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同步测试最新教育文档.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同步测试最新教育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同步测试最新教育文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测试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邓小平说:
“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下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川省广汉县某公社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②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③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A. ①④②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③①②④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2.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A.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B. “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 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3.1973年,国家的经济工作出现起色,其主要原因是
A.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还没有扩展经济领域
B. 党中央及时纠正“”左倾错误
C. 邓小平提出全面整整顿,并采采取有效的措施
D.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居处调调整了国民经济
4.“一五”计划是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它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
到l957年底,156个项目中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
材料旨在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
A. 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 完全依赖于苏联经济技术援助
C. 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和国内环境
D.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5.1957年,国务院文件指出:
“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农业人口大量外流,不仅使农业劳动力减少,而且会使城市增加一些无业可就的人口,给城市带来不少困难。
”并于次年取消了户口自由迁移制度。
这一举措( )
A. 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
B. 确保了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 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战略的实施
D. 是“左”倾错误在经济上的体现
6.下图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 中共八大的决策调动了人民积极性
B.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 “大跃进”使工业总产值大幅度提高
D. “大跃进”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
7.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左”倾错误得以彻底纠正
B.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C.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广
D. 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
8.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两幅新闻报道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历史面目
A. 左图是虚假的,右图是真实的
B. 左图是真实的,右图是虚假的
C. 左、右图都是虚假的
D. 左、右图都是真实的
9.下列建设项目不属于“一五”期间完成的是( )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 沈阳机床厂 C. 沈阳飞机制造厂 D. 南京长江大桥
10.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其中1962~1965年的变化是由于( )。
A.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铁路交通秩序的整顿
D. “八字方针”的实施
11.“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 )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
A. 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 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 初步纠正当时农村工作中的“左”倾思想路线
D. 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3.“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螂’。
”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 “大跃进”时期
B. 农业合作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4.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
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MISSINGIMAGE:
]
A. “一五”计划实施 B. “大跃进”运动开展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 工业化基本实现
15.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
在对建国后物资票证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B. 体现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C. 说明当时物资供应比较匮乏
D.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退出历史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1分)
16.也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万吨)
1952年
1953年
1956年
1959年
1961年
1962年
1984年
1990年
16392
16683
19275
17000
14750
16000
40731
44624
材料二:
从1958年夏季开始,只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
参加公社的农民有一亿二千多万户,占全国各民族总农户的99%以上。
当时提出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完成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快的三四年,慢的五六年,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穷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展开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1983年,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灭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______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8________1961年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
(3)据材料四,指出促进现代化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发展农业的启示?
17.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
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
“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
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
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
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
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资本的严重不足一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而人口众多,积累非常有限(1949年美国中美关系白皮书甚至断言中共不能解决吃饭问题);二是人力资本也非常有限,大量的劳动力是文盲,科技人员和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
而资源的不足,一是表现在人均耕地的严重不足,同时也严重缺乏可以用来出口换汇的木材、石油、矿石等。
在这种情况下,同时面临着国际环境的压力和大国的统一和安全,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就是苏联率先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及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历史背景,说出当时我国在工业化道路探索上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
18.材料一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
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率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
——《剑桥中国史》
材料二人均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状况唯一的最佳标志,中国的人均寿命从1950年的36岁延长到1957年的57岁。
比当时低收入国家平均寿命长15岁。
学龄前儿童的入学比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
随着国家几乎完成了一亿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城市居住条件改善了。
私人消费总支出以不变价格计算也大有增加。
工资实际上增加了几乎1/3,农民收入增加了1/5。
——《剑桥中国史》
材料三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不到总投资的8%。
一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工业,其中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资料的部门。
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小部分工业投资(3%),证明五年计划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
——《剑桥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作者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结果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可用材料中原话回答)根据这两则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依据。
(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对于“一五”计划工农业发展情况的差异,应如何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
依据所学,①是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②稍后于①、③;③1978年11月;④是1983年。
故先后顺序应是③①②④,所以应选D。
2.【答案】B
【解析】【分析】从图片时间上看,是一五计划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早在1951年春开始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简称中财委)着手试编。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故选B
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73年国家的经济工作出现起色,其主要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局部调整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答案选D,A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C项发生在1975年。
4.【答案】C
【解析】【分析】A、B表述错误,也不符合史实;
C根据“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苏联帮助”“156个项目中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表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和国内环境,故C正确;
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五”计划是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它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是关键信息。
5.【答案】C
【解析】【分析】C这一举措意在保障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得到保障才能为工业提供原料,意即为了保障新中国经济战略的实施才实施的这一举措,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A1957年一五计划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B是确保工业发展而非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D这一举措是从国情出发,不是“左”倾错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是关键信息。
6.【答案】D
【解析】【分析】“大跃进”运动涉及工农业生产领域,造成工业产值的虚假上升和农业产值的实际下降,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1957~1960年”的时间条件,B、C两项是对图表信息的片面解读。
7.【答案】B
【解析】【分析】1960年冬,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AC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D说法错误,仍是土地公有制为前提。
因此选B。
【点评】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8.【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
左图“水稻亩产三万多斤”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报道是虚假的;“大跃进”时期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右图居民把家里的铁具送去大炼钢铁的场面是真实的。
故选A。
【点评】“大跃进”运动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工业几年内赶英超美;农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它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9.【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史实。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项都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D项20世纪60年代建成,故不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所以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分析】AB是在1956年,C是在文革时期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与题干时间不符;1959——1961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一局面,党和政府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因此选D。
【点评】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0世纪60年代初党和政府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心是调整),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1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相关知识的把握。
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合作化运动属于三大改造内容之一,为当时的正确决策,所以它可以排除。
而②③④都没有立足国情,属于失误。
所以答案选C。
12.【答案】A
【解析】分析】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B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中国十三大,所以C不正确,全面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所以D不正确,中共八大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所以选A
1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急于求成、“左”倾、浮夸风盛行,A项正确;BCD三项均排除。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分析】注意图中起止时间“1952-1957年”,“大跃进”运动开展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是在1958年,时间不符,排除BC;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基本实现工业化,排除D;1953年“一五”计划实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这一时期呈现上升趋势,故选A。
15.【答案】B
【解析】【分析】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
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
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
伴随着改革开放,生活物资的逐渐丰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票证逐渐退出了市场。
因此ACD都表述正确,B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否定型选择题,审清题型、题意是解答否定型选择题的必要前提,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题:
1)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
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
(1)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成积极性;苏联的背信弃义和我国的自然灾害也加剧了当时的困境。
(2)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科技的发展,如杂交水稻的推广等。
(3)因素:
科技(或农业科技)。
(4)我国人口众多,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发展农业经济,要按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划律办事,从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实事求是。
要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要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解析】【分析】第
(1)问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时间限定“1958~1961年”,这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再结合同时期的“大跃进”可回答原因。
依据所学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成积极性;苏联的背信弃义和我国的自然灾害也加剧了当时的困境。
角度回答。
第
(2)问,问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农村的改革,同时还要注意农业科技的作用。
依据所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科技的发展,如杂交水稻的推广等角度思考回答。
第(3)问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素可从材料信息“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并结合所学从科技因素角度思考回答。
第(4)问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启示主要从上述材料中得出一些经验教训。
17.【答案】
(1)背景:
工业革命的扩展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
特点:
主要发展重工业;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国外。
(2)活动:
“一五”计划的实施。
影响: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活动:
发动“大