)

xg1.00g-0.78g=0.22g

x=0.66g

答案(B)

【例题13】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氟利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因此人们现在不再选择氟利昂作致冷剂,因氟利昂等的作用而导致臭氧层的破坏反应为

O3

O2+O

Cl+O3→ClO+O2

ClO+O→Cl+O2

对2O3=3O2总反应而言,氟利昂分解产生的Cl说法正确的是

A.Cl是氧化剂  B.Cl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C.Cl是还原剂 D.Cl是催化剂

解答:

反应①是可逆的,由于Cl原子与O3反应生成的ClO极不稳定,立即与反应①的生成物原子氧反应生成氧气,并重新转化为Cl原子,导致反应①不可逆,叠加后得总反应:

2O3

3O2。

Cl原子在反应前后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只是通过其自身的中间产物ClO作用而加速O3分解为O2,且在反应③中又生成了Cl,所以能起长久破坏臭氧层作用。

因此Cl原子是能起到改变臭氧分解的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

该题因审题不清,易错选A、B、C

答案(D)

【练习】

1.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列情形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2.在3NO2+H2O=2HNO3+N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  )

A.2∶1B.1∶2C.3∶1D.1∶3

3.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g,将其投入100g水中,产生H20.2g,则被氧化的钠是

A.9.2gB.10.6gC.6.2gD.4.6g

4.为了回收甲工厂废水中的贵重金属,可以在其中加入(  )

A.Fe     B.活性炭     C.硫酸亚铁    D.硝酸

5.一定量的浓硫酸跟过量的锌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有()

①SO2②SO3③H2S④H2

A.①②B.①③C.①④D.只有①

6.不能用检验新制氯水和长期放置的氯水的试剂是()。

A.石蕊试液B.品红溶液C.FeCl2溶液D.AgNO3溶液

7.将盛有N2和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气体体积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A1:

1B1:

2C1:

3D3:

1

8.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由铜制取硝酸铜最适宜的方法是()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

9.实验室制取氯气后,剩余的尾气用下列哪种方法处理最好()

A、用浓硫酸吸收B、用自来水吸收C、用生石灰吸收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0.化学活动小组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时,欲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氢气,所用化学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铁和稀硫酸B.铝和烧碱溶液C.锌和稀硝酸D.镁和稀盐酸

11.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A.锌粉B.镁粉C.铁粉D.铝粉

12.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血红色的是

A.Fe2O3B.FeCl3C.Fe2(SO4)3D.FeO

13.金属钠着火时,可采用的灭火物质是()

A.泡沫灭火器B.水C.煤油D.砂子

14.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A.1:

1B.1:

2C.1:

3D.3:

2

15.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Cu2+B.

C.Al3+D.Mg2+

16.将铁粉放入由盐酸、Mg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溶液含有大量的阳离子是()

A.Cu2+和Fe2+B.H+和Cu2+C.Fe3+和Fe2+D.Fe2+和Mg2+

17.为了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A.铜粉B.铁粉C.锌粉D.Fe2(SO4)3

18.用铝箔包着2.3g金属钠,放入50ml水中,放出的H2体积(标准状况)是()

A.等于2.24LB.等于1.12LC.大于1.12LD.小于1.12L

19.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B.生成红褐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C.生成浅绿色沉淀、有气泡产生D.生成黑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20、已知

离子可与

离子作用,

被氧化为R单质,

的还原产物中,M为+3价;又知

的溶液100

可与

的溶液150

恰好完全反应,则

值为()

A、4B、5C、6D、7

21、下列反应都有沉淀生成,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SO4+BaCl2===2NaCl+BaSO4↓   B、4Fe(OH)2+O2+2H2O==4Fe(OH)3↓

C、FeCl3+3KOH===Fe(OH)3↓+3KCl   D、CuCl2+2NaOH===Cu(OH)2↓+2NaCl

22、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

A、Fe2+B、Fe3+和Fe2+C、Cu2+和Fe2+D、Cu2+

23.对于反应CaH2+2HZO====Ca(OH)2+2H2有下列判断:

①H2只是氧化产物,②H2只是还原产物,③H2O是氧化剂,④CaH2中的H元素被还原,⑤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

1。

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A.①B.②④C.③⑤D.①④⑤

24.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

25.久置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因被氧化而呈黄色的是()

A.浓硝酸B.氯化亚铁溶液C.溴苯D.溴化银

26.下列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2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白磷存放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金属Li存放在装有煤油的试剂瓶中

B.吸湿剂碱石灰应严格密封保存,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C.氧化剂与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

D.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放于棕色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28.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钠盐B、不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C、1mol山梨酸最多可与3molBr2发生加成反应D、性质很稳定

29.把A、B、C、D四种金属块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则A为负极;C、D相连,D为正极;A、C相连时,C上冒气泡;B、D相连时,D溶解。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B.A>C>D>B

C.C>A>B>DD.B>D>C>A

30.不能说明氧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

A.热稳定性H2O比H2S强

B.H2S水溶液在空气中变浑浊

C.H2O比H2S的沸点高

D.在一定条件下,O2与Cu反应生成CuO,S与Cu反应生成Cu2S

31.下列叙述能证明金属A的金属性比金属B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稀硫酸中置换的氢气比1molB置换的氢气多

D.常温下,A能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32.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A.浓盐酸B.浓硝酸C.稀硝酸D.稀硫酸

33.硝酸应避光保存是因为它具有()

A.强酸性B.强氧化性C.挥发性D.不稳定性

34.在xR2++yH++O2=mR3++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系数m和R3+的判断正确的是()

A.m=4R2+是还原剂B.m=yR3+是氧化产物

C.m=2R2+是氧化剂D.m=yR3+是还原产物

35.一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中放置片刻,铜片的质量不变的是()

A.盐酸B.无水乙醇C.乙酸D.乙醛

36.医院确认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结果是()

A.加入新制的Cu(OH)2,出现砖红色B.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

C.加入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D.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

37.下列关于金属腐蚀正确的是()

A.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

M+nH2O===M(OH)n+n/2H2↑

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

M–ne-=Mn+ ,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化学腐蚀

38、下列物质能够破坏臭氧层的是①NO②CO③CH4④CF2Cl2()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9.某雨水样品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2,放在烧杯中经2h后,再次测得pH为4.68。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雨水样品继续吸收空气中的CO2

B.雨水样品酸性没有变化

C.雨水样品酸性逐渐减小

D.雨水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H2SO4

40.钛(Ti)被称为铁、铝之后的第二金属,以TiO2制取Ti的主要反应()

   ①TiO2+2Cl2+2C

TiCl4+2CO   ②TiCl4+2Mg

2MgCl2+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D.反应②中金属镁是还原剂

41.充分燃烧3.6g碳后,生成了8.8g的二氧化碳气体,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A.5.2gB.8.gC.12.4gD.6.4g

42.将一定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1B.2:

3C.3:

2D.8:

9

43.agKClO3和b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可得到cgKCl,则反应中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A.(a+b-c)gB.b-cgC.(a+b+c)gD.a-cg

4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Na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B.盛放硝酸不用滴瓶盛装,同样盛放盐酸或硫酸也不可以用滴瓶盛装

C、不能用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

D、Fe与S直接化合生成FeS;CU与S直接化合也只生成CU2S;

45.久置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因被氧化而呈黄色的是( )

 A.浓硝酸B.氯化亚铁溶液 C.溴苯 D.溴化银

46.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减少的是(C)

A.Cl2B.HClOC.Cl-D.H2O

47.将一定量的Cl2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FeBr2,Na2S,KI三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反应成Br2、S、I2单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三种溶液消耗Cl2的体积比是(同温同压下)()

A.2∶1∶1       B.3∶2∶2

C.2∶3∶6      D.3∶1∶2

48.湿润的淀粉—KI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该气体中可能有①Cl2②NO2③H2S④SO2⑤HCl⑥溴蒸气(C)

A.①③④B.①②⑤

C.①②⑥D.②④⑤

49.下列反应不能用浓硫酸,而须用稀硫酸的是()

A.跟铝反应制氢气B.跟苯、浓硝酸作用制硝基苯

C.溶解金属铜D.和乙醇作用制乙烯

50.经测定某金属硝酸盐分解产生的混合气(NO2、O2)通过足量水后仍有NO剩余,则在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A.不变B.升高C.降低D.无法确定

51.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

1B.1:

1C.1:

2D.2:

3

52..对于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D2B.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D2

C.以上判断都不正确D.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H2

5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H3→NH4+B.Fe2+→FeC.H2S→SO2D.Cl-→Cl2

54.某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通入溴水,可使溶液变浑浊。

该气体是()

A.CO2B.Cl2C.H2SD.S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